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宮頸癌調查宣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問卷調查; 宮頸癌; 知識知曉; 評價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ervical Cancer Knowledge Awareness Among Women in Shijie Town/XUE Zhen,YE Shi-ying,DU Wan-y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3):073-07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the cervical cancer knowledge awareness among women in Shijie town.Method:From 2012 to 2013,7000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screened in Shijie tow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pplie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o gather information.Result:7000 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out,and 6518 qualified questionnaires were taken back.The urban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30.5%,rural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69.5%.The average age was (44.34±7.45) years old.Main education background was junior high school,accounted for 54.9%,followed by high school and above,accounted for 21.0%,primary school and below,accounted for 24.1%.Married accounted for 90.7%,others (divorced,widowed,separated) accounted for 9.3%.Monthly income per capital between 1500~2500 yuan was 52.0%.36.9% had genital tract disease histor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awareness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between diffe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age,education,per capita income and whether there was a history of reproductive tract disease(P
【Key word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 Cervical cancer; Knowledge awareness;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i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29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3.021
最近的全球資料顯示,宮頸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于乳腺癌。我國每年新增病例為13.15萬,約占全世界宮頸癌新發(fā)病例的28.8%,由此可見,宮頸癌已經對我國婦女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2]。東莞市政府在2012年將婦女“兩癌”普查納入政府十件事,在全市開展戶籍居民婦女免費“兩癌”篩查工作。石碣鎮(zhèn)2012-2013年完成戶籍婦女的宮頸癌篩查7000例,本研究以7000例完成宮頸癌篩查的婦女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調查分析石碣鎮(zhèn)居民婦女宮頸癌篩查情況及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石碣鎮(zhèn)2012-2013年完成戶籍宮頸癌篩查的7000例婦女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年齡35~59歲,有性生活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擬定本研究采用的調查表(基本情況調查表、宮頸癌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表),請專家審閱調查表。在開展本項目研究工作前對項目健康管理員進行培訓,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標準,詳細分工。由項目組專職人員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對研究對象采取保密性問卷調查。基本情況調查表內容包括:戶籍、年齡、學歷、婚姻狀況、月人均收入及既往生殖道患病史。宮頸癌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表內容包括:宮頸癌的常見癥狀、宮頸癌的危險因素、宮頸癌的預防措施、相關篩查方法和治療等知識的認知及接受程度。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000份,收回合格問卷6518份,問卷有效率為93.11%。其中城鎮(zhèn)戶口占30.5%,農村戶口占69.5%;平均年齡(44.34±7.45)歲;學歷以初中為主,占54.9%,其次高中及其以上占21.0%,小學及以下占24.1%;已婚占90.7%,其他(離異、喪偶)占9.3%;月人均收入以處于1500~2500元為主,占52.0%;有既往生殖道患病史的占36.9%,見表1。
2.2 宮頸癌篩查知識的知曉情況 以城鎮(zhèn)戶口者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為主,占63.7%;35~40歲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為主,占65.0%;以高中及其以上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為主,占64.6%;月人均收入以>2500元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為主,占68.4%;既往有、無生殖道患病史者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分別為64.6%、38.4%。不同戶籍、年齡、學歷、月人均收入及是否有既往生殖道患病史調查對象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宮頸癌作為嚴重危害婦女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一直較高,在女性惡性腫瘤位居第二,在人類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七。宮頸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要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從發(fā)F輕度不典型增生到最后進展到癌,要經歷大約10年的時間。由于宮頸癌存在著一個較長的、可以逆轉的癌前病變期,早期宮頸癌患者5年治愈率高達90%,因此如何在早期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仍是一項世界性的課題[3-4]。近年來隨著對宮頸癌早期篩查手段的不斷改善和發(fā)展,宮頸癌已經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及早期治療,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大幅下降[5-6]。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宮頸癌普查,通過歷年普查,病死率由20世紀70年代10.7/10萬下降到90年代的2.89/10萬,下降了63.8%。目前對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預防為主,因此提高婦女對宮頸癌預防及早期篩查的認識顯得十分關鍵[7-8]。
本組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不同戶籍調查對象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近40年來隨著子宮頸癌篩查的普通開展,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但有年輕化趨勢,關于這種趨勢的原因和特點已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本組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越年輕的婦女,其對宮頸癌總體知曉率越高,這可能與年輕婦女的文化程度較高有關,而老年婦女由于文化程度低、接觸宣傳的途徑少等原因,致使她們這類人群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較低,說明了對較老年婦女應更積極開展宮頸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近年來發(fā)現(xiàn)宮頸癌發(fā)病已有年輕化趨勢,提高年輕婦女對宮頸癌的認知程度是提高宮頸癌早診早治率的重要因素[10-12]。因此對年輕婦女的宣傳教育也不能疏忽。
本組調查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不同學歷、月人均收入調查對象的宮頸癌總體知曉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既往生殖道患病史的婦女,其宮頸癌總體知曉率明顯高于無既往生殖道患病史的婦女(P
綜上所述,本研究調查結果提示了對農村戶籍、文化程度低、經濟收入差及無既往生殖道患者的婦女,應重點進行宮頸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應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和豐富教育途徑,使其了解和掌握有關子宮頸癌的防控知識,定期篩查,達到早篩查、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宮頸癌發(fā)生率,從而達到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辛亞蘭,王卡娜,何榮霞,等.4396例已婚婦女婦科病患病情況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4):630-632.
