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子合同安全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電力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行;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TM7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102-0232-01
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是電力系統中發展速度最快的技術之一。電力自動化系統就是指可以直接為電網的運行提供服務的一種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以及該系統運行中所包含的其他相關的應用軟件。該系統可以在線為各級電力機構中的生產運行人員提供相應的電力運行信息、電力分析決策工具以及必要的控制手段。電力自動化系統包含安裝在發電廠、變電站中的數據采集和控制裝置,以及各級調度機構中安裝的主站設備,通過相關的通信介質等構成系統。
1 電力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
電力自動化系統采用的技術包括:成熟的計算機技術、相關的網絡技術以及高端的通訊技術等,這些技術是符合相關的國際標準的。電力自動化系統一般情況下主要有:對數據進行采集、對信息的適當處理、相關數據的統計計算、遙控、以及安全管理、實時數據庫、歷史庫的管理、報表的生成、畫面編輯、事件順序的記錄、調度員的培訓模擬等功能。該系統的重要節點往往采用雙機熱,已達到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的目的。當該系統中的任一臺服務器出現故障時,所有在該服務器上運行的數據就會自動地切換到另一臺正常的服務器上,以此來保證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除此之外,系統還有完善的權限管理功能。這種功能能夠保證系統快速、平穩地切除本身的故障,而故障切除的過程中,系統其他正常運行的節點不會受到影響。
整個調度自動化監控和管理系統的核心就是調度主站,調度主站可以從整體上實現對調度自動化的監控,還可以對電網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對變電站內RTU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還可以有效地對整個網絡進行進行管理確保系統最優運行狀態的保持。因此,電力自動化系統具有很高的實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電力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運行分析
2.1 影響電力自動化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因素
2.1.1 人為方面的因素
人為因素主要包括員工的安全意識不強和工作責任心不強。意識指導人的行為,如果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意識不強,一定會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可預測的災難。目前來說,電力自動化系統已經從輔助調度的“兩遙”升級為目前的“四遙”系統,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仍有不少部門存在著“重現場操作,輕運行治理;重一次檢修,輕二次維護”的舊觀念。尤其在維護電力自動化系統主站的環節上,不少工作人員由于遠離現場,并且安全意識淡薄以及工作責任心不強,認為沒有多少安全工作,甚至隨意修改主站數據庫。
2.1.2 電力系統本身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普及了無人值班模式,在這種形勢下,大量老變電站相繼進行無人值班改造。由于現場環境千差萬別,如不認真細致設計改造方案,精心施工,就有可能留下安全隱患,引發事故。調度自動化系統告警種類繁多,功能齊全。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每逢現場檢修、保護年檢、裝置復位、遙測波動、遙信接點顫抖等,自動化遠動裝置總是會報許多無用的告警信息,這些信息很容易將真實的事故信息沉沒,因此會給安全安全監控帶來諸多的安全隱患。其次,裝置老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系統的穩定運行和安全可靠性。因為, 自動化遠動裝置一旦投運就必須要保持長期且良好的工作狀態,二十四小時不問斷地運行。除此之外,電子電路對環境溫度、濕度和衛生條件都有嚴格的要求,但許多遠動裝置由于受運行環境、資金狀況和檢修期限的制約,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長期超負荷運行的情況,設備提前老化狀況令人擔憂。
2.2 加強電力自動化的網絡安全對策
2.2.1 加強對調度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安全責任感意識
相關部門要定期對調度員工進行模擬培訓,經常進行各種事故預想與事故演習訓練, 以此來不斷提高調度員工對調度自動化系統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反應能力,同時,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感意識,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能更好的保障安全發電和供電的問題。電網調度自動控制是運行監視的基礎上,對電網的安全與經濟運行實行全面的調節或控制。控制信號自上而下發送給廠、所或下級調度。主要是對斷路器及其它發送發變電設備,例如,發電機、調相機、帶負荷調壓變壓器、電力補償設備等,通過調度人員實現遙控、遙調或自動實現相應的閉環控制或調節。
2.2.2 借助監視調度中心對電力安全運行過程進行全程監視
工作人員要積極運用調度自動化系統網絡對電網的頻率、電壓、發電與負荷容量、電量等進行全程監視,同時也要對斷路器、隔離開關、帶負荷調壓變壓器調壓分接頭以及發電機組等設備的自動調節裝置的工作位置狀態進行監控。運行監視的內容通過屏幕顯示、動態調度模擬屏、打印、拷貝、記錄及繪圖等多種手段完成。并且要實現經濟調度電網, 即在保證安全運行及供電質量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充分合理地利用現有的資源,以最小的消耗獲取最大的收益,即保證安全發供電。
3 電力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趁勢
3.1 市場化發展趨勢
電力企業適應市場發展而進行的改革也給電力系統的運行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 例如:電網堵塞現象頻繁發生、日趨嚴重:不可預的電力負荷和網絡潮流的持續增加:調度方法有以安全性為唯一目標開始轉向以安全性和經濟性為綜合目標:市場機制的不合理因素導致系統安全性降低等。所以,電力未來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必須要和電力市場的運營系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就必須要求傳統的EMS和WAMS應用中更多市場因素的融入,這些市場因素還包括電力市場環境下電網風險理論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傳統EMS在市場環境下分析功能的轉變。
3.2 信息數字化的發展趨勢
這種發展趨勢是指電網信息源的數字化發展,所謂數字化就是實現所有相關數據信息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以及所有電網設備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更新。因為電網具有很強的時空特性,需要對設備的二維及三維的時變信息進行采集、監視和控制。而信息數字化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數據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這就需要以數字化變電站為主。
3.3 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未來電網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智能調度。智能調度技術就是采用先進的調度數據集成技術,將電力系統的穩態、動態和暫態的運行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并進一步綜合利用,對電力系統的運行進行監測與優化、實施必要的預警和動態預防控制、增加系統的事故辨識、故障處理和系統恢復。同時,在緊急狀態下還系統還可以自己進行協調控制,實現調度、運行和管理。除此之外,電網調度還具有可視化等高級的應用功能,可以實現系統正常運行和事故的控制恢復,已達到對電網調整的優化和協調的目的。
4 結束語
電力自動化系統可以從計算機、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領域中引進新的技術和思想,從而保證系統的安全、有效運行。當然,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也面臨著新形勢的挑戰,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調度自動化技術將會電網的實際運行獲得更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熾光.論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數據處理[J].廣東科技.
大慶石化公司電子商務部主要負責石化公司原材料、設備、器材等物資的采購工作,遵循物資采購“保證生產、質優價廉、渠道暢通、效益優先”的宗旨。根據股份有限公司對企業供應管理工作的要求,設計出了《石化公司電子商務管理系統)〉。電子商務信息系統實施的目標是與該公司的電子商務網站連接,創建及運行一個國際一流的、以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為主要對象的企業對企業(BTOB)電子交易平臺,為石油及天然氣市場上的參與者提品交易(包括買賣原油、天然氣、煉油產品、石化產品,以及與石油天然氣生產經營有關業務相關的物資、設備和服務的電子商貿、廣告促銷、及其他電子商務活動)、行業信息、物流及其他增值服務,進一步促進中國石油業務流程自動化,降低米購和管理成本,提高公司的整體效益。
1.電子商務的應用階段
電子商務由于快速發展以及上網人數的急劇增多,因而蘊藏著無限的網絡商機,各企業無不往這個有無限商機的領域里進行各種籌建和規劃。
黑龍江大慶石化計算機開發公司按信息應用水平的不同將企業實現電子商務的過程大致分成以下4個階段(如圖1所示)。
1) 信息接入階段:企業用戶向網絡服務商ISP申請一個帳號上網,然后使用電子郵件E-maill和電子公告板BBS信息或搜集客戶信息,使用瀏覽器瀏覽和查詢網上信息。
2) 建立網站,動態信息階段:建立企業網站更便于企業上網宣傳以及利用Web頁面開展網上業務,它可以使企業將靜態信息到企業的內部網進而到Internet。
3) 建立客戶數據庫,實現客戶管理階段:不斷將客戶(包括合作伙伴)的數據存儲到企業數據庫中,并使用專門的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以作為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從而使企業的電子商務上升到新的更高的、更科學的階段。
4) 信息化虛擬企業階段:所謂虛擬企業就是由地理上分散的員工組成的組織實體,員工們通過互聯網互相合作完成企業的管理和運作。虛擬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客戶及上下游企業間建立靈活、方便的聯系。
圖1企業電子商務的實現過程圖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特大型煉化企業的集合,在物資供應方面實施電子商務技術是有基礎的。該公司現在已有自己的網站,這是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基本條件。
2.煉化企業物資供應管理系統中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
煉化企業物資供應管理系統,管理企業的物資采購、物資發放、物資收(付)款等項工作。它涉及企業與企業(BTOB)、企業與個人(BTOP)企業與各企業根據客戶所需的物資進行的物資采購。這樣的企業,這樣的關系,實施電子商務是最有利、最實用的,它能夠在網上查詢出各企業的物資庫存情況及物資積壓情況。根據網上的可靠信息,實行企業內部物資調配,即可減少企業的庫存積壓,也可以避免物資的重復采購,對企業對國家都是有利的,加大了資金的良性運轉。如果各企業沒有積壓物資,就可以在網上與商家進行聯系。商家就會根據企業提供的各種條件把物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企業的手中,減少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各企業如果有報費物資,也可在網上信息,客戶根據企業提供的信息與企業進行聯系,達成買賣協議,這就是BTOC的電子商務模式,這一活動的賬務往來都是在網上進行。
