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心理教育的缺陷和應對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質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隨著高校的擴招,現今我國的在校大學生的素質和規模以及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主要的表現有:心智不成熟、沒有社會經驗、自主意識較強、遇到問題容易沖動、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等,且現在的大學生普遍熱衷網絡游戲,有的對網絡游戲甚至達到了一種癡迷的地步,常常因把游戲和現實生活混淆而產生重大惡性后果的比比皆是,學生通常會因以上諸多的問題而產生很多苦惱、壓力和困惑以及擔憂,使得大學生整體的心理素質變差。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現在已經受到了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學習及就業壓力、心理障礙、生理疾患、家庭和生活環境的變故等等都是致使大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我國的高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教學開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心理健康課程經過了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慢慢變得成熟。而今如何對當今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和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抗挫折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我們目前高校最重要的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1.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初進入高校的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轉折階段:也就是說從未成年人轉變為成年人,其心理的發展進入“準成熟期”從中學時期的依賴父母轉變為必須獨自面對新的人際關系環境,要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從針對高考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大學的自主學習方式,他們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和彈性空間,因此學習方法和觀念都得發生很大的轉變。于是便產生了很大程度的不適應,可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危機。但是我們的大學生渴望得到發展,對于自我的成長有著強烈的渴望和追求。然而面對現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瞬息萬變的的網絡時代、多元的社會價值取向和就業嚴峻等問題,便會使這些尚未成熟的或者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大學生感到無比困惑、無助,因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痛苦。然而,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開展的比較晚,對他的研究還不夠充分,人們還不能客觀理性地面對這些心理問題,把心理健康問題妖魔化了,有的人甚至認為那些人就是精神病患者,這就使得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不敢去向專業機構及專業人士咨詢。其次,是有一部分管理人員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認為他不會影響高校的正常運行。
2.缺乏一支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強、實踐技能要求高的工作,然而在大部分的高校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人員多是兼職人員,他們中有的是專業的語文教師,有的是專業德育教師,有的是醫務工作者,而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在這樣的一支隊伍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曾經系統地學習過心理學知識。許多高校還沒有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只是憑借自已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熱情在進行教學,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對應的知識體系和實踐經驗,難免會有局限性。
3.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現在,大多數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學都像其他的專業課程教育一樣,是以課堂講授形式為主,然后再最后出題進行考查,以分數的高低來決定學生成績的優劣,這樣其實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是很不科學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忽視了學生自身體驗和運用心理學知識來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技能。
二、如何改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目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在地位上處于學校的“邊緣”地帶,待遇也一般,在高校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一般也是由語文教師、思想政治教師、醫務人員來兼任,很少數的幾個可能有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證。學校領導應該要提高認識,重視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把這個工作看做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充分認識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改革開放、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和提高社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健康的心理是人才的先決條件,應從未國家培養21世紀合格人才的戰略高度來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以探索的精神對待心理健康教育,用充滿關愛之心對待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千方百計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同時,也應該認識到更重要的是普遍提高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2.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高校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隊伍。這支隊伍應以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為主,以臨床心理專家、心理學工作者、高校醫務工作者、學生工作者、輔導員、學院團委等多人共同組成的多元化的兼職人員為輔專職人員為主的心理教育服務隊伍,并且應該吸收優秀的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對原有的專任和兼任教師進行培訓或進修,對教學人員實施資格認證和職稱考評,規范上崗與管理。在高校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座、開展心理咨詢,開通熱線電話和網上咨詢,以保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的有效性。
3.展開靈活多樣的心理健康教學。高校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咨詢室在豐富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社團活動,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活動月,心理健康知識競答賽,讓學生們自主地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受和大家相互交流,把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緊密結合起來,可以開展個別咨詢、熱線電話和網絡咨詢服務,幫助學生們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并及時解決和消除同學們的心理困惑。
總之,高校應該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和途徑來提高當代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