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質勘查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地質勘查單位要想走向市場,實現企業化經營,在稅收問題上必須著重對待,適應當下市場的經濟發展需求,做到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從而在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但是做好這一切的前提是實現稅收的合理籌劃。目前來看我國的納稅籌劃有很多種,地質勘查單位的納稅籌劃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營業稅、房產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和增值稅等,以下將就其中重要的幾個進行分析。
(一)營業稅
營業稅是較為常見的稅種,而地勘單位的經營范圍包括工程地質的勘察、設計、施工和地質災害的預防、治理等,其中就有營業稅的多個稅率。當有不同稅目的應稅項目時,要分開核算營業額,否則將從高適用稅率。由此可看,地勘單位在進行合同簽訂時要特別注意應稅項目的不同,面對多種稅目,要分別簽訂工程項目來減輕稅負。
(二)房產稅
房產稅在地質勘查單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多是涉及租賃房屋和生產經營行為。由于地勘單位企業化管理、事業性質的特點,自身的房產免稅,但是租賃的房屋要根據12%的稅率征稅,可見納稅籌劃是非常必要的。根據《房產稅暫行條例》,對房屋內外的設備設施將不進行征稅,在租賃合同上可以合理籌劃,實行雙份合同,這樣在納稅時可以節約設備租賃涉及的房產稅。
(三)個人所得稅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是非常廣泛的一種稅種,涉及到各行各業,可以說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地質勘查單位在個人所得稅上如果能夠進行合理籌劃,將會大大增加職工的收入。例如:在職工小張的年終獎為18000元,在職工小王的年終獎是18100元,職工小張的年終獎的稅后收入=18000-18000*3%=17460;職工小王的年終獎的稅后收入=18100-(18100*10%-105)=18100-1695=16405.獎金少了100元稅后收入多了1055元。這個案例值得思考!
(四)企業所得稅
地質勘查單位是實行全額撥款的事業性質和企業化管理的單位,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只根據經營利潤來計算,這就需要詳細計算經營收支和事業收支,只征收經營利潤而免征事業結余部分的企業所得稅。因此對于地勘單位來說要利用好免征事業結余企業所得稅這一優惠政策,做好企業的納稅籌劃。
二、地勘企業涉稅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地質勘查單位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企業化管理改革的,因此企業在思想意識上還沒有對納稅籌劃加強重視,對偷稅漏稅和稅務籌劃的概念難以區分,納稅觀念較為陳舊;其次,許多地勘單位的財務人員缺乏較強的專業知識,在財務管理活動上顯得力不能及,不能結合自身單位的特點進行納稅籌劃,導致企業經濟效益無法實現最大化。最后,有些地勘單位缺乏對納稅籌劃的整體規劃,未考慮大局,各業務部門缺乏溝通,缺少配合,沒有稅務監控,使得企業稅負增加。
三、加強納稅籌劃的風險認識提高經濟效益
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正在逐年得到完善,因此其中變化很多,使得地勘單位在納稅籌劃上存在一些風險,面對這類問題,我們應當時刻關注稅收方面法律法規的變化,了解稅收政策新規定,及時與稅收機關溝通,保證地勘單位稅收籌劃在法律范圍內的有效性。同時,在納稅籌劃時不要忽略自身的成本問題,分析納稅籌劃產生的問題,做到單位的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形勢,地勘單位要想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價值,做好納稅籌劃是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通過合理、科學的方法減輕企業稅負,做好企業經營風險、政策風險和意識形態風險的預防工作,加強防范管理模式的完善,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評估以及分析,做好風險的規避、轉移。總之,合理把握納稅籌劃方案,整合好地勘單位的有效資源,引導企業逐漸走向一個健康、平穩的發展道路,為企業和職工帶來最大經濟利益。
四、結束語
關鍵詞:水文孔固井技術;煤田水文地質勘查;應用
1水文孔固井技術在煤田地質勘查中的應用