3.實例分析
下面以大慶石化公司電子商務管理系統為例,具體說明電子商務技術在煉化企業物資供應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3.1規模
大慶石化公司電子商務管理系統是公司現代化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涉及煉油廠、化肥廠、化纖廠、化工一廠、化工二廠、化工三廠、腈綸廠、塑料廠、熱電廠、水氣廠、銷售公司、研究院等12個單位的具體業務,內部要作到上下貫通、橫向互聯,外部與總廠物資公司進行信息傳遞,并通過專線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相聯,并接入其網站。
3.2 體系結構
該公司電子商務管理系統已經完成企業電子商務實施的4個階段,主要分為計劃管理、合同管理、資金管理、商情管理、領導查詢、信息六大部分。系統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
1) 計劃管理:開發12個分廠供應站的計劃管理軟件,電子商務部通過訪問各分廠計劃科和供應站掌握化工原料和物資材料等的使用情況,根據生產情況、庫存情況及各供應站所編制的采購計劃,實現計劃自動匯總、報表、查詢及采購合同編制等功能。
2) 合同管理:實現合同登記、匯總、審核,跟蹤合同執行情況,到貨物資查詢等功能。
3) 資金管理信息查詢:通過網絡和數據庫等技術實現該公司物資付款、用戶信息等信息查詢,保證在電子商務部可以方便、快捷、準確地掌握石化公司部分的客戶、付款、欠款、預付款等信息。
4) 商情管理:實現市場商情信息的建檔分類,供貨廠家信息管理以及一般物資供應信息管理。通過積累的商情信息,便于有關人員分析掌握各種物資的生產廠商,市場行情,價格動態,以便業務人員在采購過程中進行比質比價,擇優訂購。同時,便于各級組織領導對物資采購情況進行把關,提高物資訂購工作的透明度,既可控制采購成本又可減少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
5) 領導查詢:為領導提供全公司物資的儲備情況,合同的執行情況,倉儲的動態情況,物資入庫、出庫信息,物資積壓報廢情況等信息。
6) 信息:建立電子商務部站點,嵌入該公司網對外進行信息。通過Internet積壓、報廢、回收物資信息,以便處理這些物資及進行廠內外物資的調劑,收集市場信息和廠家信息,為生產廠物資采購提供服務。
7) 本系統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采用128K專線互聯,實現信息互訪。
3.3 網絡設計
該公司電子商務管理部網絡系統與其主干網的化工一廠節點連接,通過其主干網實現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網絡連接,實現與該公司各個業務部門、分廠的連接。該公司電子商務管理部網絡包括:主干網接口、光纖傳輸系統、防火墻系統、本地接入網絡、結構化布線系統、用戶服務器和終端系統。
主干網接口在化工一廠的主干網交換機上,提供100M/s的接入帶寬。
光纖傳輸系統:化工一廠計算機房至電子商務管理部網絡傳輸介質需要鋪設光纖,采用100M/s光纖收發器作為傳輸設備,分別提供到主干交換機和防火墻的100M/s接口,實現電子商務管理部到主干網的100M/s快速以太網連接。wall-1防火墻系統,建立嚴格的安全策略,對外部的訪問進行過濾和控制,以保證電子商務管理部網絡和數據的安全。Firewall-1可以為電子商務管理部網絡應用提供集中管理與安全管理。能控制Internet的訪問和信息;為分支網絡和遠程用戶的訪問提供安全保障;提供虛擬專用網絡功能,在不安全的公用網絡上產生安全的通道;把內部網劃分成獨立安全的企業內聯網。采用先進的防火墻對電子商務管理部是必不可少的。
電子商務管理部米用高性能的CiscoCatalyst3548XL交換機通過防火墻與主干網連接,CiscoSystemsCatalyst3500XL系列是一系列可伸縮的堆疊10/100M和GigabitEthernet交換機,提供優異的性能、可管理性和靈活性以及無與倫比的投資保護。該系列低成本高性能交換解決方案非常適合部署Internet業務應用(例如IP電話、電子商務和ERP)的中型網絡。在電子商務管理部內部提供48個10/100M自適應的全交換端口,可以為每個工作站提供100M獨占的網絡帶寬,這就能夠為電子商務管理部提供一個高效的辦公環境。
布線系統采用美國AMP的5類雙絞線鋪設,為13個大房間的每房間提供8個接口用于網絡連接和電話的連接,為6個小房間的每房間提供4個接口用于網絡連接和電話的連接,布線采用EIAT568B標準,所有布線全部匯集于機房。布線系統不僅包括計算機網絡線纜,同時把電話線也集中在布線系統中,便于網絡及電話的集中管理。
3.4技術指標及關鍵技術
3.4.1技術指標
1) 實時性:系統將保證數據的實時更新。
2) 可靠性:系統將保證數據準確可靠。
3) 通用性:系統米用Windows平臺,PB開發工具,Oracle數據庫,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4)易操作性:系統提供良好的用戶界面。
5) 安全保密性:采用設置口令、身份認證、設置權限等技術保證系統的保密性,采用服務器雙機容錯技術,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3.4.2關鍵技術
1) 網絡互聯技術
a) 借助該公司光纖主干網實現12個分廠材料站、計劃科、機動科以及公司內部各職能處室與電子商務部的網絡互聯。
b) 電子商務部與總廠物資供應公司網絡互聯,訪問總廠物資供應公司服務器,通過專線與中國石
2)數據庫技術:應用先進的關系型數據庫Ora?cle實現數據管理,應用ODBC技術實現與財務Sys-vase數據庫連接。
客戶服務器、終端系統的服務器和微機,通過結構化布線系統與網絡交換機相連,實現內、外部的訪問。網絡拓樸結構見圖3。
4.電子商務的安全
任何形式的商務活動都存在安全問題,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安全問題有多種類型:物理安全問題;網絡安全問題;數據的安全問題;對交易不同方表現的不同安全問題。
由于引起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的因素很多,所以解決安全問題也應從不同方面著手。主要包括技術、法律、管理等方面的應對策略。該公司電子商務管理系統的網絡系統的防火墻系統采用國際著名的CheckpointFiiewall-1防火墻系統,建立嚴格的安全策略,對外部的訪問進行過濾和控制,以保證電子商務管理系統網絡和數據的安全。當然,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也要依賴于各方面完善的管理和法律的健全,也依賴于人們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數字簽名;RSA;ElGamal;DSA;ECDSA
中圖分類號:TN9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12-2pppp-0c
Survey and Trend of Digital Signature
LIU Zhao-li1,WEI Shi-min2,LI Xiao-cheng1
(1.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Science,Huaibei Coal Teachers College,Huaibei 235000,China; 2.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Huaibei Coal Teachers College,Huaibei 235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high frequency activity in the network,the secure of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Digital signature has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controllability and non-repudia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on the macro-analysis of digital signature,analyzes several digital signature,i.e. RSA、ElGamal、DSA、ECDSA etc,and the trend of digital signature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Digital signature;RSA;ElGamal;DSA;ECDSA
20世紀70年代,公鑰密碼體制的誕生標志了現代密碼學的形成。不久,基于PKI的數字簽名技術也隨之產生。自數字簽名概念提出后,數字簽名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1]。理論研究方面,基于各種PKI體制的數字簽名方案和適應某些特殊要求的數字簽名方案應運而生,各種數字簽名的安全性分析和攻擊分析研究也日益火熱;應用研究方面,數字簽名標準和數字簽名法案越來越完善,數字簽名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1991年8月美國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公布了數字簽名標準(DSS)。2000年6月,美國通過數字簽名法案。進入21世紀,數字簽名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商業、金融、軍事、政府、電子購物等領域。2004年8月,我國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從而確立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和地位。這部法律有力地保障和支持了我國數字簽名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順利進行。
文章分為3部分:第1部分簡要介紹了數字簽名理論的數學基礎;第2部分分類討論了基于大素數因子分解、離散對數分解和橢圓曲線難題的重要數字簽名體制;第3部分給出了結論,并對數字簽名體制的發展和努力方向做了展望。
1 數字簽名的數學描述
1.1 數字簽名的形式化定義
數字簽名,是一種基于公鑰密碼體制的以電子形式存儲的消息簽名,一般包含三個主要過程:系統的初始化過程、簽名產生過程和簽名驗證過程。系統的初始化過程產生數字簽名用到一切參數;簽名產生過程中,發送方利用給定的算法對消息產生簽名;簽名驗證過程中,接收方利用公開的驗證方法對接收到的信息的數字簽名進行有效驗證。
定義:一個數字簽名方案包括簽名算法和驗證算法,一般由以下部分組成[2]:
(1)一個明文消息空間M:某字母表中串的集合
(2)一個簽名空間S:可能的簽名集合
(3)一個簽名密鑰空間K:用于生成簽名的可能密鑰集合,和一個認證密鑰空間K':用于驗證簽名的可能密鑰集合
(4)一個有效的密鑰生成算法Gen:NK×K',其中K和K'分別為私鑰和公鑰空間
(5)一個有效的簽名算法Sign:M×KS,
(6)一個有效的驗證算法Verify:M×S×K'S(True,False)
對任意的sk∈K和任意的m∈M,我們用
sSingnsk(m)
表示簽名變換。
對于任意的私鑰sk∈K,用pk表示與sk相匹配的公鑰。對于m∈M和s∈S,必有
其中,概率空間包括S,M,K和 。
一個有效的數字簽名方案必須經過安全性證明,并具備以下功能:
(1)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數據不被篡改。根據單向函數的性質,一旦原始信息被改動,所生成的數字摘要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即發生雪崩效應。因此,通過此種方式,能防止原始信息被篡改;
(2)具有不可否認性。既然只有發送者可以生成消息的一個數字簽名,并可以被任何人所驗證,所以就很容易處理關于是誰生成了該簽名的糾紛,即不可否認性;
(3)具有抗偽性。偽造一個數字簽名在計算上不可行,無論是通過以后的數字簽名來構造新的消息,還是對給定的消息構造一個虛假的數字簽名。
1.2 數字簽名方案的數學基礎
數字簽名是基于各種公鑰密碼體制的,因此其安全性也依賴于單向陷門函數的安全性。絕大多數的數字簽名方案都是基于以下三個數學難題:
1.2.1 大素數因子分解難題
已知兩個大素數p和q,要求n=pq,非常簡單,只需要1次乘法。但是,若知道n,求p和q則是幾千年來數論學者的研究難題,當n很大時,則異常困難。這就是所謂的大素數因子分解問題。目前,對于大于110位的整數,數域篩選法是最快的算法,其分解時間為T(n)=O(exp(1.92+0(1))(ln n)1/3(lnlnn2/3))。
1.2.2 素數域上的離散對數難題
設 是一個素數,g∈F*p是其生成元,已知x∈F*p,求y=gxmodp,非常簡單。但是,若已知y,通過y=gxmodp求x,則非常困難。這就是所謂的離散對數問題(DLP)。目前,其最快的求解時間復雜度為lzl02.tif 。
1.2.3 橢圓曲線難題
設p是一個素數,?P,Q∈E(GF(p)),若存在某整數k,使得Q=kP,稱k為點Q的橢圓曲線離散對數(ECDL)。由P,Q,求k的問題就稱為E上的橢圓曲線離散對數問題(ECDLP)。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較好的低于指數級時間的求解算法。
除了上述三個難題之外,還有多項式求根問題、背包問題、二次剩余問題等都可以作為數字簽名方案的數學基礎。
