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新環境下高校人力資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社會不斷發展,教師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的精神層面也有了相應的要求。教師的幸福感,不僅關系到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還關系到學生的成長進步以及整個學校的健康發展。建立“教師為本,人才第一”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關注教師的心理變化和感情訴求,鞏固培養教師和學校的感情基礎,加強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加強管理層和教師之間的聯系交流,從而通過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來表達教師的正當利益訴求。
2.教師群體內部水平層次不一,需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師培訓
對于剛入職的教師,需要進行基礎教學理論的培訓,培養職業認知和專業基礎;對于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教師,要注重選拔和發掘重點培養對象,發揮其潛力;對于骨干教師和一些學科的帶頭人,要給予大力關注和支持,提供一些外出學習機會,參與一些高級別的學術研討,使其對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帶頭作用。
3.在職教師取締職稱“終身制”,建立公平正當競爭機制和崗位職責任制
首先,對于在職教師的職稱評定不能一成不變或者只升不降,通過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和個人在每個階段的表現來做出具有變化性的相應調整。其次,采取聘約合同制,改變傳統大眾對教師是鐵飯碗的一貫認知,對于一些不合格的人員要及時進行篩選淘汰。明確合同明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這樣既是對在崗人員的一種督促,以更好的崗位職責認知方式來開展有效的工作,也有利于淘汰不合格人員從而源源不斷的為教學工作注入更多優秀的新鮮血液。再次,建立“職位能上能下、工資待遇能高能低”的競爭機制,采取多角度評定觀察的績效方法來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定位。最后,要堅持科學設崗,杜絕一切閑散人員拿著工資卻不作為的現象,按崗招聘,要更具有針對性,這樣對于減少不必要的教育成本以及提高在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明確責任關系都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4.對于學校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而言,要改變封建式的管理方式,不斷更新管理理念
就受教育群體本身考慮,在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下,老師們以提高學生成績為最終目的和唯一目的,會無暇顧及或者是故意減少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以保證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權威性,能夠更好的要求學生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疏遠了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也容易讓學生對此產生思維定式。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已經經過多年相對枯燥的學習,在步入學習各方面環境輕松了很多的大學,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過度的放縱自己。對此,對學校管理者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傳統的應試教育讓學生感覺學習的過度疲憊,而大學又讓學生在過度疲憊之后得到過度的放縱,那只能說是整個教育模式的失敗。這就需要管理者注重發揚教師本身的個性,大學作為學生即將邁入社會的最后一站,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所以要發揮教師的個性來增加大學教學活動的感染力和活力,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作用。
5.建立人才保障機制,防止人才流失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已是不爭的事實,人才的競爭已經成為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競爭焦點。如果學校沒有一套有利于人才引進、發展和維護的保障性措施和方案,人才流失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建立一種寬松、文明、和諧、公平友愛的校園人文環境對人才而言才有更好的發展前途,也能夠更好的實現其情感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才能夠培養人才對于高校的忠誠感和歸屬感。
6.立足現在、眺望未來,培養選拔人才
社會是變化發展的,對教育而言也相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樣,對于教育人才的選拔也應該具有前瞻性。如果只是去適應當代教育形式,自身的教育既不能做到出類拔萃,甚至會被遠遠的超越。要認清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相應選拔人才開設相關專業,才能讓教育變得有意義。例如,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發展,互聯網帶動著一些列就業,這對于社會來說是“熱門”,對于教育來說也需要加以重視?;ヂ摼W經濟有其獨有的特點和運行規則,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更多相關人才來推動我國互聯網經濟達到更高水平的發展??傊?,高校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即使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創新工程。需要每一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建言獻策。
作者:羅富林 單位:重慶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