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淺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心理問題,他們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不具備完整的判斷力,并且小學生在心理上承受了過多的壓力。比如:學習壓力、家長壓力等等,而感覺到生活十分壓抑,長此以往,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傷害,甚至會導致抑郁癥。所以,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班主任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大家長”的身份去關懷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愛。只有在身心上得到了必要的關懷,同時給予學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才能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其次,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還對小學生人格和性格的形成有著積極影響。
二、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
班主任不僅僅是班集體的領導者,更是學生最親密的“大家長”。在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班主任不但要教授學生知識內容,還要承擔起學生道德修養培養的責任。同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和教育過程中,應該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況,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將心理健康滲透到日常管理中。其次,在日常活動中,也要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引導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問題。對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積極幫助他們排解學習上的壓力,以了解學生為基礎,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再者,班主任應該根據新時代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平等的去看待每一位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生活和學習中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最為重要的是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
三、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1.“以人為本”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應該在注重學生成績的同時,注重學生全方面發展。首先,學校應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開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心理健康課上,老師可以通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在課堂上,讓學生將生活和學習中的苦惱與大家分享,充分發揮出學生課堂主人翁的作用,學會去傾聽學生的一些想法,并且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其次,對于不愛溝通交流的學生,可以在課下進行溝通,老師要把握住每一次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通過組織班會或者交心會,在主題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去幫助學生排解壓力,疏導心理問題,并且根據學生在主題會的表現,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此外,班主任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自己也需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通過自身去影響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充分利用多樣化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很多的班主任以及老師都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各項能力的提升,造成班主任自身在心理健康知識方面掌握得比較少。因此,班主任應該不斷充實自己,學習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同時,利用信息化網絡平臺學習心理話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保障。其次,為學生營造健康的課堂氛圍也尤為重要。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占很大比例,課堂氛圍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由于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弱,自尊心較強,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很難承受老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在課堂教學上,老師要注重批評的方式,并且在批評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于其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排解和疏導,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創新心理健康方式,為學生和老師創設一個平等溝通交流的平臺,并且以朋友身份進行交心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3.開展專業的心理健康輔導教育,組織班集體活動。在日常管理和教學中,班主任可以積極的組織健康的班集體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得到身心放松,讓壓力得到一定釋放。其次,在組織班集體活動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感受班集體的健康氛圍,在健康氛圍中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同時在活動中感受樂趣,讓他們更加熱愛這個班集體。再次,定期開展專業性心理健康輔導,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還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從而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作者:徐媛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