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年級下冊數學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
班級
姓名
1、口算:
11×70=
0×536=
34×5=
84×2=
35×30=
180×4=
19×6=
24÷12=
99÷11=
36÷18=
96÷6=
60÷12=
91÷13=
85÷17=
51÷17=
2、用遞等式計算:
17+83-25
41×3-76÷2
8×(54-49)-33
284-27
×4
73-6×12+34
81÷(21-12)×13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二)
班級
姓名
1、口算:
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
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
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
2、用遞等式計算:
145÷5×6
27+(18
-12)
×7
52-18×2+31
125-15÷5
(75+25)×(43-36)
120÷4-360÷4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三)
班級
姓名
1、口算:
25×40=
104×4=
200×8=
12×50=
300×20=
21×7=
15×6=
13×4=
48÷12=
90÷30=
54÷27=
320÷4=
420÷21=
48÷2÷3=
30×2÷1=
12×3÷6=
482×20≈
751÷3≈
99×33≈
604÷60≈
2、用遞等式計算:
6×(4×25)
43×4-65×2
960÷5+56×20
69÷3×(85-65)
(76+54)÷5
168÷4+17×6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四)
班級
姓名
1、口算:
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
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
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
2、用遞等式計算:
13×24÷12
(119-8)÷3
(32-14)÷(36÷6)
43×4-65×2
0×54+84÷3
20+30×0-6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五)
班級
姓名
1、遞等式計算:
29×(3+9)
36×13-552÷8
125-54÷9
56÷(102-94)+126
0×(35÷7)+86
(18-18)÷(18+18)
179-4×9÷6
63+24÷8-2×3=75
2、把合適的數填在里。
÷(54÷6)=8
÷3-15=4
50+×8=250
420-7×=0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6)
班級
姓名
1、遞等式計算:
(75+25)×(43-36)
12×(78-69)
43×4-64÷8
78÷3+(120-95)
69÷3×(85-65)
35+24×2÷8
49÷7×(81-72)
(78-29)÷7×12
2、在算式中合適的地方添上小括號,使算式成立。
63+24÷8-2×3=66
63+24÷8-2×3=75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七)
班級
姓名
1、遞等式計算:
5×80-30÷6
214÷2×3+42
200-26+480÷60
37+9×(36-12)
246÷(26+15)×2
(466-25×4)÷6
(35+46)÷(356-347)
(50-25×2)×16
2、計算109-2×(12÷4-0×8)+12×(0+3)
四(下)計算專練
四則運算(八)
班級
姓名
1、遞等式計算:
(585-235)÷14×6
18×(79-79)÷27
510-(48+48÷6)
(395+26×5)÷23
3200÷(1208-72×14)
41×(32-14)÷6
63+(24÷8)-2×3
35+24×(24÷8)
2、在下面各算式中添上運算符號和括號,使等號兩邊相等。
9
9
9
9
9=10
9
9
9
9
9=0
四(下)計算專練
(一)加法運算定律
班級
姓名
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362+233+138
526+327+274
182+765+108
24+128+476+572
368+2649+1351
89+101+111
999+99+9
728+598
挑戰題: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56+249+251+246+253
2、計算1+2-3-4+5+6-7-8+9+10-……+1990
四(下)計算專練
(二)乘法運算定律
班級
姓名
1、口算:
25×2=
125×2=
4×25=
25×8=
4×125=
75×4=
25×5=
125×8=
2、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25×18×4
35×103
125×4×8×25
4×7×5×8
8×(125×9)
(25+12)×4
67×99+67
37×28+63×28
3、計算:
25×32×125
四(下)計算專練
簡便計算(一)
班級
姓名
1、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848-172-228???????????????????????????????????????457-188-157
45+65-45+65
812-47-153-112
6×7×5×8
(13+50)×20
201×12
226×99+226
2、簡便計算:5498-1928-387-1072-1613
四(下)計算專練
簡便計算(二)
班級
姓名
1、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698-432+502-368
462+74+138+126
25×16
125×72
48×35+52×35
19×37+81×37+43
25×64×125
125×48
2、請用兩種簡便算法計算125×64
四(下)計算專練
簡便計算(三)
班級
姓名
1、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618-(352-272)
576-(176+280)
75+43-75+43
78×99+78
125×25×8×4
99×28
24×9-24×7
150÷25÷2
2、用簡便算法計算37×15+37×10×6+37×25
四(下)計算專練
簡便計算(四)
班級
姓名
1、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398-305
694-36+42
45×405
85×32-85×28
25×34×40
60×(13+45)
750÷5÷2
1280÷5÷128
2、計算28×11111+99999×8
四(下)計算專練
簡便計算(五)
班級
姓名
1、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25×24
125×24
125×32×25
42×35+58×35+67
54×47-54×37-38
125×(8+80)
3200÷4÷25
350÷14
2、計算19999+9999×9999
四(下)計算專練
簡便計算(六)
班級
姓名
1、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25×(4×8)
(25+18)×4
39+52+161+42
89×101
2000÷125÷8
68×12-68×2
9+99+999+9999
(18+18+18+18)×25
2、計算111×2+222×3+333×4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下)怎樣簡便怎樣算(1)
姓名
班級
座號
等第
計算過關: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48×37+63×48
99×21+21
573-(173+85)
125×23×8
288÷48+12×48
3800-568÷8×10
挑戰聰明: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11111×44+22222×28
1-2+3-4+5-6+……+99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下)怎樣簡便怎樣算(2)
姓名
班級
座號
等第
計算過關: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573-174-126
53+99×53
32×25
400+612÷12×4
102×17
480-(32+32÷4)
挑戰聰明: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125×32×25
55×83+44×83+83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下)怎樣簡便怎樣算(3)
姓名
班級
座號
等第
計算過關: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79×25-39×25
101×27-27
716-(216+45)
125×24
(650-180)×5+560
1843-45÷9×24
挑戰聰明: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1999+999×999
111×2+222×3+333×4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下)怎樣簡便怎樣算(4)
姓名
班級
座號
等第
計算過關: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89×101
99×23+23
456-(156+120)
25×48
74×25÷74×25
(664+68)÷(37-33)
挑戰聰明: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23+23+23+23)×25
37×15+66×15-3×15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上)豎式計算(除法1)
姓名
班級
計算過關:請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過關題目。
48×160=
319×26=
408×25=
97÷3=
272÷36=
495÷45=
972÷47=
420÷60=
380÷70=
576÷18=
930÷31=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上)豎式計算(除法2)
姓名
班級
座號
等第
計算過關:請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過關題目。
176×47=
25×360=
409×23=
164÷5=
158÷25=
287÷43=
590÷27=
3600÷90=
345÷23=
252÷25=
3276÷84=
小學數學計算分層專項練習
——四年級(上)豎式計算(除法3)
姓名
班級
座號
等第
計算過關:請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過關題目。
322×27=
25×679=
209×30=
264÷8=
349÷35=
587÷34=
680÷25=
8100÷90=
445÷32=
258÷38=
776÷84=
挑戰聰明:請你積極開動腦筋,展示你的智慧。
1
3800÷400=(
)
×
4
5
A、9……2
B、9……200
8
C、90……2
D、900……200
乘法分配律練習題
姓名:
類型一:(注意:一定要括號外的數分別乘括號里的兩個數,再把積相加)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類型二:(注意:兩個積中相同的因數只能寫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類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1;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類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類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乘法運算定律綜合練習
姓名
班級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
99×99+99
38×7+31×14
25×46+50×27
79×25+22×25—25
9999×2222+3333×3334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練習題
一、判斷題。
1、27+33+67=27+100
(
)
2、125×16=125×8×2
(
)
3、134-75+25=134-(75+25)
(
)
4、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這是乘法結合律。(
)
5、1250÷(25×5)=1250÷25×5
(
)
二、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內)(8分)
1、56+72+28=56+(72+28)運用了
(
)
A、加法交換律B、加法結合律C、乘法結合律D、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25×(8+4)=(
)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運用了
(
)
A、乘法交換律B、乘法結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4、101×125=
(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三、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35分)。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四、應用題。
(14分)
1、雄城商場1—4季度分別售出冰箱269臺、67臺、331臺和233臺。雄城商場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臺?