(1)管內注漿法。對海帶進行編制,形成辮子形,用于對水井管止水部位下端進行纏繞,同鉆孔直徑相比,纏繞的直徑略小,將其扎緊的過程中,應使用螺絲,同時,為了加大保護力度,應將托盤焊接到兩端。在焊死濾水管時,需要將鐵板應用于濾水管以上0.3~0.5m的位置,焊死操作在井管內進行,預防含水層被水泥砂漿灌入。止水膠皮位于注漿口管外,在高出這一部位3~5m的位置,應構建一個切口,15~20cm和1cm分別為長度和寬度,切口應有4~8個,對抽縫隙應在管壁兩側進行,同時將彈性膠皮門簾加在管壁外,在預防脫落時,應對膠皮兩側進行捆扎[1]。完成下管后,由于環狀間隙存在于孔壁和井管之間,必須在海帶有效膨脹后才可以對其進行封閉,此時應對水泥漿進行應用。注漿前需焊封孔口,此時應對3~5m厚度的鋼板進行應用,在其中間位置進行挖孔,焊接時應用鋼管,大小為0.3m,并將閥門開關安裝到孔口閥門鋼管上。完成注漿以后,應繼續注入清水,頂出泥漿泵殘余水泥漿和清水將注漿管,并關閉孔口閥門,在48小時以后,應掃開托盤,此時需要對鉆具進行應用,并展開洗井工作。(2)管外注漿法。對海帶進行編制,形成辮子形,用于對水井管止水部位下端進行纏繞,同鉆孔直徑相比,纏繞的直徑略小,將其扎緊的過程中,應使用螺絲,同時,為了加大保護力度,應將托盤焊接到兩端。同時,將膠皮環繞捆綁到海帶上部,確保半濕粘土被填充到膠皮中,同鉆孔直徑相比,膠皮最大直徑偏大。完成下管后,由于環狀間隙存在于孔壁和井管之間,必須在海帶有效膨脹后才可以對其進行封閉,此時應對水泥漿進行應用。注漿前準備工作同管內注漿法相同,但是,在注入水泥漿的過程中,需要分兩次進行,首次注漿時,應對止水位置下部10m左右的位置進行封閉,并應用泵送法注漿,并應用清水沖孔,直到清水從井口上泛出以后才能夠進行封孔操作,一邊提鉆具一邊注入水泥漿,嚴禁漿面與鉆具脫離[2]。在水泥漿初步凝固以后,應再次進行水泥漿的注入操作,完成兩次注漿并等到水泥漿初凝以后,才可以展開洗井工作。
2管內注漿法和管外注漿法對比分析
(1)管內注漿法優點與缺點。第一,優點。在對管內注漿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實現一次性注漿,因此能夠節省施工時間,保證工程進度。在焊死濾水管時,需要將鐵板應用于濾水管以上0.3~0.5m的位置,焊死操作在井管內進行,在這一過程中,一定的靜壓力將產生于濾水管中,而在實際展開注漿操作的過程中,含水層在濾水管中就不會被井管外的水泥漿污染,因此施工效率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障。第二,缺點。在應用管內注漿法展開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屬于一次性注漿,如果擁有較深的止水部位下端,在注漿時,將導致較大的壓力產生于管內。并且在操作中,不可以中途停止注漿,因此必須在實際施工中應用高質量和高性能的營建和設備,而一旦一定的故障產生于注漿設備中,就將對整個施工過程造成嚴重的損失。在完成注漿以后,48小時后才可以掃開托盤,即鐵板,如果此時含水層在濾水管中被水泥漿灌入,那么在處理這一事故的過程中將耗費大量的施工時間。(2)管外注漿法優點與缺點。第一,優點。注漿中可以通過多次注漿完成施工,中途可以進行一定時間的停留,同時,可以一邊對鉆具進行提離一邊展開灌漿操作,這樣一來,就可以促使壓力在管內有效降低。同時,在對這一方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對設備的性能要求相對偏低,設備在運行中產生故障,也不會對整個注漿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操作成功率更高。第二,缺點。在對多次注漿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消耗較多的施工時間,如果施工人員沒有及時發現濾水管含水層中的水泥漿,將對后續施工造成影響。(3)可能發生的問題。在對管內注漿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如果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者兩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存在問題,都將直接造成失敗的注漿結果,同時會促使鉆孔無法在接下來的施工中繼續使用,從而影響工程進度的基礎上,給施工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3]。在對管外注漿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由于含水層位于濾水管內部,當有水泥漿灌入時,也將導致接下來的施工程序無法順利開展,最終影響工程進度。值得注意的是,當這一現象產生時,需要耗費比管內注漿法更多的時間,因此,對工程經濟效益造成的影響更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對煤礦資源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加大了煤礦開展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此項工作開展中擁有較高的危險性,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煤田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勘查,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采用開采技術,提升開采的效率和安全性。水文孔固井技術的有效應用極大的促進了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進步,對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者:曾慶博 單位: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
參考文獻:
[1]王麗偉.煤田地質勘查的危險因素及對策分析[J].能源與節能,2014(02):35-36.
