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旅游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記錄要點:
1.黃花新區定位為衡山縣政治中心,將黃花公園(300畝)打造成體育公園,承接體育賽事,安置區布局圍繞黃花小學,解決上學難問題,黃花新區安置區建設已動土
2.開云新區定位為生態旅游度假地、衡山縣經濟、文化中心,部分居民安置區的建設要注意和衡山皮影戲等非遺相結合,植入業態,打造非遺文化村、主題街區、壽文化主題廣場、求壽祭山儀式,或建設標志性建筑等。
3. 衡山窯文化旅游主題公園選址在白云古寺里面,準備和新華聯銅官窯聯合申遺,衡山窯遺址位于萱洲鎮。
通過分析四川省成都市洛帶古鎮地震后旅游發展現狀,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立足客家文化、整合優勢資源、鼓勵社區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以提高古鎮的服務水平。
關鍵詞 客家風情 洛帶古鎮 發展建議
一、該鎮旅游發展現狀
洛帶古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北10公里處,坐落在龍泉山脈中段的二峨山麓。目前,該鎮有2.3萬人,其中90%以上是客家人。客家有著“寧賣祖宗田,不丟客家言”的祖訓,所以,洛帶客家人仍然講著一口純正的客家方言。這種方言是我國唐宋時的正宗官話,被稱為“漢語的活化石”。本人就地震后古鎮的旅游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洛帶古鎮的交通
洛帶古鎮距成都市18公里,1.5―2個小時的車程(乘公共汽車)。成都到帶洛可以先坐車到五桂橋公交站(天府廣場坐4路車到),然后去找219路公交車直到。車票為3元/人,中間要經過成都大學。 也可以在成都新南門車站坐車前去。自駕車從成都到洛帶僅需半個多小時。 交通總體比較便利。
(二)洛帶古鎮的特色
1、客家風情
洛帶是成都市東郊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和多種文化相互交融,留下眾多民間傳說、歷史遺留、古老建筑。清初開始的客家移民西進運動又為其帶來了豐富的客家文化。保存完好的有千年老街、明清民居、客家會館建筑群和燃燈寺、金龍寺等眾多歷史古跡,一年一度的“水龍節”、“火龍節”更是幾百年來客家人傳承下來的特色民俗活動。鎮內以“五館一園”為代表的建筑或規模宏大,或雕刻精美,或構思獨特,或質樸厚重,風格各異。
2、四大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
洛帶古鎮區約一平方公里,老街呈“一街七巷子”的格局,密布著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四大會館,一個客家公園、一個客家博物館和眾多民居。古鎮沿街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風格。街道呈東西彎曲走向,長約1公里,街面寬8米,路面為青石板。有名的會館有: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四川客家博物館。
3、玩樂方式
客家婚俗、火龍、水龍表演
國慶節期間將可以欣賞到客家婚俗表演,具有漢民族婚俗“六禮”全過程,如哭嫁、親迎、抬花轎、轎夫說四言八句、踩篾席等;客家火龍、水龍表演。洛帶客家的火龍、水龍,其舞龍法保留了入川前地道的江西客家舞龍法,保存了較多的中國古代舞龍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樸的儀式,也是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項活動;洛帶鎮著名的傳統廟會之一城隍會等。
4、飲食文化
九斗碗、玉帶糕、水酥肉
嘗嘗風味獨特的客家菜――九斗碗、雞肉菌全席、水酥肉、番薯系列、“酒米”玉麥饃饃、傷心粉、鴛鴦粉、玉帶糕、天鵝蛋等。
5、古鎮住宿
可以選擇住在農家,也可以住在當地的賓館、酒店,價格從幾十元到百多元不等。
二、地震后洛帶古鎮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震對洛帶古鎮的影響
由于離汶川地震的震中較遠,所以洛帶古鎮建筑受地震影響不大,但是對游客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由于近來報的余震等等消息,很多游客產生懼怕心理,所以導致古鎮旅游人數較以前減少很多。
(二)游客消費水平低
洛帶游客以中老年居多,重游率在中老年之間比較高,但總體消費水平低:游客主要是消費一些古鎮的小吃,至于工藝品,很少有人愿意購買。加之當地物價較成都低或與之相等,難以吸引較多旅游商家前來投資。據當地經營商介紹,在2005年懇親大會期間,即10月1日至10月14日,多數經營者是由當地政府從成都各地請來的,主要是一些工藝比較有特色的商家。政府通過免稅的優惠政策鼓勵商家實行自主經營,以此造勢,擴大宣傳面,增強影響力。由于旅游者消費能力比較弱,商家也以宣傳自己的產品為主。這一方面固然與當地的旅游產品市場不完善、產品特色不鮮明有關;更主要的是,古鎮距離成都市較近,手工藝品在數量、種類等方面均無法與成都相比。
(三)古鎮的旅游容量較小
