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科學發展觀的視角下,高等教育應該始終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宗旨,并在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發展的原則。本文就從科學發展觀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方向入手,提出了自己的關于高等教育的一些認識和理念。旨在通過于此,全面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也同時讓我國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方位提升。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并且需要樹立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是繼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以后我黨又提出的一個偉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適用范圍很廣,對于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同樣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在新時期下,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發展瓶頸,將科學發展觀作為高等教育的指導思想能夠讓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一、科學發展觀在高等教育中的體現
(一)以人為本
在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時候必須清醒認識到“以人為本”即為其最主要的核心內容。以人為本需要不斷滿足人們新的需求,并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從高等教育層面上來看,以人為本就體現在“以生為本”的層面上。首先,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并未生命增光添彩的一個過程。但是,長期以往,我國的高等教育一直比較忽略“以生為本”的宗旨,將教育片面的看作是知識的傳輸過程,而忽略了育人的根本宗旨。這樣的高等教育理念下,學生的成長勢必是不健全的,而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的。因此,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高等教育必須轉變自己的育人觀念,培養學生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價值。其次,教育的核心是為了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對于高等教育更是如此。高等學府是學生探索知識,學習真理的象牙塔,在這里,學生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像海綿一樣迅速的吸收著各種有用知識,并將其應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再次,以科學發展觀進行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充分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已經進入了高等院校的學生,其身心發展俱已經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因此,以生為本的教育完全可以順利的實施。
(二)協調有序
科學發展觀中還包括一個重要的觀點即為協調發展的觀點。因此,在從科學發展觀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處理好教育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讓教育的內外部環境相互協調且始終處于一個動態的平衡狀態。教育本身就不是一個內容簡單的過程。其中所包含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自然方面的、社會方面的、經濟方面的等內容內被一一的囊括其中。而對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所承擔的教育職能更是繁重。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等教育要想充分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讓教育的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始終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下。換句話說,只有高等教育與社會上的一些其他因素進行協調發展后,才能讓人類社會的內外在環境達到一個協調發展的狀態。
(三)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共同進步。對于高等教育而言,共同全面進步也同樣需要具有相應的內涵。其一,高等教育中的全面進步是培養學生的全面進步。其二,高等教育中的全面進步是高等教育本身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策略
(一)強化高等院校辦學的自主性
在目前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強化其自身的辦學自主性是基本前提。因為只有具備的辦學自主性的高等院校才能在教育宗旨、課程設置、教師安排上有著更多的主動權。這些主動權的掌握能夠讓各個高等院校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辦學方向,并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被理解為兩方面的內容。其一,高等教育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巨大且不容撼動的。其二,高等教育自身完善規范的過程也就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過程。
(二)實行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
目前,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也是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且多樣化的發展途徑也正好與科學發展觀的全面發展是相互契合的。多樣化的發展途徑能夠讓通過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高校大學生“既高分,又高能”。在這樣的培養機制下,分數不再是衡量學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多樣化的發展之路,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此外,在高校中,學生的個性應該被有效的保護。因為,個性的發展是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基本要素,這個與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基本一致的。
(三)教育結構要同社會需求結合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施高校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教育的結構必須與社會的需求緊密掛鉤。通過高等教育,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人才被層出不窮的輸入到社會中。他們在社會中進行努力的工作,為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可持續發展動力。同時,學生在高校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其潛移默化的也具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對于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都是極其有益的。
(四)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保障系統
要想使得我國的高等教育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道路,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系統和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保障體系中,學生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習積極性都受到了良好的保護。學生和教師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動力作為支持。加強教師的思想素質也專業素質是建立可持續發展教育保障系統的一大要素。只有教師的素質和能力達到一定要求后,高等教育才能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和挑戰。在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高校構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并以人為本,促進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
作者:劉文強 單位:北華大學
參考文獻:
[1]楊移貽.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05,04:6-9+25.
[2]趙連華.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07,02:27-30.
[3]趙連華.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J].石油教育,2006,0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