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農村小額信貸起源于九十年展至今,主要由一些金融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來提供業務,當前主要包括農村信用社辦理的農戶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農業銀行辦理的扶貧貸款以及一些非政府組織辦理的小額貸款和扶貧基金等三種類型。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重要內容,小額信貸對支持“三農”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農村小額信貸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供求缺口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民加大農業生產投入提高收入水平的意識增強,而當前農業銀行鄉鎮網點減少,農業發展銀行業務單一,郵政儲蓄機構只吸收存款,不發放貸款。農村小額信貸的投放主體仍是農村信用合作社,其吸收社會閑散資金的能力相對較弱。同時,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一部分農村信用社的存款也隨之流失,信貸市場供求失衡的情況更加嚴重,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
(二)缺乏健全法律環境與政策扶持
農村地區群眾法治意識淡薄,極易滋生詐騙、非法集資等擾亂金融秩序的違法行為,對信貸市場乃至整個經濟環境都有不利影響。同時,農村小額信貸起步晚,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來規范和管理,部分地區小額信貸組織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有待核查認可,且此類機構籌資能力十分有限,其信貸業務發展存在很大阻力。
(三)支農信貸投放與農戶需求不符
一是貸款限額制約,農村小額貸款實行額度“一刀切”,僅適合小規模的傳統農業。二是貸款周期設置不合理,農村信用社在信貸發放上仍按照“春放秋收冬不貸”的傳統方法,目前貸款周期通常小于一年。然而,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農村開始加大對機械的投入,所以對信貸資金的需求大、期限長,上述貸款模式顯然與現代化農業的生產周期不相適應。
(四)行政干預嚴重,缺乏保障機制
首先,我國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的發展緩慢,多與小額信貸的“福利主義”觀念關系密切,大部分農戶依然認為小額信貸是政府的一種扶持手段,具有行政性。其次,現行小額信貸抵押擔保有限或方式靈活,由于缺乏先進技術,很多地區的農業并沒有形成集約化、產業化經營,靠天吃飯的現象還十分普遍,一旦遭遇“天災”影響,投入項目往往難獲成功,從而使得部分貸款無法及時償還,其授信額度也因此下降,如此惡性循環,一方面小額信貸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導致農村信用社等銀行機構信貸風險增大。
三、推動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對策
(一)拓寬融資渠道,加大信貸資金供應為緩解
農村小額信貸市場的資金供求失衡,應該實施多元化籌資戰略,增加資金來源。比如,可以借助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政策來補充農村信用社的資金供給;積極引導商業銀行進入農村小額信貸領域,吸收社會閑散資金,培育小額信貸組織,促進農村資金回流。條件成熟時還可通過發行票據的形式進行融資,拓寬融資渠道。
(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營造良好的信貸環境
一是健全農村小額信貸的法律法規,為其規范化和合法性提供保障。二是加強信貸業務的管理監督,制定合理、嚴格的信貸市場準入機制,其中對商業性和福利性的小額信貸組織要進行區別并分別制定相應的規范條例。三是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政府、銀行、社會、個人誠信水平,對一切不守信用的行為和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為農村小額信貸市場營造重信譽、講信用、守承諾的良好氛圍。
(三)結合實際制定滿足農戶需求的信貸模式
即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農戶的不同需求,推廣種類靈活、期限合理的信貸產品。比如遇本年度氣候不利導致農民的收入減少時,應合情合理的放寬還款期限;對投入較大的高效設施農業提供額度較大的項目貸款。積極協調有關農技部門向農戶提供技術和經驗指導,降低農戶投資風險,進而降低小額信貸風險。針對民間存在的部分正規性和合法性有待考量的小額信貸組織,可采取改造、調整等方式進行合法扶持,使之規范化、合法化。同時出臺相關配套指導政策,鼓勵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和商業銀行為農村信提供金融服務。
(四)構建農村金融組織以完善風險分擔機制
由于農業生產經常受到資源和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亟待構建完善的信貸風險分擔機制,其中包括農業保險體系、代表農戶利益的中介機構以及創新金融產品等。同時,還要注重鞏固金融部門的風險分擔能力,穩定相關金融機構行為、免征利息稅,通過降低借款利率來減少農戶的信貸成本,鼓勵農戶購買保險,不斷推動農村金融組織建立風險和收益對稱的市場利率定價機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分擔信貸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小額信貸在當下及未來的穩步發展中,定能進一步完善并得到更多的認可,在給農村服務對象生產和消費帶來便利的同時,對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褚小慧 單位:江蘇省大豐市金融與企業上市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