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差異教學策略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差異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設計出多樣化的、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目標任務,以促使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怎么更好地貫徹差異教學策略,結合我的教學實際和對差異教學理論的理解,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經驗。
一、預設“差異教學”情境,確立體現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差異教學策略,設置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做到根據不同層次要求的教學內容創造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思維,使他們能夠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如在學習《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一課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則情景材料:“2014年10月,山東省檔案館從珍藏‘十藝節’檔案中選取部分文字、圖片和音像材料,在山東省檔案館官方網站展出”。然后設置了兩個層次分明的問題:
(1)網上展出“十藝節”相關內容屬于文化傳播嗎?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包括那些?
(2)網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嗎?請你列舉現實生活中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并說明理由。由于兩個問題的設置層級目標性明確,能夠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所有學生能積極地參與思考,也就快速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二、關注差異,照顧差異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自己在課堂上的提問,對于啟發、誘導學生理解掌握所學內容至關重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學生經過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觀點。如在學習貨幣的基本職能時,給學生展示了這樣一則案例:《一位美國人得憂慮》:“一位美國人到非洲原始叢林旅游,看到優美的山色水景,便想租用當地部落的小船泛游湖上。當他拿出美元去租船時,船的主人搖搖頭,提出要用象牙交換。這位美國人便來到另外一個有象牙的部落用美元購買象牙,卻又遭到拒絕,主人提出要用紗布交換。于是他又來到一個有紗布得部落,用美元購買紗布,不想也遭到拒絕,主人提出用針來交換。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別了幾根針,于是他用針換回了紗布,又用紗布換回了象牙。當他拿著象牙來找船主時,船主已經回家了。這位美國人十分沮喪。”我在教學中給學生展示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預習所學內容,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①在故事中,象牙、紗布、針的共同點是什么?②為什么美元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寸步難行”?③假如你想在這個不接受現代貨幣的原始部落開發旅游業,你認為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由于展示的的背景材料新奇且具有探究性,三個問題的設置層層遞進,并能照顧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此,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而且不同小組之間爭論也很激烈,整個課堂都是在學生的相互提問與討論中完成的,達到了我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完成特定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動作體系。巴班斯基指出“教師對教學法的多樣性的概念了解得越多,他與學生的交往越全面,教師的科學基礎知識越廣泛,那么教學法就會越靈活、越有效、越明確,因此,多種被選擇出來的方法的綜合就是最優化的。”因此,在課堂中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的學習需要,使用多樣而靈活的教學方法。根據差異教學策略,由于不同學生對不同教學方法的適應程度各有差異,有的學生的聽覺學習效果好一些,有的學生的視覺接受能力強一些,還有的學生通過觸摸、動手能形成最有效的學習效果,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需要的基礎上,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兼顧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實施差異教學。例如學習《矛盾的特殊性》時,借助多媒體手段展示北京胡同風貌與南方的弄堂,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和方法,就使學生很容易理解了矛盾特殊性的含義。而在學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則設置了情景材料:“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原則,是指在保護和改善全球環境方面,所有國家負有共同的責任,但責任的大小必須有差別”,同時設置了兩個問題:
(1)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區別的哲學依據是什么?
(2)堅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承擔“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相互討論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會使教學效果更好。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的課堂教學僅僅是從傳授知識技能的角度來組織課堂教學的。但實際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要通過經驗和情感來獲得認知態度和價值觀。課堂上如果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我講你聽,缺少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缺少多向溝通,沒有足夠的關注和真誠等,就很難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根據差異教學策略要求,要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必須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和不同學習需求,進行問題設置。對于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并且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前瞻性的問題,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對于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反應比較慢的學生,則要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使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也是課堂的主人,避免課堂教學對這些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忽視。同時,教師的授課要具有親和力,鼓勵所有學生積極回答,并給與積極的評價,對課堂上發生的一些小問題的處理,也要表現出寬容和大度,以滿足部分學生的情感需求,從而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課堂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作者:李劍南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