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舍家的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舍的貓課堂實錄第一課時
1.師:默讀課文,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生: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師:這是一個總起句,問:總起句有什么作用?
生:總起句有什么作用是后面的內容(1-3)是圍繞這句話寫的。
師:學習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輕聲讀課文畫出表現貓性格古怪的詞語。
生:老實—貪玩—盡職
師:貓的哪些做法表現出它的老實、貪玩、盡職呢?如: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貓的"貪玩"的
生:說它老實吧。。。。。。
師:讀這個句子體會貓的老實
生: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
師:讀這個句子體會貪玩并用任憑。。。。。也。。。。。。造句
生:可是它聽到。。。。。
師:讀句子體會貓的盡職并用非不。。。。。。可。。。。。造句
師輕讀課文討論:思考: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的性格與"古怪"有什么關系?(
生:討論后明確:"老實"與"貪玩"是一對矛盾,"貪玩"與"盡職"也是一對矛盾,而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貓的身上,因此,貓的性格是古怪的。
老舍的貓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1.小組學習第2自然段
師;指名一人讀,其他同學畫出表現貓性格古怪的的詞語
生:性格特點:高興時;溫柔可親 不高興時:一聲不出
師:可文是這樣從貓的動作和叫聲兩方面寫貓的溫柔可親的呢?
生: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生: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踩印幾朵小梅花。
師:這里的幾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
生:貓的腳印
師:為什么將貓的腳印比作小梅花這個比喻表達了作者這樣的心情?
生:作者將貓的腳印比作小梅花表達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師:從叫聲這個方面作者是怎樣寫貓的溫柔可親的呢?
生:豐富多腔的叫喚
生:給自己解悶
師:對貓的叫喚用了"豐富多腔"、"變化多端"來形容,可以看出什么?
師:可見作者是多么喜愛貓。
師:單調的貓叫聲,在作制看來又是那般的悅耳動聽,有誰能即興表演一下嗎?
生:表演 喵。。。。。。師:將來你能成為一個藝術天才
師再問:課文又是怎樣寫貓不高興時的表現的?
生: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
師:用無論。。。。。。也。。。。。。。造句
師:貓在高興時與不高興時的表現。讓我們了解了它性格古怪,有時溫柔可親、有時一聲不出,作者同過具體的事例,把這些特點寫的很細致、真切,可家你它對小貓的親近與喜愛。
師:默讀第三節,想想貓的古怪性格還表現在什么地方?
生:"膽小"與"勇猛"。
師: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
生:討論后板書: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師:女生讀膽小男生讀勇猛
師:我們剛學完了大貓的性格古怪。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小貓的淘氣可愛吧。
師:輕聲讀課文找出本段的總起句并想一想句子的意思
生:滿月的小貓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師:這個總起句有什么作用?
生:承上啟下(把第一部分的內容與第二部分的內容連接起來,并可以看出接下來是寫什么的)
師:這句話哪個詞是最重要的?
生:這個更字把小貓的性格與大貓的性格相比,說明大貓可愛而小貓格外可愛,表達了貓更愛小貓。
師:除了這個更字體現老舍對貓的喜愛,還可以從哪些詞語看出作者對小貓的喜愛呢?
生:淘氣,頑皮(把小貓當成孩子寫)生:決不會,老舍是喜歡貓的,可淘氣的小貓把花搞得枝折花落,他卻不生氣發而覺得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師:那些句子是體現了老舍對貓的喜愛呢?
生:一根雞毛。。。。。
師:齊讀課文,共同體會作者筆下的小貓
師:想小貓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
)的小貓,它高興或是不高興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語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給大家看看嗎?
