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運輸工作考察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月中旬,縣政協主席、副主席帶領部分政協常委、委員,采取現場視察、集中座談等形式,對全縣交通運輸工作開展了專題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交通運輸工作現狀
(一)交通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今年以來,縣交通運輸部門按照“對外升等出口路、對內實現多循環、縣鄉道路黑色化、村級道路等級化”整體思路,深入開展“交通固本超越年”活動,交通建設掀起了熱潮。谷竹高速、龍王埡隧道建設圓了竹溪人多年的夢想;水兵路建設、鄂洪路改造、興界路復修如火如荼;縣鄉干道建設全面鋪開,水毀公路復修扎實推進。通過現場視察,委員們看到了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的場面,看到了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給全縣人民帶來的巨大變化,看到了交通人苦干實干的精神面貌。全長1898米的龍王埡隧道,自年月動工建設,采取雙向進洞、三班倒挺進的辦法,目前洞身已掘進50米,可望在明年底竣工通車。潘口電站水兵公路復建一期工程路基已完成總工程量的0%,11座公路橋已完成8座,另3座正在進行上部構造施工,路面硬化正在全面鋪開。
(二)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卓有成效。通過視察,委員們切身感受到了交通運輸項目工作很主動、很扎實、很有成效,項目爭取力度大,項目建設成效十分明顯。“十一五”期間,全縣共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4.7億元;今年至月,已完成交通建設投資2.2億元,占年計劃2.5億元的88%,全年可望突破3億元。
(三)“十二五”規劃編制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年月,縣交通運輸局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在開展外業勘察的基礎上,編制了《交通發展規劃》、《“十二五”交通(干線路網)發展規劃》、《交通(旅游公路)發展規劃》、《“十二五”交通(農村公路)發展規劃》草稿。縣委召開“四家”聯席會議,對規劃方案進行了認真研究。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縣交通運輸局及時進行修改完善,現已形成正式的《“十二五”交通發展規劃方案》呈報到市交通運輸局。與此同時,注重做好《規劃》的對上銜接、立項、申報、爭取工作,“十二五”計劃申報一級公路項目3個、二級公路項目6個、三級公路項目8個、隧道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120億元。目前,襄關公路城繞城段一級公路申報工作,經多方爭取得到了省交通部門主要負責人的首肯,有望納入省市“十二五”規劃和年擬開工計劃;水向路提檔升級為二級路已做好了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對上申報也有了明顯進展。
(四)交通運輸管理工作比較規范。一是注重公路養護管理。縣交通運輸部門以推進養護體制改革為重點,嚴格落實養護責任制,不斷提高公路養護水平。全縣列入國家正式養護公路539公里(其中:干線225公里),干支線好路率完成78%,其中干線公路好路率完成87.4%。二是注重交通行業管理。以運輸市場整頓為重點,著力抓好運輸市場的規范管理工作,客運市場、貨運市場、維修市場和從業人員培訓市場運行比較規范。三是注重抓好安全管理。以生產安全和質量安全管理為重點,著重加強項目調度、資金運作、工程監督、施工安全、運輸安全、質量安全等管理,保證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穩定。全縣道路、水路運輸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龍王埡隧道等縣內重點工程建設實現了零事故。四是注重交通隊伍管理。以政風行風評議為契機,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做到廉政監督與質量監督同步進行,廉政合同和工程合同同步簽訂,廉政建設與工程建設同步驗收,做到了交通建設質量不降,交通運輸干部隊伍不倒。
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交通不暢是制約我縣加快發展的最大瓶頸。一是等級公路少。全縣現有公路總里程3279公里,公路密度僅為0.86,每萬人擁有公路為79.7公里,處于全省末位;全縣二級以上公路只有208公里,占全縣總里程的6.2%,僅占全市一、二級路1680公里的12.4%;而四級公路、等外公路高達2878公里,占全縣公路里程的87.8%。二是出行十分不便。我縣通往武漢和西安東西向的等級公路只有305省道,南北向的交通通道還沒有,從竹溪到省城武漢輾轉需要多個小時,從向壩鄉到縣城需要近8個小時。許多投資興業者望路退卻,眾多觀光旅游者望路止步,交通已成為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前不久,我縣6位老干部致鐵道部領導的一封信,短短幾天就有上萬人踴躍跟帖,一個側面反映了竹溪人熱切希望改變交通閉塞現狀的強烈心聲。三是列養公路少。全縣列入國家正式養護公路539公里,僅占公路總里程的16.5%,縣鄉道路主要依靠地方維護。四是年年修路年年沒有好路走。近幾年,隨著水電開發的升溫,公路復修任務十分艱巨,致使南部山區鄉鎮常年難有好路走,當地干部群眾盼有好路猶如久旱盼甘霖。
