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臨床醫學見習帶教評價調查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在2014年5月期中教學檢查中,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在2011級臨床本科專業316名學生中抽取50%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并發放調查問卷158份,回收問卷153份,回收率為96.84%。
1.2調查方法
通過查閱文獻并參考本院實際情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帶教態度、帶教方式、帶教能力、帶教整體滿意度、患者配合度等11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采用等級式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滿意率=各分項(滿意+較滿意)/調查人數×100%。
1.3數據處理
調查數據用Excel2003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臨床醫學本科生對臨床見習教師的帶教態度滿意率為77.45%;對臨床見習帶教方式滿意率為67.65%;對臨床見習帶教能力滿意度為69.28%;對教學組織的滿意度為69.93%;對臨床見習教學條件滿意率為67.32%;對教學醫院帶教整體滿意度69.94%。
3討論
通過對臨床本科見習各環節進行滿意度調查,可分析臨床見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發現的問題為臨床見習管理提供更多指導,進而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臨床實踐教學環節,提高見習質量,為臨床實習打好基礎。
3.1臨床見習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1臨床教學資源相對不足。
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特別是兒科、婦產科普遍反映見習帶教困難很大,見習教學資源明顯不足。另外,當前見習學生數量相對偏大,給見習教學安排帶來很大壓力,部分醫院需提供特殊病例分析及購買臨床病例示教軟件教學資源,但這些只能作為臨床見習的補充,不能替代臨床見習。
3.1.2見習帶教教師的帶教能力需要提高。
在帶教能力這個項目中,詳細講解相關內容、分析問題透徹滿意程度相對偏低。臨床專業學生普遍希望帶教教師經驗豐富,而臨床一些醫生雖臨床經驗豐富,但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對待講解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時,可能不夠詳細,使得見習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有個別帶教教師可能表達欠缺,使見習學生產生了一些抵觸情緒。另外,臨床醫生工作繁重,無充足的時間做好授課準備,影響帶教效果。
3.1.3臨床帶教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臨床見習學生在知識結構、心理成熟度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特別是對網絡信息的獲取,學生往往對知識有各自的認識,帶教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帶教方法,因材施教。目前帶教教師側重講述知識點,對臨床思維的培養比較缺乏,對培養臨床見習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比較缺乏。帶教教師雖重視學生的臨床見習,但是卻沒有重視教學方法,可能與不太了解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缺少分析學生的學習思維有關。
3.2如何提高臨床見習教學質量
3.2.1改變教育理念,改善教學條件。
對于臨床醫學教育應及時轉變觀念,特別是實踐教學階段,啟發式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的轉變,能直接影響整體臨床醫學教育水平。同時,要以《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為基礎,推動醫學教育改革,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參照《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辦學要求,結合醫學教育認證的有關要求,加強臨床教學基地建設。加大醫學人才培養的經費投入,大力改善醫院的教學條件。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中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能從臨床見習中有所收獲,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作為教學醫院應該把教學放在與醫療、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強醫院領導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增加教學在科室考核中的分量,做到醫、教、研相互促進與和諧發展。
3.2.2調動帶教教師積極性,建立教學評價指標。
由于目前我國醫生短缺和臨床醫療一線工作繁忙、瑣碎,再加上未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學理論培訓,可能會導致一些帶教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見習帶教教學質量。要提高臨床見習教學的效果,首先應使帶教教師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帶教教師的見習工作納入其業績考核,考核標準可根據建立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帶教教師的積極性,特別是保障教學研究時間,以利于完善見習帶教工作,提高其帶教水平,進而提高見習效果。
3.2.3提高帶教教師的帶教能力。
學校與醫院之間應加強溝通,嚴格規定帶教教師任職資格,選拔一些學歷高、具有良好溝通能力與組織能力的帶教教師,對其進行帶教培訓,以強化帶教教師的理論知識,提高帶教教師的講解能力,以啟發式、發散式教學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主動學習的技巧。在培養見習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同時,也應注重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3.2.4加強見習教學的管理和監督。
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切實發揮臨床教學管理部門在臨床見習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見習管理規章制度,使見習有章可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做到違章必究。合理安排見習進度,見習安排上既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更要考慮本科醫學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并做好學生的宣教工作。加強見習前的系統培訓,在培訓內容、培訓形式上進行改革,促進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臨床見習學習。建立臨床見習的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可以從知識、能力、素質3個方面對醫學生的見習質量給予界定。
作者:蘭凱 張光偉 常遠 單位: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