我是一只老實的小貓……我是一只膽小的小貓…… 我是一只……的小貓……
師:體會主人的心情
看到這群可愛的小貓你有怎樣的感情呢?說給大家聽聽。我們的老舍先生和你們一樣,面對這些充滿靈性的小愛伙,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愛之情,通過耐心細致的觀察,小貓的形像才能躍然紙上。我們也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發現周圍有那么多可愛的事物,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讀一遍全文。
師:總結:老舍筆下的貓性格古怪又淘氣,簡直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貓氣可愛展現在我們面前,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老實—貪玩---盡職
大貓性格古怪 溫柔可親——一聲不出
看過“老舍的貓課堂實錄”的人還看了:
1.老舍貓的教案
2.老舍貓讀書筆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敘述了大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舉和熱愛生活的情趣。
2、給課文分段,練習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段意并歸納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4、學會生字新詞,進行分析判斷句子正確性訓練,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時間:2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揭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是《貓》。
2、介紹作者:這篇課文是老舍爺爺寫的,老舍爺爺一生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文章,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大師,學習他的文章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請同學打開課本,帶著兩個要求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有讀不通的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和詞語,特別是課后第4題的詞語,我們更應該掌握好,多讀幾遍。(學生初讀)
盡職
抓癢
稿紙
咕嚕
閉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憑
逐漸
無憂無慮
性格古怪
粗細各異
溫柔可親
變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氣勃勃
天真可愛
2、檢查課后習題4,學習詞語:(幻燈投影)
下面我們先來檢查第
部分的詞語,我請一個同學能把它們讀一遍,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遍,讀不通的多讀幾遍齊讀詞語。
請你找出你覺得最難寫或最容易寫錯的兩個詞語,在課堂練習紙上抄寫兩遍。同桌交換檢查、修改。
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讀第一部分的詞語。
折:讀sheé
是個多音字,還有個讀音是:zhé,怎么組詞?
你能用上劃橫線的三個詞語,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嗎?
3、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哪兩種貓?(板書:大、小)
、誰能在括號中加一個數量詞,說說課文計了幾只大貓、幾只小貓?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貓,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過仔細觀察家中的一只大貓生動地寫出了貓的性格。
(一群)小貓: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們)
、想一想,我們在一只前可以填一個什么詞來說明大貓的性格特征。(古怪的)
那在一群小貓前呢?(淘氣的)
、齊讀:(古怪的)(一只)(大)
(淘氣的)(一群)(小)
貓,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詞語幫助我們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你認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記號。
B、第二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講了什么?講了一只大貓很古怪。
請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
劃出總起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齊讀。
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據這句話,你怎么概括段意?
第二段又講了什么?(小貓淘氣)
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
也劃出總起句,說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們來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據這些詞語或者劃出來的兩句話,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嗎?
(生個別練說生自己站起來自由說)
三、細讀課文,理解大貓古怪和小貓淘氣。
(一)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來進一步研究大貓到底古怪在哪里?小貓又淘氣在哪里?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請你用找描寫大貓古怪性格的三個重點句。
2、交流:老實、貪玩、盡職
(什么叫盡職?)
3、為什么這三個詞語能表現出大貓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雖然但是這個轉折關聯詞或不但而且這個遞進的關聯詞把這三個或其中兩個詞語連起來說說大貓的古怪嗎?
、大貓雖然很貪玩,但是有時也很老實,而且也很盡職。
、大貓雖然老實,而且盡職,但是有時候也很貪玩。
、大貓不但老實,而且盡職,但是又很貪玩。
5、你能把大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句話加在這些句子開頭或結尾嗎?
同學們真聰明,你看,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多么豐富啊!同一種意思我們能用這么多不同的句子來說,大家剛才的'句子都說出了大貓的變化無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釋古怪。好,這個詞語解決了,(擦去問號)
6、課文第二、三兩節也寫出了大貓性格古怪,請你速讀課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點詞語:
交流:溫柔可親、一聲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練習:用雖然但是的句式練說,體會大貓的古怪。
(二)
1、請同學們按找出重點詞的方法學習第二段,找出寫小貓淘氣的重點詞語默讀、找。
2、交流:沒完沒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寫小貓淘氣的句子中也加上沒完沒了來說說。
一玩起來,它們不知要摔多少跟頭再跑再跌(沒完沒了)地玩。
它們的頭撞在門上;不哭,還是沒完沒了地玩。
它們沒完沒了地玩,所過之處枝折花落。
你看,這真是一群淘氣調皮的小貓啊!對淘氣這個問題你們也自己解決了,可以擦去問號了。
第二教時
一、復習引入,明確目標
1、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讀懂了課文主要寫大貓的古怪和小貓的淘氣。作者寫大貓古怪、小貓淘氣是討厭它們嗎?為什么?
