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疫情對裝備制造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疫情的全球爆發引發了世界經濟衰退,對中國經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短期影響非常大。而裝備制造業作為國之重器,是為國民經濟運行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工業也不例外,本文針對疫情給遼寧裝備制造業的生產要素、產業鏈、行業等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遼寧疫情
一、疫情爆發導致經濟下行
自2020年2月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全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第二產業下降9.6%,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5.2%,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低的增速。遼寧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7.7%,降幅高于全國0.9%,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10.7%,降幅高于全國1.1%。疫情對遼寧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對裝備制造業也不例外。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遼寧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于2019年12月31日被法院裁定重整完畢,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成為新的控股股東,并注資1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支持后續發展運營,上半年受肺炎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后供應鏈物流受阻,業務開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約,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下滑,經營業績不佳。一季度報告顯示,一季度扣非后凈利潤為-2.26億元,同比持續為負,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71億元,同比下降859.87%。
二、裝備制造業的基本特征
“裝備制造業”是我國特有的概念,最早明確提出是1998年在我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相關文件中裝備制造業是指為社會各部門生產提供人類生產活動工具的各類產業的總稱。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裝備制造業的下屬子行業為八大類,即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2020年5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培育新興產業集群。”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中國重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依托,推動裝備制造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顯得更為重要。
(一)裝備制造業的要素密集度特征。1.裝備制造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資本密集型產品是指在該種產品的生產中資本要素的投入比其他生產要素投入相對較多,產品的成本中資本所占的比重較大。一般情況下,資本密集型產品具有資本投入大、資金周轉較慢等特點,同時也是一國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重要基礎。2.裝備制造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按照上述要素密集度的界定,技術密集型行業是指生產過程中對知識技術和智力要素的依賴大大超過對其他生產要素依賴的行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并在產品生產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程度高的產品附加值較高,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3.裝備制造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勞動密集型是指該種產品的生產中勞動要素的投入比其他生產要素投入相對較多,產品的成本中勞動所占的比重較大。如果一個產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特征,則會容納較多的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裝備制造業是少有的對資本、技術與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業,是全要素密集度高的行業,這說明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是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鏈特征。裝備制造業具有產業價值鏈長、產業關聯度高的特點。裝備制造業包含機械、電子、電氣設備等,產業價值鏈長,且在產業中具有明顯的前后關聯效應,同時與基礎的資源采掘、冶金、化工也有很強的關聯性,可以分化出眾多機器設備、零部件制造業及相關服務業。以汽車制造為例,其上下游產業與汽車市場的繁榮程度有很強的關聯性。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汽車產業產值中有70%左右是從其上下游產業轉移而來;而在汽車貿易與服務方面,每輛汽車要轉移到第三產業的價值占比在40%左右,包括廣告、金融、保險等,汽車工業對服務業的帶動在30%~80%之間。可見,裝備制造業通過產業鏈的關聯作用,對其產業鏈其他環節的發展起著積極的帶動作用。
(三)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地位特征。裝備制造業的定義及諸多產業特征表明其種類繁多、裝備生產廠家眾多,這決定了裝備制造業在一國或者地區的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國家的戰略產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就業水平以及產業結構狀況,甚至影響經濟的穩定程度。
三、疫情對遼寧裝備制造業的影響
遼寧作為東北裝備制造業的中心,遼寧裝備制造業涵蓋了以機床和軸承為代表的基礎類裝備,以石化設備、重型礦山設備和輸變電設備為代表的重大工程專用裝備,以船舶、汽車和機車為代表的交通運輸類裝備。沈陽市的裝備制造業最具有代表性,目前已形成了現代汽車裝備制造業基地、傳統裝備及重化裝備制造業基地、電子信息和航空制造業為重點的高端制造業基地以及機械配件加工產業基地。
(一)疫情對裝備制造業生產要素的影響。近幾年,裝備制造業工人短缺已成為制造業企業面臨的問題,供電、供暖的民生保障設備需要人為進行維護,生產現場的加工設備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等,這次疫情使得這些問題更加突出,勞動密集的制造業人員不能復工,同時下游供應鏈也因為人員問題難以保證供應,大量的工人不能按時返崗,產品或服務質量無法持續穩定的輸出。疫情導致資本投入大、資金周轉較慢的裝備制造行業受影響較大,造成現金流短缺,物流運輸成本上升,匯率變化導致成本增加,海外工程不確定性風險增加等。疫情給傳統的工程機械和軌道交通業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相反對基于新一代信息應用技術,智能制造和智能化的自動化裝備產品潛在需求有望增加。
(二)疫情對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的影響。裝備制造業產業價值鏈長、產業關聯度高,需要的原材料、關鍵配件缺貨,進口受阻,無法正常供給,或者無法進行設備的正常維護導致設備故障甚至非計劃性停產。疫情導致經濟下行,需求減少,客戶違約風險上升,訂單延期,國際方面需求也下降,新增訂單減少。
(三)疫情對裝備制造業行業的影響。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越來越多的國家把裝備制造業的風險看作是重大系統性風險,并將先進裝備制造業布局升為國家安全戰略。因此,國有大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和國防工業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中小裝備制造業企業受到影響最大。
作者:孫佟 單位:沈陽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