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糧油高產糧食生產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扎實抓好重大增產增效技術示范推廣
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一是會同省農業站、土肥站、種子站等落實五項增產增效技術推廣補助1.3億元。全省新增測土面積3000萬畝,糧食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新技術推廣范圍達到28個縣(市、區)。生物防螟常發區基本覆蓋,防治面積達到4088.84萬畝,超計劃439.84萬畝,防治效果達71.82%,可挽回玉米損失34億斤。玉米地膜覆蓋落實55萬畝,種子等離子處理900萬畝;完成鼠藥采購工作,為2015年春季農區統一滅鼠做好準備,確保防治在最佳時期,取得最佳效果。二是指導落實“高光效”技術示范500萬畝。其中:玉米343.1萬畝,落實在27個縣(市、區),平均畝產增幅為4.6%,可增產玉米2.05億斤;水稻156.9萬畝,落實在37個縣(市、區),平均畝產增幅5.7%,可增產水稻1.05億斤。全省玉米、水稻“高光效”示范總計可增產糧食3.1億斤。
打造科技集成示范平臺按照農業部的部署和要求,會同省財政廳提早制定下發了《2014年全省糧油高產創建實施方案》,指導各地本著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對增產增效技術組裝配套,因地制宜地推廣高產增效技術模式,在58個縣(市、區)建設糧油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625個,其中:玉米356個,水稻228個,大豆27個,馬鈴薯4個,花生6個,雜糧4個。全省示范片面積達到639.84萬畝,落實在494個鄉(鎮、場)、1735個村,涉及農戶35萬戶。通過開展糧油高產創建,有效地提升了全省糧油生產科技組裝配套應用水平,2014年625個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可增產糧食17億斤左右。
3.指導防災減災措施落實
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限度一是抓好生物災害防控,進一步強化了玉米螟、稻瘟病、粘蟲、蝗蟲等重大病蟲害,以及馬鈴薯甲蟲、蘋果蠹蛾、稻水象甲等檢疫有害生物的防控,做到了早監測、早預報、早阻截、早防控,有效地控制了生物災害的危害程度,全省各種病蟲害危害總面積比去年少56.4%,為嚴重旱災之年奪得糧食豐收做出了貢獻。同時,積極探索重大病蟲害先進高效統防統治技術,在榆樹市、德惠市開展了100萬畝次的稻瘟病統防統治飛機航化作業試點,并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為今后大面積推廣積累了經驗。二是指導各地積極開展抗旱保糧工作。針對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現的嚴重伏旱,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委黨組的部署和要求,及時啟動抗旱措施,組織指導各地及時進行澆灌。截止8月20日,全省累計投入抗旱資金5.3億元,動用抗旱水源井8.1萬眼、泵站327處、機動抗旱設備2.1萬臺套、機動運水車4.3萬輛,抗旱用電2182萬度,抗旱用油2.8萬噸,累計澆灌面積808.3萬畝。加之采取人工增雨作業,全省于8月18日基本解除旱情,抗旱奪豐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把旱災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4.牽頭組織啟動中部黑土地治理保護工程試點
推進省政府發展改革重點任務中部黑土地治理保護工程是2014年全省重點發展改革任務之一,按照分工,由省農委負責牽頭,日常工作由農業處負責。省農委會同省發改委、省國土廳、省林業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財政廳,共同制定下發了《2014年中部糧食主產區黑土地保護治理工程試點方案》,安排兩個試點片,共8個項目。為全面了解掌握試點工作進度,農業處定期開展工程建設情況調度,一方面為政府領導提供了適時的試點工作情況信息,另一方面促進了試點工作。2014年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各有關單位承擔的項目都完成了年度建設目標。省農委負責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項目落實面積20萬畝,保護性耕作地塊平均增產幅度達到19.5%;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推廣應用秸稈腐熟劑還田技術27萬畝,落實增施有機肥面積20萬畝。
5.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打造廉潔高效團隊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按照委黨組推進“五型”機關建設的部署,農業處黨支部認真組織全處同志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學習《談治國理政》、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黨員干部“禁令”手冊》、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等,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涵的理解,強化黨性修養、宗旨意識、依法行政理念,不斷提高全處同志政治理論水平,增強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的執行力。二是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扎實履行“一崗雙責制”。按照委黨組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處長既對全處業務工作負總責,又對處內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總農藝師、副處長及每位同志,分管和負責哪項工作,就對這項工作的廉政建設負責,把責任落實到了每個崗位和人頭。三是進一步完善廉政風險防控制度。按照“改革限權、依法確權、科學配權、陽光示權、全程控權”的思路,在上年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處繼續完善了“糧油高產創建補助政策指標分配制度”、“重大增產增效技術推廣補貼政策指標分配制度”、“水稻育秧大棚建設補助政策指標分配制度”、“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指標分配制度”等,基本建立起有效的廉政風險防控管理體系。同時,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沒有違規操辦婚慶喪葬借機斂財、接受有價證券、會員卡等現象。四是嚴格執行重大事項集體研究制度。農業處承擔著良種補貼等政策和項目落實工作。特別是重大技術推廣補貼、糧油高產創建都涉及政策資金分配問題,在提出供領導決策的意見上,堅持聽取多方意見,明確分配原則,集體研究后上報委主任辦公會。五是積極培養年輕人進步,有1名公考來的大學畢業生,經過兩年多培養,光榮入黨,現農業處全員均為中共黨員。六是加強政行風建設。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要求和委黨組的部署,不斷加強政行風建設,積極按要求參加政行風熱線等活動,較好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工作。
6.認真做好宣傳工作
不斷擴大我省糧食生產工作影響按照委宣傳辦的統一部署,農業處就我省糧食生產取得的成效、抗災保糧主要做法,配合有關部門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農民日報》、吉林廣播電臺、吉林電視臺、《吉林日報》等國家和省主要媒體進行了宣傳,有效擴大了我省在全國的影響。同時,為省委辦公廳信息處、省政府辦公廳信息處及時提供農業生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