理解滿月的小貓更可愛:大貓可愛,小貓更可愛。(板書:)
2、明目標
所以這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讀懂課文是怎樣寫貓可愛的?、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體會大貓之可愛。
1、下面我們要自己來分析理解大貓可愛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師來講問。請同學們帶著這些要求自由朗讀第一段。
幻燈出示:、挑:你最喜歡、感受最深、最能體現作者喜愛之情的一個句子,劃下來;、找這句話中的重點詞。、想:這些重點詞的特別含義。、讀: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2、范例教學:為了幫助大家討論好,老師先和大家來學習一句話:(幻燈出示:說它老實吧,它有時候的確很乖。)老師對這一句是這樣理解的:
A、我們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們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的確,乖)。
C、第三步,想這些重點詞的特別含義:乖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文:老實、聽話。)我們什么時候用乖?(老舍把貓寫成了小孩子,對貓多親昵啊!)那再加上的確呢?(更加深了對貓的喜愛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確重點詞的特別含義是什么?(生連起來說一遍。)
D、初步體會:這一句雖然不長,用詞不多,但深刻地寫出了大貓的可愛,強烈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指導朗讀這句話。
誰能把剛才我們四步學習過程具體地說一遍。
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按剛才的過程,完成筆頭練習:幻燈出示練習:(見后面練習紙練)
3、自主學習:
如同學們按這種方法讀課文,選自己最愛讀的一句話,細細體會、學習課文。
(準備好)。誰能最早主動的站起來,說說自己的學習情況)
4、交流:
例:、它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重點詞:閉息凝視:寫了大貓捉老鼠的專心負責、全神貫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來的樣子,作者對大貓盡職精神的贊揚。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要求給你抓癢。
重點詞:蹭:摩擦
(你在什么時候誰那兒也蹭幾下?)
用蹭表現了貓對作者的親近,作者對貓的喜愛,在作者眼里貓像一個撒嬌的小孩。
、跳下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重點詞:小梅花。
把稿紙上臟乎乎的腳印比作美麗的小梅花,足見作者對貓的寵愛喜歡。
(生交流一處,朗讀體會一處)課文寫貓可愛的地方很多,可以說課文每一句都寫出了貓的可愛,每一處都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請同學們一齊讀課文,讀出你的這種感受來。齊讀第一段。
三、體會小貓之更可愛。
1、大貓已是如此可愛,而小貓更是可愛,請同學們按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段,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寫出了小貓更可愛,作者更喜歡?
2、交流:
3、是啊,滿月的小貓是多么的淘氣調皮、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所以更可愛,令人更喜歡。請同學們拿起課本自由讀第二段,讀出你更喜歡小貓的感受來齊。
4、同學們,我們用自己的努力,讀懂了大貓古怪得可愛,小貓是淘氣得更可愛。在老舍爺爺筆下,貓是多么活潑可愛啊!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多么優美迷人啊!同學們,我們想不想也拿起來寫一寫?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完成第三題:寫一段描寫小動物的話。
5、交流。
四:課文總結:
這兩節課,我們不是依靠老師的分析講解,而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探討、練習,讀懂了這篇課文,提高了學習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爺爺那精美的語言民陶醉。老舍爺爺對生活是多么熱愛啊,即使是身邊最普通的小動物貓,也是如此喜愛。這說明在我們的辭海中,處處都
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就能發現、享受這種美。今天,金教師
大家一起享受了這種美,相信同學們也一定會更加熱愛我們的生活。你們說:是嗎?
