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第1篇

為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XX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和《XX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規定,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一、2015年汛期降水趨勢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預計我鎮今年汛期(3-6月)總降雨量約720-800毫米,比常年偏多2成,降水集中期在6月中、下旬,汛期結束時間為7月上旬。

二、2015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主要發災區域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和有關資料反映,結合我鎮地質環境特點分析,XX、XX、XX是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高發地區。XX鎮灣坡煤礦的地表極易發生因暴雨誘發的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礦渣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原XX線王坑路口段公路沿線要預防山體滑坡、崩塌災害。河堤、水庫要嚴防管涌。同時,須嚴防各類建設工地不規范施工造成地質災害事故。

(二)主要發災時段預測

主要發災時段為3-9月,其中4月下旬至6月下旬為地質災害高發時段。大面積、長時間、集中性降雨,是導致地質災害的主要誘因。因此,在強降水時期,特別是小時降雨量達到20毫米時要加強預警工作。

(三)地質災害隱患點預測

1.礦山:礦山企業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面塌陷;造成山體陡坡,形成山體滑坡和崩塌。

2.坡腳開挖、切坡建房地帶:破壞山體原始應力平衡,當汛期來后,雨水滲透到坡體內,造成坡體下滑。

3.因地質構造自然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地帶。

三、防災措施

我鎮每年發生的各類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XX村石壁沖、王坑沖山頂、山田村天子山、XX村四組以及XX村上林山等嚴重地質災害區(點)。針對我鎮具體情況,今年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深入宣傳,提高廣大干群的防災意識。要認真落實地質災害宣傳工作,全面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杜絕人為責任事故的發生。要通過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向廣大干群深入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和地質環境管理的各種知識,重點宣傳山洪災害的突發性、危險性,普及汛期災害防治的基本常識,不斷提高人們主動防范、依法防治的意識,增強防災能力。

(二)加強領導,強化工作責任。為確保全鎮防災工作順利開展,鎮政府成立由鎮長XX同志任組長、黨委委員、武裝部長XX同志、黨委委員、副鎮長XX同志、副鎮長XX、鎮長助理XX任副組長,土地辦、農辦、民政所、安全辦同志任成員的鎮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XX兼任辦公室主任。要把防治地質災害、減少災害損失納入鎮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與各行政村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狀,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制訂相應的防災方案,落實專人專點監測。同時從大局出發,樹立有備無患意識,服從統一指揮、統一調配,保證防災搶險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三)貫徹落實"三項制度".汛期地質災害值班制度、災情速報制度、險情巡視制度三項制度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行為準則,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具體責任體現。結合我鎮的具體情況,嚴格按照"三項制度"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照我鎮編制的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進行逐項落實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出現險情時,及時做好人員遷避、緊急疏散、應急搶險和災情速報等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四)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絡。對本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區(點)定期巡回檢查,及時預報險情,特別是加強對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易發區的監測工作。加強各級責任人的責任,建立起鎮、村和廣大群眾三位一體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充分發揮聯絡員隊伍作用,逐步形成群測群防意識。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第2篇

(一)地質災害現狀

我市山地特征普遍,地質構造復雜,地形起伏大,巖石軟弱破碎,這些條件決定了我市是一個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屬全國重點地質災害防治區域之一,全市地質災害分布范圍廣、暴發頻繁、危害嚴重,特大地震后,使全市地質災害進一步加劇。

根據各縣(區)國土資源局和各鄉鎮排查,地震引發我市次生地質災害點7507處,造成147人遇難,468人受傷,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28.51億元;省內外地質災害專家共159人協助我市共對1659處重要次生地質災害開展應急排查評估,其中:滑坡589處,崩塌456處,泥石流22處,地裂縫108處,地面塌陷3處。根據以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成果,全市地震前有重要地質災害隱患1506處,地震后專家排查的地質災害隱患1659處,其中地震前已有加劇的420處,地震新引發的1239處,目前全市經專家排查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共2745處。

震后次生地質災害在全市八縣一區均有分布,區、為極重區,其他縣區為嚴重區。受地震和長期余震、降雨等影響,震前地質災害易發區部分老滑坡復活加劇,同時引發大量新的滑坡、崩塌和地裂縫,

