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腦病新生兒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診的80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45例和女35例,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胎齡35.9~40.2周,平均胎齡(38.1±1.2)周。觀察組胎齡36.1~40.3周,平均胎齡(37.1±1.2)周。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家長均知悉本組研究的目的,自愿參加本組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對照組:對其進行常規護理,采取相應的保暖措施,對患兒進行吸氧護理,并進行營養支持,對于有功能障礙患兒而言,需要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并落到實處。檢測患兒的癥狀和相關體征,如果發現問題,需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循證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在護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加入適當的循證護理模式,對各個細節的護理方案進行科學的制定,將最合適的新生兒護理方案落到實處。在實施方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實施措施和準備,并對新生兒的家長進行相應的健康指導,對其進行隨訪。
1.3觀察指標以問卷的形式對患兒家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共10題,每題10分,滿分為100:其中滿意為>80分;比較滿意為50~80分;不滿意為<50分,總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的總滿意度95.0%明顯高于對照組7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缺氧缺血性腦病具有不同的類型,根據病情變化可分為輕、中、重度。輕、中度表現為興奮或遲鈍,肌張力正常,部分患兒出現降低的現象。重度可有昏迷、肌張力松軟、驚厥頻繁等。多伴有嚴重的后遺癥,如腦癱、癲癇、學習困難等。圍生期窒息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主要病因,對于母體和胎兒間血液循環和氣體交換出現障礙,且血氧濃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導致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因素有母親因素、胎盤異常、胎兒因素、臍帶血液阻斷、分娩過程因素。缺氧缺血性腦病給新生兒生命帶來嚴重危害,為了提高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必須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在本組試驗中,通過對患兒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過程中,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對其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作者:劉萍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