板書
(古怪的)(一只)(大)
可愛
老實、貪玩、盡職
貓
(淘氣的)(一群)(小)
更可愛
大家都聽說過老舍的貓,它是一個性格古怪的貓。
而我今天介紹的貓卻和它的性格正好相對。它,一身雪白的毛,一根尾巴擺來擺去,胡子一翹一翹的,神氣極了。
有一次,它逮了一只老鼠,高興的不得了。它叼著老鼠跑到我面前炫耀,好象在說:“怎麼樣,我厲害吧!?”
我家的貓溫柔可親,討人喜愛。你如果和它玩起來,都不想走了。
關鍵詞:主題式研討;閱讀期待;閱讀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0X(2007)02-0031-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什么是閱讀期待呢?“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和探究的欲望。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并正確運用“閱讀期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張田若先生曾說:“學習語文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也指出“任何一種語文能力的得來,都離不開讀。讀,她本身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方法――學習語文(或者說培養語文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見,“讀”是學生學習語文,培養能力的根本途徑。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不讀書,或者說把讀書當成一種負擔的學生卻不計其數,這也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手段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并把《重視閱讀期待,提高閱讀質量》確定為校本研究課題。通過主題式研討、課例研討、交流反思等方式進行研究,先后圍繞《鳥的天堂》、《貓》和《長城》三篇課文,進行了三次主題式研討。
這里就結合《貓》這一課的教學,談談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是如何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的。
老舍先生在《貓》這篇課文中,先寫貓的性格古怪,從三個方面具體現: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對人不理不睬;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這三方面的表現,看起來相互矛盾,但都真實存在,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后寫貓小時侯十分淘氣、貪玩、頑皮可愛。
這篇課文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一是感情真摯。老舍先生對家里的貓愛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二是語言樸實。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和盤托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感悟大貓的古怪和大貓小時候的淘氣可愛,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教學重、難點確定為: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采用以下教學策略凸顯“重視閱讀期待,提高閱讀質量”這一主題。
一、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促進閱讀期待
電教媒體集逼真形象的畫面、鮮艷明麗的色彩、賞心悅目的形象、生動可感的聲音于一體。演示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迅速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從而有效地創設學生的閱讀期待。
開課時,老師對學生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很多美麗的圖片請同學欣賞。接著,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活潑可愛、生氣勃勃的“戲貓圖”。在豐富情感的感染下,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閱讀期待。
二、精心設計提問,喚起閱讀期待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所提的問題是能否調動學生閱讀期待的關鍵。如果教師所提問題毫無新意,就不能激發學生想讀書的欲望。所以,在導入新課環節,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貓的性格古怪的,請你認真讀課文,然后用“既……又……”說話。這樣學生馬上認真的去讀課文,在文中找答案,并思考怎樣能把話說好。
