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信息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調查目的和方法
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掌握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的內容,了解學生對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的態度和看法,調整和優化這些課程的設置,為教學內容的確定提供參考依據。對我校2007—2008級本科學生開展了關于開設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的問卷調查。問卷由封閉式和開放式題目組成,題目主要涉及對這些課程的態度、學習意愿、課程設置、行課時間以及就業意向等,主要采取隨機發放,以匿名方式填寫問卷;并在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結束后,與研修這些課程的學生進行座談,聽取學生的反饋信息。
2調查結果及分析
我們對2007—2008級本科生發放關于開設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的調查問卷,共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78份,回收率95.6%,并用SPSS17.0統計分析處理問卷結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41.8%認為很有必要開設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有必要的占50.2%,沒有必要的占8%;表示有這方面學習意愿的占60.2%;選擇從臨床醫學專業分流的占42.3%、從公共事業管理或者英語專業分流的占39.5%、除臨床外的其他醫學專業的占11%、從所有專業中分流的占7.1%,醫學專業與非醫學專業學生無顯著差異。90%的學生認為開設醫學信息分析、醫學信息學、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4門課程是合理的,并能滿足需要;選擇大學一年級開課的占6.3%、大學二年級的占38.7%、大學三年級的占43.3%、大學四年級的占11%。有從事醫學信息管理就業意向的學生占30.5%、沒有這方面就業意向的占19.2%、不確定的占50.2%。有的學生對開辦這些課程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包括該相關課程分流專業來源、課程內容結構等。其中,有學生特別提出目前臨床醫學學生就業困難,急需開設該相關課程,增強信息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通過座談發現,大部分學生對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感到滿意,認為這些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不僅擴大了自身知識面,而且提高了實踐能力。一是補充了醫學信息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了臨床決策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利于開展臨床工作,適應醫院信息化發展。二是掌握了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能獨立安裝和維修電腦、解決網絡常見問題、制作動畫、使用繪圖軟件,增加了一技之長,增強了就業競爭力。另外,有學生建議,應增加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內容;同時,醫學信息管理離不開醫學知識,最好在醫學專業學生中分流。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從事臨床醫療工作是就業首選,醫學信息管理僅作為輔助工具。
3開設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的可行性及對策
通過調查可見,92%的學生認為開辦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有必要,大部分學生表示有學習的意愿,并對該方面的知識有需求,具有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該調查結果符合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需求,目前醫院也非常缺乏醫學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學生希望通過這些相關課程的學習,拓展自身知識結構,獲得更多的信息技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因此,開設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是必需的,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也符合現代醫學教育需要。在行課時間安排上,大多數學生選擇在大二和大三開設相關課程,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一方面,該相關課程涉及內容多、課程短,并且對各種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較高。另一方面,大一學生對大學的學習生活環境有一個適應過程,相應的基礎知識較為欠缺,不易接受和消化教學內容;而大四的學生由于專業課程學習任務較重,時間緊,很難抽出時間學習其他的知識。因此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將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安排在大三行課。此外,國內醫學信息管理專業教育起步較晚,2006年前只有中國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廣東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等8所醫學院校開辦了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2006年以后增加了牡丹江醫學院、成都醫學院、昆明醫學院等10余所高校。目前,由于該專業缺乏規范系統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模式,且相關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較少,從事該相關課程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故先開設醫學信息管理相關課程試點,配置骨干師資隊伍,開展探索性教學。在臨床醫學專業中試點成功后,可推廣在所有醫學類專業中實施。另外,可將醫學信息學、醫學信息分析、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開設為選修課,讓更多的有學習意愿的學生獲得醫學信息管理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而在構建新的醫學信息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作者:劉玥伶單位:川北醫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