煤田地質勘查工作對于煤田開采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在地測當中,鉆井之后的煤層取樣對比工作及其重要。根據大量統計數據表明,煤田勘測過程中與煤田儲量大小的相關計算和設備選用失誤造成的過大誤差相比較,煤層對比判斷工作實效造成的勘測數據偏離最為嚴重。因此在煤田地測當中,關于煤層對比的工作要充分引起大家的重視,關于煤系地層剖面圖中,煤層的數量、各層的位置,每層的煤炭儲量,以及整個煤系當中各個煤層的漸變趨勢等等,都要進行真確的測量和記錄。工作經驗表示,煤層對比的準確性程度和勘測后續工作中的圖文設計質量呈現正相關的態勢。某煤田有富足的煤炭存儲量,初步估算其煤炭儲量高達二十億噸,可以在此建設現代大型礦井進行煤炭資源的開發。該地域中的煤層分布非常多,因此關于煤層對比的工作開展起來也非常的復雜。
2煤層對比的依據和方法
2.1煤層對比的參考量
煤層對比的主要參考量是根據煤質形成的根本原因來確定的,通常情況下,煤炭是有古生物的化石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最終在一定的溫度及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形成的固體的能夠燃燒的物質。煤炭的形成原因受到原始生物殘骸的種類和其堆積方式以及孕育環境等多種印度的影響,所以各種成因的煤層的理化性質、煤層厚度、間距、結構以及物性反應等都有較為明顯的差別。這些差異性也就是煤層對比的主要參考量,運用多種方法和技術手段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和對比工作。
2.2煤層對比的方法
主要的煤層對比法有巖性、巖相對比法,標志層對比法,煤層厚度、間距、結構、頂底板巖性對比法,煤巖煤質特征對比法,古生物對比法,地球物理測井對比法等。
3適用于該煤田地質勘查的煤層對比法
3.1巖性、巖相對比法
該煤田的煤層經過了多次復雜的地殼運動變化,最終形成了豐富的煤炭資源。該煤田的側剖面可以看出其各個煤層之間的巖石的種類和形態有非常明顯的差別。從縱向來看,其巖石的種類依次是泥質巖和灰巖,然后是煤炭。但是在泥質巖和灰巖之間出現交替現象,并且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煤層部分結構跟完整煤炭的性質也非常穩定。通過對巖石性質和外觀的比較,可以對其相近區域的煤層分布的判定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3.2標志層對比法
在煤層對比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標志層對比法,其顯著的優點是無需大量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手段,具體的方法是用肉眼進行直接觀察,尋找到外觀特點明顯并且地質性質穩定的巖層作為標志層,此外標志層的巖石要分布非常廣泛。在該煤田當中,有五個明顯的分組,每個分組中均有發育非常好的巖層可以作為標志層。由上至下依次為一組底部的北岔溝砂巖標志層,整合于二組之上,區內穩定發育,為灰白色中、粗粒砂巖,底部含礫,本砂體垂向上表現為多階性,發育大型板狀斜層理,厚度一般為5m左右。區內K1標志層位于本溪組地層中下部為一層生物碎屑灰巖,厚度一般在2.3m左右,灰黑色,間有貝殼狀、斑點狀白色碎屑(生物碎屑),巖石堅硬、節理發育,碎屑結構,塊狀構造,全區穩定發育。本溪組底部為一層雜色含鐵、鋁質泥巖(俗稱鐵鋁巖帶),也就是常說山西式鐵礦、G層鋁土礦都產于此層,層位穩定性較差,可作為輔助標志層。K3、K2、K1標志層和鐵鋁巖帶輔助標志層分別控制了一組、二組、三組煤系地層。
3.3煤層厚度、間距、結構、頂底板巖性對比法
山西組山4號煤層厚度一般為2~3m,夾矸層數0~2層,頂底板巖性為泥巖,它與下伏5號煤層間距一般在47m左右;太原組5號煤層厚度一般為10~12m,夾矸層數3~7層,頂板巖性為砂巖,底板巖性為泥巖、黏土巖,它與下伏8號煤層間距一般在27m左右;太原組8號煤層厚度一般為2~3m,夾矸層數0~2層,頂板多為泥巖,局部為中細砂巖,底板為粉砂質黏土巖。其中,5號煤層特有的煤厚及煤層結構的復雜程度為較好的對比依據,進而依據上表對山4號煤層及8號煤層進行對比。
3.4煤巖煤質特征對比法
此方法是依據煤層的煤巖特征和煤質指標的差異,進行煤層對比的一種方法。對于本區主要是依據煤質指標中灰份和硫份的變化特征,來進行煤層對比。由于受當時沉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各煤層在煤質特征方面各具特點。4號煤層為低硫、高灰煤;5號煤層為中硫、中灰煤;8號煤層為中高硫、中灰煤。參照上述煤質特征,進行煤層對比。
3.5煤層對比的可靠程度