2 經典數字簽名方案的探討
`自從1979年,G.J.Simmons將數字簽名應用于美蘇兩國的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驗證工作中以來,數字簽名技術引起了學術界尤其是密碼學界和計算機界的廣泛重視,特別是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出現了許多簽名算法。根據其基于數學難題的不同,可以分為基于大素數因子分解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基于離散對數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基于橢圓曲線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和基于離散對數和大素數因子分解難題結合的數字簽名方案等。
2.1 基于大素數因子分解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
基于大素數因子分解難題的數字簽名體制的典型代表是RSA簽名體制。此外,還有Rbani簽名方案、Fiat一Shamir簽名方案和Guillou一Quisquater簽名方案等。
RSA算法是當前最著名、應用最廣泛的公鑰體制。它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Rivest, Shamir和Adleman在1978年提出的一種非對稱加密算法。RSA算法也是第一個既能用于數字加密,又能用于數字簽名的算法。RSA數字簽名體制是采用RSA算法來實現數字簽名的。當用于數字簽名時,簽名者使用自己的私鑰來完成簽名,驗證者使用簽名者的公鑰來完成認證。RSA算法已經經過各界多年的深入分析,到目前為止仍然認為是安全的,且是最為廣泛采用的一種密碼體制。
RSA數字簽名體制的缺點主要有:(1)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2)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至少也要600 bits以上,目前通常都采用1024bits,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于數據格式的標準化。
2.2 基于離散對數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
由于離散對數計算的復雜性,且其指數運算的化簡和處理比其他運算相對簡單,很容易構造不同的方案,因此基于離散對數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應用特別廣泛、資源也相當豐富。現在的大部分方案如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廣義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Schnorr數字簽名方案、DSA方案、Neberg一Rueppel簽名方案、Okamoto簽名方案、Miyaji簽名方案等都是基于這個難題進行設計的。
2.2.1 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
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是ElGamal于1985年基于離散對數難題提出的。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包含系統初始化、簽名過程和驗證過程。
(1)系統初始化過程
設p是一個素數,g∈Zp*是一個生成元,?x(1
(2)簽名過程
對于待簽消息m,簽名方A任意選取一個隨機數k(
(3)驗證過程
接收方B收到消息m和簽名(r,s)后,驗證gm=yrrs mod p是否成立?如成立,則接收簽名。否則,拒絕簽名。
易見,lzl03.tif。正確性得證。
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提出后,關于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的改進和推廣不斷出現。1994年,Harn等人對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及其類似方案進行總結,列出了18個安全可行的方案[3],得到了廣義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Horster又對之做了繼續推廣。我國李繼紅[4]等學者亦對之做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容易受到同態攻擊和代換攻擊,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要對明文消息進行Hash函數處理。
2.2.2 DSA數字簽名方案
DSA數字簽名方案是1991年8月美國NIST公布的數字簽名標準(DSS)中采用的數字簽名算法。DSA只能簽名,不能用作加密。DSA簽名算法是ElGamal簽名算法和Schnorr簽名算法的變種,具有較大的兼容性和適用性,成為網絡安全體系的基本構件之一。
DSA的簽名和驗證過程中,需要用到比較計算模冪或求逆元的計算,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為了加快運算速度,一般采用預處理的方法。Yen和Laih從盡可能避免求逆運算的角度對DSA簽名方案進行了改進。
2.3 基于橢圓曲線難題的數字簽名方案
橢圓曲線研究開始于19世紀,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了。1985年Miller和Kobilitz分別提出將橢圓曲線理論用于公鑰密碼學,從而形成了橢圓曲線密碼體制(Elliptic Curve Cryptogram,ECC)。基于橢圓曲線的數字簽名體制通過ECC公開密鑰加密技術和報文分解函數實現。簽名方把被簽名文件通過Hash函數處理后進入簽名函數,在簽名函數中使用簽名方的私鑰對文件簽名,并將產生的簽名與文件原文一同發送給接收方。接收方收到簽名后,文件原文使用相同的散列函數進行處理,在驗證函數中接收方使用簽名方的公鑰對文件的簽名進行驗證,從而確認文件是否為偽造的,是否在傳輸過程中被篡改[5]。基于橢圓曲線的數字簽名具有密鑰短、運算快和安全性高等優點,因此在密碼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而且基于大素數因子分解、離散對數等數學難題的簽名方案理論上幾乎都可以橢圓曲線密碼體制中來。基于橢圓曲線問題的數字簽名大有取代已有簽名體制之趨勢。
ECDSA是Scott vanstone于1992年提出的,在橢圓曲線上實現了的DSA算法。該簽名方案包括系統初始化、簽名過程和驗證過程。
2.3.1 系統初始化
ECDSA全局參數為(q,FR,a,b,G,n,h)),其中q為有限域的大小,FR為GF(q)中的一個元素;a,b∈GF(q)且橢圓曲線為y2=x3+ax+b或y2+xy=x3+ax2+b;G=(xG,yG)為基點,G的階為素數n,n>2160 ,n>2?q;h=#E(GF(q))/n。隨機選取d∈[1,n-1]為私鑰,則Q=dG為相應公鑰。
2.3.2 簽名過程
(1)對于待簽明文消息m,用HASH-1函數計算e=H(m),并轉化為一個160位的整數;
(2)任意選取一個隨機整數k∈[1,n-1],計算kG=(x1,y1);
(3)計算r=x1 mod n,如果r為0,則返回(2)重新選擇k;
(4)計算s=k-1(e+dr) mod m,如果s為0,則返回(2);
(5)得到消息m的簽名為(r,s)。
2.3.3 驗證過程
(1)判斷(r,s)是否屬于[1,n-1],否則簽名無效;
(2)計算e=H(m);
(3)計算w=s-1 mod n;
(4)計算u1=ew mod n,u2=rw mod n;
(5)計算X=u1G+u2Q如果X=0,表示簽名無效;否則x=(x1,y1),計算v=x1 mod n;
(6)如果v=r則簽名有效;否則無效。
由于X=u1G+u2Q=(u1+u2d)G=kG,r=x(kG)modn,所以v=x1 mod n=x(X)mod n =r,ECDSA的正確性得證。
ECDSA具有安全性高、密鑰長度短、存儲空間小、帶寬要求低、算法靈活和算法速度快等優點[6]。經過不斷發展,不同的國際組織基于ECDSA,制定了有關標準,以推進密碼技術的廣泛使用和不同操作環境的互操作性。199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15014888一3標準;1999年,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ANSI出臺ANSI X9.62標準;2000年,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制定了IEEE1363-2000參考標準;2000年,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制定了聯邦信息處理標準[7]FIPS186-2,推薦美國政府使用的15個不同安全級別的橢圓曲線,分為三類:①素域Fp上的隨機橢圓曲線5條(素域的階p分別為:P192,P224,P256,P384,P521);②二進制域F2m上的隨機橢圓曲線5條(二進制域擴展次數m分別為:163,233,283,409,571);③二進制域F2m上的Koblitz橢圓曲線5條(二進制域擴展次數m分別為:163,233,283,409,571)。(5)密碼標準化組織(SECG)是企業間為解決密碼標準的互操作性而成立的聯盟。其SECI規定了ECDSA、ECIES、ECDH和ECMQV,并嘗試與ANSI、NIST、IEEE及ISO/IEC橢圓曲線標準兼容。在SEC2中推薦了包括15個NIST橢圓曲線在內的一些特殊的橢圓曲線。這些標準的制定將為ECDSA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2.4 其他簽名方案
除了以上幾種常用的簽名體制外,研究者們還提出了一些特殊用途的數字簽名方案[1],如簽名(Proxy Signature)、群簽名(Group Signature)、盲簽名(Blind Signature)、多重簽名等等。這幾類簽名體制在電子商務、公共資源的管理、軍事命令的簽發、金融合同的簽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3 結論
目前,基于PKI的數字簽名體制己經廣泛應用于商業、金融、軍事等領域,尤其是在網絡通信、電子郵件、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方面。數字簽名還可以應用到訪問控制、軟件驗證、病毒檢測等不同領域。文中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幾種數字簽名方案,特別是基于橢圓曲線問題的數字簽名方案。當然,由于篇幅所限,還有一些沒有涉及到,比如MR(message recovery)簽名方案[8]等。
由于數字簽名技術廣泛應用仍需解決的一些局限性,如不能充分實現數字簽名具有的特殊鑒別作用,軟件的普及性還不高,被剝奪了相應權限后原先的數字簽名的認證問題等[9],。特別是,我們國家還沒有自己的ECC標準。因此改進數字簽名在內的安全技術措施、確定CA認證權的歸屬和標準制定等問題依然十分關鍵。相信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及其算法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數字簽名的發展前景一定會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1]趙澤茂.數字簽名理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英]Webo Mao著.王繼林,伍前紅,等.譯.現代密碼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3]Harn L,Xu Y,Perersen H. Design of ElGamal type digital scheme based on discrete logarithm[J].Electronics letters,1994,31(24):2025-2026.
[4]李繼紅.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及其應用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
[5][加]Douglas R.Stinson,著.馮登國,譯.密碼學原理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6]D.Johanson,A.Menezes,S.Vanstone.The 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ECDSA).Internatinal Journal on Information Security,2001,1:36-63.
[7]Koblitz N. Elliptic curve cryptosystems[J].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1987,48(5):203-209.
[8]Nyberg K,Rueppel RA.Messege recovery for signature schems based on the discrete logarithm[C].Advances in Cryptology-Eurocrypt'94,Berlin:Springer-Verlag,1994.175-190.