三、在矛盾處置疑,激活閱讀期待
于無疑處設疑,于矛盾處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比如,在《貓》的字里行間都體現著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教師卻故意設疑:“這樣古怪的貓作者肯定不喜歡?”在學生回答“不是”后教師說:“那就請你從課文中找到足夠的理由來說服我。”這樣問題的設計有利于激活學生的閱讀期待。
四、布白設疑,刺激閱讀期待
“布白”是藝術創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為了更充分地表現主題而有意留出的空白。閱讀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可在銜接處或講授時,或提出問題之初,或得出結論之后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細細咀嚼,或反復品味,或變式練習……通過創設的“空白”刺激學生的閱讀期待。
比如在這節課中學生讀“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這一句時,教師讓學生結合想象用各種方式呼喚貓,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刺激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五、利用各種比賽,創設閱讀期待
愛活動、愛表現、好勝心強是小學生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安排朗讀、復述、表演等比賽活動,創設學生的閱讀期待。
比如“把他讀坐下”游戲,學生為了把對方讀坐下,就想方設法地讀出感悟、讀出美感,有力地創設了閱讀期待。
六、利用適時評價,萌發閱讀期待
新課程強調,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一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成功之處,進行及時評價,使學生再次萌發閱讀的愿望。
課文中寫貓“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教師讓學生反復朗讀,反復體會,力爭讀出:貓的專心、耐心和決心,并給予及時評價。
七、積累拓展,延續閱讀期待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因此閱讀期待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還要延伸到課外。當學生深深體會到讀書之樂時,閱讀也就成為習慣,成為學生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能使學生多方面了解老舍先生的文章,教師及時推薦《養花》、《林海》等文章,這樣就把朗讀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關鍵詞:老舍 口語藝術 遣詞藝術 修辭藝術 幽默京味
老舍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以勤奮的創作和特有的藝術才華為中國文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文學創作上,他一生創作七十余部小說,三四十個話劇和戲劇劇本,還有許多散文、詩歌和雜文,他的創作多用北京話,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舍在語言運用上多變且富有創造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語言風格。
一、清淺俗白的口語藝術
老舍先生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北京口語不但熟悉,而且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曾說過:“我說的是北京話,而且相當喜愛它。它怎么說,我便怎么寫。”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充分地運用北京口語,表現北京的地方色彩和地域文化。他一直追求用清淺俗白、樸實活潑的口語再現生活。在老舍的作品中,口語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口語化詞匯和句式的使用
閱讀老舍先生作品,最常見的是帶有北京地方特色、極富表現力的地方詞匯,這些詞的使用使得作品語言具有濃郁的北京風情和文化韻味。例如“媽那天對我特別好,我走不動便背我一程,到城門上還給我買了一些炒栗子”(《月牙兒》);“大壽桃點著紅嘴,插著八仙人,非常的大氣”,“每一個聲音都像踩了貓尾巴那么叫得鉆心”(《駱駝祥子》)。這幾個例子中的“一程”、“大氣”、“鉆心”都是北京的地方口語,在普通話中有其相應的規范詞,“一程”是“一陣”,“大氣”是“大方”,“鉆心”是“難受”。作品中類似這樣的詞還有很多,對這些詞的巧妙運用,明顯增強了口語色彩。北京話中存在大量的兒化詞。這在作品中隨處可見,“今兒個,娘兒倆,門口兒,不大會兒,身兒,名兒,一羅紙兒……”(《月牙兒》),兒化詞的運用,使得作品語言帶上北京口語特有的親切、自然的韻味。
