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聲樂表演及藝術再創造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不再單一,而是向多層次的方向發展,人們在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時也更加凸顯出對各種藝術文化活動的要求。而聲樂表演作為人們直接接觸藝術的途徑,對人們的審美情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隨著音樂環境的變化,一些“口水歌”“洗腦歌”等音樂形式蜂擁而至,這對整個聲樂藝術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本文就目前的聲樂表演現狀出發,分析如何實現聲樂藝術的創新。
關鍵詞:聲樂藝術;聲樂表演;創新發展;對策分析
不論處于哪個行業,創新永遠是行業發展前景的宗旨及目標。一個行業的“續航性”也與該行業的創新發展能力息息相關。聲樂表演主要由三個元素構成,分別是歌曲本身、歌唱者以及表演。這三部分通常就決定了一首歌曲的好壞。因此,在面對魚龍混雜的音樂形態下,創新發展聲樂表演藝術是至關重要的。
一、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的價值
(一)使聲樂作品獲得新的內涵
聲樂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時,必須充分詮釋原版聲樂作品,理解原創者通過聲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內涵,然后對其進行二度創作,融入各種新的元素,使聲樂作品更富有時代特色以及聲樂表演者的個人風格,同時也能夠有效豐富聲樂作品的內涵層次,使其更為豐富。例如,歌唱家烏蘭圖雅曾對《梅花三弄》這首歌曲進行藝術再創造,利用更為豐富多樣的伴奏樂器及舞蹈元素的加入,將新的表演形式以及新的情感內涵,融入這首歌曲之中,從而使該首歌曲的藝術內涵得到極大豐富,充分體現出了寒梅傲雪的高潔品質,并在表演過程中,展現出了烏蘭圖雅的個人表演風格和藝術特點,使得該聲樂作品的審美價值得到顯著提高。
(二)使聲樂作品的內在情感成功傳遞
聲樂作品的形成,必然包含著原創作者獨特的思想情感內涵,這也是聲樂作品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根源。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品位、審美觀點都有著不同的特點。審美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通過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能夠在聲樂作品中充分融入時代特征,融入現代審美元素,以觀眾能夠理解、欣賞的角度,對聲樂作品中的思想感情進行充分表達,從而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體驗聲樂作品中的情感,得到更好的感官體驗。對于聲樂作品,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思想觀念,甚至是不同的人,都會對聲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做出不同的解讀。正是有了這些不同的解讀,才使聲樂作品經久不衰,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下,仍舊散發著引人矚目的藝術魅力。而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就是對聲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進行全新的解讀,通過藝術再創造,深挖聲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再以全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將聲樂作品的內在情感傳達給觀眾,使觀眾能夠獲得全新的藝術感受和審美享受。
(三)有效提高聲樂表演者的音樂藝術修養
聲樂表演者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時,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不僅要充分體會原創作品的藝術和情感內涵,同時結合自身的表演風格及藝術表達特點,合理把握聲樂作品的演唱旋律。除此之外,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賦予聲樂作品新的內涵,并且要讓新內涵與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內涵進行有機融合,進而達到和諧創新的藝術效果。由此可見,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中,聲樂表演者的音樂藝術修養和技能,都將得到極大的鍛煉和提升,這對聲樂表演者自身音樂藝術修養水平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很多聲樂表演者都很重視對聲樂作品的研究,同時致力于在表演聲樂作品時,不斷打造和完善個人獨特的演唱風格,形成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獲得觀念的廣泛認可,帶給廣大觀眾不一樣的藝術感受。而聲樂作品藝術再創造,就是聲樂表演者充分表現個人藝術風格的關鍵。通過聲樂作品藝術再創造,聲樂表演者需要深度領悟原作品的內涵、情感以及旋律,在這一過程中會使聲樂表演者的個人演唱水平和音樂藝術修養,得到有效的磨煉和提升。同時,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中,能夠為聲樂表演者的個人藝術風格提供充分展示空間,使其歌唱表演形成獨一無二的藝術魅力。
二、聲樂表演及其藝術再創造原則
(一)歷史性與時代性統一原則
聲樂作品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其展現出的藝術風格,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一個時期的聲樂作品,必然會打上那個時期的烙印,因此聲樂作品具有歷史性特點。但時代是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音樂元素必然出現新的變化。因此,很多歌唱者在表演聲樂作品時,往往會對聲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和藝術性進行深入挖掘,將其與時展特征進行有機融合,使其富有時代特色,滿足當代人的審美要求。所以,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時,必須對聲樂作品的歷史性和時代性進行準確把握,堅持兩者的和諧、統一原則,才能夠使聲樂作品煥發出新的藝術魅力,使之成為經久不衰的優秀藝術作品。