通過對該煤田地質的各種數據信息進行中和的分析和評定之后,運用了以下方法進行煤層的對比工作:巖性、巖相對比,標志層對比,煤層厚度、間距、結構、頂底板巖性對比等等。應用多種對比方法對煤層進行綜合分析取得了精確度非常高的對比結果,因此煤層對比工作的數據信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所以針對煤層對比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和相關設備的工具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4結語
一、地質勘查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社會經濟的日益成熟,以往的地質勘查單位的工資分配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局勢下單位的發展需求了,所以對于地質勘查單位的績效工資制度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地質勘查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第一,能夠促進地質勘查單位體制的有效改革。由于傳統的單位體制運行過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從而就導致單位運行的效率得不到提高。而績效工資制度不但是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有效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為單位體制的改革提供了保障。第二,地質勘查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制度也帶動了單位的人事制度的改革。由于地質勘查單位的對于崗位的劃分不夠清晰,所以其人事制度也就缺乏相應的法治效果,從而也就導致了地質勘查單位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財力等方面的浪費。而地質勘查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就可以有效解決單位人事管理上的一些不明確的現象,與此同時,也使得單位中各項資源得到了整合。第三,提高了地質勘查單位的公共服務效率。由于地質勘查單位的工作人員通常都是以腦力勞動為主,所以對其很難進行工作效率的考核。在實施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后,就可以通過比較完善的績效評估體系將單位員式的績效懷工資進行整合,從而也就提高了單位的公共服務效率。總而言之,地質勘查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地質勘查單位績效工資實施難點以及措施
(一)地質單位自身管理體制的問題
由于近年業我國地質勘查單位的管理體制有了很大的變化,各個地質勘查單位都充分發揮著其自身的優勢,從而有效促進了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但是管理體制的改革來給地質勘查單位帶來了新危機和挑戰。其中有些地質單位既想盡可能獲得經濟效益,從而實現地質勘查單位的企業化經營,但又想要發展公益事業,但這種雙重壓力下使得地質勘查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在這種體制的轉變下使得績效工資的實施缺乏了相應的方向。并且由于傳統資歷工資制度影響,也使得地質勘查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定位缺乏相應的可行力。針對這個問題地質勘查單位應該要對其崗位進行科學地設置,這種設置要根據單位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需求來對工作人員的崗位進行設置。所以地質勘查單位要將工作人員的崗位進行明確的劃分,在人員的聘用上也要采取競爭機制,工作安排中一定保證公平公正。
(二)績效考核相關的體系不完善
地質勘查單位想要有效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就一定要對崗位進行合理的設置,除此之外,還有完善考核體系。就目前而言,許多地質勘查單位對于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有相應提出了考核的策略,但是地質制勘查單位的工作通常都是一個團隊共同完成,這樣就很難判定個人的績效了,而且由于不同崗位的考核標準是不同的,許多專業技術人員的績效考核也往往是按照普通員工的標準來進行,所以就無法真正發揮績效工資的作用。根據這個問題地質勘查單位應該要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并且考核體系要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能做到每一個考核標準都是有具體的依據來證明的,另外,關于考核制度的公開性,績效考核的一定要是對外公開的,這樣才能有效的激勵員工之間共同努力。