2、第三小組六個隊員的身高分別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們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簡便計算練習
姓名:
班級:
527+199
735-198
105×99
865-198
75×98
68×99+68
63×88+88×37
58×99+58
25×49+75×49
575-78-22
48×89+48
367-199
56×102
75×48+75×52
(20+4)×25
99×11
32×(200+3)
68×39+68
239×101
38×25×4
42×125×8
(25×125)×8×4
78×125×8×3
(125×25)×4
(125+25)×4
127+352+73+4
89+276+135+33
5+204+335+96
25+71+75+29
+88
243+89+111+57
399+(154+201)
480+325+75
78+53+47+2291+89+11
36+18+64
168+250+32
85+41+15+59
78+46+154
130-46-34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68-28-72
437-137-63
244+182+56
200-173-27
124+68+76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603+421
745-305
951-395
19+199+1999
34+304+3004
798+321
325-156+675-144
8+98+998+9998
99999+9999+999+99+9+4
44+37+56
163+49+261
74+(137+326)
249+402
189+35+211+165
483-236-64
582-157-182
65×5×2
15×23×4
36×25
25×125×32
35×22
5×(63×2)
540÷45÷2
540÷36
216+305
25×32
47+236+64
6×(15×9)
402+359
43+78+122+257
25×(26×4)
25×44
354+(229+46)
25×(4×12)
25×(4+12)
64×64+36×64
99×99+99
49×99+49
49×99+49
⑴??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⑵??(a+b)+c=a+(b+c)
(23+56)+47
286+54+46+4
582+456+544
⑶??a×b=b×a
25×37×4
75×39×4
65×11×4
125×39×1
⑷??(a×b)×c=a×(b×c)
19×75×8
62×8×25
43×15×6
41×35×2
⑸??a×(b+c)
=a×b+a×c
136×406+406×64
702×123+877×702
246×32+34×492
⑹??a×(b-c)
=a×b-a×c
102×59-59×2
456×25-25×56
43×126-86×13
101×897-897
⑺??a-b-c=a-(b+c)
458-45—155
2354-456-544
68547-457-123-420
⑻??a-b+c=a+c-b
4235-4067+765
3569+526-1569
45682-7538+14318
⑼??a÷b÷c=a÷(b×c)
4500÷4÷75
16800÷8÷25
248000÷8÷125
5200÷4÷6
⑽??a÷b×c=a×c÷b
4500×102÷90
3600÷80×2
125÷20×8
250÷75×30
⑾??a-b=a-(b+c)+c
429-293
1587-689
8904-1297
87905-388
⑿??a-b=a-(b-c)-c
2564-302
25478-9006
5024-502
1251-409
⒀??a+b=a+(b+c)-c
254+489
5021+897
654+793
654+4999
⒁??a+b=a+(b-c)+c
124+4005
1235+607
248+803
2005+45687
⒂??254+246+744+1054
5897+568-897+432
45627-258-742-1627
⒃??321×46-92×27-67×46
75×32×125
65×16×125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b+a×c
加
加
因??加
因??加
因
的性質:a-b-c=a-(b+c)
帶著加減號搬家:a-b-c=a-c-b
a-b+c=a+c-b??a+b-c=a-c+b
怎么簡便怎么算:
(23+56)+47
25×277×4
125×(3+8)
462-83-117
8×(30×125)
3200÷25÷4
??425-38+75
5246-(246+694)
25×6+25×4
360÷(18×
4)
32×105
598+735
99×38+38
98×34
25+75-25+75
48×125
個性化設計
第一課
進入奇妙的LOGO世界
教學內容:進入奇妙的LOGO世界
教學目標:
1、了解LOGO語言的基本知識;
2、學會啟動PCLogoforWindows的方法;
3、認識PCLogoforWindows的界面及基本功能;
4、掌握LOGO的六個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用LOGO基本命令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LOGO六個基本命令的格式和用法;
教學難點:
學會使用LOGO基本命令畫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學準備:
1、在教師機和學生機預先安裝好PCLogoforWindowsv1.01a軟件,
2、在桌面建立快捷圖標;
3、在教師機上準備好教學中將會用到的LOGO圖形,如教材中的圖1-16。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知識點及
教學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LOGO是什么?
了解LOGO基本知識
1、T: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同學們使用過許許多多計算機軟件,這些軟件都是用“計算機語言”編制的。計算機語言就是計算機和人都能“聽”懂的語言,現在已經有各種各樣的計算機語言,LOGO語言就是其中的一種。
2、T: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LOGO語言。
3、介紹LOGO語言的基本知識。
學生傾聽。
2、進入LOGO的世界
啟動PCLOGO軟件
1、講解兩種啟動PCLOGO的方法
學生操作:分別用兩種方法啟動PCLOGO軟件。
認識軟件界面
1、簡要介紹PCLogoforWindows軟件的界面;2、特別介紹“標準化窗口“按鈕;3、介紹小海龜畫畫的Graphics窗口;4、介紹書寫命令的Listener窗口。
學生傾聽;
學生操作:體會“標準化窗口“按鈕的作用。
3、指揮小海龜畫畫的基本命令
學習LOGO基本命令
1、講解FD命令的作用和書寫格式;2、講解RT命令的作用和書寫格式;3、講解LT命令的作用和書寫格式;4、講解BK命令的作用和書寫格式;5、講解HOME命令的作用;
6、講解CS命令的作用。
學生跟隨教師講解示范的步驟,進行實際操作,在命令窗口中鍵入相應命令,最終畫出教材圖1-10中的圖形。
學生操作:體會HOME和CS命令的相同和不同作用。
4、指揮小海龜畫畫
指導學生用LOGO基本命令畫圖
1、用談話法和討論法,與學生討論教材“做一做”1(1)中的命令,在討論的過程中,一步步把討論的結果畫在黑板上;2、要求學生把討論得到的(畫在黑板上的)圖形畫在教科書圖1-13中;3、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驗證討論畫出的圖形是否正確;
4、請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做一做”1(2)的要求,在圖1-14的括號里寫出正確的命令;5、與學生討論他們寫出的命令是否符合題中的要求;6、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寫出的命令,在圖1-14中畫出正確的圖形;7、要求學生討論畫出的圖形,看大家畫的圖形都一樣嗎?如果有不一樣的,誰畫的正確呢?為什么?8、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驗證討論畫出的圖形是否正確。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將討論得到的圖形畫在教科書圖1-13中;
學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輸入“做一做”1(1)中的命令,驗證畫圖窗口中畫出的圖形是否與討論得到的圖形相同;學生閱讀教材,在圖1-14的括號里寫出正確的命令;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將圖形畫在教科書圖1-14中;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鍵入自己寫出的命令,驗證畫圖窗口中畫出的圖形與自己在圖1-14中畫出的圖形是否相同。
指導學生用LOGO基本命令畫正方形和長方形
1、用談話法和討論法,與學生討論教材“做一做”2中左圖的正方形,說一說應該用怎樣的命令;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驗證討論得到的命令是否畫出正確的圖形;3、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說一說應該用怎樣的命令來畫出教材“做一做”2中右圖的長方形;4、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驗證討論得到的命令是否畫出正確的圖形。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上機操作,驗證討論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確;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上機操作,驗證討論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確。
拓展訓練
1、與學生討論教材“做一做”3中的各種各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說一說它們哪些不同的地方;通過討論,盡量引導學生明白:(1)前進不同的步數,畫出不同長度的邊長;(2)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時候,有的需要用左轉命令,有的需要用右轉命令;(3)圖中海龜下方的圖形,可以先左轉(或右轉)再畫,也可以直接用后退命令畫出邊長來。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盡量多地畫出圖1-16中的各種各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比一比,看誰畫得多。)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上機操作,盡量多地畫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小結
1、小結本課內容:(1)LOGO啟動和界面;(2)LOGO的基本命令;(3)用LOGO命令畫圖的方法;2、小結學生學習情況,展示學生作品。
部分學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畫出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第二課
會跳躍的小海龜
教學內容:會跳躍的小海龜
教學目標:
1、了解命令串的概念;
2、掌握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使用方法;
3、進一步練習用LOGO命令畫圖;
教學重點:
理解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作用;
教學難點:
使用LOGO命令畫出較復雜一些的圖畫。
教學準備:
在教師機上準備好教學中將會用到的LOGO圖形,如圖2-2、圖2-8、圖2-9、圖2-10。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知識點及
教學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引入
復習上課學習的LOGO基本命令
1、T:在上一課我們學會了一些LOGO的基本命令,大家還記得嗎?2、T:我們還用這些基本命令畫出了正方形和長方形,請同學們來說一說,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命令是怎樣的?3、T:今天,我們要學習怎樣指揮小海龜在畫圖窗口里“寫”出漢字來。
