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學環境下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與進步,小學教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當今小學教育的現狀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首先,應試教育的影子還沒有完全消退。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老師和家長對于學生的評判標準還是以成績為主,如果學生成績不好就會被否定,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也會在無形之中給學生灌輸“成績論”的思想。其次,教學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所謂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不是讓學生成為全才,而是要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并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盲目的全面發展模式都會使學生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特長得不到發展。最后,教師隊伍建設不到位。這個問題在農村的小學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農村條件艱苦,工資水平比城市低,對優秀的教師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使得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普遍薄弱。
二、做好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策略
1.創新管理意識
筆者認為,管理意識的創新不僅僅是對新課程標準的執行,而更要靈活執行,不能墨守成規。創新管理意識要以學生的整體發展為宗旨,以全面的標準來評判學生,因材施教,將全面的素質培養與個性發展完美結合。在評價標準上,不能以成績為絕對標準來評判學生,要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判,并且對于特點不同的學生也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標準。其次,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提升學生基本素質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最后,要實現全方位的管理。小學的教育管理不能全靠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最好能夠實現學校與家長的共同管理監督。農村地區家長的知識水平相對有限,對于孩子的培養方式與培養觀念多少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學校與家長能夠及時溝通,共同制定一個科學的管理方案。通過多方位的管理創新來實現小學教育管理的全面化、科學化。
2.創造高質量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包括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教師工作環境、班級面貌等。作為教學工作的管理者,要爭取盡量多的資金用于教學投入,提高學校硬件設施的質量。當然教學設備的引進要根據學校的實際需求而定,不能盲目追求先進,這樣是對資源的浪費。其次,要建設好學校的整體大環境,有些農村的學校沒有先進的教學樓,可以多布置一些花草樹木,通過整體格局的調整來優化教學環境。最后是軟環境的建設,包括教室的陳設、課堂紀律的規范、文明學風的培養等。總之,只有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一起著手創造一個高質量的教學環境,才能讓老師安心教學,學生專心學習。
3.抓好教學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
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指對不同教學環節的質量管理,從老師的備課環節到學生的作業環節都要進行全方位的質量控制。在我國的教學實踐中,對教師的備課環節、教學環節掌握的已經較為到位,對學生課外活動以及課后作業環節的管理還不夠到位。首先是課外活動,一些學校由于條件不足或者重視不夠,課外活動開展不起來,即使開展了也是流于形式。筆者認為,課外活動不必千篇一律,城里學生選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農村沒有這個條件就可以去大自然采風,讓學生去感受自然,在自然中為他們上一堂別開生面的生物課。課外活動完全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開展。此外,在課后作業的環節經常存在不協調的現象,各科都會布置家庭作業,各科的作業量與作業時間往往會形成沖突。因此,我們必須對課后作業進行宏觀的協調,不以多做為目標,而是要保證作業的質量與效果。
4.做好教育評價工作
教育評價工作是對老師教學的評價,也是對學校管理的評價。開學之初學校制定整體的教學計劃,每個年級每個老師也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期末之時對老師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而學校則需要從校園建設、校風學風、學生輟學率、教學質量、教學改革的推進程度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價。學校的管理人員要構建一個體系化的評價指標,分類別、分層次地做好教育評價工作,讓教學管理能夠有章可循,及時改進。
三、結語
當前小學教育雖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但是在教學管理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學校在校園建設、師資力量、教學管理等方面都有待改建。作為小學教育的管理人員,我們要創新管理意識,緊扣新課改的核心思想,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對教育實施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從而不斷提高小學教育的質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任曉宏單位:甘肅省迭部縣白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