由于古鎮主要是由一條街和七個巷子構成,旅游容量比較小,容易造成游客進得來、散不開的情形。古鎮雖然有一定數量的飯館、餐廳,但都比較小,而且衛生條件比較差。大量游客到來時,古鎮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古鎮還主要是以銷售小吃和手工藝品為主,游客在此處的活動還僅限于觀光旅游。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多,問題將愈發嚴重,而消費額卻不會上升太多。
(四)綠化不足
洛帶古鎮內部和綠化不夠,這影響了古鎮清幽、雅致的風格,無形中降低了古鎮的吸引力。除了在古鎮走一遍外,旅游者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這也是景區留不住游客,無法提高旅游者的消費水平的原因之一。
三、地震后洛帶古鎮旅游發展建議
旅游資源的根本價值在于對旅游市場的吸引力,即對旅游者的吸引力。而“就其價值的決定而言,一項旅游資源的價值大小取決于其本身固有的質量及其坐落地點這兩個方面的結合情況”。筆者建議,洛帶古鎮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展旅游:
(一)地震后政府的特殊措施
政府要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堅決信心恢復震前經濟水平。加大宣傳力度(災區景點,旅行社)。加大財政撥款力度,盡快恢復災區經濟。幫助旅游部門機構樹立信心。
(二)盡力打造客家風情特色
洛帶古鎮的文化特色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洛帶應以古鎮居民的生活為根本立足點,在此基礎上發展旅游業。與成都地區的其他古鎮如邛崍的平樂古鎮等相比,洛帶古鎮距離中心城市近,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客家文化及保留下來的會館等建筑遺跡對客源市場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桃花節早就響遍成都,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力資源培訓,提高古鎮的服務水平
首先,加強古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古鎮周圍的綠化工作,使游客在近郊就能享受大自然之美,感受純樸之風。其次,策劃休閑旅游、農業旅游,包括設施設備、路線、娛樂方式等的設計策劃以及準備豐富的游覽內容,使旅游者能夠體驗到這里的風情。再次,對當地的服務人員進行培訓,以達到服務優質化。筆者建議古鎮專門培訓自己的講解員,重點講解客家文化及會館知識。
(四)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發展旅游業的基本動力是為了滿足當地居民在經濟、社會及心理等方面的需要”。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政府避免不了要將經濟作為激勵手段,實行招商引資,促進旅游發展。但是若政府一味地招商引資,不顧當地居民的利益,致使旅游投資方、政府與當地居民之間的利益分配不公,則會引起當地居民的反對和消極對抗。政府應該制定恰當的招商引資及利益分配制度,協調自己與旅游經營商以及旅游經營商與當地居民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一方面吸引更多其產品有別于成都的旅游商家到此經營,以提高對旅游者的吸引力,增加旅游者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使當地居民不僅能夠保持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又能積極參與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使社會和經濟雙贏。其發展模式可以借鑒宏村和西遞的做法。使洛帶古鎮的旅游收入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促進內需、刺激消費已經顯現出對中國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旅游產業也逐漸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本次黃金周公共假期長達8天,同時具有國慶、中秋、世博、亞運等多種主題。因此,蓄積已久的旅游需求將得到釋放,我國旅游消費需求將迎來一個集中釋放的時期,并形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假日旅游消費。
1.2旅游動機激烈,各年齡層分布較均
學生群體,作為年輕人,追求新鮮,追求刺激,探索精神強,不甘于墨守成規,易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為新的生活方式更易被年輕人所接受。青年人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多數愿意出外旅行放松心情,娛樂身心。中年人與老年人朋友們更是欣喜這一年一度的黃金假期,分享家人團聚,共同出游的快樂。
圖1調查人員年齡餅圖
當問及“會提前多久準備今年的“十一”黃金假期旅行計劃”時,96%參與調查的人員表示會計劃今年國慶旅游期間出游。其中有65%的調查者會在一個月前或是更久以前就考慮今年的出游計劃。
圖2旅游計劃準備時間
1.3最佳的閑暇時間,假期較長
