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團隊學生教育管理機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企業職業管理要素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職業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為其員工進行的職業設計,以促進員工職業發展,其中關于職業道德、職業行為和職業心態等方面的引導,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很大借鑒意義。下面以中興電信學院為例,詳細闡述企業團隊精神、績效考核和執行力等管理要素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1企業團隊精神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企業團隊精神的凝聚和激勵功能在拓寬學生教學課程內容和創新學生教育管理方法中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管理工作離不開凝聚力導向,普通的灌輸教育管理方式,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然而團隊精神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共同的興趣、理想、目標等社會文化心理,培育學生意識、溝通思想、激勵引導,孕育共同的價值觀、認同感和使命感,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例如,中興電信學院針對大一學年新生設置的“準職業人”教學模塊,設置了準職業人導向訓練課程中具體開設團隊合作課程,采用課堂引導和反思的教學形式鍛煉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2績效考核機制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企業績效考核機制是企業以擬定目標為出發點,以評估目標的完成情況為終結的一種管理模式。這種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準,使企業和員工達到雙贏的新型管理方式被廣泛運用到學生教育管理中。以中興電信學院班級管理為例,將此種管理機制引用到不同年級的班級考核中,目標可以細化為全班學生的四六級通過率、整體成績掛科率、就業率等等。有了既定的目標,全班同學就會向著目標共同去努力,班級學生干部在這種管理模式的影響下,除了嚴格要求自己外,還要帶動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在某一學習階段結束時,對既定的目標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班干部考核掛鉤,并結合考核結果對獎學金評定、困難生評定以及黨員發展的名額分配進行適當調整。將績效考核機制運用在班級管理中,有利于調動全班同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將個人發展與班級利益緊密聯系起來,促進整體發展。
3企業管理執行力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中興電信學院企業管理執行力運用于學生教育管理,突出體現在對學生能力培養和輔導員工作角色定位方面。電信學院對于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創新設立“按需培養班”,班長為總經理,其他各個班委為各部門經理等等,完全按照企業模塊定位學生的身份。他們可以自主擬定班級事務,具有較強的執行力和行動力。在組織學校大型活動時,更加突顯出這種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優越性,例如,由輔導員安排活動任務,各個班委和學生會、社團負責人聯合執行,寫出完整的活動策劃案,并將任務分解到人,將活動具體內容、經費、時間結點等報給輔導員進行審核。期間輔導員完全按照“任務驅動”模式對活動進行引導,讓學生自主執行,輔導員在期間只起到輔助、引導作用,學生有更大的空間發揮所長和自主能力。在學校布置的班級要完成的工作方面,輔導員由原來完成任務者轉變為學生與學校的信息員,具體工作內容由班級管理團隊負責落實完成。
二構建融入企業職業管理要素的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機制
1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學生管理課程體系
南京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通訊學院的課程體系改革,經歷了從點到面從局部到整體、探索到推進發展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為基礎,構建職業化需求的教學目標,實現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主,與模塊化職業課程體系相輔相成,并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實際教學中進行了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學生技能評估與學校教學目標相結合,形成了“模塊化”與“三段式”綜合集成的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的新型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就總體目標而言,按照不同的年級課程體系設置目標不同。大一學年是基礎素質教育階段,以培養“準職業人”為目標,培養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大二學年是職業定位與發展階段,建立“職業雷達”,使學生能夠正確認知通信行業、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定位就業目標。大三學年是就業能力提升階段,達到“零適應”就業,使學生能順利通過面試關,具備良好的職業心態,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性。
2組建企業合作基礎上的新型學生管理隊伍模式
校企合作基礎上組建的教師隊伍是由具備豐富職場經驗的企業職業人、骨干教師和輔導員共同組成的。具體來說,中興電信學院學生管理隊伍以“按企業要求培養人才”為宗旨,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當前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出現供求不平衡狀態,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企業崗位,造成崗位與人才不匹配的就業情況。中興電信學院教師隊伍根據企業數據分析,制定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同時,對企業崗位設置、崗位要求和行業環境等企業專業要求植入教學之中,最終使得學生達到“零適應”就業。
3構建科學的學生教學管理評價體系構建
系統科學的學生教學管理評價體系,并運用系統的測評體系對校企合作環境下的學生進行科學的評估,同時學院創新采用雙向評估方式,即學生和專業課教師相互進行評估。這種雙向評估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地反映出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由學校單一主體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的模式,改為企業導師、專任課教師、輔導員共同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模式。測評方式更為科學,測評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的工作態度、專業職業認知度、團隊精神、團隊認知能力作為評價學生職業能力的標準。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中興通信學院根據企業導師的評選標準,綜合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意見,慎重選擇教學老師。教師在承擔企業技術革新等相關項目的同時,并由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監督考評,即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應由學生打分。在企業環境下輔導員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思想變化,及時發現學生的相關問題的同時也要接受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考核考評,考評結果直接和工資掛鉤。校企合作環境下的教學管理評價體系,使得教師和輔導員能夠更積極地做好與企業的溝通,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三、總結
總之,黨的十八大報告號召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的一部分,他們的成長、成才也應該得到高校以及社會的關注。因此高職院校應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與企業管理相結合,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型技術人才。
作者:湯昕怡 王葉星 單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