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前,越來越多的幼兒在心理方面有問題,幼兒心理問題的產生與其家庭教育有很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要對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給予充分重視。筆者根據調查,找出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提出家庭教育中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措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措施
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的兒童出現了心理問題,霸道、任性、粗暴、依賴性強、膽小、孤僻、交往困難等現象頻頻出現。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當前幼兒家庭教育調查
本文結合與幼兒教師、家長的訪談及實地調查,制定問卷。為了深入了解幼兒心理健康狀況,應著重從家庭教育入手,探索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系。
(一)關于幼兒的情緒
快樂是幼兒心理健康的要素,經常保持快樂的幼兒往往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據調查,65.1%的幼兒在家里是很快樂的。通常來說,情緒波動大的幼兒在心理上會產生一些無法排解的焦慮、緊張和不安,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水平比較低。調查結果顯示,16.8%的幼兒在家中情緒波動較大。從幼兒鬧情緒持續的時間上可見出,大部分幼兒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高,73.7%的幼兒能在10分鐘以內停止哭鬧,而在較長的時間內(1小時以上)仍在惡劣情緒中無法調節的幼兒僅占3.1%。幼兒的情緒受家長的影響最大,在幼兒面前調節好自我情緒的家長會較少或不會給幼兒造成心理的傷害。調查顯示,家長在情緒不好的情況下會宣泄到幼兒身上。面對幼兒的哭鬧,家長態度和處理方式不盡相同,哭鬧時的幼兒已不能理性地思考問題,最需要的是家長愛的傳遞。但是,調查顯示,有78.6%的家長對孩子哭鬧采取的方式是講道理,有75.2%的家長采取的方式是轉移幼兒注意力,有近半數的家長采取聽孩子訴說,只有17.6%的家長采取告訴孩子“我愛你”的方式。還有的家長甚至采取威脅嚇唬孩子的方式制止孩子哭鬧。
(二)關于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兒認同自我的具體表現。自信的幼兒對他人或事物可以積極探索。調查顯示,44.7%的幼兒顯得自信,剩下的則表現一般或自卑。在幼兒自信心樹立的過程中,家長對幼兒表示欣賞,幼兒自信心就容易確立;要是家長經常批評幼兒,幼兒會對自己產生厭惡情緒,否定自我,逐漸產生自卑心理。
(三)關于幼兒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幼兒健康上進的重要前提。據統計,82.3%的幼兒好奇心較強,13.8%的幼兒好奇心一般。對于幼兒的好奇心,半數以上的家長鼓勵幼兒并愿意給予幫助,約四成的家長持順其自然的態度。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環境與家庭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們要高度重視幼兒家庭教育,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培養心理健康的幼兒創造外部條件。
二、家庭教育中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措施
(一)加強家庭生活環境建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很多幼兒的病態心理是幼兒的生活環境引發的,家庭是幼兒主要的生活環境。家長可以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如果家庭成員感情不融洽,很少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就造成幼兒精神緊張、情感冷漠、性格怪異等問題。所以,家長應該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建立溫暖和睦的家庭,與幼兒多交流,讓幼兒有安全感,感受到溫暖和愛,在情感上得到滿足。
(二)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家長要充分尊重幼兒,如果教育方法不正確會影響幼兒心理健康。家長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教育幼兒,教育孩子要有要求、有方法,更需要有度。家長要尊重幼兒,鼓勵幼兒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果成人事事包辦,容易使幼兒懶惰、懦弱、依賴性強。因此,家長要尊重幼兒的獨立性,讓其從小就樹立獨立完成的信心,達到教育目的。
(三)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
幼兒的個性還很不穩定。所以,在這個階段,榜樣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家庭中,家長的言行對幼兒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幼兒的影響很大,很多幼兒的不良行為都是從父母那里學到的。因此,要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父母一定要為幼兒樹立榜樣,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表里如一,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通過上述三點,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幼兒生存發展的家庭環境,從而為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幼兒的心理健康關系到其未來的發展與進步,我們要高度重視,家長要以身作則,更加努力,為幼兒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任靜,楊梅先,程家明.家庭教育中幼兒心理健康的引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4).
[2]王星,王輝.早期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1,(5).
[3]劉艷.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J].學前教育研究,2015,(3).
作者:馬琳 單位: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民族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