學生回答、討論。
學生回答、討論。
1、教小海龜“寫”漢字
學習命令串的書寫方式
1、示范講解用命令串方式書寫和鍵入命令的格式;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驗證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是否正確。
學生操作:輸入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驗證與教材圖2-1中的正方形是否一致。
“寫”連筆漢字
1、與學生討論圖2-2中左上角的“日”字應該怎樣畫,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明白:(1)可以不按筆順來畫;(2)在一條線上再重復畫線,不會影響已經畫好的線;(3)可以用多種方式來完成。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2中的“日”字及另外任選一個漢字。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2中的“日”字及另外三個任選一個漢字。
學習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寫”分體結構漢字
1、T:像“舊”這樣的字,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各部分之間并不相連。在寫這些字的時候,需要把筆尖抬起來,使筆畫之間斷開,這就要用到抬筆命令PU和落筆命令PD;2、示范講解抬筆命令PU(教材圖2-3);3、示范講解落筆命令PU(教材圖2-4);4、示范講解用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畫出“舊”字(教材圖2-5、圖2-6、圖2-7);5、要求學生上機操作,在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幫助下,畫出“做一做”1中的后兩個漢字(“回”字和“同”字)。(由于時間關系,在大部分學生完成其中一個漢字時,即可進入下一環節)
學生傾聽;
學生操作:體會抬筆命令的作用;學生操作:體會抬筆命令的作用;
學生操作:在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的幫助下,完成“做一做”1,畫出圖2-9中的后兩個漢字(“回”字和“同”字)。
2、教小海龜畫簡筆畫
指導學生用LOGO基本命令畫圖
1、與學生討論教材圖2-8中的圖形,明確圖形是由兩個不相連的部分組成的,需要用到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8中的圖畫。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8中的圖畫。
拓展訓練
1、要求已經完成圖2-8中圖畫的學生,用LOGO命令畫出圖2-10中的圖畫。
學生操作:用LOGO命令畫出圖2-10中的圖畫。
小結
1、小結本課內容:(1)什么叫命令串;(2)抬筆命令和落筆命令;2、小結學生學習情況,展示學生作品。
部分學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畫出的圖畫。
第三課
重復命令
教學內容:重復命令
教學目標:
1、了解重復命令的作用,掌握重復命令的使用格式;
2、了解用重復命令畫多種正多邊的方法;
3、學習用重復命令畫圓的方法;
4、學習用重復命令嵌套的方法畫圖。
教學重點:
掌握重復命令的使用格式;
教學難點:
用重復命令畫多種正多邊的方法;
教學準備:
在教師機上準備好教學中將會用到的LOGO圖形,如圖3-13、圖3-14、圖3-16、圖3-17。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教學
環節
知識點及
教學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引入
復習用LOGO命令畫正方形的方法
1、T:還記得畫出正方形的命令嗎?我們可以把它寫成四個命令串:
FD60RT90
FD60RT90
FD60RT90
FD60RT90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畫正方形一共用了8個命令,其實就是把FD60RT90這個命令串重復執行了四次。凡是這種有規律的內容,LOGO語言提供了一個“重復命令”來簡化它,這就是REPEAT命令2、T: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重復命令。
學生傾聽。
1、用重復命令畫正方形和長方形
學習重復命令的使用格式
1、以正方形為例,講解重復命令的使用格式;
學生傾聽;
用重復命令畫正方形和長方形
1、以長方形為例,與學生討論如何用重復命令畫長方形;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鍵入畫長方形的重復命令,觀察畫出的長方形是否正確。
學生操作:鍵入畫長方形的重復命令,觀察畫出的長方形是否正確。
2、用重復命令畫正多邊形
用重復命令畫正多邊形
1、示范講解用重復命令畫正三角形;2、示范講解用重復命令畫正五邊形;3、示范講解用重復命令畫正六邊形。
學生操作:用重復命令畫正三角形;學生操作:用重復命令畫正三角形;學生操作:用重復命令畫正三角形。
總結用重復命令畫正多邊形的規律
1、通過以上用重復命令畫正多邊形的例子,總結出重復命令中每次轉動角度和轉動次數之間的關系:
轉動角度X重復次數=360度2、由這個規律,我們就能得到正多邊形轉角度數的計算方法:
轉動角度(外角)=360度÷邊數3、以正十邊形為例,重復命令應該為
repeat10fd50lt36:4、要求學生上機操作,鍵入畫正十邊形的重復命令,觀察畫出的正十邊形是否符合要求。
學生操作:用重復命令畫正十邊形,觀察畫出的正十邊形是否符合要求。
3、用重復命令畫圓
用重復命令畫正三十六邊形來模擬圓
1、用談話法和討論法,與學生討論如何用重復命令畫正三十六邊形;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畫出正三十六邊形;3、T:通過觀察你會發現,正三十六邊形已經很像一個圓了,所以今后我們說畫圓,就是讓小海龜畫一個正三十六邊形來模擬一個圓;4、與學生討論,改變重復命令中的哪一個命令可以改變圓的大小?得出結論:改變重復命令中FD命令的步數,就會改變圓的大小。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上機操作,用重復命令畫出正三十六邊形并仔細觀察;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上機操作,用重復命令畫出幾個不同大小的圓。(教材圖3-12)
4、重復命令嵌套
用重復命令嵌套的方法畫出復雜圖形
1、T:在重復命令里面又有一個重復命令,就叫做“重復命令嵌套”。使用重復命令嵌套的方法,畫出的圖形千變萬化,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美麗圖案。2、以圖3-14為例,講解使用重復命令嵌套,畫出復雜圖形的方法;3、以圖3-16為例,講解使用重復命令嵌套,畫出復雜圖形的另一種方法;
學生欣賞教材圖3-13中的漂亮圖案;
拓展訓練
1、與學生討論教材“做一做”2中的四個圖形,參考提示的內容,說一說它們是怎樣畫出來的;2、要求學生上機操作,畫出其中的一到兩幅圖畫。
學生參加討論;
學生上機操作,畫出其中的一到兩幅圖畫。
小結
1、小結本課內容:(1)重復命令的使用格式;(2)用重復命令畫多種正多邊的方法;(3)用重復命令畫圓的方法;(4)用重復命令嵌套的方法畫圖。2、小結學生學習情況,展示學生作品。
部分學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畫出圖畫。
第四課彩色繪圖
教學內容:彩色繪圖
教學目標:
1、掌握設置彩色畫紙和畫筆的方法;
2、知道如何使用填充語句FILL給圖形填充顏色;
教學重點:
如何設置彩色畫紙和畫筆
教學難點:
用填充語句FILL給圖形填充顏色。
課前準備:
課文中的蝴蝶、小房子和卡車,作為課前素材準備在師生計算機相關文件夾里。
教學過程:
一、師引入:前面小海龜畫的圖都是黑白的,生活是美好的,多色彩的,今天我們就來教小海龜畫一幅彩色畫圖。
板書:(彩色繪圖)
二、新課教學師:下面我們先為小海龜選擇一張彩色畫紙,在工具欄就一個能設置畫紙顏色的工具,請你找到它,并試一試,你能幫小海龜選擇一紙綠色的紙嗎?
生:(探索性操作)
師板書:一、選擇彩色畫紙和畫筆
師:(巡視)設置好的請舉手師:哪位同學能介紹你設置彩色畫紙的方法?
生:……
師:你是怎么知道該使用什么快捷按鈕的?
生:……
師:我們怎樣將紙色紙改成紅色紙呢?
師:根據同學的操作和學生的回答總結。
師:下面,你能選擇一支白色的畫筆,在綠色的紙上畫一只白色蝴蝶嗎?
生:(操作)
師:(巡視)
師:展示同學的作品,并點評。
師:請用你喜歡的紙和筆畫一座小房子。
生:自由練習師:巡回指導,展示作品
師:前面我們畫的圖都是空心的,圖案只由線條組成,能不能給畫圖填充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板書:(二、給圖形填上顏色)
(一)填充顏色
師演示:
1、事先準備一個沒有封閉的正方形,通過抬筆、移動、落筆將小海龜移動到正方形內,執行填充命令FILL,結果會出現漏色現象,引導孩子們類比畫圖找出漏色原因;
2、清屏后制作一個封閉正方形,再正確填充,引導孩子們總結,填充命令FILL只能對封閉圖形填充;
3、啟發,我們能不能在紅色邊框內填充綠色或別的顏色呢?讓同學試一試,再回答結果;
生探索性操作:……
師生共同總結:封閉圖形內只能填充與邊框相同的顏色。
(二)填充模式
剛才我們給圖形填充的是一遍色,應用中我們還可以教小海龜填充各種漂亮的圖案。
師演示:圖形的填充模式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彩色繪圖,知道我們可以利用快捷工作選擇畫紙和畫筆的顏色;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填充模式,用FILL命令填充圖形。
板書設計:
彩色繪圖
一、選擇彩色畫紙和畫筆
二、給圖形填上顏色(要求:封閉圖形只能填充與邊框相同的顏色)
三、選擇填充模式
第五課LOGO語言的過程
教學內容:
LOGO語言的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叫過程;
2、學習和掌握過程的編寫、定義和使用的方法;
3、理解執行過程名其實就是執行過程中的命令串,一經定義后的過程,可以與基本命令一樣使用。
過程與方法:
1、讓同學回憶前面我們是怎樣用基本命令畫圖的,如何畫錯了,我們又是怎樣修的,從而啟發學生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讓小海龜記住畫圖時執行命令的順序過程,如果需要它再畫相同的圖形時,只告訴它要執行的任務,而不需要告訴它具體的命令過程,它也可以憑記憶完成任務。這樣是程序結構化設計思想,也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過程;
2、通過完成畫正方形過程的編寫、定義、執行和修改任務,讓同學在操作、實踐、理解中掌握過程的定義和使用。
情感與態度:計算機的程序設計要求科學而嚴密,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同學從小養成科學嚴謹地工作態度。
教學重點:
什么是過程;過程的定義和使用。
教學難點:
過程的定義和使用;過程的修改和調試。
課前準備:
用LOGO語言畫出的正方形、圓和三角形成基本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布置上機任務,同時也是復習的過程:請一組的同學畫一個邊長為30的正方形;請二組的同學畫一個邊長為60的三角形;請三組的同學畫一個邊長為5的圓;
2、生操作、教師巡視
3、隨機再要求學生清屏后,調整參數再完成畫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師引導學生思考:在命令小海龜畫圖的時候,總是需要我們一行行地輸入命令,這樣雖然很直觀,但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保存,畫錯了也無法修改,如果需要再畫一次,只好重新輸入,非常麻煩。
另外,小海龜只會做前進、后退、左轉或右轉等簡單動作,如何我們要小海龜畫一個正方形,必須告訴它怎么畫,那怕它剛畫了一個正方形,還是不能記住畫圖的命令和過程。其實不是小海龜太笨,而是我們沒有讓它記住完成任務的命令和過程。那么怎樣才能讓小海龜記住畫圖的命令和過程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LOGO語言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個特殊的方法叫做“LOGO語言的過程”(板書:LOGO語言的過程)。簡單地說,“過程”可以把畫一個圖形的所有命令組合在一起,給它取一個名字,并且讓小海龜牢牢地記住。以后只要輸入這個過程的名字,小海龜就能聽懂,并老老實實地畫出這個圖形來。也就是說,小海龜學會了畫這個圖形的新命令。
二、新課教學
什么叫過程:把海龜畫圖過程中執行的所有命令組合在一起就叫過程。
師:那么我們該如何編寫和定義過程呢?