口語化句式的運用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體現,老舍先生多采用簡潔明快的短句,結構單純,通俗明了。最為突出的是對話式的句子。一般都不超過七八個字,既簡單又明白,比如“過去拉住媽媽的手:‘媽不哭!不哭!”’(《月牙兒》)“我不喝酒!”“不喝就滾出去,……辣不死你……”(《駱駝祥子》)。口語化句式除了簡潔明快的短句,還有獨語句式、特殊句式等,這些結構簡單的短句,使得作品語言豐富多彩,貼近生活。
2.對生活語言的藝術加工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滿生活氣息。作品中豐富多彩的口語詞匯大都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對生活的完全照搬。他擁有的詞匯量相當豐富,能夠用不同的詞匯最恰當地反映生活內容。例如“他逼著她拿錢,而且罵罵咧咧……”,“二太太以為他這是存心的輕看她,沖口而出的把他罵了個花瓜”(《駱駝祥子》)。“罵罵咧咧”和“罵了個花瓜”都有罵的意思,但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詞表達,在程度上明顯有了差別,比單獨一個“罵”字豐富生動。在老舍作品中,類似這種通俗的語言運用得恰當、生動的例子很多。比如就描寫不高興不滿意的神態來說,《二馬》中“馬先生一腦門子官司,沒理馬威”,“一腦門子官司”比“不高興”更加新穎、生動、貼切。
作為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先生在使用語言上十分認真。對待口語,他放膽使用,并經過巧妙的藝術加工,使通俗質樸的語言變得光彩鮮亮。他曾說過:“口語不是照抄的,而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他也真正做到了口語的藝術化加工。《月牙兒》中“我后悔,我,我要哭,我喜歡,我不知道怎樣好”,讀起來瑯瑯上口。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在口語提煉加工過程中。老舍先生往往能夠把語言控制得恰到好處。老舍先生對口語的運用真正做到了提煉口語,純凈至極,清淺俗白,雅俗共賞。
二、質樸自然,準確精當,簡潔凝練,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
老舍先生使用語言不借助于典故,也不依賴于行話,只是運用常見的普通字詞進行加工琢磨。使其成了金玉良言,個個光彩奪目,給人印象深刻,能夠做到人物、環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既合乎情理,又能更加真實地反映生活。
1.質樸自然的語言特色
老舍先生一向很重視樸實語言的表現力,他曾說過:“文字不怕樸實,樸實也會生動,也會有色彩。”他的作品往往都是通過樸實俗白的語言來反映下層人民生活和命運。極其平常、樸實的詞語在他筆下如虎添翼。活靈活現,極富表現力。比如“祥子喝了一氣涼水。……每一個井臺都成了他們的救星,……便和驢馬們同在水槽里大灌一氣”,“喝了一氣涼水”和“大灌一氣”都是描寫車夫喝水的情景,這里的遣詞非常符合車夫們的身份和生活境況,自然真實地展現出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辛。
2.準確恰當的語言特色
老舍先生在遣詞過程中追求準確精當。準確精當就運用語言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環境。《駱駝祥子》中虎妞罵樣子:“祥子,你讓狼叼了去,還是上非洲挖金礦去了?”準確精當的用詞一下凸顯出虎妞粗俗豪爽,罵人也帶有男人的爽快性格。準確恰當的敘述描寫語言也能準確揭示人物性格,例如《離婚》中張大嫂對女兒的敘述:“只要一回來,不是買絲襪子,就是鬧皮鞋;一個駁回,立刻眉毛挑起一尺多高!”“鬧”和“挑”的使用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張大嫂女兒的任性和淘氣。
3.形象生動的遣詞特色
形象生動的語言是文學創作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標。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存在著大量形象生動的遣詞用法。例如《牛天賜傳》中“幾間小屋在一株老槐樹旁藏著”,一個“藏”字,一下子變靜態為動態,把小屋給寫活了。讓人感覺新穎而獨特。再如《駱駝祥子》中“這么點藥,那么個偏方,揍出他十幾塊錢去,病并沒有除根”。一個“揍”字,精彩形象,祥子平時惜錢如命,如今要花十幾塊錢,他無疑會感到非常心痛,就像挨了一頓揍似的。
4.簡潔凝練的遣詞藝術
老舍先生十分推崇精練而有表現力的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語言。他認為簡潔凝練就是深入淺出。話說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用最合適的詞來表達想要表達的內容。《駱駝樣子》中寫祥子由兵營里逃出,上了劉四爺家,虎妞見了他很高興,說:“你讓狼叼去了,還是……”祥子只回答了“哼”一個字,這一個字雖簡略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一方面說明祥子是個天生就不愛說話的人,老實木訥,另一方面表現出他百感交集,心里難受不愿多說話。車丟了又被抓丁,經過一番磨難,生了一場大病,他心中充滿了不平、辛酸、委屈和怨恨。老舍先生做到了言簡意豐,這正是簡潔凝練藝術的魅力所在。