[9]斷云所,魏仕民,唐禮勇,等.信息安全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08-01-26
【關鍵詞】智能電網;信息安全;可信平臺;安全多方計算
1.引言
隨著智能電網建設步伐的推進,更多的設備和用戶接入電力系統,例如,智能電表、分布式電源、數字化保護裝置、先進網絡等,這些設備的應用使電網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比傳統電網大大提高,它們在提升電網監測與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給數據與信息的安全帶來了隱患[1]。比如黑客通過竊取技術訪問電網公司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有可能造成客戶信息泄露或數據安全問題。因此,如何使眾多的用戶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使用電網的服務,成了當前電網信息安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2.智能電網信息安全平臺關鍵問題
智能電網是由眾多自動化輸配電設備構成的、以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實現電網運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響應需求、智能化通信架構的電力系統[1,6]。其架構從設備功能上可分為基礎硬件層、感知測量層、信息通信層和調度運維層。那么其安全就應包括物理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5]。因此,其涉及到的安全關鍵技術可從信息采集、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等方面入手[6]。
安全多方計算(Secure Multi-parry Computation)是解決網絡隱私保護的關鍵技術[4]。它在電子投標合同、密鑰管理、入侵檢測等方面都有著廣泛應用。近年來,信息安全界將底層的計算技術與密碼技術緊密結合,推動信息安全技術研究進入可信計算(Trusted Computing)階段,即通過基于密碼的內核重構,嵌入硬件級芯片(Trusted Platform Module),從終端解決安全問題。如果將安全多方計算與可信計算相結合,不僅為提高安全多方計算效率提供了嶄新的途徑,也推動了可信計算的發展[2,3],同時,在解決電力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圖1 可信平臺模塊間建立的安全信道
3.安全多方計算平臺的體系設計
3.1 應用可信平臺模塊解決安全通信問題
在傳統方法中,安全廣播一般需要通過復雜、交互式密碼協議來搭建一個安全廣播渠道。在可信計算環境下,每臺主機嵌入一個可信平臺模塊。因此,可以將廣播的內容放在可信平臺模塊中,通過安全信道來廣播,可以極大地節約通信開銷,如圖1所示。
3.2 結合可信計算對攻擊者的約束建立攻擊者模型
可信計算環境中的主機不同于傳統網絡下的主機,可信平臺模塊相當于一個可信第三方。因此,主機可能是不可信的,但是可信平臺模塊一定是可信的。所以需要將可信計算環境下的主機分為不可信主機和可信平臺模塊。對于不可信主機,它們的行為是任意的,可采用拜占庭故障模型來描述其行為;對于可信平臺模塊,主機能夠切斷其電源,或阻礙其與外界通信。
3.3 采用可證明安全性理論對平臺安全性進行驗證
可證明安全性理論是在一定的敵物模型下證明安全方案或協議能夠達到特定的安全目標。首先確定安全多方計算協議的安全目標: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和運行結果的正確性;然后,根據敵手的能力構建一個形式化的敵手模型,并定義它對安全協議可能進行哪些攻擊;最后,對協議進行形式化分析,驗證協議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并據此進行完善。
4.面向智能電網的信息安全保障平臺框架
為將我國智能電網建設成真正的堅強電網,必須在信息安全領域做到萬無一失。本文根據國家關于《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中的規定,針對電網業務應用系統的不同安全保護等級,設計了各應用系統的安全技術規劃,內容包括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如圖2所示。
圖2 電網等級保護安全的多方計算防護方案
4.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物理訪問控制要求、防雷擊要求、溫濕度控制、電磁防護等。
4.2 網絡安全
(1)訪問控制:能根據會話狀態信息為數據流提供明確的允許/拒絕訪問的能力,控制粒度為網段級;按用戶和系統之間的允許訪問規則,決定允許或拒絕用戶對受控系統進行資源訪問,控制粒度為單個用戶;限制具有撥號訪問權限的用戶數量。
(2)安全審計:對網絡系統中的網絡設備運行狀況、網絡流量、用戶行為等進行日志記錄;審計記錄應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時間、用戶、事件類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與審計相關的信息。
(3)邊界完整性檢查:對內部網絡中出現的內部用戶未通過準許私自聯到外部網絡的行為進行檢查。
(4)入侵防范:在網絡邊界處監視端口掃描、強力攻擊、木馬后門攻擊、拒絕服務攻擊、緩沖區溢出攻擊、IP碎片攻擊和網絡蠕蟲攻擊等攻擊行為。
(5)網絡設備防護等。
4.3 主機安全
(1)身份鑒別:應對登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的用戶進行身份標識和鑒別;口令應有復雜度要求并定期更換;應確保用戶名具有唯一性。
(2)訪問控制:啟用訪問控制功能,依據安全策略控制用戶對資源的訪問;實現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特權用戶的權限分離;限制默認帳戶的訪問權限,重命名系統默認帳戶,修改這些帳戶的默認口令等。
(3)安全審計:審計范圍應覆蓋到服務器上的每個操作系統用戶和數據庫用戶;審計內容應包括重要用戶行為、系統資源的異常使用和重要系統命令的使用等系統內重要的安全相關事件等。
(4)入侵防范:操作系統應遵循最小安裝的原則,僅安裝需要的組件和應用程序,并通過設置升級服務器等方式保持系統補丁及時得到更新。
(5)惡意代碼防范等。
4.4 應用安全
應用安全主要包括: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安全審計、軟件容錯、通信保密性、資源控制等。
4.5 數據安全
(1)數據完整性:應能夠檢測到鑒別信息和重要業務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壞。
(2)數據保密性:應采用加密或其他保護措施實現鑒別信息的存儲保密性。
(3)備份和恢復要求包括:應能夠對重要信息進行備份和恢復;應提供關鍵網絡設備、通信線路和數據處理系統的硬件冗余,保證系統的可用性等。
5.結束語
未來智能電網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網絡之一,其信息安全必須與信息安全技術相融合,如可信計算、云安全等。本文將信息安全領域的安全多方計算與可信計算結合起來,設計了面向智能電網信息安全的可信計算環境。但信息安全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工作,智能電網的信息化建設也將充分吸收新技術的優勢,爭取做到真正的智能、堅強。
參考文獻
[1]陳樹勇,宋書芳,李蘭欣,等.智能電網技術綜述[J].電網技術,2009,33(8):1-7.
[2]國家電網.關于加快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意見[N].國家電網報,2010-01-12(2).
[3]曹軍威,等.智能電網信息系統體系結構研究[J].計算機學報,2013,36(1):143-167.
[4]徐濱,彭長根,顧崇旭.公平的安全多方計算協議[J].計算機工程,2012,38(7):116-121.
[5]錢萍,吳蒙仆.物聯網隱私保護研究與方法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30(1):13-20.
[6]楊義先,李洋.智能電網中的信息安全技術[J].中興通訊技術,2010,16(8):36-40.
13、彎起鋼筋與梁軸線的夾角(稱彎起角)一般是45°;當
2A310000建筑工程技術
1、風荷載是活荷載。地震、臺風是偶然荷載。樓面活荷載、雪荷載是靜荷載。水平荷載:如風荷載,水平地震作用。桁架都是二力桿和壓桿。
2、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稱為結構的可靠性。 3、承載力極限狀態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它包括結構構件或連接因強度超過而破壞,結構或其一部分作為剛體而失去平衡(如傾覆、滑移),
安全性。
4、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相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項規定的限值,
它包括構件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產生導致影響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觀;
或裂縫發展過寬;
也會使結構
5、桿件失穩,兩端鉸接的壓桿,臨界力的計算公式為: ,(1)
壓桿的材料E:鋼柱的Plj比木柱大,因為鋼柱的彈性模量E大; (2)壓桿的截面形狀與大小I:同樣面積的截面,做成管形(環形截面)就比實心圓形的壓桿不易失穩; (3)壓桿的長度l; (4)壓桿的支承情況:兩端固定的與兩端鉸接的比,兩端鉸接的與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比,兩端鉸接的Plj大。
6、建筑裝飾裝修荷載變動對建筑結構安全性的影響 (1)在樓面上加鋪任何材料屬于對樓板增加了面荷載;(2)在室內增加隔墻、封閉陽臺屬于增加的線荷載;(3)在室內增加裝飾性的柱子,特別是石柱,懸掛較大的吊燈,房間局部增加假山盆景,這些裝修做法就是對結構增加了集中荷載。
在裝飾裝修過程中,如有結構變動或增加荷載時,應注意:當涉及主體和承重結構改動或增加荷載時,必須由原結構設計單位或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核查有關原始資料,對既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進行核驗、確認。
7、簡支梁最大位移為:
8、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分類:可分為1、2、3、4級,分別的設計使用年限為臨時5年、易替換25年、一般50年、紀念或特別重要100
年.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可分為五類,一般環境為I 類。
9、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
10
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均為脆性破壞。在一般情況下,受彎構件既受彎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彎矩共同作用引起的主拉應力將使梁產生斜裂縫。
影響斜截面破壞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強
度等級、荷載形式、箍筋和彎起鋼筋的含量等,其中影響較大受彎構件。
11、縱向受力鋼筋的數量一般不得少于兩根(當梁寬小于100mm時,可為一根)
12、箍筋主要是承擔剪力的,直徑不小于6mm,箍筋直徑尚應不小于d/4(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大直徑)。
1
梁高h>800mm時,彎起角為60°。
14、架立鋼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并平行縱向受拉鋼筋,承擔因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產生的應力。
15、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于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φ6或φ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16、單跨板跨中產生正彎矩,受力鋼筋應布置在板的下部;單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長向布置分布筋。懸臂板在支座處產生負彎矩,受力鋼筋應布置在板的上部。
17、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或等于C20時,保護層厚度為20mm;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25時,保護層厚度為15mm。(梁的是25)
18、當采用熱軋鋼筋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d/4(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且不應小于6mm。
19、橫墻應滿足下列要求:(1)橫墻中開有洞口時,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積不應超過橫墻截面面積的50%;(2)橫墻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2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規定,用驗算墻、柱高厚比的方法來進行墻、柱穩定性的驗算。
21、樓梯間墻體應在休息平臺或樓層半高處設置60mm厚的鋼筋混凝土帶,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縱向鋼筋不宜少于2φ10。
22、多層小砌塊房屋的女兒墻高度超過0.5m時,應增設錨固于頂層圈梁的構造柱或芯柱;墻頂應設置壓頂圈梁,其截面高度不應小于60mm,縱向鋼筋不應少于2φ10;
23、建筑物的抗震設計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24、民用建筑按地上層數或高度分類:
①住宅建筑按層數分類:1至3為低層,4至6為多層,7至9層為中高層,10層及10層以上為高層住宅。
②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
③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 25、①實行高度控制區的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構筑物最高點的高度計算。②非高度控制區的,平屋頂應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點的高度計算;坡屋頂應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計算;下列突出物不計入建筑高度內:局部突出屋面的樓梯間、電梯機房、水箱間等輔助用房占屋頂平面面積不超過1/4者,突出屋面的通風道、煙囪、通信設施和空調冷卻塔。
26、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應低于2m。臨空窗臺低于0.80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護高度由樓地面起計算,不應低于0.8m。住宅窗臺低于0.90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27、①梯段改變方向時,平臺扶手處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梯段凈寬,并不得小于1.20m,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適量加寬;每個梯段的踏步一般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于3級(3-18);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小于2m,梯段凈高不宜小于2.20m;
②公共建筑室內外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內臺階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
③樓層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mm。
28、水平天窗采光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口面積的2.5倍計算;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大于屋頂總面積的20%.
