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嗓音的合理保護綜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陶健單位:貴州民族學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大學時同學們都調侃聲樂專業的學生的聲音是睡出來的,聲樂學生喜歡睡懶覺是事實,喜歡搞夜半歌聲也是事實,幾乎很少有人愿意上早上的第一二節聲樂課,因為那時聲音打不開,狀態不好,而到了晚上卻激情盎然,這種現象在當了教師后才體會到它有一定的道理,良好的睡眠是良好聲音狀態的保障,晚上沒有休息好也會造成學生的聲帶疲勞。當然,良好的睡眠并不是決定聲音的唯一辦法,為保持發聲器官的健康,使之處于極佳的工作狀態,最好是通過合理的運動來增進體質和健康,這樣還可以避免呼吸系統的疾病。其中跑步和游泳是比較好的全身協調性運動,長期堅持下去對歌唱者有很大幫助,尤其是高年級學生他們會碰到有相當難度的聲樂作品,對他們的體力和聲音技巧是一種挑戰。如莫扎特的贊美詩《喜悅,歡騰》中的第四段“阿里路亞”,是莫扎特早期最知名的宗教作品,雖然整個歌曲中歌詞只有“阿里路亞”四個字,全曲也只有4分多鐘,但全曲充滿了技巧和美感,高亢而圣潔,這首既像鋼琴曲又像練聲曲的歌曲演唱中會碰到許多連貫或跳躍的旋律進行,而這些快速上下進行的音符的演唱效果必須是靈活輕巧,不能唱得沉重和拖沓,因此要求演唱者要有很扎實的氣息運用的功力和駕馭它的技巧,尤其是其中有一句長達8個小節,必須按照歌曲要求一氣呵成,如果沒有堅強的呼吸肌支持和靈活的技巧運用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作品,要有堅強的呼吸肌的狀態就必須對呼吸肌進行長期有規律、有目的的訓練,這就是體能鍛煉和呼吸練習相結合。再如普契尼著名的歌劇“蝴蝶夫人”中的詠嘆調《晴朗的一天》,這首作品要求演唱者根據歌劇中故事的發展和女主角內心的細微變化用敘述的手法來演繹這個愛情悲劇,詠嘆調中充滿了對從前的美好時光的回憶,對未來的期盼,音符時而低沉時而明快,充滿溫情的宣敘調將聽眾帶入扣人心弦的故事當中,作品在最后一句“滿懷著忠誠信念再相見!”中將全曲推向了結束的高潮。而結尾的這兩個高音也是對我們的橫膈肌控制氣息和聲音的考驗,而跳繩、仰臥起坐則是針對橫膈肌的最直接有效的鍛煉,因此應讓學生從大一開始就長期堅持以上這些運動,為將來的高強度演唱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飲食、避免飲酒和吸煙、避免呼吸系統的感染等等。
廣博的教育
特爾•列伯林曾說過:“一個歌唱家所表現的不僅是他演唱的曲目的內容,而且也體現出他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文化修養。一個乏味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位引人入勝的歌唱家,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也不可能聽起來像個有素養的歌唱家?!狈此嘉覀兊穆晿方逃?,部分老師僅僅是滿足于對聲音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沒有考慮作品的藝術性以及學生歌唱修養的培養,以至于讓學生用喊的方式來唱,由此可導致學生不注重方法,喉部肌肉力量過大,氣息支持較淺,長期這樣會造成聲帶的負擔過重,最終導致聲帶的疾病。一個成功的歌唱家應該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他應該了解和欣賞藝術并有朗誦和戲劇的體驗,這些方面的體驗對藝術敏感性、藝術趣味和戲劇性能力的發展有著直接的作用。文學和藝術有著天然的聯系,不難想象一位演唱者如果對作品的背景和內涵不了解就不能成功演唱好這部作品,即使他有著漂亮的聲音,但他的表現一定是蒼白的。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喻宜萱曾就聲樂表演藝術與人才培養方面談到過“文化修養是從事藝術表演者必不可少的條件,無論演唱任何古今中外的優秀聲樂作品,如果對作曲家的生平、創作特點、時代環境、有關社會階層的人的生活情趣、舉止儀態等,以及有關地區的民情習俗等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微,這就無法理解作品,更達不到藝術表現的境界,只能是唱音符,唱一個個的字,就不可能把自己從事的表演藝術發展到更高的藝術水平。”[1]在聲樂教學中常常碰到這樣的學生,他具有相當好的聲音條件,但因文化知識和音樂基礎知識的不足使他無法理解作品,這樣就影響了他的進步,所以演唱者的音樂才華和文化素養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喻宜萱教授提出應多開設外語和中國文學課,筆者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目前我們的教學計劃是突出了實用性,比如把大學語文改為應用文寫作,但我們忽視了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但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可以在選修課中開設中國文學閱讀、中國戲劇欣賞、意大利語、德語、法語的基本拼讀、中外歌劇故事等等。
在聲樂教學中,應盡量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給學生布置一首新的聲樂作品,學生在課前必須先進行預習,要求他們熟悉旋律,用所學到的樂理和視唱練耳知識來掌握樂譜;要求他們朗讀歌詞,盡可能去了解歌詞的意思,并能做到咬字吐字規范,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去了解作品,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興趣,然后在上課時教師再進行精講,精講的內容包括對作品的寫作背景時代、作曲家的介紹、該作品的風格特點、作品表達的思想情感、基本的曲式分析、樂句的換氣要求、對比夸張的表現手法、速度力度的運用、戲劇的表現手法、外語的基本讀音等等方面。學生要達到作品的所有要求,必須要做大量的功課準備,要有綜合素質的保障。同時,通過長期嚴格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也使學生在聲樂演唱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
