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文化景觀設計中的發展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博大精深。然而少數民族文化更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赫哲族是居住在我國東北部三江流域的一個少數民族,世代以捕魚、農耕為生。多年來的生活積淀,使本民族在居住文化、民俗文化、社會文化、語言文化、藝術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民族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旅客前來觀光。近年來國家對于少數民族文化景觀的支持與關注也在逐年遞增。因此,在該區域政府的支持與領導下,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景觀設計開展的如火如荼。這對于傳承、保護赫哲族民族文化有著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赫哲族的民族文化與景觀設計的結合,既做到了保護即將瀕危的赫哲族文化,也為民族人民、區域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有利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傳播發展。
關鍵詞:赫哲族文化;景觀設計;發展思路
一、赫哲族文化特點
赫哲族是我國東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民族人民用智慧與辛勤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漁獵文化。大多數赫哲族人居住在黑龍江省的饒河縣、同江縣,少部分分布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縣的村子內。赫哲族沒有自己民族文字,主要靠口頭相傳,語言是由阿爾泰語系中的通古斯語發展分化而來。由于聚居地受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和語言的改變不斷地豐富起來。后期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與分化,一部分赫哲族人被其他民族融合,只有極少數赫哲人保留在本地區,發展成為現在的赫哲族,并保留下獨具民族特色的生活文化、居住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民間民俗文化等等,我們將它們稱之為赫哲族文化。
二、赫哲族景觀設計的背景介紹
現如今保有赫哲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村落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注重對村落遺址的保護,并在保護的同時用創新的手法將民族文化與景觀設計完美結合。在赫哲族獨特的環境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自然景觀也是獨特的,只有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開拓出有自己本土特色的景觀發展的新模式,才能達到赫哲族民族文化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共生。
三、赫哲族民族文化景觀設計中的要素分析
通過調研分析赫哲族文化景觀的現狀及構成內容,現將赫哲族文化景觀要素分為民族村落聚居地景觀、民族物質文化景觀、民族非物質文化景觀等。可以將赫哲族的民族文化運用到景觀設計中進行多樣化的表達,也可以提煉出赫哲族的民族景觀的文化符號、民族村落的布局手法、民族的思想情感。將這些要素運用到景觀設計中來使景觀更具價值與魅力。赫哲族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該民族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多樣的民族文化,赫哲族文化與景觀設計的結合,有利于本民族民族文化的發展也有利于民族文化更好的傳播。從赫哲族的薩滿和圖騰都能夠看出民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態自然觀。赫哲族的各種神話傳說,都體現了赫哲人的勤勞勇敢、誠信與孝道。還有赫哲族的長篇民間說唱文學伊瑪堪更多的體現了英雄主義精神。所以我們可以將赫哲族這一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中的文化內涵以元素的形式提取出來,并植入景觀設計中來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使所呈現出來的景觀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例如,同江市街津口民族文化村落中薩滿祈福小品、圖騰柱以及魚鰉雕塑等,都是對赫哲族文化內涵最好的挖掘與呈現。在赫哲族民族文化景觀設計中可以提煉該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可以以形狀和色彩的變化在建筑或者景觀小品的外表面進行裝飾與造型,這更能體現出建筑與景觀小品的層次感與多樣性。將赫哲族非物質文化以景觀設計的形式植入到展覽品、廣場、景觀小品、景觀雕塑等具體的物質上來,在此基礎上更加注重景觀符號的功能性表達,景觀符號的表達不能只局限于外在的觀賞,在技術與選材方面也應加以創新。從赫哲族民族聚居建筑中挖掘出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與文化元素并將這些元素與地域文化特征相結合,深化整體布局,并以個性化和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民族性、觀賞性、功能性作為文化景觀設計的重要依據,設計出更具赫哲族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觀。
四、赫哲族民族文化景觀設計與發展思路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積極實行民族政策,大力發展民族產業,使得少數民族的民族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赫哲族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托著自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鄉土風情、民俗文化、民族文學、歷史遺跡等建設出獨具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觀,這樣既能給族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還能達到宣揚繼承赫哲族的傳統文化,讓中國乃至世界的人民去了解這個古老民族的歷史文明。在赫哲族文化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應該重視原有區域元素,把重點放在塑造該地風俗文化以及強調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上來。形成赫哲族特有的景觀風格,讓更多人去了解赫哲族文化的特點,體味赫哲族這一少數民族的景觀特色。
(一)民族文化景觀與人的互建與共生
