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稅收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財政稅收的概況
各稅種據其功能無非分為財政性稅收和非財政性稅收。財政性稅收是以獲得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非財政性稅收則并不以收入為主要目的,政府通過以稅收作為工具對社會經濟活動實施干預,從而推動稅制變遷。比如,一些行為稅的開征和修改即屬于由此引致的變遷。另一類稅制的開征和變革是典型的政府職能變遷直接推動稅制變遷。在這一改革原則下,當然應該包括以稅制優化為目標的稅制改革。其作用包含以下幾點:財政稅收是整個財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政稅收發展直接影響著整個財政的發展。財政稅收是一種常規性的調節手段,是一種數量調節,它要求收入分配差距有明確的數量指標。財政稅收是政府管理和調控經濟的主要工具之一。財政稅收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也是反映經濟運行的重要“晴雨表”。
1.預決算編制流于形式
財政部門在編制年初預算時,出于順利完成本年任務以及提高鄉鎮領導政績等目的,在編制時盡量降低收支預算指標,但在年終決算時其實際完成數卻遠大于預算數,這就造成了預算編制不實,流于形式。另外,財務監督上的弱化性導致經費支出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在實際的工作中,經費支出沒有嚴格的根據年初預算來執行,對于與預算指標的差異也沒有及時的予以分析和解決,預算的執行情況與年度預算存在情況不符等問題。例如,會議費、車輛燃修費費、招待費等公用經費存在嚴重超標等問題。
2.財務核算虛假,稅收監督不到位
首先,偷稅逃稅普遍化、社會化,稅收差額嚴重。稅收差額是衡量一國稅收征管效率的重要指標。據調查,我國的稅收差額大體在30%-40%.當前的突出問題是,一些不法分子大肆盜竊、偽造、倒賣和虛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數額巨大,觸目驚心。其次,財務核算成果人為控制,經營指標虛假。受各種利益因素影響,許多企業建有兩套或三套賬目,在上報經營成果或計算稅金時,往往使用虛假賬目,形成稅收監督的真空。一些沒有設立兩套賬目的單位,在財務核算上也摻雜許多虛假成分,看似規范合理的會計核算掩蓋著許多經過處理的問題。虛假的財務核算不僅導致稅收流失,還造成國民經濟統計指標的失真。最后,某些企業腐敗嚴重,侵蝕稅基。企業負責人的腐敗,屢禁不止,局部地區愈演愈烈,已經成為社會毒瘤和頑癥。盡管企業腐敗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反映在財務上,毫無例外都是化公為私,侵吞國家資財,侵蝕稅基。
3.專項資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政府部門在項目管理上體制不順,職能交叉,導致專項資金管理分散,情況不明。尤其是對項目多、資金量大的單位,未按規定對資金實行專項核算。大部分支出在經常性科目中核算,各項目之間互相調劑、擠占,很難有效進行監督管理和績效評價。此外,對專項資金支出的監督突擊性檢查多,且對發現的問題沒有具體的處罰和整改措施,使監督流于形式,致使普遍存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和代管資金的情況。
4.財務收支執行財經法規及財務制度不嚴格
在實際工作中,財政部門存在收支核算不實、擴大開支標準和范圍、財政票據管理不嚴、報銷不合規票據、往來賬管理混亂、長期掛賬往來款項不清理、財務會簽制度執行不嚴格以及政府采購政策執行不到位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暴露了單位預算在執行中存的在問題,更對單位決算的質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它也反映出單位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暴露出單位財政財務會計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低下,在制度執行上以及財政監督管理上存在欠缺等問題。
三、提高財政稅務管理的措施
1.改革稅收計劃管理,提高其合理性、科學性
(1)實事求是,增強稅收計劃管理的科學性。
稅收計劃的制定,除了參考國民經濟宏觀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收入外,更應從經濟稅源的實際出發,緊密結合市場變化,遵循從經濟到稅收、積極可靠和留有余地的原則,以“發展變化”的總觀點來預測分析經濟稅源,使稅收計劃盡量與實際稅源相吻合。為確保計劃制定和分配的科學化、合理化,一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所有者結構確定相應的調查方法和參數依據,為科學編制稅收計劃奠定基礎;二要在具體編制計劃過程中,采取因素測算法與抽樣調查法進行綜合驗證,合理科學地確定每一因素,避免簡單推算,提高計劃準確度;三要開發設計出稅收計劃信息管理軟件,建立縱向可與各級稅務部門聯系的征管數據庫,橫向可與各部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互相交流的反映市場動態的數據庫,并科學地將這些信息分類、解釋、分析、轉換成編制、分配稅收計劃的正確依據。
(2)完善會計改革,保證計劃執行的準確性。
現行稅收會計核算辦法雖以申報應征數作為核算起點,建立了基層征收機關分戶分稅種明細賬,但由于諸多方面原因,在基層會計實踐中,除入庫數額外,其他數據一定程度上缺乏真實性、完整性,影響了稅收計劃利用會計資料來計算稅收增減因素、測算稅收負擔和稅收增減幅度、預測稅源及其變化趨勢。必須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稅收會計改革,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在計會領域的應用水平,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稅源和稅收收入以及欠稅情況。
(3)注重調查研究,增強計劃分析的針對性。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制定稅收計劃的同志應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及時反映征管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經濟稅源結構和變化情況以及發展趨勢,提高預測稅收收入的能力。在稅收計劃執行情況分析中,要實現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既要分析客觀原因,更要分析主觀原因,做到有情況、有數據、有比較、有辦法、有預測,抓住重點。還要實行稅收計劃分析與稅收統計分析相結合,充分發揮現有信息資料的作用。
2.建立一個法治、高效的稅收征管體系
(1)稅收工作的基礎就是征管
它既是組織稅收收入、反映征納關系、傳遞宏觀調控意圖的重要途徑,也是形成內部秩序的基石。內部秩序只是對稅收工作結果的一種狀態展現,能否達到其既定目標,關鍵還是要通過稅收征管體系來實現。內部秩序與征管體系的關系滿足“黑箱理論”的原理,內部秩序最終體現為一種“輸出”,至于這種“輸出”是井然有序還是雜亂無章,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征管體系這個“輸入”變量。可以說,內部秩序的全貌就體現在稅收征管體系上。
(2)法治。
良好內部秩序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行為邊界清晰規范,這種行為邊界延伸到稅收征管體系,則集中體現為一種法治思想。具體而言,就是要在稅收征管中強化法治權威,弱化人治權威。
(3)高效。
良好內部秩序也體現為一種動態上的有序,它要求行為人之間必須始終處于一種和諧、順暢的互動關系中,其基本特征就是稅收行政行為要富有效率,效率是公共行政的生命線。長期以來,稅務部門對稅收管理尤其是征收管理重視得很不夠,還存在重收入輕管理的思想觀念,只要收入任務完成了,管理水平高低、征管質量好壞無所謂。目前,依靠政策、依靠經濟增長拉動來組織稅收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弱,而依靠管理、依靠提高內部效率來確保收入增長的要求將變得越來越強烈。
3.全面提高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各種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為根本、起決定性作用的。稅務人員是稅收征管的主體,是稅收征管效率的力量源泉。能否建立一個良好的稅收內部秩序,稅務人員的素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核心變量。稅收內部秩序的運作主要有賴于稅務人員來進行,稅務人員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內部秩序的最終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提高我國經濟水平的關鍵。而對于我國來說,進行財政稅收體制的創新需要國家、財政稅收管理部門以及管理人員的齊心協力,在全面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之上,進行財政稅收水平的提高,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衛文才 單位:項城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