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場需求下電工電子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經濟和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電工電子等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的要求,企業更加偏重技術型。然而,在傳統的教學中,電工電子教學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學校必須改變電工電子的教學方向,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當前,大部分學校的電工電子教學觀念落后,普遍不注重實訓教學,在實訓內容的設置上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并且教師仍沿用老套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知識,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使得學生在就業時無法勝任崗位,也導致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調查發現,人才市場對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要求:是否有足夠深專業知識勝任工作;是否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況中;是否擁有并掌握工藝和工程施工知識。例如,單元電路級的設計和測試工作是工作中經常碰到的,而學校所教授的知識要比這個深得多。在工作中,對電路方案的要求既要簡單又要將功能實現。但是,當前學校的教學內容是以理論為基礎,并且學習的時間很長,不實用。與電工電子專業相關的崗位,在工程施工、產品制造上需要運用工藝技術,如布線、技術規范、施工標準,等等。而學校對這些內容都比較忽視,涉及程度不高。但是,很多學生在上崗后,就會馬上用到,用人單位又不太愿意花時間精力去培養學生,所以市場出現應用型人才短缺的現象。
二、基于市場需求轉變電工電子教學方向
面對傳統電工電子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學校必須改變電工電子的教學方向,培養出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具體而言,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于市場需求加強實踐教學。
在實際的工作中,電工電子行業涉及的內容廣泛,要求從業者是以技術人員的身份從事企業的實際操作工作,工作任務明確,針對性強,技術性要求高。這就要求電工電子專業的學生應學習符合企業的工作內容,具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和優秀的動手能力。為此,學校必須基于市場需求進行教學改革,從以往重理論教學轉向重實踐教學。一是教師應以社會實際案例講解知識,帶領一部分學生做課題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思維。二是舉辦對抗性的競賽,實戰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包括小組合作、個人能力的競爭以及專業技能和創新設計能力的競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注重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從而使學生緊跟市場需求,學校與市場結合順利過渡。
(二)基于市場需求加強校企合作。
在對實踐教學進行完善的同時,也要為學生創造開放式的實驗實訓,以增加學生的實訓機會。目前,面對學校實訓設備的不完善、新知識的不斷增加,想要在學校完成各種實訓內容是不切實際的,所以,為了解決學校條件不足的問題,學校應當與企業合作。當前市場經濟施行的是產學研模式,以企業為主體,學校為輔助,因此學校要更加注重學生企業實踐的能力培養,對學生實行生產與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積極與企業形成協議,讓企業成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基地,讓企業和一些學生形成點對點的合作關系,即企業收納學生定期性的實習,在每個周末讓學生進入定點的企業學習,這也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最佳方式,同時企業也會有更多的創新機會和不同的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還能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這也是加強校企合作的初衷,讓學生到企業中去。這不僅是一種合作,也是一種人才培養的模式,值得學校花費精力去探索這種教學方式和改革措施。
(三)基于市場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由于處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大部分學生主要在學校、家、宿舍這三個地方活動,對社會的了解相對較少。因此,很多學生沒有“居安思危”的觀念,缺乏就業的緊迫感,致使學習態度不端正,出現迷糊度日、游戲人生的現象。為此,我們在注重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也應當提升他們的非專業素養,讓學生建立起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并讓他們認識到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危機感”,使學生在適當的壓力之下產生學習動力,進而糾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是一個關鍵性問題。作為電工電子專業的學生,其專業的特殊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動手和實踐能力,能夠解決相當一部分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其專業的綜合能力。除了通過思想教育和理論灌輸增強學生就業意識和職業規劃外,自主能力的培養也需要學校提供相應的空間和條件,學校可以與有關企業建立培訓制度,讓企業的技術人員走進校園,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我培養的意愿,逐步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另外,學校可以開設專業的電子協會,周期性地開展會活動,老師帶動學生,高年級帶動低年級,形成校園風氣,增強全校師生的能力意識,鞭策學生自主地鍛煉自己和磨礪自己的自主能力。
(四)基于市場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市場的人才需求往往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而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一直受到企業的青睞。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首先,專業技能的創新,這是在基礎理論上的提升,是動手能力的深化,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新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奠定深厚的理論知識。其次,理論的運用和實踐,學校應當建立實踐機制和相應的措施,積極帶動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也是理論的深化教學的要求,能夠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上雙重積累。最后,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實踐創新也是技能創新的基本表現。例如,學校應該充分利用電子協會專業協會的資源,層層遞進地為學生提供創新平臺和帶動學生加入創新活動,并且建立創新獎勵機制,全面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積累。當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需要適當的調節,學校可以根據相關專業情況定期開展設計專業的教學,擴展學生的思維視野。另外,還可以開展一些全校性的創意大賽,其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養成創新培養的習慣。
(五)基于市場需求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當今就業市場上缺乏的是操作型人才,所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必經途徑。為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校方應當多設置一些與操作實踐相關的課程,改善實訓條件。操作能力需要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作為支撐,操作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從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學校可以從模擬操作入手,帶動學生模擬操作的積極性和意識,開放平臺,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和更多機會來參加操作。另一方面,讓學生全面了解典型企業工作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社會認識和企業認識,從而自覺地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以便于自己順利地在實際工作中過渡。另外,學校可以定期地帶學生去企業去實習,增加學生的實訓經驗,從而使學生自主積累經驗,重視自我操作能力的培養。
(六)基于市場需求加強師資培養。
學校應積極進行師資力量的投入和師資考核,可以將學生能力培養與師資培養掛鉤,將學生能力培養作為老師考核的參考之一。還可以在合作的企業中進行師資力量的培訓和教學技能的提升,讓老師的理論知識提升為自身綜合能力和人格魅力,這樣也利于老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應該積極促進全校師生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共同實踐風氣的形成,創新辦學措施,及時掌握市場動態信息,把握培養高素質高能力型人才的方針,依據市場不斷改革,形成良性的電工電子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和輸送人才。
(七)基于市場需求進行課程設置。
市場上要的是實際的人才,什么是實際?就是可以勝任工作的人。學校所授的理論知識太多,且用處有不大,如《電工電子學》的第四章第三小節“本證半導體”,具體介紹的是硅材料經過提純后形成共價鍵的結構,還介紹由于共價鍵的兩個電子被束縛,導致束縛電子無法成為自由電子,致使本證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很弱。像這種內容,大多會被用在學生的期末測試中,上課時,老師也會著重的講。但是,不論是用人單位的要求或是實際操作的過程,都極少會遇到本證半導體導電能力為什么會弱的問題。學校應當把理論課程更多地改為實踐課程,在總的課程中,起碼有二分之一的課程是以實踐為主。如果總的課程有60個課時,那么實踐課程可以占到30個課時。在上實踐課時,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滲入實踐課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識。如操作中用的是本證半導體材料制成的配件,老師可以由深到淺地引導學生,問這個配件具有什么物理特性,之后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特性。
三、結語
總之,教學的目的旨在為學校培養出更多能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為學生能夠充分就業做出努力,所以就業才是學校必須考慮的問題。當前,由于應用型人才的稀缺,應用型人才已成為企業及用人單位“瘋搶”的對象,因而學校應當從自身的教學教學方式出發,從對學生的培養中出發,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以便學生將來能滿足就業要求。
作者:何建勇 單位:百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