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循環經濟的鋼鐵企業價值創造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充分理解鋼鐵制造流程動態運行過程物理本質以及循環經濟原則和特征的基礎上,面對世界宏觀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以及鋼鐵工業工藝技術發展的新階段,分別從資源能源投入和循環利用、廢棄物消納處理以及鋼鐵產品升級替代3個方面研究鋼鐵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的價值創造驅動因素。
資源能源投入和循環利用鋼鐵生產流程是資源、能源密集型生產流程,鋼鐵生產過程是復雜的鐵-煤化工生產系統。在鋼鐵聯合企業內,每噸鋼將消耗0.6~0.8噸標煤、1.50~1.55噸鐵礦石、80~150千克廢鋼、3~8噸新水,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物質、能量的輸入與輸出[2]。鋼鐵工業是能源消耗的大戶,其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10%~13%。近年來,隨著鋼鐵工業的持續發展,技術水平逐漸提高,能源轉換效率逐步提高,主要表現為噸鋼能源消耗逐步降低(見圖1),但企業之間能耗差異相當大。大型鋼鐵企業采用的循環經濟技術多達數十種,包括干熄焦、高爐TRT發電、聯合循環發電CCPP和水梯級利用等等。循環經濟技術的采用減少了原料、能源的消耗,節約了生產成本,成為鋼鐵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驅動因素。以日照鋼鐵為例,2010年其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體系共完成自發電30.3億度,占全公司總用電量的52%,節省標準煤37.3萬噸,產值18.5億元;中水回用節省水費418.5萬元[3]。
廢棄物消納處理伴隨著冶金企業內部主體物質的運動會產生大量復雜的排放物,這就造成了環境問題,當前解決污染問題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循環經濟。提高冶金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并降低環保成本,就需要依據循環經濟“再利用、再循環”的要求將企業的排放物進行資源化、商品化、產業化;同時,由于簡單的閉環系統很難穩定下來,這就需要不斷建設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消納社會廢棄物作為冶金企業的一個功能引入系統。在保證冶金企業社會責任兌現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提升其經濟價值,即向循環經濟要效益。
內部“三廢”的處理與回收鋼鐵工業排放廢氣、廢水占工業排放量的13%~14%,為僅次于化工的第二污染大戶。這些“三廢”大多為污染物,對環境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從另一視角來看,“三廢”中還有一大部分可以變廢為寶,主要包括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和回收利用2方面。如利用焦化廠初冷循環水余熱進行較大范圍的集中供熱,回收煉鋼鋼渣中的渣鐵以及將煉鋼、軋鋼產生的廢鋼全部回收作為煉鋼入爐料,高爐水渣、轉爐渣等可供水泥廠作為生產原料并提高產品性能,在“三廢”綜合利用的過程中既保護環境又節約成本。我國鋼鐵行業大中型企業“三廢”利用進步較快,目前利用率均達到95%以上。
城市廢棄物的消納鋼鐵企業對城市廢棄物的消納包括處理各種不同來源的廢鋼、廢塑料、廢輪胎、社會垃圾和社區廢水和污水等,目前較為典型的是鋼鐵企業消耗社會上的廢塑料。我國城市垃圾中的廢塑料占垃圾總量的4%~10%,年產量為500萬~600萬噸,而且每年正以8%~9%的速度增長。我國廢塑料的回收再利用量僅為10%,約90%被填埋。處理社會上的廢塑料潛力很大,若將廢塑料全部處理,則每年的市場潛力在125億~150億元,減少填埋土地4500萬~5400萬平方米,節約煉焦用煤500萬~600萬噸,同時減少因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鋼鐵企業可以做到處理廢塑料不虧本,若在政府的優惠政策下,企業可以做到穩定運行[4]。鋼鐵工業對城市廢棄物的處理與應用使得鋼鐵工業融入更大范圍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隨著鋼鐵工業循環經濟技術的不斷拓展,鋼鐵企業特別是大城市周邊的鋼鐵企業應該融入循環經濟社會,逐步實施生態化轉型,創造更大的經濟-生態價值。在資源與環境約束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鋼鐵工業自身對資源和能源的需求量,既節約成本、創造價值,同時也能夠減輕城市的環境負擔。
鋼鐵產品升級替代鋼鐵生產排放出的廢氣以CO2和CO居多,盡管減少燃料的使用量是削減廢氣排放的重要途徑,但是鋼鐵產品的升級和替代也可以提供一系列CO2減排的解決方案,具體有如下3種途徑:①用途轉換。即在服務于同一目的時,通過鋼材的一種應用代替鋼材的另外一種應用,使得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強度減少。如從2003-2008年,風能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25%,而利用風能取代煤炭發電,每生產1千瓦時電能減少CO2排放量高達80%[5];②材料替代。指通過利用鋼鐵替代其他材料來實現CO2減排目的。如與混凝土結構建筑物相比,鋼結構在其整個生命周期里可以減少大約20%的CO2排放量[6]。③新型鋼材轉換。低碳產品和技術的設計和使用本身已經減少了CO2排放,而應用新鋼種也可提高鋼材的經濟效益。例如,一個高約70米的典型現代風力發電機塔筒的重量只有140噸。如果和10年前相比,這比傳統鋼鐵節省大約50%的重量,也使每一座風力發電機減少了200噸的CO2排放。
鋼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為保障鋼鐵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價值創造驅動因素的實現,應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企業管理機制、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構建多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企業管理機制要使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取得實效,就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司政策和管理的重點領域,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提高發展循環經濟的管理水平。要建立循環經濟統計體系和信息平臺、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指標考核體系、逐步建立定期向社會環境公報和社會責任公報的制度,廣泛接受社會公眾監督[7]。
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構建多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先進的處理和轉化技術,離不開工藝、裝備的開發和更新。為此,企業需要不斷加大有關技術研發投入,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大環保投入,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攻關隊伍。鋼鐵企業應設立專項基金用于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究開發,通過成立專項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為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合作創造條件,在合作中培養企業自主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使技術研發成為鋼鐵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環節,并逐步拓展多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體系。另外,從整個行業的角度出發,還應逐步完善政府和市場共同作用的鋼鐵行業循環經濟的運行機制,即在政府的支持引導下依照市場規律和市場經濟要求進行運作;發展鋼鐵工業生態園區等等。
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鋼鐵企業可以通過采用循環經濟技術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節約生產成本;通過將企業“三廢”回收利用以及對城市廢棄物消納處理,既節約了排污費又創造了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通過對鋼鐵產品升級換代不僅減少了CO2排放也提高了鋼材的經濟效益。為保障鋼鐵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價值創造驅動因素的實現,應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企業管理機制、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構建多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等等。我國鋼鐵企業只有依據循環經濟發展路徑作為價值創造的重要驅動因素,不斷突破自身的增長“瓶頸”,才能夠在國內外發展環境和競爭形勢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在日趨激烈的全球化市場競爭中、在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的“十二五”乃至更長的時期內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競爭能力。
作者:郝雅琦戴淑芬楊兵單位: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