[2]何建平.婦女宮頸癌篩查及知信行情況的調查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13(6):158-159
[3] Sukasem C,Pairoj W,Saekang N,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e in women with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and cervical cancer:will a quadrivalent vaccine be necessary in thailand[J].J Med Virology,2011,83(1):119-126.
[4]魏林,張新梅.伊吾縣“宮頸癌、乳腺癌”免費篩查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11(1):384.
[5]黃剛,肖秀梅.武剛女性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11(8):1384-1385.
[6]梁英.興安盟地區(qū)宮頸癌普查結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09,15(16):59-60.
[7]肖麗,楊雪鈞,王紅靜,等.成都市608名社區(qū)婦女宮頸癌認知、態(tài)度、行為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40(4):706-709.
[8]瑪依努爾?尼牙孜,李麗,陳鳳.新疆維吾爾族女性人瘤病毒感染與宮頸癌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28(4):47-49.
[9] Franceschi,Plummer M,Clifford G,et al.Differences in the risk of cervical cancer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by education level[J].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09,42(7):126-129.
[10]宋春梗黃春燕,黃正英.平湖市農村女性生殖道感染與宮頸癌篩查情況的調查和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12(5):745-746.
[11] Belinson J L,Wu R,Belinson S E,et al.A Population-Bas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Endocervical High-Risk HPV Testing Using Hybrid Capture2and Cervista From the SHENCCAST II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11,34(9):546-549.
[12]梁凌云,杜輝,Jerome,等.基于人群的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29(5):81-84.
[13]何朝華,何丹,吳方銀,等.四川省宮頸癌高發(fā)地區(qū)農村女性宮頸癌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1(31):273-274.
[14]于曉,劉玉玲,李曉莉,等.河南省新密市2143名農村婦女子宮頸癌防治知識問卷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2):335-338.
[15]徐赫,趙方輝,高曉虹.宮頸癌篩查方法及其篩查起始年齡的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4):399-403.
[16]董燕,白繼庚,商廣潔,等.山西省農村女性生殖道感染和宮頸癌篩查情況調查[J].中國腫瘤,2010,11(10):782-783.
[17]王琪琳,李亞倫,楊開選,等.川北高山地區(qū)婦女宮頸癌知識、態(tài)度、行為現(xiàn)況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5):859-862.
[18]馬迪,徐奕,熊麗霞,等.社區(qū)婦女與婦科門診患者宮頸癌及其篩查認知情況比較[J].護理學報,2010,28(12):31-32.
[19] Belinson J L,Du H,Yang B,et al.Improved sensitivity of vaginal self-collection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12,130(8):1855-1860.
