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設情境,鍛煉聽說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決定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情境化。運用信息技術創設逼真的情境,激發學生“說”的興奮點,誘發“說”的欲望。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中句型“Doyoulike...?”“Yes,Ido.”“No,Idon’t.”時,我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媽媽帶著Ben去商店購買動物面具的錄像,創造出一種真實的氛圍。學生觀看后,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我便趁勢指導學生模仿相關用語,學生很快就學會了“Doyoulike...?”“Yes,Ido.”“No,Idon’t.”這些句型。然后我不失時機地消掉課件中對話的聲音,讓學生充當角色給課件配音。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體運用,還提高了聽說能力。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聽說訓練,學生學得輕松,思維活躍,注意力持續穩定,訓練效果好。
二、擴大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老師在一堂課上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書寫各種單詞、重點句式,教學起來繁鎖、費力、耗時。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前將所需板書、板畫、作業等內容制成課件,在教學中展示出來,就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能在相同的40分鐘內,呈現更多的知識,既清楚又規范,同時也擴大了課堂信息容量,從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例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昆蟲類單詞時,過去我總是運用昆蟲的圖片讓學生反復看、聽、讀,學生在一堂課上只能掌握幾個昆蟲單詞的單數和復數。但運用了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后,課堂教學的容量就完全不同了。我或以生動形象的昆蟲圖像、或以昆蟲發出的特有的聲音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看看、聽聽中給學生更多說的機會,例如:“Ilikebees.”“Beeslikeflowers.”“Grasshoppersjumphigh.”信息技術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由此提高了昆蟲類單詞的學習效果。我在學生掌握單詞后,引導學生閱讀短文Insectsareourgoodfriends,學生不僅能全部閱讀通順并且能根據短文填空甚至復述短文。這是我在沒有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前從來沒能達到的。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僅用聽覺的學習,三天后的遺忘率是80%,僅用視覺的學習,三天后的遺忘率是50%,聽視覺協同合作的學習,三天后的遺忘率是18%。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種器官共同參與的學習效果最好。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使聲音、形象相結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因此它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實現評價多元化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信息技術下的英語教學評價,通過網絡和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可以輕易地使教學評價達到多元化。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顯示屏上一個個活動的哭笑臉就可以勝過教師口頭的good,great,excellent等,從而博得小學生的青睞。課件中設計好的陣陣掌聲賽過課堂中同學們的陣陣掌聲。網絡上不經意的一個閃動的卡通笑臉,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設計好的一個個由易到難的任務,會伴隨不同的難度獲得網絡給予的不同評價,激發學生不斷向新的任務進行挑戰。教學評價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時時以新的面孔,新的方式出現,體現了評價的多元化。實踐證明,信息技術教育在小學英語中的有效運用,給我們的學科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無窮的樂趣,并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這需要教師在鉆研教材的同時搜尋圖像資料,制作出新穎、生動、有趣、高效的多媒體課件。
作者:程潔單位:張家港市云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