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財務風險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財務風險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財務風險

【摘要】本文就高校基建規模擴張和巨額的銀行貸款所面臨的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所帶來的理財觀念新挑戰,探討豪華校園背后暴露著各種風險及其對策。

【關鍵詞】銀根;緊縮;高校;風險;探究

2007年5月18日,央行再次上調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宣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如此在同一時間段內連出三拳,動用三大貨幣工具的組合套路,以高壓態勢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在國內外的金融歷史上絕無僅有。僅2007年度存款準備金率10次上調,貸款利率6次上調,創20余年歷史新高。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定:實施10年之久“穩健的貨幣政策”將調整為“從緊的貨幣政策”。中信證券宏觀經濟學家陳濟軍表示,我國貨幣政策由“穩健”調整為“從緊”,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將在2008年被更加頻繁和主動的使用。他還預測:“央行2008年度將至少加息3次,但也不排除加息5次的可能。”這次大幅度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是抑制貨幣信貸增長過快的必然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將對我國財經體制產生深遠的影響。面對國家收緊銀根對高校理財創新機制的嚴峻挑戰,特別是在高校擴招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門建立的五年一輪的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制度,客觀上促使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以及高校投融資決策的主觀缺失所誘發的高校基建規模擴張和巨額銀行貸款的財務風險存在普遍性的前提下,再次遭遇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使高校風險防范和財務管理出現了新特點、新變化和新問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比如:收緊銀根環境下高校的資金鏈銜接、資金周轉、資金使用效率、增收節支、內控機制以及財政風險、投融資政策等諸多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到高校風險防范、資產安全與完整和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公共財政改革、社會的安全和穩定以及國家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探索國家貨幣政策從緊視角下高校財務風險、內控制度等高校理財的創新機制和效能機制,確保高校國有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問題已日益突出。

一、高校財務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投入與資金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財務風險不斷增大

1.教育投入不足。從1999年全國高校擴招以來,各級政府更加重視和關心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不斷增加高等教育資金投入。但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仍然不足,遠遠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之需,資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近10年來,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斷上升,從1995年的10.86%到2006年的20%左右,1993年-2006年間高達18.94%的年平均增長率,但財政性教育經費并沒有隨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有關資料顯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包括所有的教育經費)的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別為:2000年2.87%,2001年3.14%,2002年3.32%,2003年3.28%,2004年2.79%,2005年2.82%,2006年2.28%,2007年3.01%。而與此同時,政府行政開支:每年小汽車使用費3000多個億,考察費用3000多個億,吃喝玩樂3000多個億,這三項加起來就是1萬個億,而法定普及的農村基礎教育才2000多個億。1993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明確提出了“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本世紀末達到4%”的目標。聯合國有關機構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一個國家正常用于教育的投資應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左右,發達國家達到9%。

2.高校資金需求大,超度貸款越來越大。近年來,高等教育乘著擴招政策和“科教興國”的東風快速發展,全國大學從10年前的1000所左右發展到目前的近2000所,在學人數從1998年擴招前的108萬人,發展到1999年擴招時的413萬人,2001年為719萬人,2007年達到2500萬人,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9.8%提高到22%,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大眾化教育。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先后超過俄羅斯、印度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一個奇跡!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促使高校基建投資越來越大,項目貸款額度越來越大,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貸款,“負債經營”已成為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征。“公辦高校負債運作”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議話題之一。2005年12月3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2006年中國經濟和社會藍皮書》預測,我國高校的銀行貸款在1500億元—2000億元之間。而業內人士認為:高校債務除去銀行貸款,許多債務是通過工程建設方墊資和一些單位投資,保守估計高校債務在4000億元。國家審計署2006年3月29日的《審計公告》報告,被審計的18所高校2003年末債務總額為72.75萬元,比2002年末增長45%,基建超常規的巨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僅僅依靠政府投入和收取學費所得資金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實施貸款融資,才能解決高校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目前,高校在利用貸款加快事業發展的同時出現巨大財務風險不容忽視,甚至已是迫在眉睫。

(二)教育部“貸款辦學”的政策支持

擴招運動增加了學生,相應的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也要增加,而國家的財政性撥款并沒有隨之增加,解決資金緊缺問題就要依靠貸款。教育部2001年7月印發的《全國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中明確指出:“建立健全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府公共財政體制的教育撥款政策和成本分擔機制,適當運用財政、金融、信貸手段發展教育事業,合理使用銀行貸款,繼續爭取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該計劃為高校與銀行間的資金需求業務提供了政策支持,也是目前高校巨額貸款的財務風險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投融資決策失誤

學生擴招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和教育主管部門建立的五年一輪的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制度,使高校基本建設投入倍增,許多學校進行了擴建或遷址重建,全國各地“大學城”林立,舉債興教蔚然成風,貸款、圈地、基建一瞬間成為很多高校的頭等大事。此外,校社間、校際間違規擔保已得到商業銀行的默認。還有部分高校缺乏勤儉辦事業的思想,不切實際地依靠貸款鋪攤子,上項目,盲目追求高指標。事實上,豪華高校建設背后潛藏的金融風險已露出冰山一角,西安交大開元集團就是典型的個案。同時,高校在對外投資如聯營企業和投資三產以及舉辦中外合資等投資過程中,往往未經過科學的投資決策論證,不經評估,盲目投資,容易造成投融資失誤。

(四)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缺失

一些高校的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監督相脫節。特別是在基建項目建設過程中,在工程設計、咨詢、施工、監理和設備、材料采購中,沒有相應的招投標制度;在項目資金預算撥付前,沒有建立健全項目資金預算編制制度和項目投資效益預測分析報告制度;在資金撥付中,對于財政預算、工程進度、專款專用、工程預決算審核和經常性監督與專項檢查監督等方面,缺乏嚴密的監控制度。

