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設施農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城鎮化日趨深入,在農村地區,為緩解勞動力不足這一現狀,設施農業應運而生。設施農業能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其重要因素是不僅天然綠色無公害,而且能夠在農村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設施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占有怎樣的地位以及又有怎樣的作用,本文對此進行闡述。
關鍵詞:設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地位及作用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各種先進的設備也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中,相應的設施農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但由于工業的進步,環境惡化問題日趨嚴重,進而導致農作物減產,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為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農作物不減產的情況下最大可能的保護環境,這就需要有效的對環境和農業進行調控,進而使設施農業持續有效發展。
1設施農業的概念
及類型設施農業就是將現代化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有力條件,使農作物抗病增產的新興農業。從另一方面講,設施農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綠色植物的栽培和水生魚類植物類的養殖等設施類;二是包括溫室、植物工廠等技術類設施工業。因為我國南北跨距較大,氣候差距較為顯著,所以不同地區,常用的設施農業也不盡相同。例如,在氣候較為寒冷,天氣較為干燥的北方,普遍用地膜覆蓋農作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簡易覆蓋型。西部地區,水資源相對比較匱乏,晝夜溫差較大,一般采用塑料大棚、溫室以及微滴灌等一般設施型。而對于距離城鎮較近的蔬菜、水果基地,為保證蔬果的新鮮,通常使用塑料薄膜等簡易設施對其進行低空覆蓋。復雜設施型是最為復雜的一類設施型,同時,也是效益最高的設施農業,是綜合應用現代科技進行農作物的栽培,其包括如無土栽培、育種工廠化等,另外整個設施也包括通風、加熱、降溫等多個系統。綜上所述,以上四種設施類型為我國各個地區最為常見的設施農業。
2生態環境建設中,設施農業具有的地位與作用
由于設施農業既滿足了農作物的增量增產,又促進環境的生態平衡,在此基礎上,設施農業得到迅猛發展,相應的應用面積也在逐年增加(面積增加主要包括蔬果和花卉)。據相關統計,采用設施農業種植蔬菜已成為蔬菜種植的一種種植趨勢,設施蔬菜的栽植面積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長。隨其發展,設施蔬菜種植也一躍成為設施農業的龍頭產業。而這一現象在我國大力提倡退耕還林的西北地區表現的尤為顯著。現階段而言,農村人口仍是我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經濟才能得到快速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一些政策對農村的產業結構做出調整。
例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新疆阿克蘇地區等都在積極相應號召,開展設施農業,進而取代其他農業類型,據調查,近幾年,設施農業已一躍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型產業。隨著相應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技術的普及,其投資成本逐年降低,經濟效益逐年增加。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生產也形成一定得規模,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綜合以上因素,以溫室大棚為主體的設施農業得到大面積的應用。從另一方面講,其也成為農業經濟的一個主要組成成分,其發展也極大的帶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以新疆阿克蘇為例,從2008年~2014年,六年間溫室的數量快速增長(其中蔬果的生產面積最多),農村經濟也快速發展,環境也得到相應的改善,真正將持續發展徹底落實。
3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有效措
施設施農業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快速發展,但是由于其在技術上以及環節還沒完全成熟,在某些環節中的細節方面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3.1加強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設施農業得到持久性發展,加強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是首要任務,當地政府可以用點線面的方式對設施農業進行推廣。所謂的點線面,就是在當地劃分出一定的土地當做示范田進行示范,然后由小及大,進行推廣。當然,以上方式都是在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的前提下完成的,為此,政府應積極出臺扶持政策,對其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進而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
3.2增強科研力度
科技的發展是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設施農業得到快速發展,應加大科研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同時在優良品種的培育及推廣方面應加以重視,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除此之外,要對農民進行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進而使農民能熟練的應用科技進行作業。
4結語
本文對設施農業的概念進行解釋及對設施農業的主要類型進行分類,并對設施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詳盡的闡明,在此基礎上從兩個方面提出了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峰.我國中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大學,2013,05(01):52-55.
[2]梁銀麗,陳志杰,王宗明.設施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水土保持學報,2013,16(05):32-33
作者:辛子野,裴麗,王薇,王聰 單位:吉林省農業機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