隨著政府對中國傳統節假日放假政策新規定的制定,人民群眾的假日多了,但假期較為分散且假期較短,人們出游旅行的時間明顯不足。但是國慶長假伴隨著中秋佳節的來臨,給予了充足的時間,人們可隨意安排出游的時間和路線的長短。
1.4生活水平增長快,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經濟以平均9%以上的速度連續20多年飛速地發展。
在所調查的人員中,僅有17.4%的消費者月收入不足1000元,且他們多以學生為主。
圖3平均月收入
圖4人均收入——出游率折線趨勢圖
圖中的各點反映了在該點所對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純收入和出游率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在此基礎上使用折線依次連接各點,通過這些折線的線性關系來近似模擬現實中存在的正相關關系。
1.5旅游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我國旅游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基本能滿足中國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中韻旅行社的旅游基礎設施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也在不斷地完善和實行多樣化;例如:我社與東航、國航、南航等航空公司擁有穩固的合作關系;與中國最大的旅游汽車公司――首汽集團、新月、銀建、北京巴士等北京大型旅游汽車公司合作多年,簽訂有科學嚴謹的用車協議;與北京國際飯店、貴賓樓飯店、大觀園飯店、華泰飯店、北京商務會館、紫玉飯店、越秀大飯店等196家1-5星旅游星級飯店簽訂了訂房協議,擁有極富競爭力的價格優勢。與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北京青年報、人民網、中國旅游報等媒體關系密切,多次獲得正面報道。
衢山島屬北亞熱帶南緣海洋性季節風氣候區,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特點,是東海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衢山以島建鎮,是岱山的第二大島,是浙江省第七大島。衢山島位于舟山群島的東北部,杭州灣的外緣,東北距嵊泗列島27海里,西北距上海蘆潮港34海里,距洋山深水港區16海里。2005年東海大橋建成后,衢山將納入上海的兩小時經濟圈,是舟山群島通往上海的最捷徑的島嶼。南距岱山27海里,距定海三江口34海里,距寧波鎮海44海里。由此可見,衢山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
衢山島旅游資源概況
衢山島特點
之一:歷史悠久。在衢山島上,相繼發現過孫家山、蛤巴山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但從現有的文史資料看,唐宋時期較為昌盛,明清兩代,島民們過著世外桃園般的生活,而且漁鹽為利的島域經濟也極為繁榮。歷史上宗教文化在衢山格外興盛,有史記載的最早佛教圣地“蓬萊院”在衢山島上,1065年,朝廷賜名“祖印寺”;觀音山是在舟山僅次于普陀山的宗教圣地。
之二:地貌奇特。首先,衢山地貌有兩大怪相:一是“半港清水半港混”。在衢山港,能看到西南半港是混水,東北半港是清水。錢塘江、長江的洪水徑流到此把洪水徑流與太平洋海水斷開,形成混水與清水的分隔。二是一列長島分兩半。衢山是呈西南――東北走向的長形島,島的兩側群山環立,中間是盆地。北面群峰是形成于7億年前的淺變質巖,并且著大量的花崗巖;南面的群峰都是火山巖系。另外,在大島周圍環立著168個島礁,形成了許多肖形山、肖形礁、海蝕巖、風蝕巖,不少自然奇觀。
之三:島上物產極為豐富。直至今,還有在全國乃至世界上叫得響的五大產物:大黃魚、金頭蜈蚣、花崗巖、大麥和編織品。人們稱之為衢山五寶。觀音山景區由三部分組成。西南面的山納寺院的佛教文化圣地;北面的雙龍戲珠景點是以沙灘為主的海邊自然風光。而東面的鼠浪――三星景點則是典型的海島風景,奇礁異石構成的主格調。
景區景點
目前該鎮旅游業主要以“一山、一海、一灘、一電”為整體框架,形成觀音山景區、田涂夜排檔、漁家樂、沙龍沙灘、蚊蟲山休閑海釣基地、風車觀賞等為主的景區景點。其中觀音山正按照十年規劃,參照安徽九華山的建設規模,現已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3000多萬。另外海島休閑旅游方面,漁農家樂經過幾年來的穩步發展。
接待能力
09年全鎮共接待游客12.43萬余人次;全年創旅游收入3729萬元,與同比增長8.1%。目前該鎮有四家規模較大的賓館酒店,這四家賓館共擁有500個床位,同時可容納1000人就餐,客房入住率達到70%左右。2010年總投資3000萬元的枕頭山賓館也將動工建設。因此,按照當前該島旅游發展所處的階段,接待能力應該可以達到要求。
海島旅游開發的原則和思路
(一)注重科學規劃,實現區域合作