宮頸癌作為一種可預防、可治愈的疾病,關鍵是做好篩查工作,只要對HPV感染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宮頸癌就完全可以預防和做到早期診斷,所以早期篩查對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和死亡顯得十分重要。我國宮頸癌的現(xiàn)狀是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普查率低,宮頸癌的篩查力度和策略還面臨很多問題。因此,2009年國家衛(wèi)生部公布了包括婦女兩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的六項公共服務項目,將有300萬婦女接受篩查。
2006年,江蘇省人口計生委在部分地區(qū)的計劃生育系統(tǒng)內組織開展已婚育齡婦女宮頸癌早期篩查項目。2007年,我們作為項目點之一參加了宮頸癌早期篩查項目,2008年又在提供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過程中為部分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宮頸癌早期篩查服務,共有3498人接受了宮頸癌早期篩查服務,其中HPV陽性病例149例,復查64例,活檢85例。85例病理活檢報告中炎癥25例、宮頸上皮內瘤病I(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15例,CIN II 15例,CIN III 30例,對篩查陽性對象提供治療、轉診等服務。
1.宮頸癌早期篩查的重要性
1.1 落實避孕節(jié)育措施需要進行宮頸癌篩查計劃生育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為育齡群眾提供安全、及時、有效的避孕措施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根據(jù)《常用計劃生育技術常規(guī)》和《避孕方法選用醫(yī)學標準》,生殖道感染、生殖器官腫瘤是IUD和激素類避孕措施的禁忌證,在避孕措施使用過程中,提供相關生殖健康檢驗檢測對于減少和降低避孕藥具不良反應/不良事件和生殖系統(tǒng)腫瘤的發(fā)生,保障避孕措施使用者的健康權益顯得十分必要。
1.2 早期篩查是預防和控制宮頸癌發(fā)生的主要手段從宮頸癌前病變發(fā)展成宮頸癌,大約需8-10年時間,這些癌前病變可存在多年,且宮頸具有有利的解剖學位置,易于暴露,便于觀察、觸診及取材,如能在癌前病變階段被發(fā)現(xiàn),即可進行進一步檢測或治療。早期宮頸病變的治療效果遠比宮頸癌的治療效果好得多。據(jù)報道宮頸癌的五年生存率是67%,宮頸早期癌90%,而宮頸原位癌則幾乎100%。實踐證明早期篩查可降低宮頸浸潤癌的發(fā)生和死亡。
1.3 開展宮頸癌生物標志物研究通過早期篩查,發(fā)現(xiàn)宮頸癌癌前病變并為開展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研究提供了現(xiàn)場和條件,為宮頸癌生物標志物的研究提供保證,研究結果更有利于實驗室進行宮頸癌的早期篩查。
1.4 結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婦女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宮頸癌早期篩查可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婦女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結合進行。孕環(huán)情監(jiān)測、RTI綜合防治是我省計生服務機構的主要工作任務,在提供上述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同時開展宮頸癌早期篩查服務,為提高婦女的生殖健康水平發(fā)揮作用。
2.宮頸癌早期篩查的現(xiàn)場工作
宮頸癌早期篩查的現(xiàn)場具有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耗費人力物力較多、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只有做好篩查前周密的實施計劃、嚴密的組織、廣泛細致的宣傳以及各方面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高質量完成宮頸癌早期篩查任務。
2.1 制定早期篩查方案根據(jù)本地計劃生育工作安排及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工作計劃制定宮頸癌早期篩查的現(xiàn)場實施方案,包括篩查項目點及目標人群、技術人員的培訓、現(xiàn)場工作流程、質量控制及技術人員責任制,保證實施過程中各項工作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有序進行。
