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成人學生自主學習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營造良好環境,努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創設情境平臺,不斷激活學生自主探究思維,對成人學生自主學習分析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是適應時展要求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創設“生活”情境、預習自讀、發現自疑、討論自解、拓展提升、首先是教師進行精講,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成果作簡要點評,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成人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進行課改教學中,應注重營造良好環境,創設情境平臺,努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成人學生自主學習引導探究
成人學生有別于中小學生,他們身心發展基本成熟,對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不易盲從和輕信,且有主動求知欲望和一定的自我學習、自我約束能力。因此,針對成人學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應當結合其特點,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使他們在“趣”中“學”、“探”中“悟”,達到既掌握理論知識又提高認知能力的目的。現根據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做法。
一、營造良好環境,努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
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是適應時展要求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成人學生由于受過去被動學習的慣性影響,在實際學習活動過程中,常常會掉進被動學習的老框框里。作為教師,要主動轉變角色,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朋友,真正做到與學生“等高、等距”。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激發自主探究潛能的重要基礎。在日常工作中,我很注意用贊許的微笑、肯定的目光、恰當的手勢、激勵的語言來營造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充分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情感。經常以“好極了”、“真棒”等語言來肯定表達意見正確而完整的學生,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觀點新穎”、“視角獨特”來激勵表達意見不夠正確、完整的學生,保護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尤其是注意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通過暢談、辯論等形式,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并以“思維活躍”、“見解獨到”等語言給予肯定。此外,我還不時輔以參與學生討論、說些幽默玩笑、表情肢體語言等,來點撥學生思路,不斷活躍課堂氣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究欲望。
二、創設情境平臺,不斷激活學生自主探究思維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在奠定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意識的基礎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不斷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這方面,我的主要做法是:創設情境平臺,讓學生在“趣”中“學”、“探”中“悟”。
1.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實質上就是創設一種以激趣為前提,以思考為核心,以獲取知識并形成創造個性為目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成人學生來說,當前所學知識內容在過去大多已經學過,自然沒有什么“新鮮感”。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尋找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材料,通過選取或設置具有思維價值矛盾與沖突的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情境,設置一些新穎且是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引起學習積極思維,讓學生能帶著問題動起來,并達成教學目標。例如在教授“貨幣的產生和本質”這一節前,我布置了“人民幣升值對我們有什么影響?”、“金錢是不是腐敗的根源?”兩道預習題。由于這兩個問題都是大家關注的“熱點”,紛紛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大量資料。第二天上課時,我首先展示了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外幣,請大家猜它們分別是哪國的貨幣。美元、英鎊、歐元、港幣等五顏六色的紙幣更加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順勢而為,我組織學生就兩道預習題展開討論,大家思維活躍、旁征博引、踴躍發言,我則不失時機地將貨幣的產生、本質等理論引進學生討論之中,使學生在不經意間掌握了教材重點、難點、模糊點、易錯點,理解了較為抽象、枯燥的概念、原理。進而我又給學生安排了“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課后作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更好地以“知”促“行”,同時也很自然地導出了下一課的主題——貨幣的職能。
2.創設“生活”情境。知識建構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建構當前事物意義的過程,是學生通過驅動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成人學生的學習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實用性,二是自我導向性。對于與自己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他們熱衷去學,反之則不愿學。這就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善于將各個知識點與學生們關注的現實生活問題緊密聯系起來,以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實際為重點,創設“生活”情境,充分激活其自主學習探究的思維。例如在講授“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內容時,我首先拋出“你平時消費有否向商家索取發票?”的問題,由于它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立刻引起大家的熱烈反應。隨即我又拋出“消費時應不應該向商家索取發票?”的問題,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對這一“小中見大”、“淺中見深”問題的深入探討,學生們不僅懂得了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較好地掌握了本課知識,而且也明確了消費時索取發票的意義。