如何編寫和定義過程
1、過程的編寫:EDITZFX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編寫一個讓海龜畫正方形的過程。
師演示在命令窗口輸入:EDITZFX這里EDIT是指打開編輯窗口,ZFX是我們要編寫的過程的名字,注意在它們之間要留有空格。
師:(強調過程的格式)這時,LOGO就會打開一個編輯窗口,窗口中第一行TOZFX稱為過程頭,其中ZFX是這個過程的名字,被稱為“過程名”,最后一行END稱為過程尾,中間空著的一行,就是留給我們寫過程命令的位置。
我們在過程頭和過程尾之間寫上畫正方形的命令
2、過程的定義:F2敲F2鍵就可以完成ZFX過程的“定義”,回到命令窗口。命令窗口會顯示ZFXredefined的信息,表示ZFX過程已經定義成功。定義過程就是讓小海龜記住過程的內容。
3、執行過程:過程名當我們在命令行中輸入過程名,就表示要小海龜執行過程頭和過程尾之間的命令。在命令窗口中鍵入過程名ZFX,回車后,小海龜立刻畫出一個正方形。
請你在命令窗口中輸入:FD100ZFX,看看小海龜能畫出一個什么圖形?
師小結:說明定義后的過程可以與前面我們學習的基本命令混合使用。實際上,小海龜在我們的幫助下,學會了畫的正方形的命令ZFX,并且一經定義的過程,可以任務的執行。
任務:試一試,你能讓海龜記住畫三角形和圓的命令嗎?
學生上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三、過程的修改和調試當編寫好的過程需要修改時,只需要再在命令窗口中輸入:EDIT過程名回車,就可以再次進行過程編寫窗口,對過程進行修改,修改好的過程必須再次用F2定義,否則,小海龜還是記住上一次的過程。
師總結:我們可以用過程讓海龜記住畫圖的命令。執行命令“EDIT過程名回車”,可進入過程編寫窗口;第一個過程的都是以“TO過程名”開始,以“END”結束,在過程頭與過程尾之間是海龜執行過程時畫圖的命令;編寫好的命令必須用F2定義;執行過程時,只需要與基本命令一樣,在命令窗口中輸入“過程名回車”。
任務:請同學們定義畫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過程:(小提示:你可以在編輯窗口中,一次輸入多個過程。不過要注意,每個過程都應該有自己的過程頭和過程尾。)
板書設計:
LOGO語言的過程
一、什么叫過程:把海龜畫圖過程中執行的所有命令組合在一起就叫過程。
二、如何編寫和定義過程
1、過程的編寫:EDITZFX
2、過程的定義:F2
三、執行過程:在命令窗口中輸入:過程名回車
四、過程的修改和調試
第六課LOGO的文件管理
課題
LOGO的文件管理
執教
廖聰
課時進度
1課時
課型特點
上機操作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當前窗口”,會把某一窗口選擇為
“當前窗口”;
2、掌握保存和讀取圖形的方法,并能在“畫圖軟件”
中顯示保存在文件中的LOGO圖形;
3、掌握保存和讀取過程的方法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品質;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保存和讀取LOGO圖形及LOGO過程的方法
教學難點
保存LOGO過程幾種方式
教學準備
建立用于保存學生文件的文件夾、用于展示的圖形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設計意圖
活動一:
復習
1、定義一個的畫邊長為100步的正方形過程,過程名為“ZFX”;定義一個畫長為100步寬為50步的長方形過程,過程名為“CFX”;
2、使用這兩個過程畫出圖形。
1、語言引入(略)
2、巡視學生操作,及時發現問題,采取彌補措施;
3、在學生活動時讀取課前準備的幾個過程。
1、了解學生對上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
2、定義好過程、畫好圖形為下一步教學作好準備;
3、乘學生不注意時讀取過程,制造懸念。
活動二:
激趣引入
1、觀察教師展示的圖形和過程;
2、猜想老師是怎樣實現在短時間內畫出多個精美圖形的。
1、展示課前準備的幾張精美圖形;
2、提問:大家都知道退出LOGO后所定義的過程就會消失,你們猜猜老師是怎樣快速畫出這些圖形的?
1、用精美圖形及懸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大膽思考(猜測、推斷)的能力;
3、引導學生說出“保存”、“讀取”或類似詞語。
活動三:
認識“當前窗口”
1、用鼠標點擊畫圖窗口、命令窗口和編輯窗口,觀察有什么變化;
2、把教師指定的窗口選中,使標題欄為藍色。
3、小組內說說你的電腦上目前哪個窗口是“當前窗口”
1、介紹什么是“當前窗口”;
2、引導學生說出如何判斷某一窗口是否是“當前窗口”;
3、快速巡視,了解情況;
4、特別強調:我們的操作都是對“當前窗口”進行操作。
1、引導學生通過標題欄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某一窗口是否是“當前窗口”;
2、通過小組內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互相檢驗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互相糾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四:
認識文件菜單中的“保存文件”和“讀取文件”選項以及工具欄上的相應按鍵
1、回憶以前學過的應用軟件中我們是如何保存和讀取文件的;
2、嘗試在LOGO軟件中找出文件菜單中的“保存”、“讀取”選項及在工具欄中的相應按鈕;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4、小組匯報;
5、學生評價。
1、引導、提醒;
2、小組匯報后引導其他學生對匯報小組的評價;
3、教師評價、肯定、糾正;
1、利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培養學生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觀察、思考、推斷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五:
自主探究保存和讀取LOGO圖形的方法。
1、試試把畫圖窗口和命令窗口分別作為“當前窗口”時,按下保存按鈕有什么不同?想想為什么?傾聽教師講解;
2、思考,要把剛才畫的正方形保存起來應該使哪個窗口作為“當前窗口”?根據以前的學習經驗,你認為可以怎樣保存圖形?
3、驗證自己的想法,試試把正方形用老師指定的文件名保存在指定文件夾;
4、嘗試清屏后讀取剛才保存的正方形;
5、在“畫圖軟件”中讀取剛才保存的正方形;
6、小組相互交流、評價;
7、學生演示。
1、設疑;
2、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
3、指定圖形保存時使用的文件名和保存類型及路徑;簡介文件類型及路徑;
4、巡視,了解情況,及時指導;
5、組織學生交流;
6、總結、評價。
1、引導學生根據以前的學習經驗,自主探究新知識,通過猜想——驗證——交流——評價的方式完成從自學到合作學習的過渡,讓學生感受學習方式的多元化;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文件類型和保存路徑不是本課重點,只需簡單介紹,不要求學生過多了解,故指定保存類型和路徑。但對圖形保存類型和過程保存類型要加以區分。
活動六:
獨立探究保存和讀取LOGO過程的方法
1、打開正方形過程的編輯窗口;
2、嘗試獨立保存此過程,文件名為“ZFX.LGO”;
3、嘗試讀取“ZFX.LGO”并用此過程畫出圖形;
4、說說在保存和讀取LOGO過程時你有沒有遇到困難?有什么困難?如有困難,交小組討論解決;
5、學生代表演示;
6、全體學生操作練習保存、讀取“CFX.LGO”
1、巡視;
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3、答疑;
4、注意學生代表演示,及時組織學生評價。
1、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如果不能解決可以向小組成員請教,培養合作學習意識;
2、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更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活動七:
拓展訓練
1、剛才我們保存過程是在編輯窗口中進行操作的,試試在使命窗口使用保存操作會有什么不同?把你的發現報告給學習小組;
2、小組匯總后向全班匯報;
3、如何一次保存多個過程?你有什么想法?說給小組成員聽聽,大家共同試試,看誰的想法行得通;
4、小組驗證后向全班匯報。
1、設疑;
2、巡視學生操作和討論情況;
3、及時答疑;
4、組織小組匯報,及時評價。
1、保持學生探究熱情,進一步拋出新問題;
2、將教學難點融入學生的探究學習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來突破教學難點;
3、教師設疑避免學生探究的盲目性;
4、讓學生感受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
作業
P44、45頁做一做
課后小結:(略)
第七課
在過程中調用過程
教學內容:在過程中調用過程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過程的嵌套;
2、認識子過程的作用,學會用過程嵌套的方法畫圖;
3、理解用過程嵌套的方法作圖的意義,學會分析任務確定子過程的方法,初步建立編程思想。
教學重點:
認識過程的嵌套
教學難點:
區分子過程、主過程,用過程嵌套的方法畫圖。
教學準備:
在教師機上準備好教學中需要用到的過程:正三角形SJX、蝴蝶DIE、小花HUADUO、小草XIAOCAO、花園HUAYUAN。
教學過程:
1、舊知回顧:
師:前面兩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如何定義一個過程,現在請同學們來看看老師定義的這個過程可以嗎?
判斷:TODIE
RT40
SJX
RT30
SJX
LT60FD20BK20
LT60FD20BK20
RT50
END
引導分析:不可以!因為SJX是不是命令,LOGO不能識別它。
師:每一條命令都有自己的功能,我們定義的過程也有自己的功能,在過程中能不能把別的過程名當作命令來使用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問題。
2、揭示課題:
第七課在過程中調用過程
師生讀課題
3、帶問題自學教材第一部分“在過程中調用過程——過程的嵌套”。
生自學教材46-48頁
要求:
1)理解什么是過程嵌套?
