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能力本位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完整貫徹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
國家規定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作為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但有時候,在貫徹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辦學導向明確了,就把辦學宗旨給忽略了,在行為上顯得過于急功近利。職業教育如果只關注崗位和企業,視野是很局限的,什么樣的眼界決定什么樣的發展,我們更應關注社會變化對人們職業行為的影響,要用動態的思維設計職業教育,這就是理念的一種升華。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由市場經濟和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企業形態、管理、生產以及對人才的核心要求的變化,決定了職業人行為的變化,也就是說他要求個體具有更強的轉崗、轉行、轉工的適應能力,以及對技術、知識、專業融合,設計、生產相互交叉、復雜多變的工作形式的適應能力,而這就要求個體具有更強的溝通、協調、應變的的能力,這些,遠不止是夯實崗位能力的基礎就能滿足的。
二、樹立正確人才培育理念
當下在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教學中,不少教育機構陷入了這樣的誤區:片面加大實訓環節教學,大量刪減文化課,重視崗位能力的培養的同時,忽略了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提前成型和發展受限;學校從依托企業辦學到完全依賴企業辦學,校企合作的初衷被歪曲;不考慮學生的特長、個性、愛好,規定學生盲目考證,不僅沒有使學生技能有真正實質的提升,反而使考證亂象頻生。這一切片面的追求了高就業率,卻忽略了學生將來的職業成功和職業幸福,更沒有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力,使得學生看起來短期上手快,實則沒有長足的后勁。因此我們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甩掉急功近利的心態,重視文化理論課作為素質教育對學生個體的長遠影響,科學安排課程;立足能力本位,合理優化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實習教學體系,培養綜合能力強的崗位能手,保證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四、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一是職業學校應整合各方資源,創新地推進制度建設和改革,建立滿足個人發展需要同時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教學制度,如適當放寬有工作經歷的學生,允許他們以階段式的方式完成學習;優化招生和學籍制度,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興趣且結合社會需要選擇適合的專業;在不忽略學生思想素質培養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樣、目的明確的實踐教學,指導幫助學生掌握企業社會所需要的技能。二是積極推進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的進程,緊密整合教學活動與技術應用和社會服務內容,使學生深入一線從中獲益,這樣職業人才素質培養模式的效果和質量也能得到保證。三是著力提升專業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強化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的,豐富其復合崗位所需要的技能操作和相關的實踐經驗,保證教師自身擁有較好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教學引導能力,言傳身教,這樣才能更好地帶動學生、幫助學生、指導學生,使他們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全面綜合能力的人才。
三、總結
總之,我們需要正確理解貫徹職業能力內涵及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樹立正確的人才培育理念,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潛力,認識自己的特長,教會他們應變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無限的空間和可能。同時,為社會鍛造培養出具有長足后勁的、綜合職業能力強的完整意義上的企業人、社會人和職業人。
作者:黃千千 單位:南京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