(二)地質災害分布情況

我市地質災害在區域分布的總體趨勢是西南密集、向東北逐漸減弱,地震使這種差異性加劇,全市地質災害密度由北向南呈遞增趨勢加大,根據排查結果,在以下區域集中分布:

1、白龍江流域集中分布帶:

主要分布于白龍江沿岸、、一帶,為地震極重災區,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區內山高坡陡,重力侵蝕強烈,巖石軟弱破碎,植被較差,地震后崩塌、滑坡數量約占全市的60%以上,主要以基巖滑坡、堆積層滑坡和第三系、白堊系紅土層滑坡等類型為主,大中型滑坡數量眾多,大多不穩定,尤其在化馬——角弓——外那——臨江一帶,以及北峪河流域安化——馬街(漢林)——城區一帶最為嚴重;泥石流沿白龍江河谷連續分布,以白龍江兩河口——透坊段和支流北峪河流域最為發育,有較大泥石流200多處,如北山9條溝、北峪河、漢林溝、甘家溝、石門溝、火燒溝等;透坊——臨江段巖層較完整,漸為減弱,有較大泥石流40多處,其中臨江東風溝、尚家溝、蔣馮溝、橋頭燕兒溝等泥石流溝危害最為嚴重。

2、白水江流域集中分布帶

主要分布于白水江沿岸石雞壩——城——碧口一帶河谷及近山區,為”地震極重災區,全市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崩塌、滑坡數量眾多,以基層滑坡為主,受持續余震和降雨影響,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多次發生較大災情險情,如南山、北山滑坡崩塌群;泥石流以稀性泥石流為主,以——石雞壩、碧口——中寨之間最為發育,如關家溝、賈昌溝、鐵樓溝等,地震后多次爆發,造成嚴重損失。

3、西漢水流域集中分布帶

主要分布于西和、、段西漢水流域河谷地區,為地震重災區,全市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域。大多數滑坡系第四系堆積坡殘物組成,分布密度高,以漾水河流域、西和東南部土石山區、東南部黃土丘陵區和西南部土石山區最為發育,地震后造成災害較嚴重。泥石流主要有粘性、稀性和黃土泥流,以西漢水干流的順利峽——建村河段及其支流白家河,漾水河沿岸及雷家壩——之間的黃土泥石流區最為發育,爆發較為頻繁,受地震影響較大,危害也較為嚴重。

4、嘉陵江流域集中分布帶

主要分布于包括、兩當、和部分區域,嘉陵江支流河谷及近河谷山區,為地震重災區,全市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域。地貌以山區盆地、丘陵、中低山為主,山體巖石較為堅硬,植被較好,滑坡、崩塌較不發育,災害一般.但地震后該區域地質災害明顯加劇,一些原來不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堅硬巖分布地段也引發了數量巨大的崩塌、滾石;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及其支流永寧河、青泥河、燕子河等支流河谷及兩岸地區,暴發頻率低,危害一般,部分區域較為嚴重。

5、礦區和公路沿線易發區

公路沿線一直是我市地質災害易發區,地震后山體滑坡、崩塌、坍塌和滾石數量眾多,毀壞公路設施、堵塞交通,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巨大,如212國道、江武公路和各縣(區)主要縣鄉公路沿線山區地段。礦區因露天開采、礦石、廢渣不合理堆放,加上地震致使土石松動,極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如西成礦區的六巷、廠壩、畢家山、洛壩等鉛鋅礦區,等金礦區。

二、地質災害威脅對象和范圍

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威脅著交通運輸、農業生產、城鎮、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廠磚企業、電站、通訊和輸油管道等生命線工程的安全。地震發生后,根據各縣(區)國土資源局和和鄉鎮排查,地震引發地質災害點7507處,造成死亡147人,受傷468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51億元;根據專家組《市地震災后應急排查總結報告》,全市排查地質災害1659處重要地質災害隱患,共有30.9萬人受到威脅,占全市總人口275.75萬人的11.2%,威脅資產44.15億元,按照威脅對象和范圍,主要有一下三類:

1、威脅人口密集區的地質災害點:共有1178處,典型地質災害如南山崩塌群、北山泥石流,嚴重威脅和城區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威脅生命線工程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有396處,以中小型居多,大型零星分布,地質災害的穩定型以不穩定居多,基本穩定的僅有少量。險情等級以小型居多,中型次之。主要威脅212國道以及大部分呢的省道及縣鄉道路。