(二)交通設施建設不夠配套。一是站棚建設不配套。全縣現有客運站9個,其中二級客運站1個,三級客運站1個,五級客運站7個,候車站棚115個。目前城鄉公交車尚未開通,候車棚及招呼站還是個擺設。二是貨運站場建設滯后。貨運站場建設還在醞釀之中,因無固定停放點,貨車、面的、麻木車沿街隨意停放,秩序混亂。三是安保防護工程少。目前安裝了安保防護設施的公路僅有71.2公里,險段、險橋較多,多數公路帶病運營。四是備水溝建設沒跟上。縣、鄉公路普遍沒有修備水溝,致使公路排水不暢,一遇暴雨或連陰雨,公路就成了排水溝,好路被沖成了壞路。
(三)客運市場管理有待加強。目前從事短途客運的多數車輛檔次低、車況差、設施簡陋,安全系數不高,加上經營主體多、小、散、弱,抗風險能力低,經營行為不規范,拉客、宰客、甩客現象時有發生。從事短途客運的個體業主,一方面享受政府購車補貼并拿著政府的燃油補貼,一方面想漲價就漲價,致使國家的好政策在群眾面前大打折扣,老百姓得不到實惠。
(四)項目建設經費不足。一是項目前期經費短缺。目前,規劃編制、項目前期工作等均需大量資金投入。經匡算,“十二五”規劃編制及項目前期費用需要500萬元,僅襄關公路竹溪繞城線一級公路項目五大要件、設計勘測、評審費等項目前期費用就高達300萬元。二是項目建設資金緊缺。因地方財力有限,交通項目建設難以落實配套資金,工程建設普遍存在“小馬拉大車”的現象。如龍王埡隧道項目建設,因頁巖勘察不夠準確,加之地方配套資金到不了位,項目缺口資金近2000萬元。
三、建議意見
(一)堅持把“交通先行”落到實處。我縣“飛機無場、輪船無港、火車無軌”,公路交通是全縣人流、物流的唯一通道。特殊的縣情決定了交通的發展是最現實的發展,交通的變化是最直接的變化,交通的共享是最廣泛的共享。交通問題不僅是經濟的,也是社會的,發展交通事業就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全縣上下應圍繞“公路加速成網、干線提檔升級、出行通達通暢”的總體目標,堅持把交通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真正形成“黨政重視交通、社會支持交通、全力發展交通、共同振興交通”的強大合力,舉全縣之力大辦交通,辦大交通。
(二)搶抓“十二五”規劃編制機遇,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十二五”交通規劃編制應統籌考慮打通省級通道、完善干線網絡、提升綜合運力等因素,進一步完善交通建設布局,確定發展目標和建設重點,以科學規劃引領建設、引領資本、引領發展。一是應把便捷交通作為“十二五”重中之重的課題。要深入研究,大膽實踐,讓山里山外的老百姓出行都有一條便捷、安全、通暢的道路。在發展重點上應突出打通省級斷頭路、現有公路的提檔升級,重中之重應抓好襄關公路繞城段一級公路、305省道升國道、水向二級公路、龍旬二級公路建設。二是規劃編制既要立足竹溪,又要放眼周邊。通過編制大項目、上報大項目、爭取大項目,想過去不敢想的,干過去不敢干的,力爭竹溪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竹溪通高速、通鐵路、通一級路的“三通”目標。三是要強化協作配合。交通部門要與建設、規劃部門肩并肩、心貼心、手拉手地搞好交通建設規劃,避免各自為政、無序建設、先建后拆現象發生,推動和諧交通建設。
(三)注重提高交通運輸的公共服務水平。一是盡快開通主干道公交車。要把開通305省道沿線主干道公交車作為年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抓緊制定方案,盡快組織實施,讓城鄉居民共享公共服務成果。二是要加速貨運站場建設。應盡快選定建設場址,確定投資主體,力爭早日建成并投入運營。三是統籌規劃城區停車場、泊車位建設。隨著城區機動車的增加,停車矛盾將嚴重制約城鎮發展,影響道路交通順暢。今后,城區新開發商貿大樓都應規劃建設停車場,新建的住宅小區必須要配建與住宅人口需求相適應的停車泊位。
(四)要切實加強縣鄉道路管理。一是要進一步創新縣鄉公路建管機制。公路建設要堅持主體工程與配套設施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產,做到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有機統一,堅決克服重建輕管現象。二是要進一步清晰路權責任機制。要樹立路權路產理念,進一步明確村集體作為通村公路的所有者,享有通村路的所有權和管理權。要注重研究對需在通村路上通行的超限超載車輛征收農村公路養護基金的辦法,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的長效機制。三是要進一步完善公路管養機制。要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對農村村級公路管養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工作機制,把農村村級公路管養納入大交通目標考核范疇,制定操作性強的管養標準、管養措施、檢查考核和獎懲辦法,確保公路養護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優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