2.2 成立篩查領導小組根據(jù)實施方案成立由鎮(zhèn)主要領導、計劃生育工作分管領導、計生專干、計生服務站站長等組成的篩查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xié)調現(xiàn)場的工作,保證項目的正常有序地進行。
2.3 開展宣傳教育召開項目啟動工作會議,統(tǒng)一思想,讓各級領導充分認識宮頸癌早期篩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采用發(fā)放宣傳知識手冊、張貼宣傳畫報、新聞媒體宣傳等形式,進行宮頸癌早期篩查的宣傳教育活動,宣傳癌癥預防的科普知識和意義,提高婦女防癌抗癌的意識,積極參與宮頸癌的早期篩查。
2.4 做好組織發(fā)動組織發(fā)動是做好宮頸癌早期篩查的前提,必須通過做好宣傳教育、咨詢指導等服務,來維護育齡群眾的身心健康。在時間上要及早謀劃,盡快實施,根據(jù)項目要求做好篩查的日程安排等工作;在要求上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根據(jù)各地實際情況確定篩查對象的分類;在保障上明確責任,多方籌集資金,加大項目經費的投入,對所有參加篩查人員提供免費篩查,確保參檢人數(shù)。
2.5 技術指導與培訓現(xiàn)場調查實施前舉辦宮頸癌早期篩查技術學習班,進行現(xiàn)場培訓實習,務求提高技術人員的對宮頸癌篩要性的認識,認真細致地做好信息調查、標本采集、質量控制、標本運輸、后續(xù)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篩查中力求做到更新服務理念、改善服務態(tài)度、提高服務水平,將早期篩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相結合、與婦女病防治相結合、與科學研究相結合。
3.宮頸癌早期篩查的方法
3.1 篩查對象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病通常在35歲以上,高峰年齡為45-59歲,近年來,由于HPV感染增加,年輕婦女宮頸癌的發(fā)病有明顯上升趨勢,發(fā)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根據(jù)《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guī)劃》和文獻研究結果,對65周歲以下的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宮頸癌早期篩查服務。
3.2 篩查間隔在我國經濟發(fā)達的大中城市,篩查起始年齡為25-30歲;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篩查起始年齡在35-40歲。對于高危婦女人群,篩查起始年齡應相應提前。篩查間隔為每年1次,連續(xù)2次細胞學篩查均為正常者,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時間至3年。若連續(xù)2次篩查均為正常者,可延長篩查間隔時間至5-8年。
4.宮頸癌早期篩查內容
4.1 收集信息按省宮頸癌篩查項目組制定的“子宮頸癌危險因素調查表”逐項詢問填寫,內容包括篩查對象的個人情況、婚育史、飲食習慣、避孕史、生殖道感染史、惡性腫瘤患病史等。同時填寫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相關表格。
4.2 實驗室及體格檢查進行身高、體重、血壓測量,完成婦科問診、常規(guī)婦科內外生殖器檢查、B超等。采集宮頸脫落細胞前做白帶常規(guī)等實驗室檢測,填寫相關檢測報告單。
4.3 巴氏細胞學檢測用宮頸刷取宮頸管內及鱗柱交界處細胞涂片,95%乙醇固定,通過物流快遞標本,實驗室巴氏染色,病理醫(yī)生診斷。按照TBS報告系統(tǒng)進行宮頸細胞學診斷并提出處理建議。細胞學陽性診斷是指ASCUS及以上的病變。
4.4 陰道鏡檢查巴氏檢查報告ASCUS以上者行陰道鏡檢查。先用棉簽擦去宮頸表面及陰道內分泌物后,觀察鱗柱交界及血管,再于宮頸表面涂3%醋酸溶液30~60s后鏡下觀察,出現(xiàn)白色上皮、鑲嵌、點狀與各種異型血管、腦回狀改變?yōu)楫惓^D化區(qū)。接著行碘溶液試驗,柱狀上皮、未成熟化生上皮、角化上皮、非典型上皮碘不著色為碘試驗陽性區(qū)。
4.5 宮頸組織活檢組織活檢對象在市計劃生育指導站行陰道鏡下宮頸組織取樣,選擇陰道鏡下病變最嚴重處進行多點活檢,正常轉化區(qū)則常規(guī)取移行帶3,6,9,12點處。宮頸組織用福爾馬林-磷酸鹽緩沖液固定,通過物流快遞至省生殖健康檢驗中心,由病理醫(yī)生診斷。
4.6 病理組織學檢查根據(jù)病變程度,分為慢性炎癥、宮頸上皮內瘤變1級(CINⅠ)、宮頸上皮內瘤變2級(CINⅡ)、宮頸上皮內瘤變3級(CINⅢ)、癌,為患者的進一步治療提供病理診斷依據(jù)。
5.后續(xù)隨訪服務
5.1 提供轉診建議根據(jù)組織病理診斷報告為婦女提供初步治療、轉診等建議,并進行后續(xù)隨訪,收集患者手術治療等相關信息資料。
