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道德宣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文明辦事,友善待人。
2、塑窗口形象,樹行業新風!
3、鑄誠信形象,建文明城市!
4、遵紀守法奉公,尊老愛幼敬賢。
5、多一句禮貌用語,增一縷人間春風。
6、一言一行講文明,做人做事講誠信。
7、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優質服務水平。
8、心中有德,言行文明,胸中有法,幸福安寧。
一、高度重視,認真籌劃
我單位對“公民道德宣傳日”教育活動高度重視,把此項活動作為樹立文明新風、凈化社會風氣、提高“四德”建設水平,優化人文環境、建設和諧機關、創建文明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將此次活動與“創先爭優”活動、“萬名黨員行,真情暖人心”活動、“創建文明縣城”活動相結合。同時,還明確了活動的方式和內容,為整個活動有序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1、加強宣傳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為加強宣傳工作,我單位按照第九個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宣傳標語的內容,制作了二條宣傳條幅,分別懸掛在縣機關大院和賓館醒目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組織收看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大會實況轉播。為形成“人人學先進、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氛圍,我單位組織全體干部群眾認真收看了9月20日晚“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典禮”實況轉播,通過收看電視節目的形式,學習道德模范先進忘我的工作精神,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
3、開展“四德”教育活動。為推動“和諧社會”道德建設工作,我單位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對照“公民道德基本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知識讀本嚴格要求自己言行,做到文明行路、文明乘車,提升廣大干部職工在公共秩序、公共設施、環境衛生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文明水平,崇尚科學,破除迷信,革除陋習,強化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為確保“公民道德宣傳月”活動順利開展,委局認真研究,精心部署。召開干部職工會議進行了安排,認真傳達了關于組織開展2017年“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月”活動的有關要求,使全委干部職工充分認識了進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在組織宣傳和學習教育中,委局針對時間緊、工作任務重、工學矛盾相對突出的實際情況,科學處理工作任務與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活動的關系,開展了相關宣傳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干部職工例會,組織委局干部職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學習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不斷提高全委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修養。二是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在下鄉開展工作時認真宣傳公民道德建設要求及紀律要求,積極營造“有道德、守紀律”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開展活動,成效顯著
在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月活動期間,委局職工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實踐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結合行業特點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公司屬黨總支、各黨支部:
近年來,公司堅持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廣大職工群眾的整體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升,職工對公司發展前途充滿了信心。特別是經過“四五”普法宣傳教育,職工群眾的法制意識普遍增強,敬業愛崗、遵紀守法成為廣大職工的自覺行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教育職工群眾遵守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努力構建“和諧企業”,根據局黨委《關于開展職業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公司黨委決定集中三個月的時間,在全公司范圍內廣泛開展一次職業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開展職業道德及法制宣傳教育,目的是幫助廣大職工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法制觀念,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覺維護油田利益。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引導職工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增強主人翁責任感,自覺把實現個人價值同推進油田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以熱愛之心對待油田、以忠誠之心對待企業、以奉獻之心對待崗位。引導職工增強職業道德意識,恪守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行為準則,自覺用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約束自己。引導職工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熱愛油田、熱愛物探、熱愛集體,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努力干好本職工作,提高對企業的忠誠度。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從違法犯罪案例中受到震憾、得到啟發,提高警惕性、增強免疫力;引導職工依法經營、依法辦事,運用法律維護國家、企業利益和個人合法權益,勇于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健全并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建設“和諧企業”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二、活動內容和方式方法