3、威脅重要設施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有6處,威脅對象主要包括水庫、礦山、風景名勝區和地質公園。地質災害的規模以中小型為主,穩定性差,險情等級以小型為主,但需及時進行應急處理。

三、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

近幾年全市極端氣象現象多發,據氣象部門預測,全市降水量明顯增多,大范圍大到暴雨和連天集中降雨天氣增多,加上地震和持續余震影響,預測爆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加大,根據地質災害的形成特點和主要誘發因素,確定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重點防范期為:

1、滑坡、崩塌、地裂縫主要防范期:該類地質災害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降水誘發引起的滑坡、崩塌、地裂縫等災害具有稍滯后于降水的特點,6月一10月為主要防范期,強降雨和持續降雨多發,當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就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災害;2—3因冰雪融化、凍土消融,目前已發生幾起滑坡、崩塌災害,以北部雪凍嚴重的西和、、等縣較為嚴重;人為因素和其它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情況比較復雜,因此應當全年防范。

2、泥石流主要防范期:泥石流的形成與大雨、暴雨同步。根據我市的降水特點,確定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為6月至10月。因地震造成江河溝谷中積聚了大量的固體物質,預測暴發災害性泥石流的危險增大。

3、地面塌陷的主要防范期:我市已發生的地面塌陷災害基本為地下采礦引起的,其發生、發展與采礦的強度、開采規模、開采形式等有關,該類災害全年均應防范。礦區應加強監測與預報、預警工作。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

地質災害防治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今年是我市《地震災后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實施的第二年,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工作任務艱巨。各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務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緊緊圍繞災后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實施管理和汛期地質災害防范兩項核心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及早部署安排,進一步落實責任,明確職責,全面實施、全力抓好和完成本年度年度實施計劃確定的項目建設任務,切實落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抓緊擬定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各縣(區)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結合震后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本年度工作任務,會同發改、財政、建設、水利、交通、預警、防洪等部門,加快本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編制、報批與工作;要在總結震后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進一步明確各相關部門應急救援的職責,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切實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對轄區內重點地質災害隱患區域,要按照《地震災后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報告》中專家提出的防治意見,制定具體隱患點的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全力做好方案的實施工作。

(三)全力抓好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中央災后恢復重建基金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是全市本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災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標任務”。各縣(區)政府務必要充分認識項目實施的艱巨性、緊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編報好項目年度實施計劃,科學統籌、合理安排、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協調推進,全面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力爭盡早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政府主要領導要對項目建設工作負總責,發改、國土、財政等部門要明確職責,分工負責,共同做好項目申報審批、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政府及監察、審計等部門要及時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項目實施不出問題。為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管理,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項目實施依法、有序、快速推進,市政府近期將出臺《市地震災后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各縣(區)務必嚴格按照《辦法》規定的項目論證、申報審批、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程驗的相關程序和要求,嚴格執行項目管理責任制、招投標制,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資質備案審查制等各項治理,切實做好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工作。通過項目實施,大力提升全市地質災害防治水平和能力,及早實現防災減災的目標。

(四)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7月份市政府印發《市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實施意見》以來,全市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已初步建立,但目前還很不健全和完善,群測群防的責任和措施還沒有落實到位。在今年地質災害年度實施計劃中,將群測群防建設列為重要建設項目,安排了專門經費給予保障,各縣(區)務必要按照《意見》要求,編制好群測群防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加強對基層鄉鎮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的指導,將監測預警、防災避險的責任分解到鄉鎮、村社以及危險區的學校、醫院、廠礦、工程建設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建立覆蓋全市重要隱患點、防災責任人明確、監測預警措施完善、聯絡通訊暢通的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五)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巡查監測工作