三、生動形象的描寫和修辭藝術
1.豐富的描寫藝術
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老舍先生十分重視形象生動的描寫語言。他說:“小說是要繪聲繪色的寫出來,故必須生動。”繪聲繪色就是描寫語言 的藝術化。老舍先生在作品中常常運用變化多姿的描段,使描寫語言達到有聲有色、意韻俱佳的藝術境界。對話描寫是文學創作中用于刻畫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徑,老舍先生十分重視對話的作用,他筆下的人物說話都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讀起來真實自然。例如《駱駝祥子》中虎妞勸祥子喝酒的一段文字:“不喝就滾出去,好心好意,不領情怎著?你個傻駱駝!……”舉著盅兒:“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通過對話,把虎妞爽快、潑辣的性格凸顯出來。作品中對祥子肖像的描寫:“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眼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從肖像上可以看出祥子是一副老實敦厚的模樣,人物形象也更加鮮明。在人物描寫上,老舍先生還常常通過人物的行為動作來刻畫人物,而且可以把對話、肖像、動作描寫結合在一起,使人物更加真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馬褲先生》里描寫的馬褲先生之所以讓人過目不忘,正是在話語、肖像和動作描寫方面的獨特之處。馬褲先生動不動就以全身的力氣喊叫,好似雷鳴;肖像上,穿馬褲,戴平光眼睛,清緞子洋服上身,腦袋插著小楷羊毫,足登青絨快靴;動作上,用食指挖鼻孔,在別人頭上脫靴子,并擊打靴底上的土。把小市民、小知識分子的形象充分表現出來。老舍先生筆下的景物描寫,生動形象充滿了靈性,如《駱駝樣子》中描寫暴雨來臨前的柳樹,“病了似的”、“無精打采”。使柳樹變得有了活氣,通過景物描寫更加突出人物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艱難。
2.形象生動的修辭藝術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生動形象,很大程度上與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是分不開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比喻、擬人和夸張的手法。形成了他獨特的修辭藝術特色。老舍先生對比喻的理解為:“比喻是生活知識的精巧聯想,在生活中沒有仔細觀察。廣泛注意,這種聯想便無從得來。”他筆下的自然萬物都可以作為比喻的對象,且能比喻得自然巧妙。如《駱駝祥子》中“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在他賃人家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著轉著的陀螺”,形象的比喻更能體現出人物生存的艱難。老舍的作品中還常常運用比擬、夸張、對比、借代,排比,反復、引用等修辭手法,而且都用得恰當自然,活潑生動,形成了老舍先生多姿多彩的修辭藝術。
四、詼諧幽默的京味風格
老舍先生的語言藝術中十分突出的是他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獨特的、耐人尋味的幽默風格,這種幽默風格是他本人的個性素質、生活經歷和藝術修養的必然結果。老舍先生作為京派作家的代表,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風格。
1.詼諧幽默的藝術風格
作為一種藝術風格,幽默與語言技巧有著密切關系。平實的語言在老舍先生筆下也可以變得幽默起來,他的幽默深深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帶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質。這既是對現實的不滿的一種以“笑”代“憤”的發泄,又是對自身不滿的一種自我解嘲,借助笑聲使艱辛的人生變得好過些。他把幽默看成是一種心態,一種生命的劑。他的幽默格調多樣,既有溫厚的同情,又有峻厲的諷刺。《離婚》中“張大嫂一邊刷洗家伙,一邊落淚,還不敢叫丈夫看見,收拾完在爐前烤干了兩個濕眼睛”,“其實買個妾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只看男人的腦袋是金銀銅鐵那種金屬做的,吳先生的腦袋,據張大哥鑒定,是鐵的;雖然面積不小,可是能值多少錢一斤?”很平常的話讀起來令人發笑,風趣幽默。從創作《離婚》開始,老舍先生為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發展方向,即“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領略戲劇意味,使幽默出自事實本身的可笑,可不是從文字中硬擠出來的”,追求更高的視點,更深厚的是思想底蘊,使幽默成為含有溫情的自我批判,而又追求藝術表現上的節制與分寸感,產生了喜劇與悲劇,諷刺與抒情的滲透、結合,獲得一種豐厚的內在藝術力量。
2.京味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