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色彩在古典園林建筑的用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保存下來的古典皇家園林中我們不難看出:園林建筑的用色大膽,大面積地使用原色,以紅色與黃色最為突出。之所以要用這兩種色彩,是因為統治者深信“陰陽五行”學說理論。“土是中心,以黃色表示,所以黃色象征權力,以黃為尊,黃色就成為皇帝專用之色”[3]。而紅色自原始時期便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并被作為一種表現美好的色彩,給人以希望和滿足。紅黃兩色作為古代宮殿的主要色調,充分顯示著壯麗風格的崇高性,為官者、被統治者的居所規定要使用其他色彩來避開這些色調,以突現封建帝王不可一世的尊貴性和皇權神圣不可侵犯的嚴肅性。
濃妝淡抹總相宜馬克思曾說過:“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盡管每個地域對建筑色彩的愛好有所不同,但人們對建筑美的追求都是一樣的。我國北方古典皇家園林,由于其服務的對象大多數是封建帝王階級,園林建筑的形式不能徹底地擺脫嚴謹的軸線對稱布局,其規模、外觀和細部的處理均要比江南私家園林建筑要穩重嚴謹,善于運用光與色的搭配,宛如古時涂抹紅妝的大家閨秀(圖2)。相反地,江南私家園林大多為文人墨客所建。他們遠離官場上的名利紛爭,追崇隱逸的生活。要打造出如此高雅格調的園林,在色彩的應用十分講究。白、灰黑、赭石等色彩正是江南私家園林建筑的愛用色調,猶如古時略施淡妝的小家碧玉(圖3)。
追求精致藝術品古代的園林建筑用色雖然受到生產技術與建筑材料的限制,但經過工匠的巧手仍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精致藝術品———建筑彩畫,豐富了園林建筑的用色。其實建筑彩畫自戰國時期便已出現,但應用范圍不廣。后來到了唐宋時期,園林建筑的基本色調轉為朱、白兩色,其木架部分使用朱色上漆,墻面部分則用白色粉刷,而柱、枋、斗拱上華麗的彩畫卻由朱紅色轉向青綠色,并大量采用了褪暈技法,很少用金,色彩變化有層次,精美活潑。彩畫在明、清時期才達到頂峰,其中清代彩畫最有特色,它的形式更規范化、程式化,有一套嚴格的等級規定。清代彩畫按照《工程做法則例》中的規定,建筑彩畫分為若干個不同的等級:最高的是和璽彩畫,其次是旋子彩畫,還有蘇式彩畫[2](圖4、圖5、圖6)。
從上述彩畫中可看出古典園林配色的特點:采用紅、黃、綠、藍四色作為繪圖的主要基調,融入色彩褪暈的技術,加入墨線與瀝粉貼金,以至各色的色塊互相融合。當中還選用稀貴金屬———金來勾勒圖案。從色彩學上來說,建筑彩畫上面的金已經被當做是一種色彩,成為紅與綠、黃與藍這兩組對比主色的過渡色。雖然使用的面積不大,位置比較分散,卻能起到一個調和過渡的作用,使建筑格外豪華氣派。
色彩是園林的精髓,是園林生機和魅力的所在。在園林中要想成功地運用色彩,就必須正確處理色彩對比與調和的關系,了解色彩所表達的情感因素。現代園林建筑應吸取我國古典園林的用色手法之精華,并學習外國先進的配色理念,運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現整體的協調。只有協調的色彩搭配,才能產生美的色彩關系,給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伍文捷單位:佛山市順德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清遠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