每年汛期是地質災害防范的關鍵時期,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建設、水利、交通、防洪、救災等部門,在地質災害應急排查評估的基礎上,結合今年地質災害詳查、專業監測點和示范區建設項目的實施,在配合專業地質單位開展好詳細調查工作的同時,繼續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監測工作。要重點排查人口密集的城鎮鄉村、江河沿線、交通干線、重點設施、礦區渣場、尾礦庫等區域,排查要確保不留死角。特別對威脅大、危害嚴重、不穩定的重特大隱患點,專家排查建議需要搬遷避讓的隱患點,要作為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按照專家組排查防治建議,劃定危險區、設置警示標志,下發防災避險明白卡,制定專項防災預案,安裝管護好簡易監測設備,確定專人巡查監測責任人,落實好監測預報、搬遷避讓等各項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是地質災害預防的一項重要制度和措施,也是今年全市實施的重要項目之一,各縣(區)國土資源部門要力爭在今年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及早將項目建設成果應用到汛期預警預報中。國土部門要繼續與同級氣象部門共同配合,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及時掌握雨情、水情、災情,對所轄區域內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范圍和影響程度作出預報,廣播電視部門要適當增加廣播電視播放地質災害氣象預報的時間,使政府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及時了解地質災害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制度和責任體系建設

各縣(區)要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災情速報制度、月報制度等各項制度,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將制度和責任體系建設貫穿到地質災害防治的各個方面,分級負責、層層落實,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每一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確保各項防災措施及時、有效落實。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和國土資源部門在汛期要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向社會公布地質災害報警電話(市、縣(區)國土資源局汛期值班電話見附表),保持24小時通訊聯絡,一旦出現災情,必須迅速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立即組織應急調查、險情評估、群眾轉移等搶險救災工作,同時按照災情速報制度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立即將災情速報上級各有關部門。對有災情險情不及時報告、接到災情險情報告不及時處置、防災制度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發生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員責任。

(八)加強對工程建設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監控

各縣(區)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關于“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應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規定,加強災后重建項目、集中安置點和各種工程建設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工作,為建設項目施工和運營安全提供保障。要加強對各重點礦區、公路沿線、水庫、河道、削壁建房、挖土采砂等工程建設活動造成的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監控,對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特別是礦區地質災害恢復治理工作,要按照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和《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做好本年度保證金提取和繳存,加大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監管力度,確保今年全市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取得較大成效。

(九)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工作

各縣(區)要要將宣傳培訓工作作為地質災害預防的一項重要措施,組織專門技術力量,繼續加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宣傳培訓力度。要加強對基層鄉鎮、國土資源所、重點村社干部和監測預警人員的培訓,使基層干部群眾掌握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提高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責任感,增強了抗震救災各部門之間配合協作和應急反應能力;要重點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區的農村、山區和人口密集區的宣傳,力爭做到人人知道地質災害前兆、監測方法、報警方式、躲避路線、自救常識等基本防災知識,切實提高人民群眾防災意識和能力。特別是災后重建點的宣傳,要以認識災害、避讓災害、安全選址建房為主,確保群眾災后重建的房屋不受地質災害威脅。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第3篇

一、今年我市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我市地質環境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的強度,結合今年汛期氣象趨勢預測,今年地質災害的發生機率較去年有所增大,預測今年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月-7月的梅汛期及8月-9月的臺汛期。5月-7月的梅汛期由于長期降雨,土層含水處于飽和狀態,在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極易引發以山區風化殘坡積土體滑坡和公路邊坡、礦山宕面及廢棄礦山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8月-9月份臺汛期降雨強度大,由暴雨而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概率大,易引發礦山尾礦壩和廢渣堆放點泥石流,螢石礦采空區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

根據我市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征以及災害發生歷史頻度和強度,預測我市地質災害發生的重點地區為盆地東部、西北部低山丘陵區。下列鎮是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重點:*、*、*、*。重點防災地段是:坡度較陡、風化殘坡積層較厚、人類工程活動較多的山區,交通、水利等大型削坡工程,閉坑礦山采空區,采礦場的開采工作面等。

二、主要任務

(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修編工作。上一輪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年已到期,同時由于我市行政區域的調整,需重新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規劃編制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可操作性。

(二)做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工作。在去年開展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和完成外業驗收的基礎上,今年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加快工作進度,爭取在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項目驗收,并根據實際,完成防災避險方案的編制。

(三)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在現已編制完成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完成與應急預案相配套的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并予以。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建立和完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反應迅速的應急機制,增強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要充分利用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完善市、鎮(街、區)、村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覆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和有災害隱患點的每一個村,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完善鎮(街、區)、村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建立健全災害隱患點監測技術檔案,開展人員培訓,實行科學管理,提高群測群防工作技術含量與減災防災效果。