從現實來看,衢山島還有很多景點存在著面目陳舊、功能單一、品位不高等問題。隨著海島休閑觀光業的逐漸成熟,在做好景區和服務接待設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正規旅行社建設,星級賓館、漁家休閑客棧、景區接待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在自我建設、自我發展的基礎上,更要打破行政區劃界線,根據旅游資源的內在聯系和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性等,加強與岱山、長涂、秀山等周邊海島旅游區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提升區域旅游競爭力,以達到合作各方的共贏。
(二)挖掘文化內涵,滿足旅客體驗需求
開展海島旅游所依托的資源,更是包含在自然環境中的人文風情(海洋生物及海洋氣象奇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鹽文化、佛教文等)。根據海島的特殊歷史印記,旅游部門準備在孫家山遺址上復原一個古村落,讓游客們了解古代海島先民生活、勞作的狀況。根據衢山的人文特色,歷史背景等一些驢友們感興趣的題材,舟山市逸達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衢山獨立團青年旅社”。這一個性化的旅游體驗服務將有別于南麂島、東極島等海島旅游項目,衢山島旅游的一大亮點。這一地標性產業,發揮了其獨特的魅力與當地獨有的人文特點。據了解,2010年該項目吸引游客人數近萬人次。
(三)強化宣傳促銷,打響海島旅游品牌
從區位條件上看,舟山群島位于區域經濟發達地帶,接近長江三角洲,背后有寧波、上海等大中型城市為依托,因此海島旅游客源市場廣,發展潛力巨大。
以多元化的方式(廣播、電視、報紙、廣告、互聯網等媒介)尋求實效。當地旅游部門通過精心設計衢山的旅游廣告牌;在衢客運碼頭重點宣傳觀音山文化;廣泛收集旅游宣傳資料,并在賓館、碼頭等人流聚集場所及鴨蛋山碼頭和跨海大橋收費處進行發放;扶持本島專業旅行社設計特色旅游路線;積極利用網絡等宣傳的渠道,大力張貼衢山旅游的圖片資料,海島旅游的線路、價格、交通等信息;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旅游交易會和推介會等一系列推廣衢山海島旅游手段。
(四)追求人地和諧,尊重旅游環境承載力
目前,衢山旅游景點大多是原生態的,海島旅游的獨特優勢和亮點。屆此,在海島服務設施建設、景區景點規劃設計中,萬萬不可忽略了建設者和旅游者的責任,造成諸多生態類、遺產類旅游資源不當,形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參考文獻:
[1]王躍偉,欒維新,陳航:區域海島旅游開發模式研究. 海洋信息. 2007.11
[2]張廣海,董志文.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海洋旅游開發研究 [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03):39―42.
[3]香港旅游發展研究院等.浙江舟山市海洋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規劃文本) 2007.12
[4]政府文件. 岱山縣風景名勝區
隨團旅游:不滿意
旅游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游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游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游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游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占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占15.4%。
在整個旅游過程中,游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游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游的妥善處理后,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游的不滿。
科思瑞智的研究人員認為,旅游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消費者花錢購買的既是旅游社和導游提供的服務。對服務的滿意程度的高低是保持回頭客的關鍵所在。對于旅行社來說,其所提供的服務并非殺雞取卵的短期利益行為,所帶來的回報應是長期收益。隨著世貿組織的加入,國外旅行社加入競爭,必然會使旅行社的客源結構發生變化。對于某些愿意嘗新,或更加信任外國貨的人來說,參加外國旅行社出游具有不小的誘惑力。國內旅行社可能會發現,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
費用和信譽:參團出游的主要障礙
受訪者中,有7成的人沒有隨團出游過。其中,近一半的人是由于 “沒有時間”,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則是因為“費用較高”。還有7%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游是因為“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游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