又如在學習《經濟生活》“價格變動的影響”一節時,我先放手讓學生到超市、市場去考察調查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為了增加探究的針對性,我選擇和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豬肉”為主題,讓學生去調查,統計近兩年豬肉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然后根據教學知識點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回憶有關生活現象,提出“你感受過商品價格變動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嗎?說說你體驗最深的事例。”接著設計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借助課前的資料和以往的生活經驗加以解決。如一般家庭感受最深的是最近肉價的上漲。肉價的上漲給我們的生活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它會影響到豬肉生產環節嗎?如果有影響該采取什么對策?對養豬你有何建議等。這樣做,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自主探究的思維,在一系列的問題探究中實現了三維目標的統一。
此外,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還注意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心理特點,通過歌曲、故事、漫畫,并運用角色扮演、演講、辯論、游戲等多種形式,精心創設“參與”、“情感”、“激勵”、“思辯”等情境,鼓勵學生思考探究,從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會學、學會和樂學,不斷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抓好四個環節,切實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要告訴學生做什么、怎么做,而是要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自己認識到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因此,我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注重抓好以下四個環節:
1.預習自讀。這是學習的起點和基礎。第一階段是在上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要求,針對教材重點難點、教材結構以及知識要點為學生選材設計。教師在設計課題時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注意將學科知識的學習以及方法性知識、策略性知識放到探究過程中,使學生在知識的學習、問題的發現及解決中體驗“方法與策略”。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自主行動的方向,布置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借助網絡或圖書館收集有關探究課題的資料,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有關思想政治科內容方面的網站,并提供在網上搜索學習資源的方法。第二階段是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先是讓學生自己粗讀,即先泛泛瀏覽教材內容,從字面上把教材讀懂;而后是教師引導精讀,即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重點地閱讀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通過圈點畫勾、加旁批眉批(感悟)、記下閱讀中的疑難點等方式,盡可能加深理解,搞清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培養學生樂學善思的良好習慣。
2.發現自疑。一方面,在預習自讀的基礎上采用請學生“讀”和“說”的方式,讓學生暢談對教材的理解和發現的問題。教師可從四個方面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一是與本課所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二是自己認為值得懷疑的問題;三是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問題;四是自己對教材的獨到見解。另一方面,“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光有發現是不夠的,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把疑惑之處提出來。提出問題是探究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比結論的得出更重要。教師的問題設計或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符合學生成長的需要,要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能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且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后能有“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感覺。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馬上拋出答案,應當鼓勵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即使一時想不出來,也要善于捕捉學生在思考中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加以鼓勵、表揚、肯定,同時適當給予提示,保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哪些是基礎知識性問題,哪些是當堂解決的問題,哪些是要課外拓展研究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把沒弄懂的疑難問題詳細列出以便下一步討論研究。
3.討論自解。針對上一個環節提出的問題,通過小組交流、全班討論進行自解。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巧妙設疑,提出論點,找到討論的契機,引導討論步步深入。既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又要緊緊圍繞中心有引導地進行。既防止放任自流,使討論會開成“啞吧會”或“嚷嚷會”,又防止教師包辦代替,使討論會變成變相授課。當討論不起來時,教師要設法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爭論相持不下時,教師要善于點撥,提出思考問題的正確方向;討論離開中心時,教師要突出重點,剔開派生的問題;討論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糾正。通過學生自己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真正地學會理解、鞏固和運用知識,解決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拓展提升。首先是教師進行精講,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成果作簡要點評。教師對學生自主探究結果的評價重點應放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教師點評不能用整齊劃一的對或錯來評判,應對學生具體結論作具體分析,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點評應以激勵為主,即使學生有點滴成功,微小進步,也應得到表揚和肯定,使學生體會到探究成功的樂趣。其次是注重引導學生將剛學的知識與過去所掌握的理論進行融會貫通,學會觸類旁通,促進思維發散拓展,把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達到切實提高實踐認知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