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下肢股靜脈血栓臨床醫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診治的肝膿腫并發雙下肢股靜脈血栓的患者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在32-68歲之間,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US及增強CT檢查明確診斷,其中有細菌性肝膿腫22例,真菌性肝膿腫10例,阿米巴肝膿腫4例,所選患者經內科保守治療療效不明顯,均行腹腔引流術處理,且排除有心腦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相關疾病。
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血栓形成診斷明確后,給予抗凝、溶栓、對癥處理,實行系統的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措施為:
2.1病情觀察
嚴格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及時處理發熱情況,觀察患者雙下肢腫脹程度、溫度,注意下肢血運情況,尤其注意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癥狀出現,此提示肺栓塞的可能,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在溶栓治療期間監測患者有無出血情況發生,注意有無牙齦、鼻子等部位出血,早期發現早期診治,避免出血顱內出血等并發癥。本文中3例患者在診斷溶栓治療的第3天出現牙齦出血,給予適當止血處理,監測凝血功能變化,后未出現明顯出血。
2.2靜脈輸液護理
遵醫囑建立靜脈輸液通道,避免反復穿刺同一部位,損傷血管內皮,血管條件較差的患者給予留置針,保持靜脈輸液順利進行,盡量避免雙下肢靜脈輸液,避免輸注高滲性液體,損傷血管內皮加重血栓形成。
2.3腹腔引流管的護理
患者術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膿液,促進肝膿腫快速吸收。要注意觀察引流管是否暢通,記錄引流液體的顏色和量,定期換藥更換入口處敷料,保持其干燥無菌,如有發現引流管引流不暢,管子無折疊異常,往往提示血塊或者膿塊阻塞引流管,于生理鹽水沖洗必要時更換引流管;[2]如引流液顏色較紅,提示有新近出血,嚴密監測引流液量的變化,必要時止血治療。
2.3心理護理
患者肝膿腫行腹腔引流術,行動不變,雙下肢股靜脈血栓形成,需臥床休息,術后疼痛、患肢脹痛,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心理負面情緒表現居多,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醫護人員應該多巡視關心患者,協助家屬鼓勵患者堅持,與患者多交流吸引注意力,減輕其對疼痛的關注,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4飲食護理
患者需臥床休息,活動受限,建議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腹內壓增加引起栓子脫落,引起嚴重并發癥。
2.5功能鍛煉
患者臥位休息,盡量抬高患肢,并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定期行雙下肢的主動被動運動,進行功能鍛煉,促進血液回流,避免肌肉攣縮。但是注意血栓形成初期一周左右及溶栓過程中,栓子不穩定禁止按摩、擠壓下肢,翻身變化體位時動作輕柔,避免栓子脫落形成肺栓塞。
3結果
所有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34例非手術治療的療效良好,2例轉外科行手術取栓,溶栓過程中有3例出現牙齦出血,給予止血對癥處理后好轉,無嚴重肺栓塞、心肌梗死等并發癥的發生,隨訪半年無一例復發。
4討論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公認因素是血流緩慢、血管內皮損傷以及高凝狀態。肝膿腫患者行腹腔引流術,術后較長時間臥床,活動受限,靜脈血液回流心臟較難,導致血栓形成,且其本身疾病造成凝血因子異常以及全身血液中大量炎癥介質的釋放,引起血小板的異常聚集,啟動凝血機制,導致血流緩慢、血液高凝,易形成股靜脈血栓。在積極臨床對癥處理的同時,進行高效的護理干預,能促進患者疾病的恢復。本文研究的36例肝膿腫合并雙下肢股靜脈血栓的患者,經過系統的護理干預后,全部痊愈出院,非手術治療34例占94%,手術治療2例占6%,療效較好,且隨訪半年無一例復發。
綜上所述,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為臨床多發病,其發生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尤其多見于手術后、長期臥床的患者,因其極易并發肺栓塞,隨時危及生命,漸漸被醫療工作人員重視。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后,在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同時,輔以高效的護理干預,能顯著緩解患者癥狀,促進病情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