29、建筑材料的吸聲種類:①多孔吸聲材料:麻棉毛氈、玻璃棉、巖棉、礦棉等,主要吸中高頻聲。②薄膜吸聲結構:皮革、人造革、塑料薄膜等材料,具有不透氣、柔軟、受張拉時有彈性等特性,吸收其共振頻率200~1000Hz附近的中頻聲能。③薄板吸聲結構:各類板材固定在框架上,連同板后的封閉空氣層,構成振動系統,吸收其共振頻率80~300Hz附近的低頻聲能。
30、室內允許噪聲級:臥室、學校、病房白天≤40dB(A),夜間≤30dB(A)。
施工階段噪聲不得超過下列限值:
①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晝間75dB(A),夜間55dB(A); 各種打樁機等,晝間85dB(A),夜間禁止施工;
②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 晝間70dB(A),夜間55dB(A);
③裝修、吊車、升降機等, 晝間65dB(A),夜間55dB(A)。
注
31、窗墻面積比,公共建筑每個朝向的窗墻面積比不大于0.70。
2A311030 建筑材料
32、低碳鋼(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鋼(含碳量0.25%~0.6%)、高碳鋼(含碳量大于0.6%);低合金鋼(總含量小于5%)、中合金鋼(總含量5%~10%)、高合金鋼(總含量大于10%)。
碳素結構鋼的牌號有Q235、Ql95、Q215和Q275,碳素結構鋼為一般結構鋼和工程用鋼,適于生產各種型鋼、鋼板、鋼筋、鋼絲等。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主要用于軋制各種型鋼、鋼板、鋼管及鋼筋,廣泛用于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特別適用于各種重型結構、高層結構、大跨度結構及橋梁工程。
33、鋼板分厚板(厚度>4mm)和薄板(厚度≤4mm)兩種。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主要品種有熱軋鋼筋、預應力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和鋼絞線等。
34、反映建筑鋼材拉伸性能的指標包括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屈服強度是結構設計中鋼材強度的取值依據。疲勞破壞是在低應力狀態下突然發生的,所以危害極大,往往造成災難性的事故。
35、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鈣(CaS04),為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
36、普通硅酸鹽水泥代號:P.O,強度等級中,R表示早強型。
37、水泥的凝結時間分為:初凝時間是從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漿開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時間,初凝時間不得短于45min;終凝時間是從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漿完全失去可塑性并開始產生強度所需的時間,硅酸鹽水泥的終凝時間不得長于6.5h(其他五類常用水泥的終凝時間不得長于10h。)
38、國家標準規定,采用膠砂法來測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
普通硅酸鹽水泥:硬化快,早期強度高,水化熱大,耐腐蝕性差;礦渣水泥:耐熱性好;火山灰水泥:抗滲性好;粉煤灰水泥: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銹劑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膨脹劑、防凍劑、著色劑、防水劑和泵送劑等。
外加劑的應用:①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1)若不減少拌合用水量,能顯著提高拌合物的流動性;2)當減水而不減少水泥時,可提高混凝土強度;3)若減水的同時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則可節約水泥。
②緩凝劑主要用于高溫季節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泵送
2
抗裂性較高.
39、和易性包括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義。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單位體積用水量、砂率、組成材料的性質、時間和溫度等。
40、混凝土外加劑種類繁多,功能多樣,可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為以下四類: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
(2)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
與滑模方法施工以及遠距離運輸的商品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日最低氣溫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 ③引氣劑對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
41、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內在因素)水泥強度與水灰比;骨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外加劑和摻合料;生產工藝方面的因素包括:攪拌與振搗,養護的溫度和濕度,齡期。
42、花崗石構造致密、強度高、密度大、吸水率極低、質地堅硬、耐磨,為酸性石材。部分花崗石產品放射性指標超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故有必要給予控制。
43、大理石屬堿性石材。絕大多數大理石品種只宜用于室內。
44、陶瓷衛生產品:分為瓷質衛生陶瓷(吸水率要求不大于0.5%)和陶質衛生陶瓷(吸水率大于或等于8.0%、小于15.0%)。節水型和普通型坐便器的用水量(便器用水量是指一個沖水周期所用的水量)分別不大于6L和9L,節水型和普通型蹲便器的用水量分別不大于8L和11L,節水型和普通型小便器的用水量分別不大于3L和5L。
45、影響木材物理力學性質和應用的最主要的含水率指標是纖維飽和點和平衡含水率。木材的變形在各個方向上不同,順紋方向最小,徑向較大,弦向最大。
46、強化地板雖然有防潮層,但不宜用于浴室、衛生間等潮濕的場所。
47、室內用膠合板按甲醛釋放限量分為E0(可直接用于室內)、E1(可直接用于室內)、E2(必須飾面處理后方可允許用于室內)三個級別。
48、壓花玻璃表面的立體花紋圖案,具有良好的裝飾性。安裝時可將其花紋面朝向室內,以加強裝飾感;作為浴室、衛生間門窗玻璃時,則應注意將其花紋面朝外,以防表面浸水而透視。
49、安全玻璃包括鋼化玻璃、防火玻璃和夾層玻璃。 ①鋼化玻璃機械強度高,抗沖擊性也很高,彈性比普通玻璃大得多,熱穩定性好,在受急冷急熱作用時,不易發生炸裂,碎后不易傷人。但鋼化玻璃使用時不能切割、磨削,需定制。
②防火玻璃是指在規定的耐火試驗中能夠保持其完整性和隔熱性的安全玻璃。防火玻璃按耐火性能指標分為隔熱型防火玻璃(A類)和非隔熱型防火玻璃(C類)兩類。A類防火玻璃要同時滿足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熱性的要求;C類防火玻璃要滿足耐火完整性的要求。
56
③夾層玻璃透明度好,抗沖擊性能高,玻璃破碎不會散落傷人。不能切割,需要定制。
50、塑料管道:
①硬聚氯乙烯(PVC-U)管:主要用于給水管道(非飲用水)、排水管道、雨水管道。
②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主要應用于冷熱水管、消防水管系統、工業管道系統。
③無規共聚聚丙烯管(PP—R管):主要應用于飲用水管、冷熱水管。
④丁烯管(PB管):用于飲用水、冷熱水管。特別適用于薄壁小口徑壓力管道,如地板輻射采暖系統的盤管。
⑤交聯聚乙烯管(PEX管):可輸送冷水、熱水、飲用水及其他液體。主要用于地板輻射采暖系統的盤管。
⑥鋁塑復合管:應用于飲用水,冷、熱水管。 51、施工測量儀器的功能與使用:
(1)水準儀:水準儀主要由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三個部分組成。S3型水準儀稱為普通水準儀,用于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及一般工程水準測量。水準儀的主要功能是測量兩點間的高差,它不能直接測量待定點的高程,但可由控制點的已知高程來推算測點的高程。
(2)經緯儀:經緯儀由照準部、水平度盤和基座三部分組成。在建筑工程中常用J2、J6型。
(3)全站儀:全站儀由電子經緯儀、光電測距儀和數據記錄裝置三部分組成,可實現測圖的自動化。
52、地面上點的高程測設: HB=HA+a-b 記憶方式: HA+a=HB+b
53、基坑一般采用“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開挖原則。
54、淺基坑邊緣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一般應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應超過1.5m。
55、深基坑開挖:1.土方開挖順序,必須與支護結構的設計工況嚴格一致。2.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島式(也稱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無支護結構,后三種皆有支護結構。3.放坡開挖是最經濟的挖土方案。4.中心島(墩)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5.當基坑較深,地下水位較高時,應采取合理的人工降水措施。6.開挖時應對控制樁、水準點、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等經常進行檢查。
57、基坑驗槽程序:(1)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后提出驗收申請;(2)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建設、監理、勘察、設計及施工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
58、地基驗槽通常采用觀察法。對于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通常采用釬探法。
(一)觀察法:驗槽時應重點觀察柱基、墻角、承重墻下或其他受力較大部位;基槽邊坡是否穩定。
(二)釬探法:釬探是用錘將鋼釬打入坑底以下的土層內一定深度,根據錘擊次數和入土難易程度來判斷土的軟硬情況。 (三)輕型動力觸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基底進行輕型動力觸探:(1)持力層明顯不均勻;(2)淺部有軟弱下臥層;(3)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4)勘察報告或設計文件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
59、磚基礎的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宜為10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 60、磚基礎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留置斜槎。
61、混凝土基礎的主要形式有條形基礎(一般不留)、單獨基礎(一次性澆筑,不允許)、高層建筑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上下層之間不留施工縫)等。
62、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方案:分層澆筑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可以選擇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斜面分層等。
3
63、大體積混凝土的振搗:(1)混凝土應采取振搗棒振搗。(2)在初凝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增加混凝土密實度,使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抗裂性。
64、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1)養護方法分為保溫法和保濕法兩種。(2)養護時間。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1d。
65、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1)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
(5)可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
(6)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
(7)設置后澆縫。當大體積混凝土平面尺寸過大時,可以適當設置后澆縫,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8)大體積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66、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打(沉)樁施工方法通常有:錘擊沉樁法、靜力壓樁法及振動法等,以錘擊沉樁法和靜力壓樁法應用最為普遍。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為鉆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和人工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67、常見模板及其特性:
①木模板:優點是制作、拼裝靈活,較適用于外形復雜或異形混凝土構件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缺點是制作量大,木材資源浪費大等。
②組合鋼模板:主要有鋼模板、連接體和支撐體三部分組成。優點是輕便靈活、拆裝方便、通用性強、周轉率高等;缺點是接縫多且嚴密性差,導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觀質量差。
③鋼框木(竹)膠合板模板:特點為自重輕、用鋼量少、面積大、模板拼縫少、維修方便等。
④鋼大模板:優點是模板整體性好、抗震性強、無拼縫等;缺點是模板重量大,移動安裝需起重機械吊運。
⑤散支散拆膠合板模板:優點是自重輕、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裝方便簡單等。
⑥其他還有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飛模、模殼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壓型鋼板模板和各種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模板工程設計的主要原則: (無耐用性)
①實用性:模板要保證構件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且構造簡單、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等。
②安全性:要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保證施工中不變形、不破壞、不倒塌。
③經濟性
68、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應為跨度的1/1000~3/1000。
現澆混凝土結構模板及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
設計及規范要求。(P277表格)
4
69、鋼筋代換原則:按等強度代換或等面積代換。 ①當構件配筋受強度控制時,按鋼筋代換前后強度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②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或同鋼號鋼筋之間的代換,按鋼筋代換前后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③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前后應進行裂縫寬度和撓度驗算。
70、鋼筋的連接方法:焊接、機械連接和綁扎連接三種。 ①鋼筋的焊接: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縱向鋼筋不宜采用焊接接頭。
②鋼筋機械連接:鋼筋機械連接最小直徑宜為16mm。 ③鋼筋綁扎連接(或搭接):當受拉鋼筋直徑大于28mm、受壓鋼筋直徑大于3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桿等)的縱向受力鋼筋和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結構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均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
④鋼筋接頭位置: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
71、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72、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原材料性能及對混凝土的技術要求(強度等級、耐久性和工作性等),由具有資質的試驗室進行計算,并經試配、調整后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應采用重量比。
73、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澆筑前應根據施工方案認真交底,并做好澆筑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當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宜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否則應留置施工縫。
(3)梁和板宜同時澆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單向板宜沿著板的長邊方向澆筑;拱和高度大于1m時的梁等結構,可單獨澆筑混凝土。
74、(1)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并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縫的留置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柱:宜留置在基礎、樓板、梁的頂面; 2)單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位置;
3)有主次梁的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圍內; 4)墻: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
(2)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N/mm;
75、后澆帶的設置和處理:填充后澆帶,可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并保持至少15d的濕潤養護。
2
76、(1)混凝土的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和加熱養護兩大類。現場施工一般為自然養護。自然養護又可分覆蓋澆水養護、薄膜布覆蓋包裹養護和養生液養護等。
(2)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通常為混凝土澆筑完畢后8~12h內)開始進行自然養護。
(3)混凝土采用覆蓋澆水養護的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礦物摻合料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4)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77、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
78、砂漿強度:由邊長為7.07cm的正方體試件,經過28d標準養護,測得一組六塊試件的抗壓強度值來評定。
79、砌筑砂漿配合比:
①砌筑砂漿配合比應通過有資質的實驗室,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試配確定,并同時滿足稠度、分層度和抗壓強度的要求。
②砌筑砂漿的稠度在砌筑材料為粗糙多孔且吸水較大的塊料或在干熱條件下砌筑時,應選用較大稠度值的砂漿,反之應選用稠度值較小的砂漿。
③施工中當采用水泥砂漿代替水泥混合砂漿時,應重新確定砂漿強度等級并征得設計同意。
80、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筑法、擠漿法(鋪漿法)、刮漿法和滿口灰法四種。當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
81、磚墻灰縫寬度宜為1Omm,且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82、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 (1)120mm厚墻、料石清水墻和獨立柱;
(2)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3)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4)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石砌體為300mm)和轉角處450mm(石砌體為600mm)范圍內;
(5)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
83、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干磚填塞。
84、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
85、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墻放置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地區,不應小于1000mm;末端應有90彎鉤。(2010案例3問題2)
86、設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抗震多層磚房,應先綁扎鋼筋,然后砌磚墻,最后澆筑混凝土。磚墻應砌成馬牙槎,每一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過300mm。
87、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過一個樓層高度,也不宜大于4m。
88、小砌塊砌體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于斜槎高度的2/3。
89、焊接產生熱裂紋的主要原因是母材抗裂性能差、焊接材料質量不好、焊接工藝參數選擇不當、焊接內應力過大等;
5
o
o
產生冷裂紋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結構設計不合理、焊縫布置不當、焊接工藝措施不合理,如焊前未預熱、焊后冷卻快等。
89、高強度螺栓按連接形式通常分為摩擦連接、張拉連接和承壓連接等,其中摩擦連接是目前廣泛采用的基本連接形式。
90、防火涂料按涂層厚度可分B、H兩類。
(1)B類;薄涂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又稱鋼結構膨脹防火涂料。
(2)H類:厚涂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又稱鋼結構防火隔熱涂料。
91、屋面防水應以防為主,以排為輔。平屋面采用結構找坡不應小于3%.