科學的方法
嗓音的合理運用能夠使歌唱者的藝術生命得到延長,聲樂教師是決定學生前途命運的重要領路人,遇到一位學生時,首先要用科學的方法對他進行聲部的判斷,科學的方法包括從音域、音色、換聲區來判斷,如果僅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就很容易判斷失誤。比如有的男中音也有男高音一樣的華麗高音,但如果把他當成男高音來訓練則會毀掉他的聲帶,還有的女高音在進校前被錯誤地當做女中音來訓練,長期只注重中低聲區的不當訓練從而導致錯誤的唱法,這種被植入“女中音”的意識容易糾正,但長期日積月累的錯誤唱法卻往往很難改變,我們曾經碰到過這種學生,在以后的聲樂學習中碰到高音就會產生心理障礙,而且因為長期壓抑喉頭的發聲也使得她的換聲區不穩定,尤其表現在八度音的流暢練習困難重重,可見聲部的判斷是決定學生發展的首要的步驟。
其次,要從訓練的開始就對學生闡明科學歌唱的道理,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生理結構,了解自己的共鳴腔,以及聲學的原理,尤其是讓學生了解氣息的運用和它對聲音支持的重要性。沒有建立良好的呼吸習慣是導致嗓音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給學生講授呼吸時,要讓學生了解歌唱呼吸發展的過程,什么是鎖骨式、胸式呼吸和胸腹聯合式呼吸,為什么我們提倡用胸腹式聯合呼吸來進行訓練,這樣能讓學生區別正確或錯誤的呼吸方式,從而在今后的練習中有效避免。因為正確呼吸狀態的欠缺而導致的發聲困難和由此產生的嗓音疾病在學生中多有發生,他們普遍在基礎不扎實的情況下急于去演唱較大的作品,或者盲目去比試音量和高音,很快就會使得聲帶充血水腫,并且導致胸部和頸部肌肉緊張僵硬。因此,要讓學生懂得正確的呼吸是歌唱的生命,從而重視呼吸的訓練。
再次,要讓學生懂得合理調節聲帶的機能。在歌唱訓練中,中低聲區一般使用的真聲比例較多假聲較少,但隨著聲音由低到高逐步向上發展,真假聲比例也要進行轉換,有的同學唱到換聲點還用很大的力量,到了高音也用大量的真聲,這樣唱不僅自己難受別人聽起來也很難受,因為他只會用重聲機能而不懂得輕重機能的過渡轉換。因此,科學的聲音訓練是要讓學生懂得在各個聲區如何掌握聲帶的輕重機能,充分運用自己的各個共鳴腔。
合理的保護
第一,前面講到科學的訓練方法首先是對學生進行聲部的判斷,我們通常把男女聲分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但這只是粗略的劃分,就女高音為例就有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戲劇女高音等類型,因為每個歌唱者嗓音喉部結構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所適合的演唱曲目也應有不同。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在意大利演歌劇的演員往往以作曲家的作品分類:如普契尼(Puccini)的作品叫做Dolce,是比較柔和的;威爾第(Verdi)forte,比較莊重、戲劇性。”只有極少數天賦和技巧很高的歌唱家能勝任所有的聲樂作品,對大多數演唱者來說找到適合自己嗓音特點的作品非常重要,對于聲樂教師更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嗓音條件有針對性地為他選擇合適的練聲曲和歌曲,切忌把學生都按一個模式來訓練。
第二,不論是歌唱演員或是學生都要注重嗓音疾病的預防,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戒煙戒酒,擯棄不良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訓練有目的有節制,杜絕疲勞狀態下的訓練和隨興所致的超長時間的訓練。
第三,職業性的嗓音疾病有多種多樣,我國著名嗓音醫學專家馮葆富教授指出“發聲是運動,嗓音職業性喉病的發生就是在發聲運動中,喉部聲帶作為發聲器官的聲源振動體,在振動過程中由于運動過度或運動失調引起的運動性創傷。急性創傷使聲帶產生水腫、充血,甚至出血,慢性運動性創傷聲帶產生肥厚、小結和息肉等?!保?]在教學中我們遇到這類學生,一定要讓他及時進行治療,不要把急性創傷延誤導致慢性創傷。而馮葆富教授也提出一個很好的觀點就是“聲病要用聲來治”的觀點,就一個學生或歌唱家而言即使是患有嗓音的疾病,在治療后還是要視情況適時地進行聲音的訓練,筆者曾經接到一個因訓練方法不當造成聲帶疾病的學生,及時的藥物和物理治療使她的嗓音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復,之后筆者為她制定了特殊的訓練計劃,通過一年時間的恢復性訓練和一年的提高性訓練使她的嗓音得到了恢復,更重要的是歌唱方法步入了正確軌道,最后她以全年級第二名的成績畢業。
綜上所述,作為聲樂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嗓音保護,重視對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重視歌唱方法和合理的保護能使聲帶的使用期持續幾十年,反之則可能毀掉一個人的藝術生命,希望每位從事聲樂工作的人都能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嗓音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