1.1人為因素
近年來,由于科技水平提高,巖土工程地質勘察設備和技術也不斷提高,這也要求巖土工程地質勘察人員也需要具備更高的技術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才能正確使用先進的勘察設備。但是,實際巖土工程一線地質勘察工作人員為農民工,他們不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也缺乏相應的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導致地質勘察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不僅如此,許多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工期較短,促使勘察人員采用不規范、不科學的方法進行巖土勘察,導致勘察結果與實際結果的誤差較大,嚴重干擾正常的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得出的勘察結果報表也不具有真實性。
1.2勘察方法
勘察方法問題主要表現在勘探鉆進方法單一和取樣方法不合理上。鉆井措施需要根據地質條件選擇勘探方法,這要求勘探單位對工程情況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在根據勘探與布置勘探工程的結果選擇勘探方法。但是一些勘探單位在未進行地質調查的情況下直接使用電力設備和機械設備進行鉆進,不僅增加勘探時間,也消耗更多的資源。在取樣方法上,勘探單位未根據設計勘察點的實際情況進行取樣。如有些人員對軟弱下臥層不進行取樣分析,甚至因為表面上滿足不少于件組的要求而將應當分層的層位加以合并,對數據的變異性不作檢驗、剔除。勘察結果經不得推敲,嚴重影響工程設計和建設質量。
1.3市場制度
雖然近年來我國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單位的數量顯著增加,但地質勘察市場化程度并不高,地質勘察市場制度嚴重缺失,市場調節作用失靈。而且許多新成立的地質勘察單位存在許多“水分”,存在許多皮包公司和外掛單位,嚴重擾亂地質勘察市場秩序,加劇行業內惡性競爭。激烈的惡性競爭導致一些地質勘察企業或單位為搶占勘察市場,采用壓低報價方式提高市場競爭力。這種做法導致地質勘察單位為減少損失而采取偷工減料方式降低勘察成本,最終影響地質勘察質量。
2.巖土工程勘察質量控制對策勘察
2.1建立高水平勘察隊伍
針對當前許多一線地質勘察人員非專業人員問題,首先可通過招聘方式引進專業人才,鞏固一線地質勘察隊伍,提高專業勘察能力。此外,還應針對當前一線勘察人員專業水平較低、知識結構陳舊問題,應加強人員培訓工作,實現知識結構更新與新技術設備推廣,提高巖土勘察工程人員的專業素質。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如建立兩支或以上勘察隊伍,實行內部競爭制度,促使勘察人員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2.2運用新的勘察方法和技術
運用新的勘察方法和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勘察效率,還能提高勘察結果的質量和準確性,提高取樣工作的精度。在選擇鉆進方法上,勘察人員要嚴格根據勘察規范做好實地地質勘察工作,并以此為基礎選擇正確的鉆進方法;再結合更先進的鉆探設備,改進傳統鉆探技術方法的不足。提高勘察方技術和方法的數字化水平,國際工程施工所采用的先進的設備一般都是數字化管理、智能控制。我國許多較為先進的巖體勘察部門也已經引進了先進的數字技術替代了傳統的勘察技術。例如地形勘測方面,傳統地形勘測需要借助手工測量,容易引起較大的誤差。如采用新型數字化設備,可以方便地得到較為精確的測量結果。對于取樣問題,應控制取樣質量。如根據不同地質條件的不同選取不同的樣本,如不同深度、不同類型的地質樣本。
2.3完善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制度
針對地質勘察市場混亂問題,必須建立有效的勘察監督制度,實行嚴格規范的勘察監督制度對勘察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結合,最大限度避免不當行為,保證勘察質量。嚴格市場準入機制,建立注冊土木工程師制度。市場因素對勘察質量主要由于地質勘察資質門檻不高,導致地質勘察企業水平參差不齊。因而應盡快實施注冊土木工程師制度,控制地質勘察企業及個人的職業資質。最后,加強勘察涉及單位的質量認證,健全質量管理。如采用PDCA循環思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的實施和管理,提高勘察設計能力。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