(五)災害隱患點勘察治理和搬遷避讓。我市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28處,其中以滑坡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威脅最大。市里將其中7處列為20*年度重點防治或監測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鎮(街、區)也要對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根據需要,確定今年重點防治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對生命財產有直接危害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實施應急排險或進行勘察治理;對處于山區交通不便,工程治理成本極高,且難以有效根治、自然條件不適宜居住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可結合下山脫貧,組織搬遷,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主要地質災害點防治措施

我市地質災害隱患點28處,其中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危害性較大、穩定性差,威脅人口多,需重點做好監測和防治工作。

(一)*鎮方丘左岸山體滑坡。該滑坡屬古滑坡,土質滑坡類型,滑坡體積約170000立方米。1939年曾整體下滑,1988年至1998年10年間又因暴雨發生多次滑動。滑坡嚴重威脅方丘水庫安全,間接威脅水庫下游50余戶、居民200余人的生命安全,潛在資產300萬元,目前尚處于不穩定狀態。*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日常監測,密切注意滑坡體的變化,設立警示牌,制定應急救援避險方案。

(二)*鎮*村滑坡。該滑坡位于*鎮*村后山,屬于中型淺表層土質滑坡。該滑坡1993年滑動,毀壞民房4間,2006年滑坡體出現整體下滑,滑坡體后緣地表拉張裂明顯,前緣突出,飽水土體蠕變失穩引起滑坡,滑坡體體積339000立方米,目前尚處于不穩定狀態,威脅居民150余戶,潛在資產35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設立警示標志,盡早恢復山體植被,采取裂逢填埋、挖溝排水等措施減少雨水入滲,進行前期治理工程建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鎮*村滑坡。該滑坡位于*鎮*村后山,屬小型淺層土質滑坡,滑坡體體積約65000立方米。直接或間接威脅人口60戶,約180余人,威脅資產約240萬元。該滑坡形成歷史較悠久,屬古滑坡。1995年5月暴雨后局部產生滑動,損壞民房1間,經濟損失4萬元。近年來較為穩定,地表裂縫基本消失,但由于滑坡體較陡,遇雨仍具有滑動的可能,威脅人口多。*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監測和巡查,并設置警示牌,在滑坡體上方減少人為活動,增加植被覆蓋率,在滑坡體前緣開展截排水工程建設,建立監測點,同時制定應急疏散避險方案。

(四)*鎮仙巖村泥石流。該泥石流以上游的凌塘水庫為形成區,該區地形切割較強烈,巖土物質豐富,1999年4月因突降暴雨,造成泥石流發生,沖毀農田10畝。目前尚不穩定,在降雨的情況下,可能引發泥石流,威脅下游仙巖村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威脅人口30人,資產4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臺汛期的監測工作,做好封山育林,加強水庫調蓄水管理,在山坡修建導流渠或泄洪道,修筑攔擋工程,切斷泥石流下移通道,并制定汛期避險方案。

(五)*鎮朝川村東滑坡。該滑坡位于朝川村東公路邊,據估算滑坡體體積可達110000立方米,屬混合式巖、土質滑坡,滑坡體上拉張裂縫明顯,并見“馬刀樹”等。據調查,該滑坡曾于1958年、1959年產生滑動,1989年7月23日在暴雨沖蝕下發生較大規模的滑動,造成農田毀壞和交通堵塞等,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目前該滑坡體處于不穩定狀態,威脅人口60人,資產價值100萬元。*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滑坡體的監測,設立安全警示牌,保護山林植被,并做好汛期疏竣排險,減少洪水對滑坡體的沖蝕。

(六)象珠鎮西遼村泥石流。該泥石流以西遼村北部山區為形成區,該區溝谷為V形谷,縱坡降較大,碎屑物質豐富,流通區和堆積區界限不明顯,谷口為堆積區。該泥石流在1993年夏、1997年夏及2002年夏雨后暴發過三次規模大小不一的泥石流,造成農田毀壞,民房倒塌、大量牲畜死亡,人員受傷,沖跨鄉村公路2500米,直接經濟損失63.5萬元。目前泥石流形成區環境地質條件不佳,仍存在繼續形成泥石流災害的可能,威脅人口65人,資產80萬元。象珠鎮人民政府要加強汛期、臺汛期監測,加強林業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形成區一帶緩坡耕地上禁止耕種,在堆積區內修筑導流渠或泄洪道,以調節地表經流,防止溝源侵蝕;在流通區修建攔擋工程切斷泥石流下移。此外,要制定汛期疏散避險方案,落實防災應急避險措施。