5.2 上報相關生殖健康問題報告結合省人口計生委避孕節(jié)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行動計劃中的計劃生育藥具不良反應監(jiān)測項目,將宮頸癌早期篩查中的宮頸癌患者相關信息上報市計劃生育指導站,由避孕藥具不良反應監(jiān)測負責人通過在線報告系統(tǒng),向國家人口計生委計劃生育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填報生殖健康問題報告表。
6.結論
關鍵詞:健康教育;已婚婦女;早期宮頸癌;篩查
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宮頸癌比較常見,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其發(fā)病率位列第二。據(jù)統(tǒng)計[1]當前我國子宮頸癌年增長人數(shù)為13.2萬左右,占全球宮頸癌33%左右。宮頸癌致死率較高,每年約有5萬人,且患者逐漸年輕化。子宮頸解剖學基礎優(yōu)良,暴露方便,可有效觸診、觀察以及取材[2],故而篩查宮頸癌意義重大。然而我國已婚婦女認知宮頸癌的水平有限,沒有充分認識與了解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篩要性以及嚴重后果,故而很少主動接受篩查,由此可見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為探討在已婚婦女中開展健康教育對早期宮頸癌篩查的效果,現(xiàn)選取450例已婚婦女作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已婚婦女4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450例患者年齡為20至58歲,平均(39.4±9.2)歲;學歷水平:小學及其以下32例,初中242例,高中73例,大專及其以上103例。排除妊娠期、月經期、盆腔放射治療史、近期開展宮頸癌篩查以及子宮切除史患者。
1.2 一般方法
調查患者基本情況,依據(jù)已婚婦女具體特點對調查問卷予以設計,調查內容應涵蓋患者文化程度、年齡、婚育史、月經史、掌握宮頸癌篩查知識程度、HPV以及生活習慣等。采用多種健康教育形式,具體如下:
1.2.1 講解法 作為教育方法的一種講解法比較正規(guī)與古老,簡單易行,有演示與講解這兩類。在施教時可靈活使用兩者,口頭對信息予以傳遞,將已婚婦女思維激發(fā),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態(tài)度與觀念產生影響??蛇m當提問,提升患者參與度,強化教育效果。
1.2.2 個別與集體指導 個別指導注重床邊演示與患者咨詢,為一對一,針對性最強,可結合婦女個體差異進行施教。集體指導即咨詢與指導教育內容與目標一樣的群體,該方法效率最高。
1.2.3 大眾傳播媒介 屬于使用最頻繁的教育工具,且工具類型多樣。可分發(fā)宣傳材料、制作PPT、設置黑板報、電視宣教等,亦可將健康知識制成卡片,向婦女分發(fā),使其自主學習與閱讀。
1.2.4 模仿學習 對他人學習傾向予以模仿,對良好習慣予以培養(yǎng)并教授健康行為。示范內容可包括下床活動、戒煙、飲食方法以及咳嗽等。
開展干預前所有已婚婦女對基本資料予以填寫,而后接受上述干預措施。干預后于當天或次日評估調查就診已婚婦女,將資料匯總,對比干預前后患者行為與知識掌握情況,對干預效果予以評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20.0統(tǒng)計學處理上述數(shù)據(jù),用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對比為卡方檢驗,對比以P
2 結果
450例已婚婦女健康教育前后接受宮頸癌篩查情況對比 見表1。
表1 450例已婚婦女健康教育前后接受宮頸癌篩查情況對比
3 討論
宮頸癌誘因密切關聯(lián)于宮頸炎、人類瘤感染等因素[3],屬于惡性腫瘤,可進行防治。然而當前婦女沒有充分認知宮頸癌,未意識到早期篩要性。當前早期篩查是控制與預防宮頸癌重要手段,然而已婚婦女宮頸癌篩查率較低,本組中僅有38.7%,具體原因如下:①已婚婦女有較低的宮頸癌預防知識掌握率,由于癥狀不典型而缺少檢查主動性;②受到傳統(tǒng)婦道觀念影響或者存在害羞心理[4];③受經濟條件限制,覺得篩查費用昂貴;④醫(yī)護人員不重視宮頸癌篩查工作,沒有認真宣教,導致患者掌握率低。本組中健康教育方式多樣,且效果明顯,450例已婚婦女從治療前早期宮頸癌篩查接受度38.7%提升到88.4%,對比差異明顯(P
綜上所述,對已婚婦女開展健康教育臨床意義重大,可提升早期宮頸癌篩查效果,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劍玲,劉雪妮.健康教育對已婚婦女早期宮頸癌篩查的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137-138.
[2]趙文娟,李永新.大連地區(qū)婦女乳腺癌、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2,29(1):125-126.