(一)活動的主要內容
1、法制宣傳教育內容。各黨支部要以普法辦公室編寫的材料為基本學習教材,結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控制手冊以及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認真學習。各支部也可結合單位實際,有針對性地增加其他教育內容。[本文出自文秘站網-]
2、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各支部要組織職工群眾認真學習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規范,主要包括:《管理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操作服務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等。通過組織職工群眾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引導大家掌握相應的道德規范和標準,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
(二)活動的主要方式方法
各黨支部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利用政治學習時間、交接班時間或職工息工時間,對干部職工群眾進行集中宣傳教育。主要采取以下具體方法:一是組織職工學習有關宣傳教育材料,做到自警自省自勵。二是組織班組職工討論,自我總結,自我評價。三是由各級領導干部備課、宣講。四是購買并組織職工收看相關職業道德、法制教育錄像片。五是參加局有關部門組織的《法紀在我心中》演講比賽活動。六是利用廣播、櫥窗、黑板報、網站等宣傳工具,宣傳有關職業道德內容和法律法規。七是選樹宣傳活動過程中涌現出的敬業愛崗、遵紀守法的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要組織人員多向報社、電視臺投稿,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大力宣傳,努力營造濃厚的學習、宣傳、教育氛圍。
三、活動時間安排和步驟
宣傳教育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1、安排部署階段(20__年2月6日至2月23日)。這一階段是活動的起步和籌劃階段。各黨支部要根據公司的總體部署,對本單位的教育活動作出具體的安排,列出學習計劃和活動運行大表,制定具體措施。各級領導干部要先學一步,做好輔導準備;組織科要對違法犯罪案例進行整理,穿插到法制教育內容之中。
2、宣傳教育階段(2月24日至4月10日)。各黨支部要按照活動方案深入扎實地開展宣傳接育活動。活動中,要把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多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穿行,做到生動活潑,易于職工群眾接受。要把職業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同形勢任務教育結合起來。要強化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到愛崗敬業。要把學習、宣講和討論結合起來,在向職工群眾講解時,要以案說法,針對所舉案例,圍繞“如何增強職業道德觀念和提高法制意識”這一主題進行大討論,通過討論讓職工認清幾個問題。要把領導教育和群眾自我教育結合起來,通過開展演講、知識競賽等,使職工在參與中受到教育。要把選樹正反兩方面的典型結合起來,既要大力宣傳愛崗敬業、見義勇為等正面的先進典型,又要對一些損害公司利益等不良行為進行曝光。要把教育活動與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加強忠誠企業教育,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認同感,自覺宣傳、維護公司良好形象,勇于同有損企業利益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3、總結驗收階段(4月11日至4月30日)。各支部要對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情況進行自下而上的總結。要以班組為單位進行群眾性自我總結,看自己受到哪些教育,有哪些收獲,存在哪些不足,今后如何糾正。黨支部要
召開職工大會,對教育活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肯定成績,提出要求,并于4月25日前將書面總結報公司黨委辦公室。在活動期間,公司黨委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支部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并根據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推廣先進經驗。四、幾點要求
1、要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各黨支部要把這次職業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作為形勢任務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切實抓出成效。教育活動由黨辦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加強對教育活動的指導,確保教育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2、要把教育活動與強化管理結合起來。職業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是手段,杜絕和減少違法現象是目的。各支部要組織干部職工緊密聯系單位和個人的實際,查找差距,制訂措施,認真進行整改。要針對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建立健全和落實好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要嚴格執行油田《關于嚴重違反生產經營管理規定的處理辦法》和油田內控手冊以及公司各項規定,嚴肅處理違規人員,使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3、要妥善處理教育活動與生產經營的關系。開展教育活動是為了增強職工法制觀念,更好地落實各項管理制度,促進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的和諧發展。各支部要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既不能因為開展法制教育而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也不能因生產任務繁重而忽視了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要做到統籌安排,互相兼顧。
關鍵詞:群眾路線 走轉改 以人民為中心 南方日報
