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企業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會計的認識不斷提高,會計逐漸從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傳統的財務會計通過編制報表的形式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決策的數據,主要是對外的,而管理會計主要是面向內部的,但是目前關于管理會計的報告體系并沒有一套完善的指標體系,因此,構建一套適用于工業企業的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本文將試著從經營決策報告、業績評價報告和全面預算管理報告三方面建立適合于工業企業的管理會計報告體系。
關鍵詞:
管理會計報告;經營決策;體系構建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財務會計理念正在逐漸轉變。目前在經濟“新常態”,會計正在從傳統的財務會計轉向管理會計,這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從2013-2015年財政部連續發文推進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管理會計是什么?2014年10月27日財政部發文《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務于單位(包括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進一步說明管理會計工作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國對于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建設尚無統一的認識,更有人誤以為財務會計報告就是管理會計報告的一種。很多企業的管理會計報告依附于財務會計報告,但事實上這是完全不同的,基于財務會計所形成的財務報表不能稱為管理會計報告,只有基于管理會計的各項職能所做的報告才能稱之為管理會計報告。
二、管理會計報告的目標與原則
(一)管理會計報告的目標
1、有助于公司戰略的實現。在日常管理會計的活動中,工業企業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建設劉瑞溫繼錦需要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將此融入管理會計的報告體系中,并進一步將公司的總體戰略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可執行的目標,并且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從下而上的一個個目標的實現,最終實現公司的總戰略目標。2、提升組織運營效率。管理會計實施過程中,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同才能進展,所以在管理會計報告的編制過程中,通過各部門的有限溝通、配合,既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又可以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重新實現資源的有限配置,正如中國中醫所講,通則不痛,提升各部門之間的銜接效率,可以有效提升整個組織的運行效率。3、提高管理人員的意識。管理會計正在深入到企業的管理實踐中,通過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編制,可以使更多的企業管理者認識到組織好管理會計工作將有助于公司提高效益的目標,并且在管理會計工作中通過對先進思想的運用,比如平衡計分卡等,讓企業不僅僅注重財務業績的提升,并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非財務業績,事實上非財務指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至關重要的。4、為企業的業績評價提供參考。在管理會計工作中,劃分責任中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通過責任中心的劃分,責任中心可將分配過來的任務指標繼續向下分解,直至最小執行單元,這樣,形成了各個層級的績效考核依據。再加上財務指標以及非財務指標的評價,可以提高工人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
(二)管理會計報告的原則
管理會計報告是企業內部的報告,在企業戰略目標、績效評價實現的總目標下,工業企業在編制管理會計報告時,應堅持以下3個原則:1、相關性原則。管理會計的目標是服務與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因此在進行財務報告的編制時,應該做到所提供的信息能夠滿足管理者的經營決策等。由于管理會計是內部會計,因此不受會計準則的約束,并且會計準則也沒有統一的規定,因此應該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制,實現管理會計的編制的初衷。2、及時性原則。隨著信息化和互聯網在經濟中的介入,商業信息瞬息萬變,企業管理者有效的管理依賴于迅速的決策,所以支持決策的信息也必須是快速及時的,失去時效性的決策信息是沒有價值的,不僅無法支持公司的管理需求,有時候更是一種誤導。3、明晰性原則。管理會計報告雖然不受會計準則的約束,但是為了實現其報告的目標,在編制報告時應該做到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進行理解和應用。在內容上、格式上、書寫上都應該符合這些要求,否則就失去了報告的意義。
三、工業企業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框架
在本文中,作者認為工業企業管理會計的報告體系應當包括經營決策報告、全面預算管理報告以及業績評價報告,如表1所示。
(一)經營決策報告體系
1、生產決策信息。企業進行生產時,不是盲目的進行生產,要利用管理會計的分析方法進行科學的分析。在進行決策時,肯定會用到財務會計的數據,但絕不是簡單的利用,而是要利用管理會計的分析方法進行利用。工業企業的生產決策主要包括品種決策,生產組織決策等。品種決策又包括生產何種新產品決策,虧損產品決策等。對于生產企業來說生產何種新產品決策是指當企業有剩余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又是有限的,如果企業同時又有多種產品可供選擇,那么企業不能隨意的進行生產,要選擇使得企業貢獻毛益最大的產品安排生產。虧損產品決策就是利用管理會計的分析方法—貢獻毛益分析法來決策對于財務會計認為虧損的產品是否應該停產或者是轉產其他產品等。2、產品價格決策信息。對于工業企業來講,要想持續經營,利潤的獲取是一個必經的途徑,當企業安排生產之后,如何獲取最大的利潤,定價成為企業一個很重的決策。可以參考市場上的一些定價方法,但又不能完全效仿,因此管理者應該在工作中利用管理會計的方法,進行科學的定價,可以使用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法,有成本加成定價法、損溢平衡定價法、特殊訂貨定價,也可使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定價策略,如利用價格彈性定價法。3、投資決策信息。經營決策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投資決策,投資又分為內部和外部投資,管理會計主要是針對內部投資,也就是長期資產的投資。對于工業企業來說有兩個很重要的投資就是固定資產更新決策、固定資產經濟壽命決策。固定資產更新決策也就是固定資產是否需要更新的決策,也就是說是繼續使用舊設備還是采用新設備呢,站在企業角度,是一個成本的考慮,因此就需要核算不同的方法下成本的多少。固定資產經濟壽命決策也就是決策最佳的使用年限,因為在后期,隨著設備的陳舊,維修費、燃油費等隨之會增加,因此要找到一個最合理的淘汰舊設備的時間。最終的目標是在使用期最佳的年份內設備總成本最低,也就是經濟壽命。
(二)全面預算管理報告體系
所謂全面預算是對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各項經濟活動、財務表現等方面所作的總體預測。全面預算從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是經營預算,進一步又細分為銷售預算、銷售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等。第二方面是財務預算,進一步展開為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全面預算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通過定量化的計劃安排,最終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管理者的目標,保障所有者的權益。在目前條件下,企業要實現利潤,必須進行“以銷定產”,因此,全面預算首先要做的是銷售預算,其次生產預算、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制造費用預算、銷售與管理費用預算。最后再進行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的編制。這樣就會對企業的整體運行有一個全面的掌握。
(三)業績評價報告體系
對于企業來說,員工的活動至關重要,如何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是企業的生存之道。用傳統的財務會計的指標對員工進行評價,已經過時,企業應該結合管理會計的方法進行科學的業績考核,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勵員工,從而讓員工更好的為企業服務。業績評價報告體系包括財務業績評價指標和非財務業績評價指標。財務業績評價主要可以通過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來實現;非財務業績評價可以通過客戶滿意度、員工滿意度、供應商管理改善等保障。確定各項具體指標之后,再分別設置不同的權重,使之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效的指標體系。
四、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應用
工業企業必須做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并且明確自身優勢,進一步應用管理會計的分析方法、報告方法實現內部管理會計報告的編制。管理會計在我國發展的較晚,加上管理者意識的淡薄,管理會計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管理會計機構不健全。工業企業應該加強管理會計各方面的建設,加強管理會計報告的應用,并不斷擴大其應用范圍。使管理會計能夠對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孫茂竹,文光偉,楊萬貴.管理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4).
[2]肖紅,劉三紅.基于“元素流-價值流”分析的環境管理會計研究[J].會計研究,2014(3).
[3]董紅曄.基于戰略管理會計的內部報告體系建設[J].財會月刊,2011(5).
[4]張溪.企業管理會計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2).
作者:劉瑞 溫繼錦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