關鍵詞:農村婦女;宮頸癌;優(yōu)質護理模式;依從性
本研究通過建立一種優(yōu)質的護理模式,來提高農村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的依從性,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5年11月-2016年2月期間,選取承擔宮頸癌免費篩查中的適齡農村婦女216例,年齡34~59歲,平均年齡為(44.12±3.16)歲。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
[1]排除標準主要有:①妊娠期女性;②惡行婦科腫瘤患者;③子宮切除術婦女。
1.3方法
1.3.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①在就診大廳張貼宮頸癌篩查知識的海報;②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③電子屏幕滾動播放宮頸癌篩查的相關信息;④設立咨詢臺,解答相關問題。1.3.2觀察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模式:①組織該組婦女瀏覽我院建立的宮頸癌早期篩查的網上信息平臺,提高自身對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鼓勵和指導婦女在線上跟專家進行交流,獲取所想要知道的信息,保護患者隱私。②開展知識培訓講座,介紹宮頸癌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癥狀、易發(fā)人群和年齡等,詳細介紹早期篩查對預防宮頸癌的意義。列舉成功案例,讓該組婦女明確早期篩查的實用性和重大意義。介紹檢查方法,提高女性對其認識,消除對篩選手段的焦慮感。③發(fā)放問卷調查,有針對地根據(jù)其結果對部分女性進行電話或面對面隨訪、解答疑慮,如解答檢查操作流程,如何配合醫(yī)生檢查,對檢查出陽性感染的后續(xù)治療等,給予針對性的心里輔導,消除患者的疑慮和擔憂,提高其依從性。④普查前發(fā)放宮頸癌早期篩查卡片,以圖畫的形式介紹宮頸癌疾病、檢查方法,以及篩查的必要性,并鼓勵干預對象向周圍女性介紹和講解卡片知識,加深其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并積極參與篩查。⑤動員和培訓農村婦幼保健員,發(fā)揮其與農村廣大婦女聯(lián)系緊密的特點,使其積極的參與到宮頸癌篩查知識的宣傳中、發(fā)揮其能動性。
1.4評價方法
比較兩組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的知曉情況,心理焦慮情緒和參加篩查人數(shù)。宮頸癌篩查知識知曉情況。包括①對宮頸癌認知情況(疾病的概念,發(fā)病因素,好發(fā)年齡,癥狀,早期篩查的必要性,共5題,每題2分);②對宮頸癌篩查認知情況(檢查部位,檢查方法,操作器械,如何配合檢查,共4題,每題2分);③對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政策的認知情況(哪種人群享受此政策,是否收費,獲得的益處,共3題,每題2分),以上總共12道題目,共24分,均為單向選擇題,得分>=20分,極為知曉;12~18分,極為部分知曉;<10分,極為不知曉。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干預對象對篩查的心理狀況,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低表示焦慮隋緒越低。參加篩查人數(shù)為患者愿意簽署宮頸癌篩查同意書并接受檢查的人數(shù)。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婦女對在干預后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的比較
觀察組婦女知曉率為87.0%,部分知曉率為10.1%、不知曉率為2.8%,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的知曉率顯著提高,不知曉率顯著降低,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2.2兩組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的焦慮情緒比較經干預后,兩組婦女的焦慮情緒均降低,且觀察組婦女焦慮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兩組婦女參與宮頸癌篩查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參與宮頸癌篩查人數(shù)比例為96.3%,未參加篩查人數(shù)比例為3.7%,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婦女參與宮頸癌篩查的人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3討論
宮頸癌是可以預防,也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從宮頸炎發(fā)展到癌前病變,到發(fā)展成宮頸癌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成為阻斷其癌前病變的良好時機。因此,宮頸癌的早期篩查意義重大,許多發(fā)達國家的研究已經證實,有組織且高質量篩查可顯著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從而有效的降低宮頸癌的死亡率[2]。隨著早期篩查技術的開展,歐美國家的宮頸癌發(fā)病率已下降了50%~60%[3]。近年來,隨著我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y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全國已開展宮頸癌篩查活動并逐漸成熟,但在經濟落后農村地區(qū),受到地域經濟,文化程度,對宮頸癌檢查的認知問題,社會和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該地區(qū)婦女的宮頸癌篩查率處于較低水平,使得患有婦科疾病的女性不能得到及時的醫(yī)治,導致宮頸癌等發(fā)病率較高[4-5]。