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語文職業特色創新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分層次設定教學目標,突出專業特點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不同的專業語文教學目標也有所不同,確保提高中職學生素質水平的條件下,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特點,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首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在綜合每個年級語文基礎后,設定各專業都能達標的要求;其次,也得考慮各專業的差異。不論是宏觀目標還是具體到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都各有區別和側重點,適用于不同專業。兩者的有效結合,最終目標也是為了提高學生整體的文化素質。很多中職學校在教學中,都采用同一種語文教材,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能“一視同仁”,得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分層次設定教學目標。例如,幼師專業的語文教學目標就應該根據幼兒的特點,加強訓練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嚴格要求普通話,拼音,口頭表達及朗讀表演等基本功的訓練。機械制造類專業的語文目標則是加強語文基礎寫作知識的訓練,培養學生在閱讀,寫作,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專業不同,語文教學設定的目標也有所區別。中職語文教師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同一篇課文,也得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因為不同專業的學生,他們的情況及就業需要都存在差異。例如,中職語文教學中,針對“詩歌”這一單元,像旅游、文秘、幼師等專業的學生要比電氣、機電等專業的學生語文基礎相對好點,這些專業對詩歌理解閱讀,寫作等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對幼師專業的學生教學這一單元時,對詩歌的朗誦,理解的能力要求較高,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鑒賞詩歌,嘗試寫作詩歌的能力。這些要求也是根據幼師專業學生的特點及將來面臨工作的需要而定的,同時也是也是幼師專業學生必備的。但在對模具專業學生進行這一單元的教學時,就不會在鑒賞詩歌方面提出過高的要求,因為模具專業的學生以后將從事的工作對這方面的要求也不高,只需對詩歌有基本的理解能力,流利的朗讀就行。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特長,語文教學要為學生的專業服務,就得改革教學方法,變傳統的“授受型教學”為現在的“創造型教學”。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培養的重要素質。在當今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中職學校作為面對多元化要求的第一陣地,也要切實實現多元化的教學。多元化不僅表現在教學方法層面,同時也是教學側重點的需要。中職學生的專業不同,教師就得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同樣是《雨中登泰山》一課,對美術專業的學生可以運用“素描”的形式來展開,而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就可以運用“模擬導游”的方式來學習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方法多變而新奇,才能吸引學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應用型人才,是職校教學中最起碼的要求。因此,職校的語文教學方法,形式,內容都要密切聯系實際,充分體現其實用性,這樣才能真正的學以致用。中職的語文教學沒有普高的全面精深,因此,教師得靈活運用最有實效的教學方法。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應用能力,在“聽、說、讀、寫”訓練中,注重學生說的能力培養,例如朗讀,復述課文,辯論,演講等的說話訓練,逐漸提高中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我敬佩的一個創業者》一文的教學中,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可以以馬化騰、馬云、李彥宏等人作為教學拓展模版,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的發展過程進行細致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建筑專業的學生,則可以以王石等人為教學模范,開展對應教學。
三、完善中職語文教學,滲透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就是學生對不同職業的看法及認識,是一個由虛到實,有淺入深的過程,需要積極的努力激發它。例如《沒有不能造的橋》這篇課文,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了解我國在橋梁建筑方面的成就,激發學生愛科學,激起對技術創造的熱情,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語文對于塑造人的靈魂方面的優勢,沒有學科能比得上。因此,中職語文教師要把握這種優勢,加強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大都具有典型的意義,只要教師加深引導,學生就會把自己融入文章那高尚的境界中,樹立健康的人生觀,既掌握了職業知識又提高了職業技能,為以后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學,才最具特色。例如課文《火箭總設計師速寫像》,突出了老一輩工作者踏實的工作態度及無私的奉獻精神,職業道德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使得學生能夠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技術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及文化素養。要體現中職語文職業特色,得從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努力,注重語文能力及專業能力相結合,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中初級專業人才。
作者:周愛榮 單位: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