黨的十明確提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黨的新聞工作本質上就是群眾工作,新聞媒體既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者、傳播者,又是實踐者、參與者,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對于新聞媒體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新聞媒體只有自覺貫徹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才能確保新聞工作屬于人民、服務人民的性質和方向,才能更好地了解國情、掌握民意,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才能更好地履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職責和使命;另一方面,面對新時期新環境下傳播格局的深刻變革,新聞媒體必須站在群眾立場,反映群眾心聲,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實效性,才能獲得群眾支持和市場認可,才能鞏固壯大黨的輿論陣地,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理論先行,統一認識,著力提高思想自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做好理論宣傳,闡釋好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導思想以及目標要求等,是決定宣傳教育效果的關鍵。劉云山同志指出:群眾路線的貫徹、工作作風的轉變,前提在于認識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論的自覺。《南方日報》高度重視理論宣傳,精心組織一批評論、筆談專題,及時轉載《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評論文章,充分發揮理論宣傳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作用,解決黨員干部中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模糊認識和思想障礙,推動活動深入順利開展。比如,今年6月18日中央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第二天,《南方日報》封二版就同步刊登了《人民日報》當天社論《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系》。此后,還集中轉載了《人民日報》“黨的群眾路線新思考”以及“把握轉作風的內在要求”等系列評論。省委常委會議召開后,《南方日報》以“本報評論員”名義發表了一系列評論,如《著力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著力貫徹和體現精神》《著力解決“”方面的突出問題》《著力做到不虛不空不偏》等“保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善做善成”系列評論;針對廣東實際,推出《矢志不渝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把“公眾幸福指數”作為施政方向》《敢于“亮亮丑”方能“排排毒”》《黨員干部怎樣才能“經得起誘惑”》《像“白云反腐”一樣提搌信心》等,發出理論強音,增強本省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針對性。
“觀點”版是《南方日報》從理論學術角度分析當前熱點的專題版面,相對于評論而言,更有系統性和理論性。近期《南方日報》“觀點”版推出系列理論專題,如《全面認識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意義》,多維度闡釋中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總體要求、側重點、切入點以及活動的重大意義,文章專業水準高,融權威性、理論性、實踐性于一體,起到了很好的理論宣傳效果;《解決“”問題是堅持群眾路線的保證》專題,集中論述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什么以作風建設為重點;《制度建設是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保障》專題,集中論述了新形勢下怎樣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問題;《堅持群眾路線為實現中國夢凝心聚力》專題,集中論述了群眾路線對于豐富黨的理論基礎、貫徹黨的方針路線的重要意義。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是領導干部,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現身說法,能夠從另一個角度深化社會對活動的理解。《南方日報》在“筆談”版開設“踐行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欄目,約請廣東省知名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一線的黨政領導干部撰寫理論文章,總結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踐經驗,交流心得體會,大大增強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效果。
踩準節奏、精心策劃,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確定的一項重要部署,也是廣東省委的一項中心工作,宣傳好各級黨委對活動的部署,基層干部群眾開展活動的熱情,是省委機關報的職責所在,也是黨報輿論引導的重要內容。自黨的十提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南方日報》踩準節奏、精心策劃,旗幟鮮明、大張旗鼓地報道教育實踐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典型經驗,充分把握“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
早在2012年十閉幕后至2013年6月底,廣東省委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南方日報》配合省委組織部以每周兩篇的頻率,推出“群眾路線大家談”專欄報道。7月初省委工作會議召開前,《南方日報》策劃推出兩篇長篇通訊《爭當踐行群眾路線的排頭兵》《當好建設者架好連心橋》,為會議召開預熱。省委作出相關工作部署后,又在報紙重要版面開設了“群眾路線南粵行”“南粵新風”“民聲聚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一系列專欄,刊發了數百篇報道,既有對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闡釋和解讀,又有基層一線作風之變的真實反映。尤其是在基層轉變作風的報道中,我們結合“走轉改”要求,深入基層、融入群眾,做到“不虛、不空、不偏”,文風清新撲面,富有人情味,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感染力,達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在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大力宣傳各地開展活動的做法、經驗,反過來又能拓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涵,積累新時期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6月24日,《南方日報》刊發了《萬篇(民情日記)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報道中山民眾鎮于2012年創新群眾工作方法,由該鎮下基層黨員干部撰寫《民情日記》,通過收集人民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以這種形式將黨員干部的日常工作與人民群眾關心的事務聯系在一起,是廣東本地創造的“楓橋經驗”。