92、卷材的鋪貼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鋪貼連續多跨的屋面卷材時,應按先高跨后低跨、先遠后近的次序。
(2)鋪貼卷材應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縫,應順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縫,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上下層及相鄰兩幅卷材的搭接縫應錯開,搭接寬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3)卷材防水層上有重物覆蓋或基層變形較大時,應優先采用空鋪法、點粘法、條粘法或機械固定法。
(4)防水層采用滿粘法施工時,找平層分隔縫處宜空鋪,空鋪的寬度宜為1OOmm。
(5)立面或大坡面鋪貼防水卷材時,應采用滿粘法,并宜減少短邊搭接。
(6)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過25%;當坡度超過25%時,應采取防止卷材下滑措施。
93、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施工。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冷粘法、熱粘法、熱熔法和自粘法。
94、涂膜防水屋面:
①防水涂膜應分遍涂布,前后兩遍的涂布方向應相互垂直。
②需鋪設胎體增強材料時,當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鋪設;當屋面坡度大于15%,應垂直于屋脊鋪設,并由屋面最低處向上進行。
③胎體增強材料長邊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0mm,短邊搭接寬度不得小于70mm。
④涂抹防水的收頭,應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
95、地下防水工程的一般要求: ①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四級。
②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防水施工隊伍進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員應持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指定單位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
96、結構自防水混凝土:
①防水混凝土宜采用預拌商品混凝土,要嚴格控制砂率35%~45%。
②基礎底板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不留施工縫,外圍剪力墻與底板交接處留出高于底板300mm墻體與底板混凝土同時澆筑;
③地下室結構要分段進行流水施工或設置后澆帶時,會產生豎向的混凝土施工縫,應加設200mm寬的止水鋼板,厚度為2mm,在澆筑混凝土前放置于施工縫處。
97、底板防水層施工:①基層含水率不大于9%,底板卷材搭接縫距墻根部應大于600mm,兩幅卷材長邊搭接不小于
100mm,短邊不小于150mm,上、下兩層卷材不應相互垂直方向鋪貼。②卷材鋪貼好并經檢查合格后在防水卷材上面做50mm厚的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永久性保護墻防水抹1:2.5水泥砂漿,保護層15~20mm厚。
98、吊頂工程由支承部分(吊桿和主龍骨)、基層(次龍骨)和面層三部分組成。
99、吊頂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①安裝龍骨前,應按設計要求對房間凈高、洞口標高和吊頂管道、設備及其支架的標高進行交接檢驗。2.吊頂工程的木吊桿、木龍骨和木飾面板必須進行防火處理。3.吊頂工程中的預埋件、鋼筋吊桿和型鋼吊桿應進行防銹處理。 4.吊桿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大于300mm。當大于300mm時,應增加吊桿。當吊桿長度大于1.5m時,應設置反支撐。
100、不上人的吊頂,吊桿長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φ6的吊桿;如果大于1000mm,應采用φ8的吊桿;
上人的吊頂,吊桿長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φ8的吊桿;如果大于1000mm,應采用φ10的吊桿;
大于1500mm時,還應設置反向支撐。
101、吊頂燈具、風口及檢修口等應設附加吊桿。重型燈具、電扇及其他重型設備(3kg以上)嚴禁安裝在吊頂工程的龍骨上,必須增設附加吊桿。
102、明龍骨吊頂飾面板的安裝方法有:擱置法、嵌入法、卡固法等。
暗龍骨吊頂飾面板的安裝方法有:釘固法、粘貼法、嵌入法、卡固法等。
103、紙面石膏板和纖維水泥加壓板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板材應在自由狀態下進行固定,固定時應從板的中間向板的四周固定。
2)紙面石膏板的長邊(即紙包邊)應垂直于次龍骨安裝,短邊平行搭接在次龍骨上,搭接寬度宜為次龍骨寬度的1/2。
3)石膏板的接縫應按設計要求或構造要求進行板縫防裂處理。安裝雙層石膏板時,面層板與基層板的接縫應錯開,并不得在同一根龍骨上接縫。
104、檢驗批的劃分與檢查數量:
①同一品種的吊頂工程每50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吊頂面積30m2為一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②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
105、輕質隔墻特點是自重輕、墻身薄、拆裝方便、節能環保、有利于建筑工業化施工。
按構造方式和所用材料不同分為板材隔墻、骨架隔墻、活動隔墻、玻璃隔墻。
106、骨架隔墻是指在隔墻龍骨兩側安裝墻面板以形成墻體的輕質隔墻。
龍骨安裝的允許偏差,立面垂直3mm,表面平整2mm。 安裝石膏板前,應對預埋隔墻中的管道和附于墻內的設備采取局部加強措施。
石膏板應采用自攻螺釘固定。周邊螺釘的間距不應大于200mm,中間部分螺釘的間距不應大于300mm,螺釘與板邊緣的距離應為10~15mm。安裝石膏板時,應從板的中部開始向板的四邊固定。
107、玻璃磚墻宜以1.5m高為一個施工段,待下部施工段膠結材料達到設計強度后再進行上部施工。
玻璃板隔墻應使用安全玻璃。
6
108、節點處理:
①接縫處理:輕質隔墻與頂棚和其他墻體的交接處應采取防開裂措施。
②防腐處理:接觸磚、石、混凝土的龍骨、埋置的木楔和金屬型材應作防腐處理。
109、地面工程變形縫設置:
①建筑地面的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應與結構相應縫的位置一致,且應貫通建筑地面的各構造層。
②沉降縫和防震縫的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縫內清理干凈,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蓋,并應與面層齊平。
③室內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向縮縫間距不得大于6m,橫向縮縫不得大于12m。
④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溝,應設置伸縮縫,其延米間距不得大于1Om;縫寬度為15~20mm,縫內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110、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隔離層。
樓層結構必須采用現澆混凝土或整塊預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mm。
111、防爆處理:不發火(防爆的)面層采用的砂應質地堅硬、表面粗糙,其粒徑宜為0.15~5mm;水泥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42.5。
112、天然石材防堿背涂處理:采用傳統的濕作業鋪設天然石材,由于水泥砂漿在水化時析出大量的氫氧化鈣,透過石材孔隙泛到石材表面,產生不規則的花斑,俗稱泛堿現象,在天然石材鋪設前,應對石材與水泥砂漿交接部位涂刷抗堿防護劑。
113、整體面層施工后,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d;抗壓強度應達到5MPa后,方準上人行走。
114、鋪設水泥混凝土板塊、水磨石板塊、水泥花磚、陶瓷錦磚、陶瓷地磚、缸磚、料石、大理石和花崗石面層等的結合層和填縫的水泥砂漿,在面層鋪設后,表面應覆蓋、濕潤,其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
115、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應檢查下列安全和功能項目
(1)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項工程施工質量的蓄水檢驗記錄(24h),并抽查復驗認定;
(2)建筑地面板塊面層鋪設子分部工程和木、竹面層鋪設子分部工程采用的天然石材、膠粘劑、瀝青膠結料和涂料等材料證明資料。
2.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觀感質量綜合評價應檢查下列項目
(1)變形縫的位置和寬度以及填縫質量應符合規定;
(2)室內建筑地面工程按各子分部工程經抽查分別作出評價;
(3)樓梯、踏步等工程項目經抽查分別作出評價。
116、飾面板安裝工程是指內墻飾面板安裝工程和高度不大于24m、抗震設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外墻飾面板安裝工程。飾面磚工程是指內墻飾面磚和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設防烈度不大于8度、滿粘法施工方法的外墻飾面磚工程。
117、石材飾面板安裝方法有濕作業法、粘貼法和干掛法。 118、施工方法: *石材表面處理。石材表面充分干燥(含水率小于8%)的情況下用石材防護劑進行防堿背涂處理,石材背面水泥粘結面應進行粘結加強處理。
灌漿。灌注砂漿前應將石材背面及基層濕潤,并應用填縫材料臨時封閉石材板縫,避免漏漿。灌注砂漿宜用1:2.5水泥砂漿,灌注時應分層進行,每層灌注高度宜為150~200mm,且不超過板高的1/3,插搗應密實。待其初凝后方可灌注上層水泥砂漿。
119、飾面磚粘貼工程施工方法:
飾面磚粘貼排列方式主要有“對縫排列”和“錯縫排列”兩種。
1.飾面磚樣板件的粘結強度檢測 2.墻、柱面磚粘貼:
(1)墻、柱面磚粘貼前應進行挑選,并應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
(2)粘貼前應進行放線定位和排磚,非整磚應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陰角處。每面墻不宜有兩列(行)以上非整磚,非整磚寬度不宜小于整磚的1/3。
(3)結合層砂漿宜采用1:2水泥砂漿,砂漿厚度宜為6~10mm。水泥砂漿應滿鋪在墻面磚背面,一面墻、柱不宜一次粘貼到頂,以防塌落。
120、飾面板(磚)工程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驗:
(1)室內用花崗石的放射性;
(2)粘貼用水泥的凝結時間、安定性和抗壓強度; (3)外墻陶瓷面磚的吸水率; (4)寒冷地區外墻陶瓷面磚的抗凍性。
121、飾面板(磚)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1)預埋件(或后置埋件); (2)連接節點; (3)防水層。
122、檢驗批的劃分和抽檢數量
①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內飾面板(磚)工程每50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施工面積30m為一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②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外飾面板(磚)工程每500~1000m2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m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③室內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
