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田農機社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省《全省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合作社為載體,以大中型機械作業為手段,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二、建設原則
1、建設規模:每個合作社土地連片經營面積在2萬畝以上。
2、自主自愿:充分尊重農民自愿入社、自愿申報和自主選擇機型的意愿。
3、農民主體:以農民為建設主體,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成員的共同利益,項目區域內農民入社率達80%以上。
4、突出重點:將產糧大村、列入省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為合作社建設重點。
5、多方籌資:采取銀行貸款、政府扶持、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投資等形式集資建設。
三、建設目標
合作社項目區田間生產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5%以上,主產作物平均畝產提高10%以上,勞動力轉移達70%以上,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模式化栽培、規?;a、社會化服務和產業化發展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
四、資金來源及貸款、償還辦法
1、合作社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和合作社自籌。農機裝備投資全部為貸款,場庫棚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由合作社自籌。
2、貸款方式:購置農機裝備貸款以合作社為貸款主體,以農機裝備作抵押,由縣政府組織合作社向指定的銀行貸款??h政府給銀行出具還款承諾。
3、貸款償還:購置農機裝備總投資800萬元。其中,2011年中央購機補貼資金240萬元,占30%,省級農機專項資金480萬元,占60%,合作社自籌資金80萬元,占10%。
五、主要建設內容
1、農機裝備建設:投資規模為800萬元,配置50-80馬力拖拉機、智能育秧浸種催芽生產線、插秧機、加油車、激光平地儀、攪漿機、水田犁、谷物烘干機、收獲機等。裝備由合作社安省指定的采購目錄自主選型,縣組織合作社自行采購。
2、場庫棚建設:選擇在非基本農田、交通便利的地點,根據配置的農機裝備設計、建設場庫棚,包括拖拉機和收獲機庫、農具棚、維修保養間、零件庫、加油站、培訓和管理用房;投資標準不低于180萬元,占地不低于6000平方米。
3、技術培訓:對合作社從業人員進行全員培訓??h選派骨干人員參加省師資人員培訓,回來后組織合作社管理人員、駕駛人員和其他人員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六、合作社建設形式
1、組織機構:合作社的權力機構是成員大會,成員大會由全體成員組成,成員大會制定《合作社章程》。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理事會、監事會和內設生產經營管理機構。理事長、理事和監事會成員由成員大會在成員中選舉產生,獨立理事、獨立監事由縣政府派出,理事長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理事長、理事、經理和財務會計人員不得兼任監事。合作社執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實行聘任制。
2、組建形式:
一是農民主辦。合作社成員全部為農民,農民用貨幣或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入社,還可以用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預期收益作價入社。
二是民企聯辦。合作社成員由農民和從事與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不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構成,農民帶地、帶資入社,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帶資入社。
國家扶持資金所形成的資產,產權國有,由縣政府委托農機部門租賃給合作社使用,適當收取租賃費,用于農民補貼;此項資產合作社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但可作為貸款抵押物。由成員出資所形成的資產合作社享有占有權、使用和處分的權利,并以此財產對債務承擔責任。
3、盈余分配:當年盈余提取公積金、公益金后,作為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首先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剩余部分用于分配。
4、運行機制
一是市場化運營機制:以為本社服務為主,同時積極對外拓寬作業市場,實行機械跨區作業。
二是農業生產機制:統一生產資料、統一作業質量、統一作業收費標準和結算、統一油料供應、統一管理和調試、統一停放保管、統一保養驗收標準。
三是成本核算機制:按固定資產折舊費、大修理費、日常維護費、輪胎磨損費、人員工資、管理費、油料費、資金占用費等核定成本。
四是內部人員分配機制:管理人員采用基礎工資加績效工資的分配方式,駕駛人員實行單車核算,費用包干,結余歸己,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
五是人才機制:以利于合作社發展為前提,打破村、鄉(鎮)、縣行業界限,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經營管理和駕駛操作等人才。
六是內部管理機制:制定財務、生產、機務、人員、油料、安全管理等六項規章制度。
七、項目申報
1、項目申報縣不作硬性安排,不下達任務指標。
2、項目可研報告:每個合作社編制一份項目可研報告,主要內容為項目所在縣、鄉(鎮)、村的基本情況和已建合作社情況;主要投資方情況;擬建合作社名稱、法定代表人、體制機制、建設規模、組建方式、場庫棚占地規模、土地規模經營面積、自籌資金來源;項目可行性分析和效益測算。
八、合作社建設推進措施
1、建立領導機構: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確保合作社建設順利進行。
合作社建設領導小組
2、建立責任制:縣政府與合作社簽訂責任狀。農委、農機總站負責項目具體實施工作,財政負責協調貸款銀行和規模、制定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檢查和折舊費監管等工作。
3、強化監督管理:紀委、農委、農機總站、財政局要對合作社建設經營進行全程監督管理,重點對經營情況、財務決算和折舊費、大修理費提取等進行監管,促使合作社規范運營,真正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