2)怎樣區分子過程、主過程?
3)上機試一試,用過程嵌套的方法作圖DIE。
4、自學交流:
1)過程嵌套:在過程中調用過程的方法。
2)子過程:被調用的過程,如教材中的SJX。
主過程:調用了子過程,被直接運行的過程,如教材中的DIE。
5、過程嵌套的應用:
觀察教材49頁圖7-6,分析討論圖的特征:
有4顆相同的草,有兩只相同的蝴蝶。
師:用我們新學的方法如何編寫過程?
引導分析:
1)先定義子過程蝴蝶DIE、小草XIAOCAO,再用過程嵌套的方法定義主過程花園HUAYUAN;
2)為了便于作圖,子過程蝴蝶DIE、小草XIAOCAO也需調用上一級子過程正三角形SJX、小花HUADUO;
3)定義過程時,先定義最基本的子過程再層層推進,由小到大,最后定義主過程。
學生上機完成任務:花園
教師巡視輔導
6、本課知識回顧:
師:回到第一個問題,老師可以這樣定義過程DIE嗎?
引導分析:如果先定義了子過程SJX,就可以這樣定義主過程DIE。
展示交流部分學生作品:點評學生定義的過程。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用過程嵌套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像搭積木一樣方便、快捷地組合一些復雜圖案。
第八課
了解機器人
教學內容:了解機器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本節課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明白機器人的定義是什么?知道機器人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人類大力發展機器人技術的目的。
2.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
3.能力目標:
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學習得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的概念越來越豐富,人們一定能創造出更多、更好、更豐富、更智能的機器人”的結論。
教學難點:
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結論。
教學準備:
樂高教育機器人的RCX、光電傳感器、觸動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舞蹈機器人、爬墻機器人、體操機器人的視頻錄象;電影“機械公敵”的片段;
教學方法:
以討論法、談話法組織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在電視里、新聞中經常聽到“機器人”這個詞語,那么機器人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機器人的世界,共同學習到底什么是機器人。(板書課題)
課前,各個小組已經就機器人的相關知識進行了一些調查,希望同學們能暢所欲言、就自己調查的問題積極參與討論。
(二)、分組討論:
討論目的:合作、討論分享數據、得出結論、解釋結論,并進一步改善項目策略。
討論內容:對調查內容進行分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根據問題得到的結果。
討論方式:全班分為四個大組,學生先在組內就調查的內容展開討論,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重點說一說機器人的特點、人類制造機器人的原因以及未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方向,組長做好記錄,做好歸納總結,并代表組內在全班展開交流。在學生討論的時候,教師作為其中一員參與學生的討論,并注意引導學生的討論內容要圍繞調查的主題開展。
要求全班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對每個大組得出的結論展開討論,說一說他們的結論完整嗎?有科學依據嗎?是否有需要補充的地方?請說出你的理由。
(三)、教師總結學生發言:
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機器人技術近40年來有了飛速的發展,已成為現代化高科技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1、根據剛才同學們的討論,機器人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出示板書)
(1)、機器人是具有一些類人的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又叫自動化裝置并具有類人功能;
(2)、機器人是根據程序來完成相應地工作。
2、那么,我們人類為什么要制造機器人呢?(出示板書)
(1)、主要是因為機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溫或危險環境工作;
(2)、它可以從事大量的、重復性的勞動密集型工作或人類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為機器人都是為了適應各種需要和各種特殊環境而設計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出示錄象,展示幾種不同用途的機器人如舞蹈機器人、爬墻機器人、體操機器人等)
(四)、機器人的三個發展階段:
目前,我們人類的機器人技術發展到了哪個階段了呢?未來的機器人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P.55—56(機器人的發展)并回答剛才老師所提的兩個問題。
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到目前為止,機器人的發展共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代機器人叫示教再現型機器人,由計算機控制一個能任意轉動的機械,通過演示教會機器人工作;第二代機器人是帶感覺的機器人,它的感覺器官就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出示“樂高”教學機器人的幾種傳感器如:光電傳感器、觸動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未來的機器人也就是第三代機器人,是我們機器人科學中一個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級的階段,叫智能機器人,只要告訴它做什么,不用告訴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運動,感知思維和人機通訊的功能和機能。老師這里有關于未來機器人的視頻資料,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出示電影“機械公敵”的片段)
目前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還是相對的只是在局部有這種智能的概念和含義,但像剛才電影中大家看到的真正完整意義的這種智能機器人實際上并不存在,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的概念越來越豐富,它的內涵越來越寬,我們制造的機器人也將會更加完善、更加智能。
五、機器人與人類能友好相處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會越來越智能,那么,在將來智能機器人與我們人類能友好相處嗎?會出現機器人統治世界的情況嗎?(介紹“智能機器人棋手殺人事件”,請同學們就剛才的小故事相互討論并發表你的看法)
教師匯總學生的討論結果,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展望21世紀,機器人將是一個與20世紀計算機的普及一樣,會深入地應用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們相信,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不會出現“機器人上崗,工人下崗”的局面,因為人們隨著社會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實際上是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和危險的環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有更好的崗位去工作,去創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人類仍然是機器人的主人,我們堅定的相信人與機器人一定能成為朋友的。
第九課
認識機器人
教學內容:認識機器人
教材分析:
在了解機器人的產生和發展,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對機器人的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教學目標:
1、認識機器人,并能夠知道他怎樣完成和執行任務的。
2、通過機器人與人的類比,了解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點與不同點。
3、讓孩子通過對機器人的認識了解,從而對機器人的搭建和程序設計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想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
一、引入
孩子們,你們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機器人呢?
將你設計的機器人與人作對比,看看你的機器人和我們人類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孩子們介紹自己設計的機器人的功能。
從這些功能來分析機器人最基本的特點。
(身體、會走路、會發出聲音……)
類比人與機器人的差異,從而引導孩子了解機器人的基本特征。
二、教學流程
通過上面的比較之后,我們分別來介紹機器人的“大腦”、“手”和“腳”、“眼睛”、“聽”、“說”各個部件。
1、RCX(大腦)
我們每個正常人的言行都是靠我們的大腦思維發出指令的,同樣我們的機器人也是如此。
展示RCX、RCU圖片
讓孩子們理解:
RCX、RCU就是機器人的大腦,它知道在各種紛繁復雜的環境中怎樣去處理各種問題。只要你在計算機上設計好機器人的程序,也就是給他下達命令,當然要機器人能夠理解的語言,通過一條能夠連接機器人和電腦的下載線將命令送到機器人的大腦(CPU)讓你的機器人去執行這個任務。
孩子們喜歡電腦嗎?
正如我們的電腦有一個CPU一樣,為什么孩子那么喜歡電腦啊,你看,你在電腦上打開你的游戲,馬上漂亮有趣的游戲界面馬上就會映入你的眼簾,電腦的反應這么快,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著我們的CPU!
學生觀看視頻:下載一個走軌跡的程序,并讓機器人完成走軌跡的任務。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
2、眼睛和感覺器官(傳感器)
(1)光電傳感器(眼睛)
原來機器人是通過光電傳感器來識別這條黑線,并且沿著這條黑線走。
光電傳感器將自己看到的顏色的值傳遞給機器人的大腦(RCX),讓RCX做出判斷接下來該怎么走。
(2)觸碰傳感器視頻或實物演示
(3)溫度傳感器視頻或實物演示
正如我們能感受冷、熱一樣,溫度傳感器比我們的皮膚能更準確的感知溫度。
3、“聽”、“說”能力
機器人的耳朵可以說就是一個錄音機或麥克風,把聽到的
聲音轉換成音頻電信號傳給RCX,看它對接下來的事情怎
么處理。正如我們在聽課一
看完這個機器人去完成這個任務,孩子們,請你們來告訴我,這個機器人接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任務,它又是怎樣去完成任務的?
讓學生討論,機器人是怎樣認路的?結論是:機器人有“眼睛”。
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機器人的觸動、溫度傳感器。
并可以舉例來說明其應用。
觸碰傳感器可以讓我們的機器人遇到障礙后調轉方向行走。
一個綜合使用機器人“眼睛”、“聽”、“說”視頻:
清晨,天亮了,光感檢測到一定的數值后,讓RCX給下達命令,機器人發出聲音,當機器人聽到主人發出聲音或擊掌后,停止發聲。
孩子們在觀看視頻或實例后,讓他們自己參與研究討論機器人完成的任務,能夠更清楚的認識各部分感應器或積木塊的作用及功能。
樣,老師所講的內容傳入我們的耳朵,然后再傳給我們的大腦,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在聽課的人,我相信,這會你的RCX已經在思考了!
機器人的“嘴”就不用多說了,就相當于一個蜂鳴器,是電流的頻率帶動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
4、機器人的“手”和“腳”
說了這么多機器人的重要部件,我們忘了一樣機器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機器人無論完成什么任務,他都需要具備一個“健康”的身體呀!