④室外每個檢驗批每1OOm2應至少抽查一處,每處不得小于1Om2。
123、金屬門窗安裝應采用預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邊安裝邊砌口或先安裝后砌口的方法施工。在砌體上安裝金屬門窗嚴禁用射釘固定。推拉扇開關力應不大于100N,同時,必須有防脫落措施。
124、門窗玻璃安裝施工方法:
①單塊玻璃大于1.5 m2時應使用安全玻璃。
②門窗玻璃不應直接接觸型材。單面鍍膜玻璃的鍍膜層及磨砂玻璃的磨砂面應朝向室內,但磨砂玻璃作為浴室、衛生間門窗玻璃時,則應注意將其花紋面朝外,以防表面浸水而透視。中空玻璃的單面鍍膜玻璃應在最外層,鍍膜層應朝向室內。
125、門窗工程復驗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驗:(1)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
(2)建筑外墻金屬窗、塑料窗的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和雨水滲漏性能。
126、門窗工程隱蔽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7
2
2
(1)預埋件和錨固件;
(2)隱蔽部位的防腐、填嵌處理。
127、涂飾施工前的準備工作:①5~35度之間,并注意通風換氣和防塵。
②混凝土或抹灰基層涂刷溶劑型涂料時,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時,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材基層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128、裱糊工程的施工技術要求和方法:(一)基層處理要求
①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層墻面在刮膩予前應涂刷抗堿封閉底漆。
②混凝土或抹灰基層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層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129、護欄玻璃應使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2mm的鋼化玻璃或鋼化夾層玻璃;當護欄一側距樓地面高度為5m及以上時,應使用鋼化夾層玻璃。
130、常用建筑幕墻預埋件有平板形和槽形兩種,其中平板形預埋件應用最為廣泛。
131、平板形預埋件的加工要求:
(1)錨板宜采用Q235級鋼,嚴禁使用冷加工鋼筋。 (2)直錨筋與錨板應采用T形焊。當錨筋直徑≤20mm時,宜采用壓力埋弧焊;當錨筋直徑>20mm時,宜采用穿孔塞焊。
(3)錨筋長度均不允許有負偏差。
132、為保證預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可靠性,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133、對主體結構和預埋件位置偏差的復測
①根據土建施工單位給出的標高基準點和軸線位置,對已施工的主體結構與幕墻安裝有關的部位進行全面復測。復測內容包括:軸線位置、各層標高、垂直度、局部凹凸程度等。
②對高層建筑的測量應在風力不大于4級時進行,以保證施工安全和測量數據的正確。
③預埋件位置偏差過大或未設預埋件的部位,應將補救措施和施工圖修改意見提交給建設(監理)、設計和土建施工單位,按照設計修改的程序,由設計單位修改施工圖后,方可按圖進行施工。
134、全玻幕墻安裝的一般技術要求:
①全玻幕墻面板玻璃厚度不宜小于1Omm;夾層玻璃單片厚度不應小于8mm;玻璃肋截面厚度不應小于12mm,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OOmm。
②全玻幕墻玻璃面板的尺寸一般較大,宜采用機械吸盤安裝:
③全玻幕墻允許在現場打注硅酮結構密封膠。
④不能采用酸性硅酮結構密封膠和酸性硅酮耐候密封膠嵌縫。
⑤全玻幕墻的板面不得與其他剛性材料直接接觸,板面與裝修面或結構面之間的空隙不應小于8mm.且應采用密封膠密封。
135、吊掛式全玻幕墻安裝的技術要求:當幕墻玻璃高度超過4m(玻璃厚度1Omm、12mm)、5m(玻璃厚度15mm)、6m(玻璃厚度19mm)時,全玻幕墻應懸掛在主體結構上。
136、點支承玻璃幕墻的支承形式:㈠玻璃肋支承的點支承玻璃幕墻;㈡單根型鋼或鋼管支承的點支承玻璃幕墻;㈢鋼桁架支承的點支承玻璃幕墻;㈣拉索式支承的點支承玻璃幕墻。
137、點支承玻璃幕墻制作安裝的技術要求:①點支承玻
璃幕墻的面板應采用鋼化玻璃或由鋼化玻璃合成的夾層玻璃和中空玻璃;玻璃肋應采用鋼化夾層玻璃。②矩形玻璃面板一般采用四點支承玻璃,但當設計需要加大面板尺寸而導致玻璃跨中撓度過大時,也可采用六點支承;三角形面板可采用三點支承。
138、透明幕墻的主要熱工性能指標有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兩項,其他還有可見光透射比等指標;非透明幕墻的熱工指標主要是傳熱系數。
139、幕墻節能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
①幕墻的開啟扇是影響幕墻氣密性能的關鍵部件。應選用與開啟扇尺寸相匹配的五金件,并應按現行玻璃幕墻技術規范要求,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度,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
②幕墻節能工程使用保溫材料的安裝應注意的三點:一是保證保溫材料的厚度不小于設計值;二是要保證安裝牢固;三是保溫材料在安裝過程中應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③遮陽設施一般安裝在室外。
④幕墻與周邊墻體間的接縫處應采用彈性閉孔材料填充,并采用耐候密封膠密封。
第二章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實務
1、單位施工組織設計三要素:施工方案、進度計劃表、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
2、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與審批:由項目負責人主持編制,項目經理部全體管理人員參加,企業主管部門審核、,企業技術負責人或其授權的技術人員審批。
3、一般工程的施工順序:先準備、后開工;先地下后地上;
先主體后圍護;先結構后裝飾;先土建后設備。必須滿足項目
目標的要求。
4、屋面工程的施工順序:基層清理——干鋪加氣混凝土砌塊——加氣混凝土碎渣找坡——水泥砂漿找平層——刷基層處理劑——鋪貼SBS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鋪設架空鋼筋混凝土隔熱板(水泥砂漿填縫)
5、框架柱的施工順序:柱子鋼筋綁扎——柱子模板安裝(包括模板支護)—柱子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
梁板的施工順序:滿堂腳手架的搭設——搭設梁板模板——梁鋼筋綁扎——合梁側模板——鋪設頂板模板——鋪設并綁扎頂板鋼筋——澆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養護。
6、專項施工方案和專家論證比較匯總
一次豆石混凝土后50mm,隨即進行錨固,然后進行第二次噴射混凝土,厚50mm。
2)先噴后錨:挖土到土釘位置下一定距離,鋪鋼筋網,并預留搭接長度,噴射混凝土至一定強度后打入土釘。挖第二層土方到第二層土釘位置下一定距離,鋪鋼筋網,與上層鋼筋網上下搭接好,同樣預留鋼筋網搭接長度,噴射混凝土,打第二層土釘。如此循環直至基坑全部深度。
8
3)其施工特點:施工設備簡單;比用擋土樁錨桿施工簡便;施工速度較快,節省工期;造價較低。
4)適用范圍:地下水位較低的黏土、砂土、粉土地基;基坑深度一般在15m以內。
9、塔吊的布置原則:塔吊的平面位置主要取決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狀和四周場地條件,一般應在場地較寬闊的一面沿建筑物的長度方向布置,以充分發揮其效率。布置方式有沿建筑物單側布置、雙側布置和跨內布置三種。
布置塔吊的位置要根據現場建筑物四周的施工場地的條件及吊裝工藝來確定,使塔吊在起重臂操作范圍內能夠將材料和構建運至任何施工地點,避免出現“死角”。
布置塔吊時還需要考慮塔吊與擬建建筑物間的安全距離,以便搭設擬建建筑物外墻防護安全網,同時又不影響塔吊的運輸。高空有高壓線通過時,高壓線必須高出塔吊,并留有安全距離;如不符合上述條件,則高壓線應搬遷或重新選擇塔吊布置位置。在搬遷高壓線確有困難而又無新位置可選時,則要采取安全措施,如搭設隔離防護竹、木排架。
H(最大高度)=H1(總高度)+H2(頂層人員安全生產所需高度)+H3(構件高度)+H4(吊索高度)
10、合理的施工平面圖設計步驟是:確定起重機的位置——確定倉庫、堆場、加工場地的位置——布置運輸道路——布置臨時房屋——布置水電管線——計算技術經濟指標。
11、消防通道寬度不得小于4m,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距離擬建房屋不小于5m,也不大于25m;距離路邊不大于2m。
12、等節奏流水施工特點: ①所有流水節拍都彼此相等;
②所有流水步距都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節拍; ③每個專業工作隊都能夠連續作業,施工段沒有間歇時間;
④專業工作隊數等于施工過程數。
計算公式:T=(mr+n-1)K r:施工層數、施工過程數(n)、工作隊數(n,)、施工段數(m)、流水節拍(t):一個工作隊在一個施工段上所持續的時間、流水步距(K):相鄰兩個工作隊先后開始工作的最小(最合理)的時間間隔
13、無節奏流水施工特點: ①所有流水節拍都不等;
②流水步距與流水節拍存有某種函數關系,可用最大取差法求解流水步距;
③每個專業工作隊都能夠連續作業,施工段之間可以有間歇;
④專業工作隊數等于施工過程數。
流水步距(k)的計算:要點:(流水節拍)累計相加,錯位相減,取最大差值
工期計算公式 T=∑t最后施工過程+∑K=Tn+∑K 14、索賠的內容(工期與費用)(索賠成立的前提下才可以談索賠內容)
工期:與總時差比較,當某工作的延誤時間超出總時差時才給予相應順延。
費用:在計算人工費時要注意窩工狀態和工作狀態;在計算機械費時要注意是自有機械還是租賃機械,同時還要區分工作狀態還是窩工狀態。租賃機械按實際租賃費計。自有機械工作狀態按工作臺班計,窩工狀態按折舊費計)
15、費用偏差=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 結論:費用偏差為正值時,表示項目運行節支;費用偏差
9
為負值時,表示項目運行超出預算費用
進度偏差=已完工作預算費用-計劃工作預算費用 結論:進度偏差為正值時,表示進度提前;費用偏差為負值時,表示項目進度滯后
費用績效指數=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 費用績效指數大于1時,表示項目運行節支;費用績效指數小于1時,表示項目運行超出預算費用
進度績效指數=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 進度績效指數大于1時,表示項目進度提前;進度績效指數小于1時,表示項目進度滯后
16、灰土應分層夯實,煤層虛鋪厚度:人力或輕型夯機夯實時控制在200-250mm,雙輪壓路機夯實時控制在200-300mm。
17、基坑(槽)的夯實范圍應大于基礎底面。開挖時,基坑(槽)每邊比設計寬度加寬不宜小于0.3m,以便于夯實工作的進行,基坑(槽)邊坡適當放緩。夯實前,基坑(槽)底面應高出設計標高,預留土層的厚度可為試夯時的總下沉量加50-100mm。夯實完畢,將基坑表面拍實至設計標高。
18、鋼筋籠宜分段制作,分段長度視成籠的整體剛度、材料長度、起重設備的有效高度三因素綜合考慮。鋼筋籠的內徑應比導管接頭外徑大100mm以上。
19、山墻開裂的原因及處理措施:設計不當,在采暖與非采暖建筑之間應設防凍脹變形縫。當室外獨立柱基周圍土體遭受凍結后,與柱基緊緊凍結在一起,在土的切向凍切力作用下,把柱基往上抬,因而柱子也往上頂,造成山墻開裂。
處理措施:在門斗墻與階梯教室外山墻之間設置防凍脹變形縫。同時,將獨立柱基周圍的凍脹土挖除,回填砂或砂石等非凍脹性材料,以消除凍切力作用,避免再遭凍害。
20、建筑工程的施工,應建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員
21、(1)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搓,馬牙搓應先退后進,預留的拉結筋位置應正確,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每一馬牙搓沿高度方向尺寸不應超過300mm.
