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游戲之心理健康功能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游戲是人類在一定規則約束下進行的一種娛樂活動。早在人類社會初期,游戲被作為教育和體育的手段,人們借助游戲對自己的后代進行教育、傳授各種社會活動經驗。當今,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現代兒童樂園大型的電動游戲、電子游戲等,則是現代社會信息科學技術新發展的反映。
1體育游戲及其心理學基礎
在當代游戲理論中,不同的心理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游戲與心理的關系,主要表現在:
1.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與游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游戲也有潛意識的成分,他指出游戲是補償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的愿望和克服創傷性事件的手段,游戲使兒童能逃脫現實生活中各種強制和約束,發泄在現實中不被接受的危險,緩和心理緊張,發展自我力量以應付現實的環境。
1.2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與游戲
桑代克學習理論認為游戲也是一種學習行為,遵循練習律和效果律,受到社會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響。桑代克認為各種文化和亞文化之間對不同類型行為的重視和獎勵,其差別將反映在不同文化社會的兒童游戲中。
1.3皮亞杰的認知動力說與游戲
皮亞杰的認知動力說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新的復雜客體和事件的方法,是鞏固、擴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維和具體行動結合起來的方法。兒童在游戲時并不發展新的認知結構,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經驗適合于先前存在的結構,即“同化”。皮亞杰還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兒童特定時期的游戲方式,在感知運動階段,兒童通過身體動作和擺弄、操作具體物體來進行游戲,也叫“練習游戲”;在前運算階段,兒童發展了象征性功能(如語詞和表象),能把眼前不存在的東西假想為存在的,因而可以進行象征性游戲;在具體運算階段,出現真正有規則的游戲。
1.4艾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論與游戲
艾里克森從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釋游戲,他認為游戲是思想和情感的一種健康的發泄方式。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復活”他們的快樂經驗,也能修復自己的精神創傷,這一理論已被應用于投射技術和心理治療。體育游戲,是在游戲發展進程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它融智力發展、體力發展、身心娛樂為一體,體育游戲既是游戲的組成部分,又與體育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體育游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們身心健康、發展智力及社會適應性、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等為目的而進行的活動。體育游戲是按一定目的和規則進行的一種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也是一種有意識的、創造性的和主動性的活動。
2體育游戲的特點
2.1趣味性
辭源中說:游戲乃“玩物適情之事也”。游戲是有趣的玩耍類的活動,它既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歡快,也能滿足人們對娛樂的需求,因而,盡管它并不能直接創造物質財富,但還是能吸引各種不同的對象主動參加。體育游戲作為游戲的一種,它必須具有趣味性,如果沒有趣味性只能稱之為體育練習或者身體練習,不能稱之為體育游戲。
2.2教化性
體育游戲在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教化中具有積極性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在游戲中,游戲參加者遵守游戲規則,控制、約束自己的行為,游戲體驗有助于游戲者形成行為的社會定勢,內化社會行為規范。體育游戲中的群體活動、角色的扮演、角色的轉換與互動,能滿足少年兒童社會歸屬或團體歸屬的欲望,可以幫助他們掌握人際交往技能,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等。體育游戲具有的競賽性和結果的不確定性等特征,可以激發游戲者的進取心和自尊心,培養他們的道德感和責任感,促進他們健康個性心理的形成與發展,同時為少年兒童創造一種合作、競爭,又相互鼓勵、彼此理解的環境,在這種生動活潑、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少年兒童的個性與社會性得到高度發展。
2.3綜合性
體育游戲的綜合性特點主要體現在:①任何體育項目的練習都可以作為體育游戲的素材;②幾乎任何體育項目都可以將體育游戲作為教學方法與訓練的手段;③體育游戲可以培養與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又能運用它學習與提高運動技能、技術及戰術。可以說,在已有的體育手段中,體育游戲是綜合性最強的一種特殊的體育手段。
2.4健身性
體育游戲的健身性區另于智力游戲的地方在于體育游戲是通過身體運動的方式進行,這種進行方式與體力勞動一樣,本身對人體便具有鍛煉的價值,而在實施中,游戲的創編與組織者又有意識地采用各種不同手段與形式,賦予游戲以某些特定的鍛煉價值,以便通過游戲達到預定的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2.5規則性
人類的各種活動都是適應人類的需要而產生的,娛樂活動,即平時人們所講的“玩”,就是人類的一種很重要的、精神上的需要。游戲是“玩”的一種,是一種有規則的玩,或者說是在一定規則約束下的玩。體育游戲是游戲的一種,也有一定的規則。沒有規則的游戲只能稱之為玩,不能稱之為游戲。例如,小孩的“玩泥巴”、“玩水”。由于規則能夠約束犯規行為,維護游戲的安全,保證雙方的公平競爭,引導游戲的技術與戰術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而游戲的規則在游戲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體育游戲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功能,過去人們認識并不多。1992年,國際運動心理學會發表了名為《身體健康與心理效應》的聲明,充分肯定了體育鍛煉對健康心理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是多方面的、是明顯的。學校體育課中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不但能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動能力以外,還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筆者通過對2008級、2009級、2010級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五年制體育教育專業開設的體育游戲課程,對其心理健康功能進行的研究,表現如下:
3.1改善學生的情緒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反應。人生活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中,經常會因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等產生緊張、憂慮、壓抑、悲痛等不良情緒反應。體育游戲則是改善不良情緒的一種非常適當的方法。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由于大腦處于較強的活動狀態,體溫升高以及腦內啡吠釋放原因,可以轉移個體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從而擺脫痛苦和煩勞,振作精神。當今的學生將面臨學業考試,以及家庭、學校、社會的各種壓力,很容易產生沮喪、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經常參加體育游戲可使緊張情緒得到一定的緩解,焦慮的反應降低,改善不良的情緒狀態。
3.2開發學生的智力
體育游戲有利于啟發思維,促進智力發展。人的大腦發育程度與人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心理環境有關。在人的認識活動中,任何意志行為或動作都是從外部逐漸轉化為內部,從生理水平變為心理水平,并由此相互影響的。體育游戲是一種復雜的條件反射過程,它取決于大腦皮層對內、外感受器所產生的各種信號的分析能力。在游戲中,學生創造力、認識力、接受能力等得到了培養和鍛煉,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智力發展。如“組間接力跑”、“算術接力跑”、“填空接力跑”等游戲可以發揮學生的思維創造和和應變能力使學生智力得到發展。體育游戲結合體育保健知識、人體運動知識、體育名人、體育競賽知識及學生平常生活、學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有關知識、開發智能。特別是利用雨天無法開展室外教學的特點,在課堂里組織一些益智游戲課,效果更好,可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創造能力。
3.3激發學生的興趣
體育游戲一般都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能使參加的學生感到很有樂趣,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另外,體育游戲能使體育課充滿歡樂,使學生的疲勞在歡笑聲中被沖淡,也能讓學生更熱愛體育課。興趣是屬于人的一種心理現象,是優先認識事物并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與人的感情緊密相連,與需要密不可分。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從事活動的積極性通常和他們的愛好興趣密不可分的,可以抓住學生對體育游戲興趣,從興趣入手,進一步啟發和激勵他們學習體育的熱情。
3.4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感情的整體評價,它是由許許多多的自我認識所組成的,如“我是什么人”、“我喜歡什么”、“我不喜歡什么”等。自我概念與身體表象(指頭腦中形成的身體圖像)和身體自尊(個體對自己運動能力及身體外貌、身體抵抗力和健康狀況的評價)有關。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對身體表象的不滿意會使個體自尊變低,并產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癥狀。研究表明,肌肉力量與身體自尊、情緒穩定、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形成正相關,加強力量訓練會使個體的自我概念顯著增強。堅持體育鍛煉可使人體質強壯,精力充沛,有效地提高人的身體表象和個體自尊,有助于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3.5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學生中有些是患有抑郁癥、焦慮癥,有的嫉妒心比較重,也有的是情緒發展或認知發展出現了問題。可以通過體育游戲診斷和治療大學生的這些不健康心理。所以,“游戲療法”現已作為心理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心理機能不正常者的情緒得到了調節和穩定,增加對生活的情趣和信心,并通過在游戲中不斷地探索新奇,使其笑口常開,知足常樂,從而達到“治體必先治心”的目的,從而促使其身心機能得到和諧的發展。
3.6完善學生的人格
體育游戲是一種身體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人體會碰到各種困難,如生理惰性、氣候變化、動作難度、畏懼心理、疲勞以及損傷等,體育游戲在克服這些困難的同時,可以培養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增強承受挫折的能力。而且,體育游戲中任何人都必須學會服從安排、遵守規則,理解要求,超脫自我,使身心融入群體,并克服傷害別人或破壞財產的心理和行為。有助于提高每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個體形成積極興趣、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3.7增強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現代社會化的進程愈演愈烈,一方面在工作中的團隊精神及協同合作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特別是網絡時代的來臨,使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來越缺乏直接的社會交往機會。體育游戲是由各種角色、形式、結構、規則組成的身體活動,是一個增加人與人接觸的好平臺,可使個體忘卻煩勞痛苦,消除孤獨感;同時能有效地促進與他人協作能力的養成,提高心理素質,提高對現代社會發展的適應性。
4當代體育游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思路及對策
4.1加強學校體育游戲課程的建設
現行的課程開設中,單獨將體育游戲作為一門課程的學校并不多,從上述體育游戲之心理功能可知,加強學校體育游戲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生活壓力的突顯,教會學生在課外如何學會放松,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健康,將體育游戲列入課內則為首選,根據不同的專業,開設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度高的體育游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4.2將體育游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各大高校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如每年的5月25日即“5•25心理健康節”活動,各高校通過各種各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心理游戲已成為學生受喜歡的活動項目之一,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將體育游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既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又達到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作者:黃新紅 陳偉敏 單位: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