(七)*鎮雙溪村地面塌陷。由于螢石礦開采過程中不合理開采所引起,塌陷區面積約6000平方米,塌陷深度10余米至60米不等。由于螢石采礦歷史久遠,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處于塌陷盛發期,導致機耕路損壞,拖拉機掉入陷坑等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4萬元,間接損失無法估算。20*年,*鎮人民政府對雙溪村地面塌陷危險地段部分進行了鐵絲網圈圍、填埋采空區等初步治理,基本消除地面危險隱患,但未完全消除。*鎮人民政府要加強監測,劃定警戒范圍,設立警示牌,禁止在塌陷區內進行一切大的工程活動,防止工程建設引發塌陷區地面變形、塌陷等事故發生。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地質災害防治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各有關部門、鎮(街、區)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平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認真抓實抓好。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35號)精神,建立組織,明確責任,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一旦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調查災情,做好防災救災工作。

(二)加強動態監測,做好險情巡查和預警預報工作。各有關部門、鎮(街、區)要嚴格實行“汛前檢查、汛中監管、汛后復查”制度,落實好臨災前的預警預報,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汛期來臨之前,各鎮(街、區)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本轄區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逐個檢查,做好監測工作,采取必要防災減災措施,設置防災預警預報信號,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堅持汛期值班、災情速報、通報制度,并根據《*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及本轄區地質災害現狀,制訂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應急預案,認真落實。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做好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巡查工作,完善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網絡,一旦發現險情,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擴大,并按地質災害災情分級報告的規定,向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國土資源部門報告,由市政府決定啟動并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汛期前要會同建設、交通、水務等部門對我市范圍內易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建筑物、交通線路、重要水利工程設施進行一次認真實地檢查,提出具體防范措施。

交通、水務、建設、規劃、旅游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氣象部門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進一步提高預報的準確率。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第4篇

一、地質災害面臨的形勢

我市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地面塌陷(重晶石采空區塌陷)、地裂縫、崩塌等。其它類型地質災害由人為因素引發,如非法取土、采砂等。

(一)地面塌陷和地裂縫。地面塌陷主要為采空塌陷。地裂縫主要是和采空塌陷伴生的,在塌陷區周邊一定范圍內

產生,以重力作用為主。采空塌陷和地裂縫主要發生在柏城鎮和柴溝鎮的老重晶石礦采空區。采空塌陷具有較強的危害性,對地表建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生態環境和社會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二)崩塌。采石廠和其他露天開采礦山存在潛在的崩塌隱患,危及作業人員的安全。主要分布在柴溝鎮、井溝鎮、闞家鎮的石料開采礦區。

二、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及措施

(一)防治重點。根據現有資料,初步確定防治的重點為柏城鎮、柴溝鎮重晶石采空區和闞家鎮、柴溝鎮、井溝鎮的石料開采礦區。

(二)防治措施。各鎮街區要搞好日常調查,摸清各自行政區域內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遇有暴雨天氣或連續降雨超過50毫米的情況時,要立即啟動廢棄礦井周邊的撤人預案,除組織受威脅區域人員撤離外,還要在汛期針對災害種類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地面塌陷和地裂縫。加強動態監測,適當避讓。在采空區邊界處設立警示標志、網護等設施;采用放頂、回填、恢復植被等工程措施;推廣應用充填法填埋采空區(利用礦渣、水泥或高水速充填材料)。

2、崩塌。各鎮街區要摸清本行政區域內石料開采企業的現狀,尤其對石料開采企業相鄰之間形成的界墻、礦區周邊出現的裂縫等災害情況,要及時組織人工清除危險性大的危石、孤石;要組織并督促企業及時對危險處進行護坡處理,采用噴漿護坡等措施加固陡壁。同時,在礦區周邊設立警戒線和警示標志。

3、對取土、采砂等形成的廢棄礦坑周邊的居住區,要派人監測,如遇特大暴雨,應通知周邊人員做好撤離工作;組織全體村民,做好群測群防工作;植樹造林,加固危險斜坡,修建泄洪道等;修攔擋壩,溝床治理,導流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鎮街區要強化屬地管理意識,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要安排一定資金用于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調查治理和隱患點治理。自然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防治經費應列入財政預算。市國土資源局應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存在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的鎮街區、村居應加強群測群防工作。