目前,我國在大力推行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優(yōu)惠的政策,如何提高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依從性成為關注的重點。因此,建立一種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干預模式尤為重要,使農村婦女認識到宮頸癌檢查是一種健康、必要的行為,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宮頸癌的篩查活動中。國內外學者對影響農村婦女參與宮頸癌篩查的諸多因素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有些文獻強調個人對宮頸癌的認知水平會深刻的影響篩查者是否會參與宮頸癌的檢查活動[6-7]。如果一個婦女缺乏宮頸癌防治以及相關知識,就會出現(xiàn)恐懼檢查、憂慮檢查出癌癥,或者認為檢查不必要從而拒絕篩查。對宮頸癌認知水平的高低能夠嚴重影響婦女參與篩查時的心理狀態(tài),進一步影響女性參與篩查的活動,造成參與障礙。因此本研究通過建立一種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模式,結合干預對象自身的特點,從多角度多視野多形式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模式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結果顯示觀察組婦女知曉率為87.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模式只局限于對疾病知識的指導,忽視了干預人群存在不同的健康問題及不盡相同的接受能力[8]。由于農村婦女受到教育程度低,觀念落后,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易對檢查操作產生擔憂,或得知病情后出現(xiàn)焦慮等負面情緒,遂對篩查或治療產生消極和抗拒。護理工作中應仔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不同個體的各自特點,消除其焦慮情緒,提高其依從性。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進行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表明其可有效的改善干預對象對宮頸癌篩查的焦慮情緒,篩查人數(shù)達到96.3%,顯著的提高了農村婦女參與篩查的積極性,達到了提高其依從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燕,盧麗娜,區(qū)露婷,等.對宮頸癌早期篩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4(8):1026-1028.
[2]魯新.健康教育對提高宮頸癌篩查率的影響[J].中國優(yōu)生優(yōu),2014,20(2):105-106.
[3]章文華.宮頸癌篩查方法與我國宮頸癌篩查面臨的新問題[J].中華腫瘤雜志,2008,30(12):881-884.
[4]夏建紅,羅喜平,薛素華,等.農村婦女參與宮頸癌檢查障礙分析[J].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2012,3(5):263-266.
[5]魏麗惠.何為宮頸癌篩查的適宜方法[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2):83-84.
[6]梁霽,錢序,汪玲,等.上海市社區(qū)宮頸癌篩查服務利用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wèi)生資源,2011,14(2):111-113.
[7]李建梅,劉筑玉,冀穗文,等.深圳市某社區(qū)宮頸癌篩查情況及認知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7):42-44.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132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417-02
宮頸癌是危害婦女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約占全世界的1/3[1]。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的關鍵在于定期防癌普查,以盡早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并得到及時的治療。
1.觀察對象
從成都市計劃生育指導所細胞室2007-2009年所收存的防癌普查及門診檢查的宮頸刮片資料中,選取50例。觀察對象:①單位普查:本市城鄉(xiāng)20歲以上的已婚育齡婦女,年齡21-49歲。②其它:不孕、白帶過多、同房出血、宮頸糜爛等。
2.方法
2.1取材。用無菌刮板刮取宮頸管外口鱗狀與柱狀細胞交界區(qū)的細胞,涂在載玻片上,立即將載玻片放入95%酒精中固定,進行巴氏染色,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
2.2TBS報告。隨著臨床醫(yī)學、組織病理學和細胞病理學的發(fā)展,巴氏的宮頸/陰道細胞學分級診斷方式已不能滿足細胞學發(fā)展的需要,為了進一步統(tǒng)一診斷標準,方便臨床醫(yī)生與病理醫(yī)生進行交流,美國的50位細胞病理學家首先推出了宮頸/陰道細胞學描述性診斷報告方式(TBS),并于1991年將其進一步完善[2]。
2.2.1根據(jù)載玻片上細胞的涂布情況和相應的臨床信息收集情況按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報告取材標本質量。
2.2.2報告包括如下內容的脫落細胞形態(tài)特征:
2.2.2.1良性細胞:由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及由宮內節(jié)育器、放療、炎癥和其它非特異性原因引起的細胞形態(tài)學改變。