(五)政府監督職能缺失

高等教育財政危機和財務風險是一個永恒的世界性問題,中國也不例外。對于現階段我國高校貸款引發的各種問題,政府監督職能沒有與時俱進地重新思考如何增加高校的融資和造血功能,沒有根據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而相應地建立健全高校投融資監管機制、債務預警制度和風險防范機制,以有效遏制巨額貸款失控的強勁勢頭。二、高校財務風險的主要形式

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視角下,高校財務風險的主要形式有:

(一)金融風險

據統計,廊坊東方大學城投資達50億元,寧波市高教園區投資32億,南京市江寧大學城遠期投資40多億元,仙林大學城投資50多億元,廣州大學城投資120億元,這些資金主要靠銀行貸款。清華大學貸款10個億蓋學生公寓,公寓的收費(1500/年/生)根本不夠付息。收緊銀根環境下高校的在建工程、資金鏈銜接、資金周轉等等問題將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一旦發生逾期、呆賬、壞賬,在目前“高校”和“銀行”的產權歸屬存在“產權不清”的情況下,釀成金融風險并非空穴來風。同時,來自國際的資本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更是深不可測。

(二)利率風險

在“從緊的貨幣政策”下,一方面國家收緊銀根,以抑制貨幣信貸增長過快,高校貸款門檻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加息會更加頻繁和主動地使用。因此,高校巨額貸款存在很大的利率風險。僅5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就從2004年5.76%上升到目前的7.83%,增加了2.07個百分點。

(三)校產責任連帶風險

一方面,校社間、校際間違規擔保已得到商業銀行的默認,并成為事實;另一方面,高校在對外投資如聯營企業和投資三產以及舉辦中外合資等投資過程中,債務糾紛和經營管理不善導致校辦產業停產、倒閉。這些因素都為高校帶來了校產責任連帶風險。

(四)資產流失風險

重復建設、決策失誤、壞賬損失、資金占用以及資金運作等等風險引發資產流失姑且不說,僅支付不斷提高的利息,更加上高校長期以來“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的思想,就很容易引發資產流失的風險。

三、防范高校財務風險的主要對策

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視角下,防范高校財務風險的主要對策有:

(一)實施高等教育的宏觀調控政策,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規模

國家對高等教育宏觀調控。1.政府要切實履行辦學的社會責任,加大對高等教育投入的力度。擴招是國家政策,使眾多學子受益,從2000年到2005年五年間,我國大學擴招了本、專科生1000萬人,高校對國家的擴招政策作出了巨大貢獻,培養了很多人才,但擴招的成本和壓力卻由高校自己來承擔,這完全超出高校的經濟承受能力,也違背了政治經濟學原理。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會公平。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就必須加快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因此,政府部門必須因勢利導,在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同時,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使財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4%,以緩解高等教育發展中的資金緊張難題。2.加快對擴招政策調整步伐。3.國家在政策導向上要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大學治理體系,強化項目審批制度,防范高校舉債追求規模擴張所出現的風險。

(二)依法理財,民主管理,提高高校投融資決策水平

高校要正確理順投入與管理的關系,把政府補償性的有限投入與自身積累融合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上。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以政府投資為主、以市場調節投資行為和以投資主體決策自主、風險自負為基礎的新型的投資機制,按照“控制總量,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的思路,把高校的市場、資源、布局、規劃、資金與管理統一研究落實,依法理財,民主管理,提高投融資決策水平,努力降低財務風險。

(三)建立健全高校內部控制制度

高校必須實行嚴格的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監督三管齊下制度,特別要加強工程項目財務控制,建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核算規范、激勵與約束機制相結合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對風險的預警能力。實行項目負責制和項目問責制,做到制度管人管事,按章辦事,努力降低各種風險。

(四)發揮政府監督職能,加大審計監督力度,突出自我評估與外部審核的監督機制

一方面,國家要構建高校貸款的政府監督管理體系和風險預警機制。2004年,教育部、財政部出臺了《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經濟責任制加強銀行貸款管理切實防范財務風險的意見》,對加強高校貸款管理、明確還貸責任、防范財務風險、確保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對高校貸款如何控制、風險如何防范、如何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未作更詳細的說明和規定。為此,國家應及時出臺其詳細的操作規程。同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高校預算的管理,強化對高校財務狀況的監督,加強對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和檢查。

另一方面,加大高校內審的監督力度,積極化解各種風險。內審人員要積極參與投融資決策,參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概算等前期管理工作,加強對工程招投標的監督,實行合同會簽制度,嚴格審查合同條款、付款方式等內容,跟蹤工程施工、監理、驗收、決算等環節,從工程開始到工程完工的各個控制點和貸款申請與付息還本進行全程監控,實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督,使工程建設和融資的每個環節都置于審計部門的監督之下;加強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的檢查和評價,不斷提高資金和投資效果,防范基建風險和融資風險,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日常監督和全過程控制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黃欣.教育投入,離“4%”還有多遠.中國教工,2007.4.

[2]亦塵.高校巨額貸款,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中國審計報,2007-4-4.

[3]徐光木.高校負債究竟該誰來買單.中國審計報,2007-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电影网站 | 国产综合第一页 |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 天天艹在线 | 蜜桃导航-精品导航 | 久久综合中文 | 免费a级毛片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小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av |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 |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热久久国产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a久久| 综合亚洲色图 | 亚洲福利片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午夜黄色av | 爱情岛论坛首页免费 | 欧美视频成人 | 婷婷丁香六月天 |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精品 |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狼人 | 亚洲免费毛片 | 色伊人 | 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 一区二视频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 成人18视频 | 91国内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成人 | 久久av资源 | 成人在线精品视频 | 性欧美三级 | 91玖玖|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