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發揮管理科學增強經濟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多企業是規模上夠500強,但在管理、品牌、隊伍素質、社會責任等軟實力上,還有很大的差距。
歐美的跨國公司,注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注重全球管理標準和管理體系建設,注重管理信息化,注重職業經理人建設,對各地子公司的管理更加規范,整體運行效率高。
日本的企業,注重精益生產,注重全員參與的現場管理和持續改善,注重多種管理工具的運用,基礎管理扎實,產品質量高。相比之下,我國相當多的企業,拼的是粗放式投入,靠的是人口紅利,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缺乏系統的戰略管理,缺乏有效的集團管控,缺乏科學的管理標準、管理體系和管理流程,缺乏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全員持續改善的積極性不高,管理工具運用少,現場管理粗放,浪費現象普遍存在,成本居高不下,質量不可靠,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一些企業,如三鹿奶粉、達芬奇家具等,喪失商業倫理,缺乏社會責任管理,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災難和損失。
從2012年3月份開始,國資委在央企轟轟烈烈地開展“管理提升活動”,可謂抓住了要害,說明提高企業基礎管理、專項管理水平是我國央企當務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進一步提高央企的管理水平,對提高各類型企業的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對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一是正視管理差距。我國企業的真正成長是在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時間,與歐美企業的百年發展史相比,普遍缺少管理經驗的沉淀,缺少系統的管理認知。我國企業重視技術創新,重視技術投入,但普遍輕視管理創新,輕視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投入。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與黨和國家的要求相比,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還普遍落后。我國企業的員工特別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增強趕超世界一流管理水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培育發現問題暴露問題并持續改善的企業管理文化。日本的管理文化是鼓勵發現問題,分析要因,解決問題,完善管理標準,再持續改善。我國管理文化的一個頑疾,就是報喜不報憂,遮掩問題,如果發現了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追究責任而不是整改。這樣的管理文化導致企業自下而上層層回避棘手的問題,長期壘積問題會導致企業進步緩慢,缺乏商譽和市場競爭力。
三是樹立管理標桿,以點帶面。國家電網的社會責任管理,中國石化的采購管理,中國兵器裝備的戰略管理和精益管理,華為的創新管理,臺塑的合理化管理,香港長實的資本運作管理,堪稱企業管理的優秀代表,成為大家的學習楷模。
四是培育大批卓越的管理人才。國內企業普遍重視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不夠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市場也缺乏對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和優秀管理人才的評價機制。
一般來講,技術人才促進了產品創新、項目成長和社會進步,無疑具有巨大的歷史作用,而卓越的管理人才也非常重要,能夠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建設強大的“經濟帝國”,使之成為本國本地區民族工業、國際競爭力的標志。如微軟的蓋茨、通用電氣的韋爾奇、蘋果的喬布斯、三星電子的李健熙、海爾的張瑞敏、中糧集團的寧高寧、臺塑的王永慶、長江實業的李嘉誠等。
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還需要大力促進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促進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促進高效的現代管理工具的廣泛運用等。科學發展呼喚科學管理,我國的特色需要中國式管理,偉大的復興需要偉大的管理文明。
作者:劉慶志劉春艷單位: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