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術教學小學數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要潮流,不斷發展的計算機和網絡,正在越來越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教育部決定分三個層次在全國中小學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同時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這個決定對培養新時期的創新型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謂“整合”指的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各種要素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使系統內諸要素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并使之具有內在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從而使系統各要素發揮最大效益。在教學中的將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就是使用信息技術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得學科課堂教學發揮出更大的效果。本文主要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進行研究、探討。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體驗知識的獲取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十分強調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的訓練,重視解題技巧的演練與對結果的應用,忽視了知識獲取與解題的過程的重要性。最后導致了本來生動、機智、充滿創造力的整個數學思維過程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眼中的數學不過是一些純粹的理論和枯燥的運算,沒有多少實際用處。這樣的觀點嚴重的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而現代信息技術這可以為我們解決這樣的難題,有很多的教學軟件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幾何畫板”等其他教學軟件,為學生“做”數學提供必要的工具與手段,讓學生可以自主地在“問題空間”里進行探索,來做“數學實驗”。
(二)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
教材上的知識都是通過文字描述以靜態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只有將這些靜態的知識進行動態化,形成一個知識呈現的全過程,才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的思維轉向活躍。信息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到學習與探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利用計算機進行動態的演示,可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可以將文字、動畫、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元素融入課堂,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覺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
(一)內容上的整合
與網絡上的信息相比,教材上的內容明顯有一些滯后,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而且當今世界上最鮮活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數學學科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由于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限制,很難在教材中反映出來。然而通過網絡可以為學生準備豐富的數學學習材料,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來源生活,同時數學知識也是為生活服務的。例如在教學“兩步應用題”的時候,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資料,從學生比較有興趣的亞運賽事出發,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原型”,依靠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直接興趣,激發學生想創新。又例如在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在課前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數據(可以上網),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進行匯報。他們查到的資料多種多樣:有的是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有的是熱播劇的收視率等等。通過讓學生自己搜集數據,讓學生接觸到各種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不僅可以讓學生輕松的學習到知識,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正是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打破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來,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的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與此同時也讓教師能夠拓寬視野,有助于教師從傳統的思想中擺脫出來,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開放性的訓練,對于同一個問題每一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答案,從而搜集到的材料也會不一樣,最后交流的時候都能夠從他人的成果中汲取優點,獲取更多的知識。
(二)在教學方法上的整合
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雖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與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相比仍然顯得單一,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習方法也較單一、被動。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具有開放性,學習過程中具有交互性;內容上也會更加的形式多樣。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在安排課堂練習的時候,利用計算機將正確、錯誤的評價以及提示、指導、建議等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同時也將學生的不同解題過程,通過網絡在屏幕上進行顯示,從而讓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交流,起到了交互作用。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可以快速的知道自己的不足,還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也可從中獲得教學反饋信息,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使教學過程向教學目標靠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
信息技術在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的明顯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主導者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的角色,同時也是指導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探索活動的輔導者與支持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的組成各種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整個過程都讓敘述按自己的意愿進行,讓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與控制降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指導。
(三)與學科評價進行整合
只要是學習,就會存在對學習效果的評價過程。而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十分的重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發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教師除了有數學學科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數學思想、解決問題四方面的評價外,還要對學生信息技術技能方面的評價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評價以及對信息敏感性、網絡文明、資源共享等情感的評價。讓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有較好的發展,讓他們真正具備生活在信息海量世界里的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未來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整合將會是一種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也一定會成為21世紀的主要教育教學方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提倡與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的方法與過程,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好的方法,為后來的教師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