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理分層合作教學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逐層遞進,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全面優化課堂教學。中學物理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必須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倡導物理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逐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逐步養成敢于質疑、善于交流、樂于合作、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在達到共同要求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層次化、多元化發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
所謂分層合作教學,就是將全班學生依個性化特征、心理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為多個學習小組,這是教師既重視分層次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又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而且對于改善和調動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心理氣氛,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三、初中物理分層合作教學的建議
1.確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備課時,初中物理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在吃透教材和把握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依據各類學生情況,分層次確定教學目標,對基礎差的C層學生,要求其達到課程標準的最低要求,B層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全部要求,最優秀的A層學生,在課標上進行拓展深化。這樣做,不僅能使每個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如在“凸透鏡成像”教學中,C組學生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經歷較完整的探究活動;B組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得出實驗結論;A組學生能從物理現象中歸納出科學規律,發現新問題。一般來說,開展合作學習應當把握以下兩個時機。第一是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合作學習愿望時。例如,對于滑動變阻器如何接入電路,選用不同的接線柱時會產生哪些不同的效果時,讓學生們合作用實驗驗證,從理論上進行分析。然后讓大家彼此交流,從而掌握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第二是當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引向深入時。例如,在學生會熟練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利用它們能否測出其他物理量?如何測量?從而總結出重要的電學實驗———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等,然后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驗原理,所需器材,畫出電路圖,指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最后彼此交流實驗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2.分層施教,共同推進,加強合作學習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對A組學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引導學生學習讓其主動走;B組學生“扶”著走“,扶”中有“放”,帶領學生學習,讓其能夠小步走;C組學生拉著走,讓其基本達到課堂要求,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向不相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發揮物理學科聯系自然、貼近生活等特點,多動手,多實驗。如在《凸透鏡成像》的教學中,各小組學生合作完成成像實驗,在C組同學主要的問題得以解決后,B組和A組學生針對各自問題進一步展開討論,最終由B組和A組學生設計出新的實驗方案。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有的放矢地進行巡視,指導A組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點撥B組學生發揮潛能,往A組靠攏;幫助C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分層練習,合作學習為使“合作學習,分層施教”能有效地展開,教師在分析學情、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采用以課堂學習工作單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每次新授課前一天或課前,將針對教學內容精心編制的工作單印發給學生,在其中設計了可供選擇的分層學習目標,舊知識回顧復習題,新知識梯度導學題及分層檢測練習題等。學生在工作單的導航下,對教學內容進行預先自學,這樣即可以對新知識學習所需的知識進行復習、補修,也可對即將新授的內容獲得初步的感知。同時,也有利于訓練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分層評價,培養合作精神在物理分層教學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應有不同的要求。對A組學生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能力、促發展;B組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促使他們積極向上;C組學生,采用表揚性評價,尋找閃光點,肯定其進步,引導其走向成功。同時分層評價應通過形成性評價,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情況。在分層教學的實踐中,分層評價應肯定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營造一種講進步,講成功,積極向上的氛圍。四、結束語以上是本人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對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的分層合作教學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實踐。希望這些淺見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利于中學物理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