(二)切實加強隱患點巡查和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我市在每年6月以后進入汛期。各鎮街區要進一步加強對隱患點的再排查工作,特別是對公路鐵路沿線、重晶石采空區、采石區、采砂和取土區、重點建設工程區、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要重新開展一次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對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迅速做出危險性判斷,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易發區,設置相應警示標志,并逐一制定應急預案,落實監測、報警、人員疏散、應急搶險等各項措施。要及時填制、補發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保證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持有“防災工作明白卡”,受威脅居民按戶持有“避險明白卡”。要在存在嚴重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全天候專人監測,必要時采取應急避險措施。

(三)認真落實預案,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各鎮街區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設立值班聯系電話,一旦接到險情報告,要及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啟動相應應急預案開展防治工作。要指導當地村(居)委會、群測群防人員以及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部門、單位,加強地質災害隱患監測和險情巡查,遇強降雨天氣情況時,要實行24小時連續監測和巡查,如遇險情要立即報告市國土資源部門,并通知受威脅人員迅速撤離。市國土資源局要及時派出應急分隊開展現場調查,預測災情發展趨勢并提出防治建議。市國土資源局、氣象局和水利局等有關部門應加強信息互通,針對防治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建立聯動應急反應機制。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第5篇

為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明確職責,落實責任,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做到有備無患,打有準備之仗,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機構

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鎮屬各單位負責人、各包村工作組為成員,下設辦公室,副鎮長蔣曉燕兼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黨政辦,電話3660080。各村兩委人員、黨員、村民代表等組成各村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小組,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委主任任副組長。

二、防御措施

1、組織全面排查                         

各村是否會遭受小流域山洪、滑坡、泥石流、山塘水庫垮壩等各種可能的災害襲擊情況進行逐一檢查,查明隱患。災害重點村要經常組織力量對隱患點進行認真排查,發現異常立即轉移人員,并及時上報鎮政府。

2、健全應急機制

各村要建立監測和預警機制,制訂詳細的人員避險轉移工作預案,預案明確了責任人,并根據各村實際情況,確定預警方法、信號,避險轉移路線,及臨時安置點,把防御措施落實到每個村、每個戶、每個人。一旦發生災害緊急情況,及時啟動方案,有序地組織人員安全轉移,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加強值班巡查

進一步加強雨季天氣,突發性惡劣天氣、汛期、臺風期間的值班巡查工作,特別是災害村實行24小時值班巡查,隨時應對并報告各類突發性災害的發生。

4、建立搶險隊伍

各村要組織一支由黨員干部、年輕群眾組成的防御山洪與其它災害工作的搶險隊,在第一時間救援搶險工作。

三、應急處理

1、災情報告

各村堅持汛期值班和災情速報制度。發現災害前兆、險情或災情的村或個人,應當立即報告鎮政府。(電話:3660080)

2、災情應急處理

鎮政府接到報告后,將立即派人趕赴現場,并及時組織救災和現場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擴大,并向縣政府辦報告情況。同時,根據災情實際情況,及時動員地質災害威脅的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將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四、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地質災害防治事關經濟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各村必須切實加強領導,統一思想,健全組織,落實村委主任負責制,明確監測責任人,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群防群治網絡。各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汛期來臨前,組織人員進行實地檢查,加強防范工作,落實具體的防御措施。

2、加大力度,認真實施

各村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認真加以落實實施,要按照下達的年度災害防治任務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落實移民避險安置的具體時間、地點和補助等有關政策措施,切實做到按工作方案組織實施,規范運作。

3、加強監督,規范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 99久国产| 欧美日韩不卡在线 | 日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 国产在线播|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爽在线看 |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 | 日韩精品影视 | 国产a毛片 | 亚洲精品自拍 | 亚洲最新av|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美女 | 男女国产视频 | 深夜影院一级毛片 | 黄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三及|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av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综合激情网 |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 | 99久久免费看视频 | www.狠狠撸.com | 免费成人av网 | 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第 | 岛国二区| 在线看的毛片 | 精品国产1区2区 | 男女在线观看 | 68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