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怎樣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效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大學英語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成了主要目的。本文從筆者的實際教學出發,探討了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鍵詞:高職英語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就教師自身而言,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尤其是專業素質。俗話說:“身正為師,學高為范”。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樣才能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更應該注重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基本能力的提高。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講英語外,課后也應該盡量說英語,至少在校園中應該如此,這樣也可以為學生做好榜樣。學生不敢開口,不愿開口,教師就要鼓勵、引導學生開口。此外,教師要注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厚積而薄發。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得有一桶水,這樣才能做到在教學中如魚得水。假如一個學生連續提三次問題教師都答不上來,那么很有可能這個學生以后再也不會向這個老師提問了,而這個老師在這個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就會一落千丈。由此導致的結果是:這個學生對該老師的課堂也會喪失信息,不再認真聽課。假如這個學生再向其他學生“廣為傳頌”的話,可想而知,以后這個老師的課堂將會“黯然失色”。由此可見,拓寬知識面,不斷的豐富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網絡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學生利用網絡隨時都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假如教師不跟上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淘汰。除了專業知識以外,任何新的知識教師都應該去吸收一點,正所謂“開卷有益”。這樣一來就能更好的消除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拉近師生關系,以此來促進教學。
(2)教師要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學法等,隨時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職業學院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本來就不高,學習習慣也不太好,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早已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它只是對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打擊。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善于使用各種英語教學法,每堂課根據不同的內容靈活的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比如說情景教學法就很適用于職業學院的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各種各樣生活中的真實場景或是工作場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來呈現學生們感興趣的單元主體,組織學生們在情景中不斷反復的操練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此外,情感教學法也很適應于職業學院學生的教學。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振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每個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在找學生談心的時候經常聽到學生講,以前不喜歡學英語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個老師,所以不想聽該老師的課,以致于到最后討厭這一門學科。而往往很多時候一旦一個學生喜歡或者是敬佩一個老師,那么他上這個老師的課就會特別認真,老師布置的任何作業、任何任務他都會很努力的去完成。由此可見,情感因素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如此之大,積極的情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盡量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再者,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豐富性、趣味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掌握一些多媒體的應用技巧,使教學活動變得活潑起來,不再乏味、枯燥,讓學生由怕學變為愛學。例如,教師在給學生國外的風土人情的時候就可以播放相關的圖片或是視頻,邊播放邊講解,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快教學節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教師備課要充分。備課首先要備學生,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是實施教學目標的主體。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分析他們的特點,才能找到好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一因素,因材施教。講授內容的難易分配要合理,在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的情況下,也要考慮到基礎較好和基礎較弱的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弱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才是備教材。第一步要深刻領會教學大綱,在充分吃透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再開始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師備課時圍繞的(下轉第133頁)(上接第86頁)中心內容,但備課時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否則就成了照本宣科。對教材的內容,教師要做適當的取舍,合理的刪減。在時間的分配上,也要注意其合理性。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可適當少花些時間,對于一些比較難的語法點、知識點,可以適當的多安排一些時間,以“學生聽懂”為原則。此外,教師要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對語言的應用。教師應當積極開動腦筋,多渠道創設語境。例如,在講到求職的時候,可以選一些學生來扮演面試官,另外選一些學生來扮演求職者,讓他們模擬求職的全過程,進行現場的口語練習。另外,教師可以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個體備課是一種高耗時且低效益的備課形式,大多數是閉門造車,是以“我”為主,缺乏協作的單打獨斗。而集體備課是教師集體對教案進行的再設計、再補充、再創造。個人的經驗畢竟有限,知識和能力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思考問題的寬度、廣度不夠。而集體備課可以彌補個人備課的不足,可以更為全面準確的把握教學重點,靈活多變的破解難點,從而使一節課的教案實用便捷、富于操作,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的課堂情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英語課堂上,很多時候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甚至是互動性較強的口語課也是如此。每次讓學生做口語練習的時候,百分之九十的學生便是齊刷刷地低下頭,緊張得不得了,個別基礎較好的學生也不愿意主動起來練習。這種“怕犯錯,怕被嘲笑”的心理一直存在于學生的心中,使得他們不敢開口,久而久之,便越來越不敢開口,越來越不想開口。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人們的心理壓力較小的時候,他們語言學習的效果就比較好。因此,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消除緊張情緒,克服“怕犯錯”的心理,輕松的對待每一次的練習。學生在進行口語練習時犯的一些小錯,教師不要立刻指出,而是應該多加鼓勵,否則學生會覺得自己開口便錯,由此而產生恐懼心理。有的時候,學生起來發言說錯了,其他學生便會對其進行嘲笑,使得該學生再也不敢起來回答問題或是進行口語操練。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對嘲笑別人的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讓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充分發揮其主動作用,來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總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豐富自己,摸索研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最終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