還有就是馬達,可以說是機器人產生運動的原因,沒有它,即便是有再多的骨骼也不能讓我們的機器人活動起來
讓學生觀察發現機器人怎樣“看”、“聽”和“說”。
這里的健康是機器人具有好的搭建結構,我們所看到的積木塊都是機器人的骨骼,要完成一個任務,可以搭建出很多機器人,但你需要選擇一個自適宜的搭建結構,這個過程也是我們在調試程序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讓學生進行簡單結構的搭建。幾個部件即可。從中體會到積木塊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教學內容
5、機器人的能源
機器人的能源重要來自電能和光能,不同的機器人所需要的電池也不一樣,這一點需要按照每種不同廠家的機器人的要求來。
三、總結
學完今天這一課,相信孩子們對機器人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請你來幫我們總結一下機器人能夠完成一些什么事情,都能用到哪些東西。
展示太陽能機器人。這里的太陽能不一定就是太陽光,我們同樣可以用燈光代替太陽能。
應用今天所了解到的機器人的各種感應器,設計一個你的機器人,介紹它的功能,并能夠說說原因!
相信你做得到!
通過孩子們自己的介紹,能夠了解他們是否真正認識了機器人。
第十課
與機器人“對話”
教學內容:與機器人“對話”
教學目標:
1、了解與通用機器人“對話”的途徑;
2、掌握如何與通用機器人“對話”,學會用LOGO語言編寫程序指揮通用機器人運行。
教學重難點:
用機器人能夠識別的語言編寫程序,并運用仿真程序進行測試。
教學準備:
機器人跳舞視頻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展示視頻:機器人跳舞師:同學們想想為什么機器人能按我們的要求跳舞呢?它能聽懂我們的話嗎?引導學生討論
2、揭示課題:第十課與機器人“對話”師:今天我們就來學學怎么樣和機器人“對話”
(二)講授新課
1、給機器人請一個“翻譯”:
瀏覽教材75頁,師生交流:誰是機器人的“翻譯”?通用機器人能聽懂我們學過的哪種語言?
2、給機器人命令
1)進入通用機器人的編程環境師: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通用機器人的編程環境吧!步驟:單擊“開始——程序——通用機器人多語言教學系統——通用機器人”
2)帶問題自學教材76—79頁要求:a、了解“通用機器人多語言教學系統”窗口由哪幾部分組成?b、怎樣在編輯窗口中編寫程序c、了解:機器人走一步的距離是多少厘米?d、試著編寫程序讓機器人“走邊長是50厘米的正方形”
3)學生交流自學成果師:程序用LOGO語言表達出來之后,機器人就能明白我們的意思了,那么我們就用仿真運行一下,看看機器人是否真的明白我們的意思,并能正確執行了呢?
4)學生活動:參看教材上的方法,運行編寫的LOGO程序
5)探究活動師:在第七課中我們學過用過程嵌套的方法編寫DIE程序,嘗試讓機器人畫一只蝴蝶吧!指導學生探究活動。展示部分學生作品,并點評學生的程序編寫情況
(三)總結:師生回顧學習心得:通過在“通用機器人LOGO語言教學系統”中編寫LOGO程序,我們已經可以讓通用機器人畫“走正方形”和“畫蝴蝶”了,其實機器人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掌握了它的編程語言,就能夠教會它按我們的命令做事。
板書設計:
第十課與機器人“對話”
一、器人的“翻譯”
二、機器人命令
1、進入通用機器人的編程環境
2、給機器人編寫程序運行機器人程序
第十一課讓機器人動起來
教學目的:
1、需要讓同學自己設計、搭建機器人;
2、使用LOGO語言或者ROBOLAB編程軟件寫出使機器人能在普通的地面或者桌面上動起來的程序;然后將程序下傳給機器人,并進行測試和調試;
3、最后讓機器人按照我們的意愿運動。
教學重點:
了解和掌握整個機器人活動的流程:機器人的設計、搭建——程序設計——下傳程序——調試程序——完成任務。
教學難點:
1、掌握下傳程序的步驟和方法;
2、克服小學生的焦躁心理,對調試工作要做好、做到位。
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式、投影演示結合實踐操作等直觀教學法
教學準備:
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系統學習了機器人能“懂”的LOGO語言,也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了機器人,還通過虛擬平臺與機器人進行了“對話”。那么大家想不想親手制作一個機器人呢?又想不想讓自己制作的機器人聽你的話呢?(大家都回答“想”)那請同學們都跟著老師的思路一起來學習今天的內容。
一、設計、搭建機器人
目前教學使用的機器人有兩種形式:
1、有固定外形的機器人,如通用機器人,其特點是:方便安裝;
2、積木式機器人,如樂高機器人,其特點是:變化多端。
二、安裝編程、管理軟件
需要在計算機上安裝機器人的編程、管理平臺,這些軟件需要在機器人活動之前就安裝在計算機上。
常使用的有:“通用機器人多語言教學系統(LOGO)”和“ROBOLAB圖形化的編程軟件”。
三、將機器人與計算機連接
要將計算機中編好的程序傳送到機器人的“大腦”中,就必須在計算機與機器人之間建立聯系,以便程序下傳。
通用機器人有連接線,操作步驟如下(親自演示):
第一,將機器人通訊電纜的一端插入計算機的串行口里;
第二,將通訊電纜的另一端與機器人的五線數據插頭相連,注意兩端的紅色數據線相對。
樂高機器人則利用紅外連接(拓展知識)。
四、下傳程序(以通用機器人為例)
1、打開機器人電源開關。
2、單擊工具欄的“連接機器人”按鈕。
3、此時可以看到“LOGO語言下傳過程名”窗口中已經有了正方形過程名“ZFX”。(如果不是,請輸入過程名)
4、單擊“確定”按鈕,此時可看到“機器人通訊”窗口顯示正常連接。如果顯示未連接,請選擇另一個串口試試。
5、單擊“下傳”按鈕,機器人通訊窗口將顯示下傳進度,同時可以看到通訊電纜綠色指示燈變亮,表示數據正在傳輸。
6、程序下傳成功后,在機器人通訊窗口中將顯示“程序下傳正確”和程序占用機器人“大腦”空間的百分比,此時單擊“OK”按鈕,完成程序下傳。
五、程序的執行和調試
程序下傳后,還需要讓機器人執行,以測試機器人是否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務。
1、關閉機器人電源開關。
2、將機器人與通訊電纜分離。
3、找一個合適的場地,打開機器人電源開關,觀察機器人的運動情況,看看機器人是否按你的要求“走”了一個正方形。
4、根據情況調整程序參數,再下傳、執行,直至達到任務的要求。(如果有不準確的地方,就需要我們對其參數進行一些修改)
六、讓機器人按我們的意愿運動
根據實際情況還要做以下修改:
1、調整移動系數;
2、調整轉動系數;
3、加入等待時間。
七、探究活動
P87—P89
第十二課
聰明的“光控路燈”
教學目的:
以樂高機器人為例,指導學生設計制作一個自動光控路燈;以通用機器人為例,指導學生設計制作一個報曉機器人。
教學難點:
1、了解光電傳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做好機器人的測試和程序的調試。
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式、課件演示結合實踐操作等直觀教學法
教學準備:
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打開電腦。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編寫了程序,然后將它“植入”了機器人的大腦,使機器人真正在我們身邊動了起來。但機器人的功能僅僅是在我們身邊運動嗎?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我們就要利用機器人來實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需求。
一、自動光控路燈
利用準備好的樂高機器人器材設計制作一個自動光控路燈。
1、所需器材:光電傳感器一個、導線、RCX一個、燈泡一個、組件若干。
2、光電傳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樂高光電傳感器被封裝在兩個2*4的積木塊中,在傳感器的一端,可以看到兩個燈,光電傳感器工作時,紅燈發出光線,照到物體表面,白燈接收反射回來的光線,同時,在RCX上會顯示接收到的反射光值。樂高光電傳感器的光值以0至100的數的形式返回,光線越亮,數值越大;光線越暗,數值越小。(根據書上P91先完成試一試的內容)
3、自動光控路燈的設計
A、任務分析
白天馬路邊的路燈關著,天黑了,當光電傳感器接收到的光線變暗時,RCX會自動打開路燈;天亮了,光電傳感器接收到的光線又變亮時,這時RCX將自動關閉路燈。這樣通過自然光的變化便能實現自動光控路燈。
B、具體步驟
a、搭建自動光控路燈(看老師演示);
b、程序的創建(看課件演示或多媒體現場演示制作、程序略);
c、下傳程序(RCX是利用紅外線發射塔);
d、運行程序,觀察結果;
e、進一步修改程序和參數,完善任務。
二、報曉機器人
再以通用機器人為例,設計制作一個報曉機器人。
1、所需器材:利用通用機器人的左右光敏傳感器。
2、通用機器人光敏傳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通用機器人有16個雙向I/O(輸入/輸出)端口,打開和關閉不同的I/O端口,機器人就會有不同的反應。通用機器人的左、右光敏傳感器分別位于車身前端下面的左、右兩側,端口分別是PIN14和PIN15可理解為14號、15號(輸入/輸出)端口:。通用機器人的光敏感器只能分辨淺色和深色,其默認值為:
功能
照在淺色(白色)時
照在深色(黑色)時
左光敏傳感器
:PIN14=0
:PIN14=1
右光敏傳感器
:PIN15=0
:PIN15=1
3、制作報曉機器人
A、任務分析
晚上,地面是黑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為1,這時我們讓機器人也安靜地睡覺。天亮了,地面是白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為0,這時我們讓機器人為我們唱歌,叫醒我們。
B、具體步驟
a、程序的創建(看課件演示或多媒體現場演示制作、程序略);
b、下傳程序(用機器人和計算機的連接方式完成);
c、運行程序,觀察結果;
d、進一步修改程序和參數,完善任務。
四、探究活動
P99—P100
第十三課
不會碰壞的機器人
教學內容:不會碰壞的機器人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樂高觸動傳感器的特性
2、初步會用樂高ROBOLAB編制程序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
教學重點:
樂高觸動傳感器的特性
教學難點:
樂高ROBOLAB編制程序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
教學方法:講授、演示、實踐
教學過程:
一、演示
演示樂高機器人沿直線行進,碰到障礙物后退。
二、引導觀察
機器人碰到障礙物就后退,說明機器人具有什么功能?