(2)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 ①120mm厚墻體、料石清水墻和獨立柱.
②過梁上與過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③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④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石砌體為300mm)和轉角處}450mm(石砌體600mm)范圍內。
⑤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 6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
⑦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干磚填塞。 (3)
22、工序時間參數:最早開始時間
LS
,最遲完成時間T,
FTT
總時差F,自由時差。(總時差F:在不影響計劃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即:
FEFLSLF
FT=T-TES=T-(自由時差):是在
TEF,最遲開始時間T
TES,最早完成時間
LF
F
TF
不影響緊后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條件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
FESEF
動時間。即:Fi?j=j?k-i?j) EFES
第一步:從左到右計算T、(副產品:計算工期c);(遇到有大小的時候取大)
TT
T
T
第二步:從右到左計算T候取小)
第三步:從左到右計算
LF
、
T
LS
;(遇到有大小的時
①合同協議書; ②中標通知書; ③投標書及其附什; ④本合同專用條款; ⑤本合同通用條款;
⑥標準、規范及有關技術文件; ⑦圖紙; ⑧工程量清單;
⑨工程報價單或預算書。
28、現場的消防安全工作應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綜合治理”為方針,健全防火組織,認真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
29、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動火,均為二級動火。(記住二級的)
(1)在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非禁火區域內進行臨時焊、割等用火作業。
FF;
第四步:從右到左計算F(遇到有大小的時候取小)
口訣:沿線累加,逢圈取大;逆線累減,逢圈取小。
T
23、混凝土表面因缺少水泥砂漿而形成石子外露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的原材料稱量偏差大,粗骨料多,和易性差。
2)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離析,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漿。 3)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拌合不均勻,和易性差。 4)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漏振。 5)模板縫隙大,混凝土漏漿。
24、地下防水混凝土澆筑質量監控步驟如下:
①實測。采用必要的檢測手段,對抽取的樣品進行檢驗,測定其質量特性指標。
②分析。對檢測所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找出規律。 ③判斷。根據對數據分析的結果,判斷該工序產品是否達到了規定的質量標準,如未達到,找出原因。
④糾正或認可(糾偏)。如發現質量不符合規定標準,應采取措施糾正,如質量符合要求予以確認。
25、不可抗力:總包可以向建設單位提出玻璃修復費用的補償,但不能提出臨時設施及窩工費的補償。因為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時間及經濟損失,應由雙方按以下方法分別承擔: (1)工程本身的損害、因工程損害導致第三人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及運到施工場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裝的設備的損害,由發包人承擔。
(2)發包人、承包人人員傷亡由其所在單位負責,并承擔相應的費用。
(3)承包人機械設備及停工損失,由承包人承擔。 (4)停工期間,承包人應工程師要求留在施工場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員及保衛人員的費用由發包人承擔。 (5)工程所需的清理、修復費用,由發包人承擔。
26、合同中綜合單價因工程量變更需調整時,除合同另有規定外,應按照下列辦法確定;
1)工程量清單漏項或設計變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其相應綜合單價由承包人提出,經發包人確認后作為結算的依據。
2)由于工程量清單的工程數量有誤或設計變更引起工程量增減,屬合同約定幅度以內的,應執行原有的綜合單價;屬合同約定幅度以外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減少后的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綜合單價由承包人提出,經發包人確認后,作為結算的依據。
27、施工合同組成合理的合同文件的優先解釋順序是:
10
(2)小型油箱等容器。(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業。 30、動火審批程序:
①一級動火作業由項目負責人組織編制防火安全技術方案,填寫動火申請表,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②二級動火作業由項目責任工程師組織擬定防火安全技術措施,填寫動火申請表,報項目安全管理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③三級動火作業由所在班組填寫動火申請表,經項目責任工程師和項目安全管理部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④動火證當日有效,如動火地點發生變化,則需重新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31、消防器材的配備:
1.一般臨時設施區,每100m群配備兩個10L的滅火器,
22
大型臨時設施總面積超過1200m的,應備有消防專用的消防桶、消防鍬、消防鉤、盛水桶(池)、消防砂箱等器材施。 配置一個種類合適的滅火器。
2
2.臨時木工加工車間、油漆作、作業間等,每25 m應3.倉庫、油庫、危化品庫或堆料廠內,應配備足夠組數、
種類的滅火器,每組火火器不應少于四個,每組滅火器之問的距離不應大于30m。
4.高度超過24m的建筑工程,應保證消防水源充足,設置具有足夠揚程的高壓水泵,安裝臨時消防豎管,管徑不得小于75mm,每層必須設消火栓口,并配備足夠的水龍帶。
32、一般路段的圍擋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區主要路段的圍擋高度不得低于2.5m。
33、現場出入口明顯處應設置“五牌一圖”,即: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牌及施工現場總平面圖。
34、*現場成品保護的要點:①合理安排施工順序。 ②根據產品的特點,可以分別對成品、半成品采取護、包、蓋、封等具體保護措施。
③建立成品保護責任制,加強對成品保護工作的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5、在城市市區范圍內從事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必須在工程開工前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管理
部門申報登記。
36、不同安全警示牌的作用和基本形式:①禁止標志是用來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基本形式是紅色帶斜杠的圓邊框,圖形是黑色,背景為白色。
②警告標志是用來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基本形式是黑色正三角形邊框,圖形是黑色,背景為黃色。
③指令標志是用來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必須采取一定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基本形式是黑色圓形邊框,圖形是白色,背景為藍色。
④提示標志是用來向人們提供目標所在位置與方向性信息的圖形標志。基本形式是矩形邊框,圖形文字是白色,背景是所提供的標志,為綠色。消防設備提示標志用紅色。
37、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①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②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問、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
③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
④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2年;⑤裝修工程為2年。
38、正常使用條件下,保溫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5年。保溫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39、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簽章文件代碼為CA,分為七個部分,共43個文件(CA開頭)。
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管理簽章文件代碼為CN,分為七個部分,共47個文件(CN開頭)。
40、項目管理規劃是指導項目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項目管理規劃應由組織的管理層或組織委托的項目管理單位編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應對項目管理規劃大綱進行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項目管理實施規劃應由項目經理組織編制。
*編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應遵循下列程序:
(1)了解項目相關各方的要求;(2)分析項目條件和環境; (3)熟悉相關的法規和文件;(4)組織編制;(5)履行報批手續。
*項目管理實施規劃應符合下列要求:
(1)項目經理簽字后報組織管理層審批;(2)與各相關組織的工作協調一致;
(3)進行跟蹤檢查和必要的調整;(4)項目結束后,形成總結文件。
41、處理職業健康安全事故應遵循下列程序:
1)報告安全事故;2)事故處理;3)事故調查;4)處理事故責任者;5)提交調查報告。
42、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
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并應共同確認。
43、當參加驗收各方對工程質量驗收意見不一致時,可請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協調處理。
44、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應在規定時間內將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有關文件,報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45、裝修材料按其燃燒性能應劃分為四級:A級:不燃;B1級:難燃;B2級:可燃;B3級:易燃。
46、民用建筑的一般規定P266-P267:(大概的記憶方法頂部A級,側面不低于B1級)。
47、《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354)中②Ⅱ類民用建筑工程: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廳、理發店等。
49、①Ⅰ類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采用的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必須為A類。
②Ⅰ類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必須采用E1類人造木板及飾面人造木板。
Ⅱ類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宜采用E1類人造木板及飾面人造木板;當采用E2類人造木板時,直接暴露于空氣的部位應進行表面涂覆密封處理。
50、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的室內環境質量驗收,應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
5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甲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應在對外門窗關閉1h后進行。
的防火施工和驗收的規定
①裝修施工應按設計要求編寫施工方案,并應按規范要求填寫有關記錄。
②裝修施工前,應對各部位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進行技術交底。
③裝修材料進人施工現場后,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在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監督下,由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現場取樣,并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檢驗單位進行見證取樣檢驗。
④防火門的表面加裝貼面材料或其他裝修時,不得減小門框和門的規格尺寸,不得降低防火門的耐火性能,所用貼面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B1級。
⑤工程質量驗收應符合下列要求:1)技術資料應完整; 2)施工過程中的主控項目檢驗結果應全部合格;(3)施工過程中的一般項目檢驗結果合格率應達到80%。
48、民用建筑根據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分為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