2.2.2.2不正常上皮細胞:鱗癌、腺癌、低度鱗狀上皮內瘤樣增生(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瘤樣增生(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不典型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對TBS報告為不正常上皮細胞者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對可疑病變與碘不著色區(qū)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3.結果
3.1宮頸癌患者所占的比例。對TBS報告為不正常上皮細胞者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對可疑病變與碘不著色區(qū)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煞譃橄铝袔追N宮頸疾病:
表1宮頸病變各自的比例
由(表1可知),50例TBS報告為不正常上皮細胞的患者,其中60%經活檢診斷為宮頸原位癌及浸潤癌,36%為非典型增生,雖然非典型增生不是癌而是癌前病變,它的及時發(fā)現(xiàn)有助于醫(yī)生采取及時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3.2宮頸癌患者的發(fā)病年齡。50例宮頸疾病患者的年齡構成(見下表):
表2宮頸疾病患者的年齡構成
30例宮頸癌(原位癌及浸潤癌)患者的年齡構成(見下表):
表3宮頸癌患者的年齡構成
由(表2及表3可知),宮頸疾病及宮頸癌的患者集中在31-40歲年齡的育齡期婦女,提示宮頸癌患者趨于年輕化。
4.討論
成都市計劃生育指導所每年都要對很多單位的已婚婦女進行宮頸癌防癌普查,同時也有一些婦女因為不孕等原因來就診。我所細胞室在進行細胞學檢查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4.1關于宮頸刮片及TBS報告。定期做宮頸刮片普查是防治宮頸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如果發(fā)展中國家每五年對生育年齡婦女進行一次宮頸涂片檢查,宮頸癌總體的發(fā)病率就可降低60%[3]。
從本所對育齡婦女的細胞學檢查可知,通過宮頸刮片結合TBS報告可及早發(fā)現(xiàn)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尤其是非典型增生的早期發(fā)現(xiàn),醫(yī)生能夠據(jù)此處理這些病變,成功阻斷非典型增生向宮頸癌發(fā)展的病程,在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方面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4.2關于宮頸癌的年輕化問題。宮頸癌是威脅女性生命的大敵,給女性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傷害。很多研究證明宮頸癌的發(fā)生與人狀瘤病毒(HPV)感染有關,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有些婦女在性生活方面不檢點及保健意識缺乏,多集中于年輕女性,可能與宮頸癌年輕化有關。原來宮頸癌好發(fā)于更年期,但近20年來,該病發(fā)展趨于年輕化,國外資料闡明25-35歲婦女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已由20世紀70年代的8.6/10萬上升到20世紀80年代16.1/10萬[4]。
從本所普查及就診的宮頸癌患者的年齡構成可知,患者主要集中于40歲以前的育齡婦女,而且癥狀大多比較隱匿。由于年輕加之癥狀不明顯,故容易錯過治療時機而加重病情,可見定期普查的重要性。
4.3關于宮頸癌防癌普查工作的加強。由于宮頸癌的年輕化及癥狀隱匿等特點,促使我們不得不加強育齡婦女的防癌普查工作。可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⑴建立普查隊伍:培養(yǎng)出技術水平高的細胞學醫(yī)師和婦科腫瘤醫(yī)師。⑵加強宣傳力度;包括科普宣傳、報刊宣傳、電視錄像等,提高廣大婦女防癌知識。⑶保管普查資料:病史、檢查等內容十分重要,可從中發(fā)現(xiàn)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潤癌,并為流行病學的調查提供了原始資料。
4.4宮頸癌普查后治療問題。普查不治,不能達到普查的目的,對檢出的病變均應進行相應治療,達到普查普治的目的[5][6]。
宮頸癌是危害廣大婦女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加之它的發(fā)病趨于年輕化,使國家和個人都有很大的損失。但是,宮頸癌是一種可防可治的腫瘤,早期診斷和隨訪,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可以阻斷病程。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及TBS報告在門診或普查中能及早發(fā)現(xiàn)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并進行相應的治療,使宮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
參考文獻
[1]曹志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747.
[2]姚宇琪,孫維綱.宮頸/陰道細胞學診斷的TBS報告方式及臨床應用意義[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1,17(3):62-63.
[3]張惜陰,周佩蕓,華嘉培.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及提高診治質量.上海醫(yī)學,1999,22(6):328.
[4]Russell JM,Blair V,Hunter RD.Cervical carcinoma:Prognosis in Younger patients [J].Br Med J,1987,195: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