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環境下中職電子專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倡導因材施教,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電子專業人才
中職學生的基礎水平普遍都不高,尤其是電子專業的學生,他們選擇這個專業的主要目的是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一技之長。為此,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并結合電子專業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采取有效的策略,使他們在掌握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意識的電子專業人才,為我國電子行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為使每一名電子專業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同樣的發展機會,教師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對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具體包括: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個性特點、接受能力等等,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然后讓學生組成團隊進行合作學習。在團隊中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都能獲得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力也更容易被激發,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積極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給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良好環境
通過對大量的教學實踐進行研究后發現,課堂氣氛不但與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密切,而且還對學生思維的活躍度有著一定的影響。簡而言之,沉悶的課堂氣氛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活躍的課堂氛圍不但有利于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與培養,同時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中職電子專業教學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教材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常常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基礎理論上,從而使得課堂氛圍難以獲得有效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為了給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教師應當積極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或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進行電子專業晶體三極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電器,如:電腦、電視機等,提出晶體三極管在這些電器中的應用,以此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后,教師可以向他們提出如下問題:晶體三極管具有哪些特性?它的工作狀態有哪幾類?主要的工作區域有哪些?當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究,通過交流探討,不但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并且還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三、利用多媒體開展專業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1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都是中職電子專業的基礎課程,其中不乏一些比較抽象和概念化的知識,如果僅僅憑借教師的語言講解,很難使學生理解透徹,而利用多媒體工具可以創設出近乎真實的情境,這樣能夠使原本不易理解的問題變得直觀、具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應當盡可能與教材的知識進行緊密結合,從而使多媒體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例如:在教學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時,因這部分的概念相對比較抽象,語言的講解很容易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不但很難理解透徹,而且也不利于達到教學目標。此時,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與課程相關的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給大家,教師可對一些細節性問題進行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
3.2運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比較有效的途徑之一。這是因為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大腦會始終處于思考的狀態,并且能夠將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直接通過操作體現出來。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將操作與創造融為一體,此時的操作過程就是一個創造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然會獲得大幅度提升。由于受多方面條件的限制,以往的電子專業教學一般都是教師以黑板為載體,以圖片和器材作為工具進行授課,這樣學生不但無法直觀地看到電路展示,而且也很難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這極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看到整個操作過程,再加上教師從旁講解,學生可以很快地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此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操作能力,也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際操作時,容易造成電阻電容等元器件損壞,此時教師應當進行糾正,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問題,幫助學生改進,而不要責怪學生,以免影響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對中職電子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掌握與電子方面的有關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之外,還必須具備良好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在工作崗位中發揮出自身的創造性,給我國電子行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在對電子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教學重點,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作者:賀仕珍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