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淺談地質環境及水文分布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地質環境條件
自然地理響水山礦泉水礦區屬低丘陵地貌,地形北、東、西部三面高,南部低,海撥最高28.27m,最低為5.71,最大相對高差為22.56m,地形坡度0°~9°。生產場地平整后的地面高程為14.30~15.40m,相對高差為1.10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22.8℃,多年平均降雨量2473mm。礦區遠離河流和山塘、水庫,地形條件有利于自然排水。氣象災害主要有臺風和暴雨。地層地層分布僅有第四系,下伏為大面積花崗巖。第四系(Q)又分為殘積、沖洪積、沖積和少量人工堆積層。第四系殘積層(Qel)主要分布在水源地山丘地表,由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崗巖風化殘積而成。巖性為砂質粘土和少量礫質粘土,與下伏母巖巖性關系密切,與基巖接觸呈漸變關系,厚度不穩定,2~30m不等。第四系沖洪積層(Qapl)主要分布于水源地山丘的山前沖洪積平原一帶,第四系沖積層(Qal)礦區內無分布,人工堆積層(Qml)小面積分布在當地村莊、河堤、渠堤一帶。巖漿巖礦區及外圍分布巖漿巖為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崗巖(γ52(3)),以大型巖基產出,呈中粗粒斑狀、似斑狀結構,礦物成分含量:鉀長石40%~50%,斜長石10%~35%,石英20%~28%,黑云母2%~5%,斑晶成分以鉀長石為主。化學成分平均含量:SiO272.25%,Al2O313.7%,Na2O2.9%,K2O4.52%。1.4地質構造本區位于恩平-新豐深斷裂帶南西段西斷裂束之蒼城-海陵斷裂的北西側。斷裂帶總體走向40°,呈舒緩波狀延伸,是加里東運動以來多期次活動的深斷裂帶,至今仍有活動跡象。礦區及外圍分布有近南北向鄭屋寨斷裂(F1)、北東向東鶯林場斷裂(F2)、北西向鑼鼓山斷裂(F3)等三條斷裂,規模均較小,未見新構造活動跡象。其中,東鶯林場斷裂(F2)從礦泉水源地北西面ZK1礦泉水井旁側通過,長度大于3km,大部分被花崗巖風化殘積土所覆蓋,為礦泉水主要來源段,有利于礦泉水的富集和開采。
礦泉水主要賦存于F2斷裂帶之中,主要補給來源于外圍西南部的陽東縣東岸嶺山區,同時可接受在礦區一帶第四系殘積層中部分地下水的補給。有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塊狀花崗巖裂隙水兩種類型,松散巖類孔隙水水量貧乏~中等,塊狀花崗巖裂隙水富水性不均,總體水量中等。松散巖類孔隙水動態不穩定,水位、水量和水質受季節性變化,變化幅度大;塊狀花崗巖裂隙水水位、水量、水質和水溫較穩定,季節性變化幅度小。根據三次不同季節抽水試驗,水位降深為30.85~32.08m,單井涌水量為91.2~95.9m3/d,平均為93.5m3/d。經采用穩定流方法計算,礦泉水井降深值為30.85m時,降落漏斗最大影響半徑為160m。經長時間抽水后,一旦停止抽水,半小時內抽水井水位即恢復到原靜水位的95.3%,說明抽水過程中形成的降落漏斗范圍很小,仍未達到計算降落漏斗的理論影響半徑值,顯示該礦泉水仍存在增加允許開采量的可能性。
作者:周軍凡單位:廣東省陽江市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