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留守兒童營養性缺鐵貧血治療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240例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20例為留守兒童,記作觀察組,另外120例為非留守兒童,記作對照組。本次研究剔除了患有先天性疾病、激素分泌類疾病、器官功能性疾病等非營養因素導致的貧血病患兒。兩組兒童年齡、性別等數據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分別對兩組兒童的身高、體重、血常規進行檢測。將這些數據根據《2002年兒童青少年身高標準體重篩查標準》評定營養狀況,對每個兒童的身高、體重量指標逐個進行營養狀況評價。然后通過征求監護人意見開始對兩組兒童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其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環境等因素。貧血標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小兒貧血診斷標準進行診斷,主要檢測兒童的血常規和血清微量元素數量作為檢測和診斷依據。
1.3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貧血診斷標準進行貧血程度診斷,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發病率=(輕度+中度+重度)/總例數×100%。兩組兒童的整體身體健康狀況綜合評價,分為營養過剩、健康、一般營養不良、嚴重營養不良四個等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兒童貧血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貧血發病率(17.50%)遠高于對照組(1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營養不良發生率更高,而營養過剩比例更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NIDA)是由于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所致。根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兒童營養攝入的不均衡和數量不足極易導致營養性缺鐵貧血。兒童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發生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其發育緩慢、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器官功能性衰減或喪失等嚴重后果。而且根據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還發現,兒童(0~6歲)該病發病可能不單單引起造血功能上的影響,還會并發引起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以及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危害極大。本次研究中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留守兒童組成的觀察組貧血發病率(17.50%)遠遠高于非留守兒童組成的對照組(10.00%)。通過后期的調查問卷方式分析發現,留守兒童通常由隔代親屬(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朋友等作為監護,所以在日常飲食、觀察等方面都有一些弊端,導致兒童的營養攝入嚴重不足或不均衡現象發生,進而引發疾病。另外,本次研究中也發現對照組中兒童貧血發病率也較高,作者認為這是由于現代子女養育方式的改變而導致的,現在的兒童通常在日常飲食中會出現挑食、大量食用小食品或低營養食品等而導致的。另外根據數據也可以發現,非留守兒童在父母的照顧下,飲食和生活環境基本能夠保證身體成長所需,發生營養不良現象較少同時缺鐵貧血現象也較少,但是留守兒童中,一般營養不良和嚴重營養不良發病率都較高,導致其已發生營養性缺鐵貧血,這與他們的日常飲食攝入營養種類單一、量不足是密不可分的。目前臨床上對兒童營養性缺鐵貧血的治療主要采取食療和鐵補充藥劑治療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中對缺鐵性貧血兒童進行了飲食結構調整配合鐵劑治療的方式,對飲食不當者應糾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組成,有偏食習慣者應予糾正;鐵劑選擇口服類,主要有硫酸亞鐵(含元素20%)、富馬酸鐵(含元素鐵33%)、葡萄糖酸亞鐵(含元素鐵12%)、琥珀酸亞鐵(含元素鐵35%)、力蜚能(含元素鐵46%)等,口服鐵劑的劑量為元素鐵4~6mg/(kg•d),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應超過元素鐵1.5~2mg/kg;以兩餐之間口服為宜,既可減少胃腸不良反應,又可增加吸收。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增加鐵的吸收。禁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藥的使用,經過治療后患兒均康復,未發生其他不良后果??傊?對留守兒童來說,營養攝入的不均衡以及數量不足是造成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所以營養性缺鐵貧血在留守兒童中發病率較高,但是如果合理改善飲食結構輔以適當治療手段,均可以治愈。
作者:鄭東梅 單位:廣東省信宜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