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地理教學效率提高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師的教學態度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保障
1.用巧妙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課堂注意力的催化劑,教育家斯賓塞曾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因而,教師要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讓學生在一開始就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多民族的大家庭”時,教師可以用圖片導入法,通過展示少數民族的景觀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那些能夠刺激學生強烈學習需要與興趣的內容,才能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形成新課的教學高潮。
2.用靈活多變的多媒體增強學生的感知效應
由于初中地理教學中有許多重要的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是比較抽象的,同時受學生自身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也難以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認識,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模擬運動現象和過程,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既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愉快學習,又可使學生達到感知清晰、思維活躍的境界,并使記憶更牢固、更深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3.用易誦易記的諺語、古詩、歌曲啟發學生的思維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最怕的莫過于記憶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諺語、古詩、歌曲來幫助學生記憶。在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講述隨著地勢的升高、氣溫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氣候比山下的氣候遲了一個月。這些諺語、詩歌猶如“味精”,使學生回味無窮,也使地理課增添了一番風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課堂活動是溝通教與學的渠道。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探究、分析、討論等方法,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并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例如在學習“34個省級行政區”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拼圖練習,自主展開比賽,探究拼圖技巧,巧記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輪廓。這樣,學生在活動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地理課外實踐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在社會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今天,我們應該重視初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辦地理小報,創辦地理興趣小組,特別是利用鄉土教材組織學生進行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活動。這不僅能使學生理解和消化課堂知識,充分實現自我,展現才華,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精神,開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能,這有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二、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實現教學效率的必要補充
預習是課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良好的課前預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作為初中地理學科來說,因為初中地理為非中考學科,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如果要學生拿出一定的時間去預習這一科目的可能性可以說非常小。因此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要求學生預習時,在不脫離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設計一些趣味性或實踐性較強的地理問題,要學生去完成。這樣,不僅使學生有興趣去完成這些問題并不覺得是一種負擔,同時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在課堂上聽課就更有目的性,帶著問題聽課,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作者:楊田中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