此外,《南方日報》還策劃推出“心系群眾興新風”專欄,報道一些窗口單位、審批部門、基層組織、國有企業等深入群眾,根據群眾意見和呼聲,提升改進服務。記者實地走訪或暗訪,對相關部門和單位是否深入結合群眾路線,是否改進工作和服務進行調查,客觀上起到了輿論監督效果,促使各機關單位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要求,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樹立典型,厘清矛盾,直面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我國基層組織龐大,基層干部數量眾多,他們身處一線,時刻在群眾身邊,職位不高,但影響很大。基層干部作風扎不扎實、群眾意識強不強,工作方式得不得當,關系到基層的穩定和發展。因此,關注基層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尤為迫切。《南方日報》策劃推出包括“基層干部面對面”“基層好聲音”“我是誰”等大型系列報道,聚焦改革、發展、維穩、民生等一線工作的熱點難點,以及工作決策的冰點盲點,從中尋找基層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典型事跡,通過對照先進典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改進作風,增強宗旨意識、廉潔自律意識,樹立良好形象。
為集中力量經營一批重點典型,近期《南方日報》又推出新欄目“心連心,在一起——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黨員模范”,著力強化典型人物的特色和示范意義。比如報紙報道的河源特警支隊隊長李杭州,8月臺風尤特襲擊廣東后,他帶領2S人突擊隊,徒步進入孤島災區實地調查災情,最早反映一線真實情況,并轉移多名被困群眾;救災兩天兩夜后,他又帶隊調查一起販毒案件,抓捕了特大制售假案的犯罪嫌疑人。另一典型汕頭市潮陽區海門鎮城關社區黨支部書記董加蘭,二十多年如一日心系漁區群眾,聽民聲、排民憂、解民困,時刻惦掛社區百姓的衣食住行、冷暖安危。這些典型宣傳,抓住了社會熱點和群眾關切點,用大量細節豐滿人物形象,讀來親切感人,深入人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基層問題和矛盾的產生,一方面固然有黨員干部宗旨意識弱化,忘了“我是誰、為了誰”,滋生出“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群眾對那些身處群眾工作第一線、各種矛盾利益中心的基層干部工作情況不了解甚至誤解的原因。此時,厘清“我是誰”,重申黨的群眾路線這個根本工作方法非常重要。我們推出大型系列調查《我是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別報道》,深入跟蹤報道一些處于矛盾風暴中,不太被外界所理解,但還是有相當化解問題能力、心中裝著百姓福祉的基層干部群體,包括鄉鎮、街道辦、派出所、局等基層千部,記者采用體驗式調查方式,與基層干部一起,直擊矛盾,發現問題,探尋解決之道。8月中下旬,南粵遭遇罕見水災,《南方日報》記者再次深入抗洪一線,以“我是誰”的報道,記錄干群手牽手、心連心的感人場面,塑造了干群和諧的良好形象。該組特別報道對推動干群理解、密切干群關系有重要意義。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城治——探索城市管理和諧之道”系列報道。城市管理是城鎮化進程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之一,承擔著城市市容秩序、環境衛生等諸多管理任務的城管部門,近年來卻一直飽受非議,城管執法引發的社會沖突更是屢屢成為社會焦點。《南方日報》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推出探索城市治理和諧之道和問策城市管理的系列報道,聚焦城管群體,真實客觀反映現狀,同時采用網絡專題、微博互動等新媒體傳播手段,征集網友意見,約請省內外權威專家建言獻策,匯集民智為城市管理提供智力支持,為扭轉城管群體形象、加強和諧城市治理意義重大,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
查擺問題,搭建平臺,新聞監督推動作風轉變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突出解決的是作風建設問題,認識問題、改進作風要動真格,輿論監督不可缺席。《南方日報》堅持以新聞監督的方式反映情況,推動相關部門和個人轉變作風、創新工作,從而促進活動深入有效開展,比如“心系群眾反對”“民生回音室”等欄目。
10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轉入查擺問題階段,在河北參加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指出,查擺問題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把正確的認識落實到行動上。做好群眾工作,關鍵是要解決好群眾的利益問題,善于為民代言、為民發聲。《南方日報》以“心系群眾反對”欄目為總題,推出“問題攤開講解決動真格”專欄,著眼“反”查擺出的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最關注、最希望解決的問題,促進相關部門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落實。我們還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致力于搭建干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解決問題的平臺。如“問題攤開講解決動真格”,每期報道重點選取一個題目(問題),讓相關職能部門黨員干部管理者與相關群眾進行版面對話。首篇《建聯動監管設最低標準》,報道的是基層群眾普遍關注的低保話題,我們首先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了梅州、汕頭、茂名等基層群眾對于低保問題的意見,包括基層“騙保”、保障范圍不夠、保障水平不高等,請廣東省民政廳相關分管領導作出回應,原汁原味地反映雙方對話情況,并以第三方(專家或社會人士)立場對問題的提出、解決思路、干群關系進行點評。后面幾期報道分別圍繞醫院掛號難問題、司法審判提速提效問題、幼兒園學位不足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大學生資助手續便民化和資助額度問題、法院財產判決執行難問題等展開報道,題材針對性強關注度高,報道形式新穎,獲得干部群眾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