答:機器人具有“觸覺”的功能
機器人為什么具有““觸覺”的功能呢?
答:機器人身上安裝了傳感器——觸動傳感器,它讓機器人具有“觸覺”。
三、引導探索觸動傳感器特性
1、設計一程序,按下觸動傳感器,機器人就停,松開觸動傳感器,機器人就行進。應,從面感知物體的存在。
2、打開機器人的電源開關,用手按下觸動傳感器,看看機器人有什么反應?松開觸動傳感器,看看機器人有什么反應?結果說明什么?
答:機器人能利用觸動傳感器“感覺”到物體的存在。
三、用樂高ROBOLAB編制程序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
見書P108頁
五、運行和調試
運行機器人看看能不能達到設計要求,如果還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務,應找原因,修改機器的硬件或軟件。
第十四課
能識路的機器人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機器人識別障礙物、“認識”路的原理。
2、初步會編制程序控制機器人識別障礙物、“認識”路的完成任務。
教學重點:
編制程序控制機器人識別障礙物、“認識”路的完成任務
教學難點:
編制程序控制機器人識別障礙物、“認識”路的完成任務
教學方法:講授、演示、實踐
教學過程:
一、演示演示機器人沿白的線路或黑的線路行進,到達模擬的公共汽車站停止。
二、引導觀察機器人能完成沿白的線路或黑的線路行進,到達模擬的公共汽車站停止,說明機器人具有什么功能?答:機器人具有“看”路和“看”站牌的功能。
機器人為什么具有“看”的功能呢?答:機器人身上安裝了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它是機器人的“眼晴”。這個機器人有多少支“眼睛”?答:三支“眼睛”
三、引導探索機器人“眼睛”的特性
實驗一:打開機器人的電源開關,用手去擋住光電傳感器,看看機器人有什么反應?結果說明什么?答:機器人能利用光電傳感器“看”到物體。因為手擋在光電傳感器的前面,一部分光就會被反射回去。這時光電傳感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機器人的“大腦”就會有一定的反應,從面感知物體的存在。
實驗二:打開機器人的電源開關,用手去擋住光電傳感器并且前后移動你的手,看看機器人有什么反應?結果說明什么?答:機器人能利用光電傳感器“看”到不同距離的物體。
實驗三:打開機器人的電源開關,用手去擋住光電傳感器和沒有任何障礙物擋住光電傳感受器兩種情況,觀察機器人有什么反應?
四、根據機器人完成的任務編制程序見書P103頁圖13—2程序
五、設計仿真場地具體設計步驟見書103頁設計仿真場地部分
六、仿真運行具體操作步驟見書106頁仿真運行部分
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能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學會利用傳感器控制機器人。
過程方法:1.通過任務需求分析,設計解決問題方案;
2.編寫、調試程序控制機器人的行為;
3.小組合作,互相促進;創新思維。
情感目標:1.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3.培養學生動腦、動手探索求實的學習習慣
課時:2課時
教學重點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教學難點
程序設計思路的嚴謹與完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好白色底板、黑線軌跡線及木質深色圍墻板。
(2)學生進行前期活動準備。
(3)了解奧運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首先,讓大家一起來回味一下奧運屬于中國的一瞬間人們的感受。觀看影片。
學生解說:人們從高樓、四合院、小巷,匯成一股洪流涌向了廣場。所有的汽車竟忘記了前行,一起鳴響了喇叭,向蒼天致謝。所有的手機、呼機響起來了,千言萬言語化作了一句話——“我們贏了!”花店的小老板免費送上了鮮花;冷飲店有人在吶喊:“今天不要錢!”無數面小國旗在人們手中揮著、舞著,還有叔叔們脫下的衣衫。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久久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不肯離開。他看不見啊,可他說:“我的心能聽得見!”如今,有百年歷史的奧運也來到了中國。越是來之不易的東西,越會倍加珍惜。世界給中國一個機遇,中國將還世界一個驚奇。那時,北京將更加美麗。那時,中國將更加傲然挺立……
主持人:“更快、更高、更強”這句格言中充盈著奧林匹克拼搏、競爭的精神,所到之處,無不綻放出絢麗的光芒。我們今天全班小朋友也準備在這兒一較身手,讓機器人來打打擂,看哪個小組的機器人在比賽中獲勝。我國的北京奧運將辦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現在首先考考大家在前面對科技奧運和機器人知識了解多少。
知識復習:
主持人出示各種寫有題目的小紙條,學生回答正確有獎。
好,下面我們開始進入第二環節:
場地布置大比拼,看誰用最短時間完成比賽場地最好。要求:
利用準備好的材料,根據書中P127要求,分小組進行。
計時開始
實踐探索
師:宣布本次比賽的主題:機器人探雷者。要求機器人沿著軌跡前進,亂走就不能排除干凈軌跡上的雷。
分4人小組,合作團結、探索交流,共同完成比賽任務就為贏,其中最快、最好的是優秀級,其次為良好級,最后為合格級。每小組必須完成任務。具體要求見各組“小秘箋”(教師事先將書中P126任務要求等寫在小卡片上發到各小組)。
宣讀本次比賽的規則:
(1)各隊按要求在規定的40分鐘時間內完成機器人的搭建及調試工作。
(2)在每次比賽之前有1分鐘的準備時間。
(3)采取對抗賽形式,每次兩小組比賽,三局兩勝制,勝隊進下一輪,負隊淘汰。對決次序由隊長賽前抽簽決定。(4)比賽的過程中參賽隊員必須服從裁判。
(5)比賽中,如果因為場外干擾或者場地的原因而未完成比賽,由裁判決定是否可以重新比賽。
(6)比賽過程中只允許每小組4位參賽選手和相關工作人員進入比賽場地,其他人不能進入。
講解記分方法:
分創意裝飾得分與任務完成得分和時間得分,三項之和為每一回合成績。記分方法詳見各組“小秘箋”(書中P128記分方法寫在小卡片2上發到各小組)。
宣布裁判員名單:
信息技術老師、班主任、不參加活動的班干部代表
他們人手一張評分表,匯總平均即為得分。[見書P129]
教師分析本次任務的特點及完成任務的思路。
并在學生活動過程中進行分組指導。
新授
一、引課一輛探雷車,要沿著同學們設定的路線前進,如果偏離了方向,那就會導致后面的戰士觸雷而亡。
請同學們給探雷車搭建、設計。
二、任務分析要讓車沿著黑線走,應該用什么傳感器能完成這個任務?(光電傳感器)
需要幾個傳感器?(三個,品排)
為什么是3CM的等邊三角形?(根據軌跡寬度計算)要讓它有效前進,應該采用什么結構?(雙電機后置驅動式三輪結構),這樣保證轉彎動力。
如果調整轉彎靈活度,怎么辦?(調整導向輪與后輪距離)
改變機器人運動速度,怎么辦?(調整傳感器與后輪的距離)
三、程序設計
1、2、3號光電傳感器分別在哪個位置時,直線前進,怎樣使機器人左轉、右轉?,怎樣進行修正處理,讓其恢復直行。
程序中的“著陸”、“跳轉”圖標分別是哪個?
“光值減小”的意義是什么?
進行程序設定
四、學生活動(教師下組個別指導)
在任務驅動下,學生小組合作交流,開始設計、制作。
程序輸入、調試、運行
再調試,再運行。
五、準備時間到,開始比賽
比賽評定
學生開始分組比賽。
1、由每組學生代表講解設計的意圖、過程。
2、裁判進行裝飾打分。
3、學生進行場地運行。裁判對過程打分。
4、對運行結果進行評估打分。
對于失敗小組,待定,請小組交流,找出失敗原因,進行二次調試,再次進行PK。
教師要及時處理好小組的違規及各類爭執,保證比賽的相對公正、公平。
4.評價與反饋。
師:我們今天的比賽即將結束了,
現在讓我們看看比賽的結果。
宣布比賽成績。
各小組完成反饋表。。
為本小組的得與失進行評價及自我打分。
請小記者采訪:
我想采訪一下最能干的機器人探雷員,你們小組的機器人為什么這么厲害?