景觀與人具有互建與共生的關系,想要赫哲族文化景觀得以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建造與使用的過程中都保持著可持續性,建造和使用能夠使赫哲族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當今飛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這對于赫哲族文化和赫哲族文化景觀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調研分析對赫哲族文化景觀的發展提出建議,可將該地區其他寶貴的旅游資源與民族文化景觀相融合,來進行線狀的拉長。提高赫哲族整體的知名度,這樣既帶動了民族村落的發展,又為邊境民族文化景觀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寶貴建議。我們更應著眼于當地的人民而進行設計,讓赫哲族的村民以及使用者也參與其中,表達他們的景觀意象和場所情感,才能更好的傳承赫哲族文化。達到人與文化景觀的相互建設與共同生存。
(二)堅持可持續設計原則
民族文化景觀的可持續設計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依托自然界中自然系統自身的更新和再生能力輔以最少的人為設計,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所以說在民族文化景觀的設計中要尊重自然,突出自然。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是歷史已經形成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在順應自然的前提下去完善和改造,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合理的結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個整體。在選材方面也應考慮材料本身的節能、環保特征,不要只考慮材料的觀賞性、實用性。在設計時應盡量挑選一些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環保材料,利用當地的材料既能夠節約資金又便于日后的管理,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可持續設計的關鍵就在于在規劃設計中要綜合考慮自然和人文等因素,注重創新手法,以此來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民族文化景觀設計。
(三)赫哲族民族文化景觀的發展與展望
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很少有時間走出戶外與周圍景觀環境進行互動,如何讓人們走出室外并參與到景觀環境中來產生情感的共鳴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焦點。所以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應以此為契機,再設計的同時去融入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樣既能提升設計的整體文化內涵又能提升少數民族的關注度,使得民族文化景觀得以更好的發展與延續。對于少數民族文化景觀的價值認知也會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有所完善與改變。對于赫哲族文化景觀的建設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保護原有居民建筑以及布局的方式,并在保留赫哲族文化特色的同時,充分挖掘出該民族的鄉土特色、生活習俗、民族工藝、民俗節日活動等以便應用到赫哲族文化景觀的規劃與建設中來。例如,可建造有關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數字化展覽館,將以上特色與元素都涵蓋其中,館內展示赫哲族的文化遺產、民族文學藝術、生產耕作方式、傳統建筑形式等等。這樣既能讓更多人去了解赫哲族這一少數民族的鄉土人情,民族文化,又能很好的傳承與發展赫哲族的民族文化。與此同時也應加大對赫哲族民族村的生態保護力度,通過多種傳播方式與渠道來啟發人們保護民族村的自然與生態環境。提升民族村落的價值,對民族村落文化遺產進行法律的保護,這就是對整個民族文化最好的延續與發展。赫哲族文化景觀重在塑造民族景觀的紀念性與實用性,通過呈現出來的紀念性景觀來加大人們對赫哲族民族文化的認識,同時賦予了景觀更為深刻的民族記憶。這有利于吸引更多游人前來觀光,博得更多人的關注,很好的促進了該地區民族的經濟發展,為該民族人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實現赫哲族民族旅游業的發展,為赫哲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五、結語
隨著物質文明的極大豐富,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從物質消費轉化為對精神文化的消費,這就為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一個民族的建設與發展又是該民族歷史文脈、地域特色、時代特征的綜合反應,民族的社會文明與發展是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積淀與打磨的,更何況對于作為少數民族的赫哲族來說它的延續與發展更需要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與擔當。在赫哲族民族文化景觀的規劃設計中要保證民族歷史文化不受損,不要盲目的照抄照搬,應該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與內涵進行合理的創新與表達,并結合現代媒體技術的開放性與互動性來連接現代生活,使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滿足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樣才能更好的弘揚與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并以多角度的發展思路去面對世界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胡海勝,唐代劍.文化景觀研究回顧與展望[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6(5):95-100.
[2]楊承雪.當前赫哲族精神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3.
[3]呂慶華.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4]孫杰遠,劉遠杰.融合與認同: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及其路徑[J].中國民族教育,2012(1):7-9.
[5]岳忱瑞.地域文化景觀下的現代城市景觀設計[D].沈陽:沈陽建筑大學,2011(2).
[6]李穎.圖們江流域朝鮮族特色旅游景觀設計研究[D].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大學,2013.
作者:陶瑞峰 于巧媛 單位:東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