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完善就業援助機制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做好就業援助工作,完善就業援助機制,妥善安置就業困難群體,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勞動保障廳等部門〈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試行辦法〉等9個文件的通知》(政辦發號)和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關于〈就業失業登記證〉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發號)等文件精神,經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專項行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服務群眾、促進和諧”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執行就業援助政策,扎實開展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專項行動,不斷加強就業援助對象動態管理,建立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切實維護就業困難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專項行動,摸清就業困難群體具體情況,將符合政策要求、在就業和生活上確有困難的人員全部納入就業援助范圍,將不符合就業援助條件的人員全部清理出就業援助范圍,確保我縣就業援助工作制度健全、對象準確、管理有序、操作規范、服務優良、群眾滿意。
三、實施步驟
1、通告。縣人社局和財政局從年元月起全面清退全縣所有就業援助對象,停止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及社會保險補貼。縣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3月上旬召開主要就業援助單位和社區負責人會議,并向所有就業援助單位和援助對象發出清退書面通知,同時向社會公告重新審批就業援助對象的有關事宜。
2、審核。原就業援助期限未滿的人員和新申請就業援助的對象,在4月底以前向所在社區居委會申請失業登記和就業援助。社區居委會匯總后報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社區居委會在5月中旬前對申請對象逐一進行審核,并根據政策作出是否受理決定。對不予受理的對象說明理由,對受理的對象逐個上門入戶調查核實。
3、公示。領導小組辦公室在5月下旬對經調查認定屬實的就業援助申請對象,在社區醒目位置張榜公示7天,接受群眾監督。
4、認定。對經公示無異議的就業援助申請對象,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核發全國統一樣式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并注明為就業困難人員。
5、援助。領導小組辦公室在6月上旬安排好新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的公益性崗位。6月中旬,各就業援助單位與援助對象簽訂好勞動合同,并由縣就業培訓中心組織對援助對象進行崗前培訓。7月1日,援助對象全部上崗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縣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負責就業援助對象清理的日常工作,辦公地點設縣勞動就業服務局。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鎮及各社區要充分認識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抓實抓好本次專項清理工作。
2、嚴格清理界定。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鎮及各社區居委會要對提出申請的就業援助對象嚴格按政策要求,逐一進行清理審核。要明確界定援助對象范圍,對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3年期滿(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補貼期限可以延長至退休)的人員,一律不再進行就業援助、不再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未滿以及未享受過公益性崗位補貼的就業援助申請對象,要逐個上門調查核實,對符合條件經公示無異議的,才能認定為就業援助對象。要妥善做好證書換發工作,從即日起停用原《省再就業優惠證》和《省就業失業登記證》。同時,從即日起至今年5月30日集中換發全國統一樣式的《就業失業登記證》。
3、加大援助力度。各相關就業援助單位要充分利用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援助對象就業,城區環境衛生維護、綠化養護、公共交通協管、社會治安協管,企事業單位后勤、收發、門衛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務崗位,要優先聘用就業援助對象。要保障就業援助對象的合法權益,就業援助單位要與援助對象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可一年一簽,要及時足額支付援助對象的補差工資。縣人社局和財政局要根據就業援助單位與援助對象合同簽訂情況,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為我縣最低工資標準的60%,今后如遇我縣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則公益性崗位補貼相應調整,不再另行文;社會保險補貼標準仍按政辦發號文件規定執行。要建立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今后對提出就業援助申請的對象,要按照政策規定嚴格審核,對不符合就業援助條件的,要及時予以清退,實行動態管理,做到“能進能出”。
4、嚴肅工作紀律。縣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就業援助對象清理工作的監督,對在調查、審核、認定就業援助對象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啟動問責程序嚴肅問責。對虛報就業援助對象名額、冒領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援助單位的和拒絕與援助對象簽訂勞動合同、未及時足額支付援助對象補差工資、或者雖與援助對象簽訂勞動合同但不安排援助對象勞動的援助單位,要給予通報批評,一律取消其援助資格,追回冒領金額,并依法依規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