請優秀小組成員上臺,作經驗介紹。
教師進行小結,對學生的成績肯定,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展望機器人在未來生活中的作用。
跟我學寫話(寫事)
跟我學寫話(寫動物)
跟我學寫話(寫人)
跟我學寫話(寫景)
1、四則運算。
2、位置與方向。
3、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
4、小數的意義與性質。
5、三角形。
第一單元?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
1、小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幾份,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份之幾……的數,叫小數。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表示十分之幾的小數是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小數是兩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的小數是三位小數……
3、小數的組成:以小數點為界,小數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
4、小數的數位、計算單位、進率:①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與整數一樣,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②
小數部分最大的計算單位是十分之一,小數部分沒有最小的計數單位。③
小數的數位是無限的。④
在一個小數中,小數點后面含有幾個小數數位,它就是幾位小數。小數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計入其中。
5、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數位
…
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萬分位
…
計數單位
…
萬
千
百
十
一(個)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萬分之一
…
6、小數的讀寫:讀小數時,從左往右,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整數部分是0的讀作“零”),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即使是連續的0,也要依次讀出來。寫小數時,也是從左往右,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整數部分是零的寫作“0”),小數點點在個位的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7、理解0.1與0.10的區別聯系:區別:0.1表示1個0.1、0.10表示10個0.01、意義不同。聯系:0.1=0.10兩個數大小相等。運用小數的基本性質可以不改變數的大小,改寫小數或化簡小數。
8、純小數和帶小數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叫做純小數;整數部分不為0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9、測量活動(名數的改寫)①
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克=0.001千克……學會低級單位與高級單位之間的互化(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重量單位……)。低級單位單名數化為高級單位時,先將這個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把分數寫成小數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級單位的名稱。②
復名數改單名數: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單位抄在整數部分,不相同的單位按照上面的改寫方法寫在小數部分)。③
其他改寫方法:單名數互化:a.低級單位名數÷進率=高級單位名數。b.高級單位名數×進率=低級單位名數。復名數與單名數之間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單名數互化方法)。如:3米2厘米=(
)米。相同的單位米,抄在整數部分,整數部分是3;改寫不同:2厘米÷100=0.02米(厘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④
生活中常用的單位:
10、比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①
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再看小數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數字大的小數就大……②
把幾個小數按順序排列:要先比較它們的大小。再按照題目的要求按順序排列。當單位不統一的幾個數量比較大小時,要先將這幾個數量的單位統一,再按小數大小比較方法進行比較,最后答題應按照最目中給的原數進行排列順序。
11、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①小數加法的意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②小數減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12、小數的基本性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13、小數加減計算法則:小數點對齊;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計算。從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如果被減數的小數末尾位數不夠,可以添“0”再減,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減;得數的小數點要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
14、小數加減混合運算①?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同級運算,從左往右;有括號的,先里后外。②
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減法。例如加法的結合律,交換律。
15、小數的加減法要注意:
小數點要對齊,也就是將數位要對齊,得數的末尾有“0”,一定要把“0”去掉。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1、按照不同的標準給已知圖形進行分類①?按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分;?②?按平面圖形是否由線段圍成來分的;?③?按圖形的邊數來分。
2、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形(不穩定性)的特點。
3、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并說明分類依據;?①?按角分,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其本質特征: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②?按邊分,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系①
任意一個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②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已知兩條邊的長度,那么第三邊的長度要大于已知兩邊之差小于兩邊只差。③
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和三角形邊的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④
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⑤
用2個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⑥
用2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長方形、一個大三角形。⑦
用2個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5、四邊形的分類①
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叫作四邊形。四邊形中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只由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②
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③
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圓形是軸對稱圖形。a
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b?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菱形有2條對稱軸。c
等腰梯形有1條對稱軸。d
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
e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
1、小數乘法的意義:①
小數乘小數的意義表示求一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②
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可以說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也可以說是求這個小數的整數倍是多少。如:2.3×5表示求5個2.3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3的5倍是多少。
2、乘法的變化規律:①
在乘法里,一個因數不變,另外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a倍,積也擴大(或縮小)a倍。②
在乘法里,一個因數擴大a
倍,另外一個因數擴大b倍,積就擴大a×b倍。③
在乘法里,一個因數縮小a
倍,另外一個因數縮小b倍,積就縮小a×b倍。
3、積不變規律:
在乘法里,一個因數擴大a
倍,另外一個因數縮小a倍,積不變。
4、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①
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②
按整數乘法乘法法則計算出積③
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④
若積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5、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①
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②
按整數乘法乘法法則計算出積③
看積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乘得的積的位數不夠,要在前面用0補足。
6、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同級運算,從左往右;兩級運算,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同樣適用于小數乘法,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b
—
a×c
7、積的近似數:保留a位小數,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看十分位上的數;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數;……按實際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積的近似值。
8、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①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10
、1/100
、
1/1000……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
②
小數點右移,位數不夠時,要添“0”補位,小數點移動完后,整數最高位前邊的“0”要去掉;小數點左移,位數不夠時,也用“0”補足,點上小數點,若整數部分沒有數,用“0”表示,若小數末尾有0,根據小數的性質,應把末尾的“0”去掉。
③
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在小數乘法中,兩個乘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④
積的近似值的求法:一般要先算了正確的積,再根據題目要求或生活習慣用“四舍五入”
⑤
比較大小:① 一個數乘以一個大于1的數,積大于它本身。例如:6.5×1.5>6.5② 一個數乘以一個等于1的數,積等于它本身。例如:6.5×1=6.5③ 一個數乘以一個小于1的數,積小于它本身。例如:6.5×0.9<6.5
第四單元?觀察物體
1、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圖形有可能一樣,也有可能不一樣。
2、從同一個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所看到的圖形有可能一樣,也有可能不一樣。
3、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看到的形狀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4、方法指導:在不同位置觀察由小正方體平擺的物體,并判斷觀察到物體的平面圖,在哪一位置觀察,就從哪一面數出小正方形的數量并確定擺出的形狀,注意視線應垂直于所要觀察的平面。
第五單元?認識方程
1、數量關系: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數量,也可以表示數量關系。
2、用字母表示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①長方形周長公式:C=2(a+b)②長方形面積公式:S=ab③正方形周長公式:C=4a④正方形面積公式:S=a2
3、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那么①加法交換律a+b=b+a②加法結合律(a+b)+c=a+(b+c)③乘法交換律a×b=b×a④乘法結合律(a×b)×c=a×(b×c)⑤乘法分配律
(a+b)
×
c=a×c+b×c
(a-b)×c=a×c-b×c⑥減法的運算性質a-b-c=a-(b+c)⑦除法的運算性質a÷b÷c=a÷(b×c)
4、數字與字母乘積的表示法: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間、字母和數字之間的乘號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寫,數字一般都寫在字母前面。數字1與字母相乘時,1省略不寫,字母按順序寫。如:a×b=ab、5×a=5a、1×a=a、a×a=a2
5、區別a2和2a的區別:2a=2×a?????a2=a×a
6、方程的含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7、方程與等式的聯系區別: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卻不都是方程。
8、等式性質一: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9、等式性質二:等式兩邊都乘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10、解方程的書寫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寫一個“解”字和冒號;一步一脫式,每算一步,等號都要上、下對齊;表示未知數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號的左側。
1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作解方程。
12、看圖列方程關鍵是看懂圖意,從中找出等量關系,然后再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時,把未知數盡量放在等式左邊。
13、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解應用題)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后根據題目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出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來,最后檢驗,寫出答語。
14、圖形中的規律?①?擺n個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②?擺n個正方形需要3n+1根小棒。
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
1、條形統計圖:橫向:用直條的長短表示,豎向表示類別,橫向表示數量;縱向:用直條的高矮表示,橫向表示類別,豎向表示數量。不同的統計圖中1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1格表示幾個單位。數據大,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量就多,數據小,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量就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直觀、方便、便于察看數量多少。
2、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確定水平方向,標出項目;確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數量(1格代表的數量);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度不同的直條;寫出標題。
3、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的預測。
4、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5、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6、平均數是一組數據平均水平的代表。平均數=總數量÷數量個數?總數量=平均數×數量個數
數量個數=總數量÷平均數
本冊補充知識點?常用數量關系
1、平均數關系式: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2、總數、份數、每份數關系式: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3、行程關系式: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購物問題關系式:??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5、工程問題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相遇問題關系式: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7、加法關系式: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8、減法關系式: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新樂市邯邰學區邯邰小學
王亞靜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0--91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小數進位加法。教材選擇了學生熟悉的購買生活用品的情境,呈現了兩種帽子、兩種手套的價錢,提出了“買1頂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錢?”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并解決問題。教學時,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不同選擇方式的計算過程中,學會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會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在自主選擇信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探索小數進位加法計算的過程。
(3)情感態度:
積極主動的參加數學學習活動,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難點: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
筆試下面各題,并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8.5+6.4=
25.4+8.4=
37.8+9.1=
2.3+1.5=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計算簡單的小數加法,為學習本節課的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奠定基礎。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課件出示課本90頁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情境圖,說一說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
師:買1頂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錢?請同學們自己選擇,然后列式計算,最后交流選擇的物品和計算結果。
(學生交流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選擇物品的方式,然后每組找一名學生到小黑板演示,后進行評價加分。)
學生板書豎式:
(1)12.55+5.65=18.20(元)
12.55
+5.65
18.20
(2)45.8+10.35=56.15(元)
45.8
+10.35
56.15
(3)12.55+10.35=22.90(元)
12.55
+10.35
22.90
(4)45.8+5.65=51.45(元)
45.8
+
6.65
51.45
師:請同學們討論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點?
計算小數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找學生說一說。)
出示:
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點?
1.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
2.從低位算起。
3.計算時,滿十進一。
計算小數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數點對齊。
2.計算結果小數末尾0要去掉。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1.下面是張楠的作業,請你當老師給他檢查檢查。
53.3
+2.47
7.80
9.86
+
4.26
5.60
2.28
+1.74
4.02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然后全班交流訂正。
13.6+6.4
12.5+0.72
45.8+36.37
24.39+40.78
3.
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然后全班交流訂正。)
一根長彩帶,扎蛋糕盒用了
2.53米,還剩0.97米。這根彩帶的長度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筆算小數計算加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課堂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讓學生說一說。
板書設計:
小數的加法
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
從低位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