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德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現狀與問題
1.德育評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
評價結果不一定客觀大學生德育測評實際操作中,關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有75%的同學表示,不僅是他們本人,身邊同學也一樣,如果和參與測評的其中某一個同學關系很好或不好,會受心理驅使而影響對其他同學的客觀評價。但是有25%的同學還是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地填寫測評表格。正是由于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的一些方面缺乏公正客觀性,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把德育素質評價當成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認為最后得出的結果無關緊要。那么,學校進行的這一項測評就不能達到其通過測評成績激勵和鞭策學生培養和加強自身德育素質水平的目的。
2.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體系中評價內容上的立體性不夠
以南昌工程學院為例,現有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體系得出的結果在參與期末學生綜合測評的工作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登錄項目內容的直觀性。但是,從內容來看,評價的立體性還有欠缺。所有數據內容不能準確地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實踐操作技能等方面有立體體現。為了便于社會和他人,以及學生對自身的德育素質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工作開展的實效性,提高對于激勵學生自覺加強自身德育素質和提供學生就業信息的實用性。
3.知行不統一,德育評價結果存在片面性
學校現行德育評價方式僅通過學生對其他同學思想道德素質和文體素質的等級評價,除了前面提到的同學之間會由于接觸的多或少對互相的了解存在差異,除此之外的問題就是對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評價,德育評價無論是作為教育評價研究的分支還是德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都應該從學校及社會整體角度和從學生個體角度對德育進行整體評價。
4.學校對于學生的德育素質評價結果
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僅以學生的德育素質評價體系算做期末綜合測評的成績一小部分,對德育評價的態度不夠重視,沒有采取相應措施。更不能在學生之間產生對于德育素質評價重視的態度,反而變成走形式。正是由于學生對于德育素質評價工作缺乏重視,造成評價過程中出現不嚴謹認真的態度,成為惡性循環,從而使評價者不能全面認識評價體系,使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體系無法正確發揮對于大學生德育素質等方面的激勵作用。
二、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對策與建議
1.評價內容科學合理
在原本劃分的兩項文體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兩項大的分類方向基礎上進行更詳細科學的劃分,如劃分為: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公德素質、法紀素質及身心素質五項,更貼近當代大學生融入社會必需的自身素質要求。
2.評價方式切實可行
在學生對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之前,自我評價應該放在最先且面向全部同學和老師的情況下。如在班會上做德育素質評價之前,每個同學可以從上面五個方面分別談談自己這一個學期以來的表現,在鞭策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同時,讓其他同學更加了解你,增強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3.評價主體多元化
對學生進行的德育素質評價工作應該不僅局限于同學之間的互評,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素質評價時能否考慮拓寬參與評價的主體,如應該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及學生社區評價,等等,旨在全方位了解學生真實狀況,對學生的德育素質做出科學評價。
4.認真對待評價對象的差異性
就當前大學生現狀來看,不同年級的學生需要具備的素質可能在有些方面會不同。如大一新生,除了需要考察評價的基本幾項素質之外,還有一些對于大學生活適應性和參與能力的需求;以及大四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所需的素質要求。
5.發揮評價目的的激勵作用
大學生德育評價的目的是始終堅持診斷與激勵相結合,在做出科學判斷的同時發揮德育評價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提高學生德育素質水平的激勵作用,引導學生向更高德育目標發展。大學生德育素質評價固然應有學生評價和管理的目的,而不應該僅僅停留于依靠測評給出大學生德育素質發展狀況的表征信息,以甄別優劣和滿足學生管理需要,應深入分析學生德育素質培養的目的。
作者:金雨楠劉小張單位:南昌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