(二)演唱技巧與情感表現統一原則
表演聲樂作品時,既需要運用演唱技巧,同時也要做好情感表達,才能夠真正展現出聲樂作品的藝術價值和魅力。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時,也要兼顧這兩點,堅持演唱技巧與情感表現兩者相統一的基礎原則,將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還要根據歌唱者自身的藝術表現特點,重新塑造聲樂作品的藝術風格,以新的表現形式,詮釋、傳達聲樂作品的藝術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創造出完美的聲樂作品,帶給廣大觀眾不一樣的審美享受。
(三)真實性與表演創造性統一原則
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的基礎就是原有的聲樂作品,在對原有的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時,既要尊重原有聲樂作品的真實性,同時也要在此基礎上,對聲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將自己對聲樂作品的感悟和表達,充分融入二次創作之中,既是保持原有聲樂作品的真實性特點,同時也要做到表演上的創新,真正實現二次創造,使聲樂作品的表達形式、情感內涵等等,變得更加豐富。特別是要融入表演者的個性化元素,結合表演者的個人演唱特點和表演風格,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再創造,使之成為獨一無二的表演藝術作品。所以,堅持真實性和表演創造性統一的原則,是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過程中的基礎原則之一,是保證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的對策分析
(一)堅守基本原則,保證作品質量對聲樂表演藝術的再創造不能脫離一定的范圍及原則規范。[3]因此,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時,必須堅守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的基本原則,確保表演者的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有依據,更合理。具體的再創造原則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既要保證作品的真實性,還要保證作品的創新性,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再創造過程中必須以原有的作品為基調,根據原有作品的精髓進行創造。既要尊重原作品作者的思想表達,又要根據生活實際,進行作品的創新,從而引起聽眾與歌唱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其次,再創造過程中還要注重表現性及技巧性的結合。簡單來講,表現性,就是指表演者詮釋作品的方式,技巧性則指歌唱者的演唱能力與水平。而且,表現性與技巧性也是相互關聯的。沒有技巧的歌曲,那就毫無專業性可言。同時,如果歌曲沒有表現性,就會缺乏情感張力,無法形成情感共鳴。只有明確再創造原則,才能使表演者在實踐過程中更好地進行表演,從而提升聲樂作品質量。
(二)結合聲樂作品的內涵,樹立表演者的個人藝術特色
聲樂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時,要深入思考聲樂表演的實際意義,感受聲樂作品的文化內涵,然后以此作為基礎,對整個聲樂表演進行藝術再創造。因此,聲樂表演者首先應深入理解和分析聲樂作品,這也是對聲樂表演進行藝術再創造的必要措施。只有這樣,聲樂表演者能夠對聲樂作品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情感思想進行全面掌握,結合聲樂作品中的精髓,再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對其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藝術再創造。通過不斷實踐和調整,使聲樂表演者的表演風格優勢不斷地完善,突出自身藝術特色,將聲樂作品的內涵更好地傳遞給觀眾,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使其獲得視覺與聽覺上的絕美享受。
(三)根據聲樂演唱實踐,提升表演張力
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的另一個層面在于提升表演者對表演歌曲的理解感悟,從而提高表演張力。而如果想要快速、穩健地提升舞臺的表現力,不僅取決于表演者自身音樂知識的扎實功底,還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聲樂實踐經驗以及文化修養。因此,聲樂實踐對藝術再創造具有重要意義。在生活中,表演者要多聽、多看、多觀察,不僅要掌握當下的藝術流行趨勢以及實時動態,還要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實現專業技能的有效提升。要成功地進行聲樂表演藝術再創造,演唱者不僅要注重平時對演唱實踐經驗的積累,還要對周圍環境中的事物細心觀察與挖掘,尋找藝術創造靈感,從而使作品在貼近現實生活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將聲樂作品中的情感予以深入體現。[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不脫離聲樂作品思想主旨的前提下實現對聲樂表演及其藝術的高質量再創造,是音樂表現美的動力源泉,也是助推音樂藝術大發展的重要一環。
參考文獻:
[1]王婕.試論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評《聲樂與語言發聲》[J].中國教育學刊,2021(01):143.
[2]鄭華玲.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體現[J].藝術品鑒,2020(30):164-165.
[3]馬珺媛.論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J].中國民族博覽,2020(04):155-156.
[4]裴菲菲.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分析[J].參花(上),2017(08):149.
[5]黃曉音.論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J].通俗歌曲,2017(01):31.
作者:李美子 單位:延邊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